娛樂圈裡,總有那麼一些人,最開始讓你眼前一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些高開低走的人,有些是性格決定命運,有些是沒那麼努力,有些是不作死就會死。
人生是馬拉松,比拼的是堅持,堅持到最後,你就贏了。張嘉譯就是這樣做的。
那時候最紅的童星金銘鎮樓。9歲拍《婉君》就大紅,人家絕對是年少成名。
金銘鎮樓
1、範曉萱、
有人曾說過,範曉萱之後,再萌的可愛都覺得少了點什麼。
華語樂壇從來都不缺好聲音,缺的是好歌曲。即便如此,再也沒有出第二個範曉萱,只出了撞臉怪郭採潔。
如果範曉萱不是那麼決絕,如果範曉萱不是那麼叛逆,如果範曉萱不是那麼擰巴,她完全可以接力張惠妹和林憶蓮,成為臺灣樂壇的下一站天后。
14歲時,拍攝mv和廣告。
18歲時,發行了第一張專輯。
21歲時,登上春晚,一首《健康歌》家喻戶曉。
22歲時,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和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並獲得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
22歲,孫燕姿剛剛出道;22歲,蔡依林剛剛開始轉型;22歲,咱們的歌手大冪冪還沒開口唱歌。
小魔女的星途似乎一片光明:論實力,嗓音清澈迷離,吐字和氣息都一流;論長相,五官精緻,可玉女可女王可妖孽,就算個矮又如何,她是歌手不是演員;論人氣,年少成名,群眾基礎好,很少非議和爭議。範曉萱的綜合實力在四小天后之上,按部就班發展下去,她不是天后也能成準天后。
然而,小萱萱敗給了自己,敗給了自己的內心。在聚光燈前,她抑鬱了,她開始失眠,她刺青穿環,她變得狂躁,甚至曾想自殺。就這樣,她遠離了娛樂圈。再次出現時,她已經變成了一個自娛自樂的歌手,曾經的範曉萱回不去了。以外人的眼光來看,她是可惜的。或許這樣範曉萱才解脫了。別人只在乎你飛得高不高,只有愛你的人才在乎你飛得累不累。
市井勢力如小S,依然有兩個真心仰慕的女藝人:一個是張惠妹,一個是範曉萱。小s的內心獨白是:因為她們倆都比我矮,我討厭高個子女人,尤其討厭高白瘦的林志玲。
Ps:看到範曉萱,想到了陳淑樺和許美靜。浮華光鮮背後,總是有千瘡百孔的心。千金易得,平靜難尋,希望她們也能平凡安靜地生活著。
範曉萱
2、周筆暢
2005年是內地選秀真正的元年。這一年的選秀開啟了一個新的娛樂時代,這之後的選秀都沒能超越它的狂熱和熱度。選秀的興盛,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很多人通過這個舞臺,進入歌壇和娛樂圈;另一方面,眾多選秀歌手並未帶來鯰魚效應,反而帶來了浮躁的風氣。
當年,周筆暢把張惠妹的《解脫》唱得超過了原唱;當年,周筆暢的人氣並不輸李宇春。那年的選秀,哪像現在是專業選手&職業選手的天下,更多是出來碰碰運氣的路人。在各種抖音走音破音中,周筆暢始終保持了穩定的演唱水準,聲情並茂,儼然正規軍碾壓雜牌軍的架勢。作為路人涼粉的我,不得不承認周筆暢有良好的完成度。
然後,周筆暢迅速有了自己的單曲《筆記》,迅速有了自己的專輯《誰動了我的琴弦》,迅速演了兩部電影,迅速認了張國立當乾爹。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再次出現時,是在湖南衛視的節目——畫著大濃妝,倔強又格格不入。最重要的是,她的歌聲失去了靈氣。當年那個簡單可愛的周筆暢,哪兒去了;當年的青澀與真誠,哪兒去了;當年對音樂最初的夢想,哪兒去了。
內心的欲望與生命的尊嚴,哪個更重要?勿忘初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也曾懷揣赤誠之心,懷揣著單純的夢想。然而理想被渾濁的現實擊碎,要麼就隨波逐流,要麼就此沉淪。走到最後,有幾個人還記得並堅持了最初的夢想。周筆暢如此,張靚穎亦如此。所以,她們人生最華彩的時刻,是她們當年選秀的樣子。
Ps:當年的超女十強,你們還記得幾個?何潔葉一茜結婚生子,算是安逸與美滿;紀敏佳吃了皇糧、整了容;黃雅莉出了幾張專輯,唱了幾首歌,徘徊在被遺忘的邊緣;易慧、趙靜怡、朱妍,她們去哪兒了?
周筆暢
3、
有這樣一個演員,她十七歲時就獲得金馬影后,被贊為小周迅;然後她開始演偶像劇;再然後,她整容上癮,愣是用假臉成為了她的標籤。這個一路走低的演員就是李小璐。
《天浴》是部很黃很暴力很敏感的電影。李小璐出演一個被男人騙、被男人睡、被男人女人毀滅的小姑娘。聽起來是個蕩婦,其實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是個悲劇性的人物。17歲的李小璐演這樣很傻很天真的人物,有各種勁爆裸露鏡頭。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李小璐展現了演戲的天賦靈氣和敬業潛能。那一雙大眼睛,天真哀怨癲狂,儼然下一站影后。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李小璐開啟了不作死就會死的模式。她放任自己的私生活,不再認真踏實地演戲,在娛樂圈紙醉金迷,最終成為了假臉代言人。這是李小璐的一小步,這是假臉姐妹團的一大步。
Ps:李小璐終於沒有像角色一樣毀滅,她迷途知返,選擇了結婚生子,選擇了過正常的生活。畢竟,她不是真傻真天真。
李小璐
4、蕭亞軒
鄭秀文的粉絲說她有實力,因為鄭秀文邊唱邊跳還不走音。蕭亞軒聽到這句話微微一笑。
2000年以後,臺灣樂壇出現了「四小天后」:孫燕姿、蕭亞軒、蔡依林、梁靜茹。
孫燕姿有實力、有觀眾緣、為人低調,粉絲最為廣泛;蔡依林轉型前是少男殺手,轉型後是體操運動員,雙J更是戳到很多人的G點,開贊或者開罵;梁靜茹天分一般,但是勤奮認真,也開創了自己的領域。
到哪裡去了?
十多年前,蕭亞軒和孫燕姿同樣如日中天,《最熟悉的陌生人》幾乎人人會唱。土鱉的我是聽蕭亞軒的歌才知道卡布奇諾,你們造嗎?我一直覺得,蕭亞軒的發展就算不比孫燕姿好,也不會比孫燕姿差。因為她節奏感極強、舞臺感極強、舞蹈多變動感,她的中低音細膩、醇厚、有感染力。可以唱high全場,也可以淺吟低唱,這樣全能的歌手自然被我看好。
結果呢?結果是孫燕姿穩定地發展,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事業。蕭亞軒在氣勢如虹了四年之後,遠離歌壇,然後一蹶不振,然後就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或許蕭亞軒的粉絲內心最多的感慨就是:恨鐵不成鋼!
蕭亞軒的沉寂,因為她談了太多不靠譜的戀愛,因為她沒有調整適應職場的變化,因為她固步自封、沒看到新的趨向和需求。歸根到底,因為蕭亞軒是個有錢人家的孩子,多了慵懶和放縱,少了努力與認真;多了任性和隨意,少了進取與拼搏。有錢人的世界,你永遠不懂。
Ps:雖然我不喜歡G奶的唱功和造型,但我依然聽她的歌;我最喜歡陳奕迅的《愛情轉移》,他的《浮誇》我聽不懂。我是土鱉,我自豪。
蕭亞軒
PS;娛樂圈是個大氧缸流量小星更新速度之快,再見時已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