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異形:契約]不恐怖的,其實錯過這片的重點

2021-02-18 看電影雜誌

不少對於[異形:契約]給予差評的影迷的點,一般在於:

主角團太蠢:


故事拖沓:

驚悚度不如前作:


而分析造成這一系列的原因之前,則需要談論到一個人,他就是異形怪物的創造者:H.R.吉格。(1940.02.05-2014.05.12)

作為一名腦洞大的水瓶座典型代表,這位大師的腦洞可謂是大得可以發引力波。

H.R.吉格出生在一個藥劑師傢庭。儘管父親希望他從醫,他卻任性地去蘇黎世學習起了建築學和工業設計

從他早期的作品來看,他已經開始將內心的「黑暗面」繪製成作品了:

[無題]:在斷頭臺創作的畫家


然而真正使得H.R.吉格往「大師」方向更邁進一步的,則是當H.R.吉格開始研究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後。

了解弗洛伊德的人一定知道,這位心理學大師,最大的「特點」,便是無論什麼事都要和「嘿嘿嘿」扯到一起。而受其影響的H.R.吉格,將他的夢境繪製成畫,同時加入了「嘿嘿嘿」成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生物機械

而1978年,H.R.吉格開始為[異形]做藝術設計的時候,裡面的設計風格,則很好的傳承了之前的「啪啪風」和恐怖風:

宛如女性陰部

甚至當時,H.R.吉格還在[異形]的拍攝場地弄了個小作坊,讓工作人員拉來屠宰場的動物屍骨內臟啥的用來做異形道具。由於這種做法實在太暗黑,導致當時同一劇組的工作人員都有些怕他。

一度有傳言,他將前女友的骨骼做成標本放在工作室。

標本的確有些太誇張了,但為逝世的前女友,畫的作品,還是有的:

當年,吉格與女友、瑞士影星Li Tobler的一段情並不如意,1975年Li自殺身亡,吉格爾經歷喪失摰愛之痛,甚至將女友的樣子畫進作品中,其創作風格變得更蒼涼及呈病態。而這幅作品,也成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左圖是吉格在1974年的創作;右圖是Li Tobler

總之,雖然H.R.吉格整體感覺有些嚇人(不過大師不都是這樣的嗎)但他還是將異形打造成為了當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得獎影片。

而[異形]系列,也在他和導演雷普利·斯科特的共同努力下,成為B級片中的戰鬥機

所以,作為「B級片」戰鬥機的一份子,[異形:契約]中,不僅不恐怖,甚至連異形都算不上是主角,這讓原來的異形愛好者們,對這部電影產生了排異反應也算正常。

有些粉絲可能不太理解,既然異形系列都走B級片的恐怖血腥嚇死人路線,為什麼這部如此收斂。

這就需要大家理清下,[異形]到目前為止,整個系列的時間線以及異形宇宙觀了。

[異形:契約]中的恐怖鏡頭,也太不嚇人了

傳統的[異形]系列至今,主要有六部。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93年12月

[異形:聖約](Alien: Covenant)──2104年

[異形](Alien)──2122年

[異形續集](Aliens)──2179年

[異形三集](Alien3)──2184年

[異形四集之逆種](Alien: Resurrection)──2434年

1979年,雷普利·斯科特創造出[異形],之後,[異形2]和[異形3]則分別讓詹姆斯·卡梅隆(鐵達尼號導演)和大衛·芬奇(七宗罪導演)來導。

坊間有傳聞:1992 年由衛·芬奇執導的[異形3]上映時,雷普利·斯科特拖到數 10 年後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而他看完後覺得非常不喜歡,因而萌生發展出新的異形系列的念頭,[普羅米修斯]的概念就此而生。

所以,相比於「在太空中,沒人能聽見你的尖叫」(1979年[異形1]上映時海報上所打出的宣傳語)前四部異形正傳的恐怖感,重啟之後的兩部前傳[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則屬於非典型性B級片了。

[異形:契約]拍攝現場的雷普利斯科特

從[普羅米修斯]開始,我們就已經能明顯的感受到:雷普利·斯科特則將重點放在「哲學的思辨上」(人從何而來,是誰創造的人類)。


大家應該還記得:[普羅米修斯]的電影開頭,那位被派到地球上幹掉人類的Engineer(工程師),最終心軟自己喝掉了毒藥。

這裡便是隱喻了古希臘的神話中的故事:普羅米修斯為了幫助人類,從奧林匹斯盜取天火併教會人類使用,神因此大怒,嚴厲的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而Engineer(工程師)這一物種,在[異形:契約]中則受到了人造人大衛的屠城。(仿佛是來自神的憤怒懲罰)

要知道,在[異形]系列正傳中,Engineer這個角色並不存在,但在前傳中這一物種的出現,為異形系列開拓了無限的可能性,也為[異形]系列從純粹的恐怖片向更哲學電影的轉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藉由這一族群,雷普利·斯科特,終於可以試圖講述一個物種的起源,去探討所謂的造物主話題了。

雷德利·斯科特當然明白自己挖的坑有多大,於是他選擇的解決辦法是,填坑的同時在邊上挖一個更大的坑,留下更多懸念。據悉雷導已經發話了,[異形:契約]過後,[異形]前傳系列將還有續作。小E私以為,新片畫風一定會傳承[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唯一官方指定男主:吹簫者大衛

[異形:契約]中,相比於異形的血腥與恐怖。人造人大衛的給人的恐怖感似乎更勝一籌。

你儂我儂,共吹簫

從[異形:契約]的一開場,大衛就已經開始怒懟他爹,(人造人的發明者Peter Weyland):

我是你創造的,但誰創造了你?


你會死,但我不會。

甚至,以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為自己命名,似乎想說:我本人,也猶如這件藝術品這般完美。

儘管這般不情願,大衛還是在主人身邊侍奉了幾十年,直至主人在[普羅米修斯]中被殺害。而從[普羅]到[契約]十年,大衛翻臉不認人,蛻變成終極大魔頭。

他用病毒將人類的創造者:工程師直接滅族。他不惜引誘艦長被吃,只為孵化出異形。他以為他愛上了伊莉莎白,但或許他只是愛上了那個愛著伊莉莎白的自己。

要解釋大衛行徑有兩點,除了他對人類的恨和不屑以外,便是他崇拜異形夠純粹:物競天擇、沒有道德良知包袱。

儘管大衛附庸風雅的錯把拜倫當雪萊。但他所吟誦的這段詩,的確也是他野心的體現:

朕乃奧斯曼狄斯,王中之王也

功業蓋世,料天神大能者無可及

而今一切蕩然無存。偌大的廢墟

殘骸四周只有那蒼茫荒涼的戈壁

孤寂黃沙向遠方鋪展,無邊無際

人創造了工具繼而又被極致的工具(大衛)所毀滅,異形前傳的主題便帶上了庫布裡克之前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未來寓意。

未來異形世界中的科技終將走向何方

正如我們前文所提到,[異形:契約]其實講述的是2104年,也就是一百年之後的一個世界。

因此,儘管此片的恐怖感有所降低,但科技感依舊同前作比,有著很好的延續,甚至因為這些年科技的發展,令[異形:契約]相比於1979年的第一部來說,更加富有科技感。


而片中,最令人小E感到驚奇的科技用品,其實是首次亮相大銀幕的奧迪lunar quattro月球車。

這輛車成為殖民飛船「契約號」飛行任務中不可或缺的幫手,當飛船降落在未知星球上,主角Faris踏出船艙時,奧迪lunar quattro月球車擔任「開路先鋒」,在前面探查,與主角們並肩作戰,穿越充滿艱難險阻以及未知變幻的新行星,更是本片中科技感體現的重要一環。

奧迪月球車居然有種機器人瓦力的既視感

並且特別神奇的是:這輛月球車,並不只是道具,它是實實在在的月球車,奧迪Part-time科學家團隊 月球車團隊工程師Karsten Becker表示:

它運用奧迪的輕量化結構設計,總重量僅30公斤,由太陽能即可驅動,並搭載奧迪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能夠在遍布巖石和坑窪的月球表面上順暢行駛,不受惡劣氣候幹擾。 

奧迪Part-time科學家團隊 月球車團隊工程師Karsten Becker


正如奧迪『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所詮釋的,奧迪一直致力於將領先科技快速應用到產品之上,讓奧迪用戶率先體驗到領先科技帶來的尊貴感受。2017年6月16日晚,為了將奧迪『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得到更大呈現。由一汽-大眾奧迪鼎力支持的「萬達奧迪影城啟幕之異形奇妙夜」活動在北京萬達影城CBD店盛大舉辦。

而[異形]粉絲及電影愛好者更是齊聚活動現場,通過科技感十足的互動體驗和精彩的「異形進化史」展覽,與[異形:契約]全方位親密接觸。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副總經理於秋濤與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兼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曉彬互換禮物,宣布萬達奧迪未來影城啟幕


布置成「太空艙」的活動現場

影迷現場體驗VR設備

在活動現場,眾多影迷與「異形」合影

這些年,電影工業,尤其是隨著科幻片的日益發展,像奧迪這樣極具藝術品位與創新精神的高檔車品牌的加盟,將會讓這些電影如虎添翼。近年來,奧迪也的確在這方面,不斷發展始終保持與影視藝術領域的親密合作,攜手頂級製作團隊,為用戶及全球影迷奉上多部電影巨製。

相信在未來也將有更多像奧迪這樣以持續不斷的創新,為用戶打造專屬的尊貴觀影體驗作為原則的優秀品牌加盟電影圈,讓電影工業化變得更加完善。

相關焦點

  • 誰說《異形:契約》不好看?
    但,這才是好萊塢大片,該有的樣子!《異形:契約》說的不是女主大戰異形,不是異形的起源,而是生化人的崛起!最失敗的《異形3》,屬於《七宗罪》導演大衛·芬奇,相對與恐怖陰森的第一部,充滿視覺快感的第二部、第三部《異形》,被他打造成了一座末世監獄,電影充滿了各種囈語與宗教玄幻。總之,即使不被剝奪剪輯權,這也很難成為一部完美的《異形》電影。
  • 影友酷評《異形:契約》:暗黑籠罩驚悚升級 比異形還恐怖的是生化人
    作為《異形》系列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距離上一部賣座強片《普羅米修斯》已過去5年之久,可謂吊足了異形影迷們的胃口。目前,影片內地票房累計1.99億人民幣。該片在北美公映的時間為5月19日,開畫票房雖低於前作《普羅米修斯》,但仍毫無懸念地登頂票房榜首位。而事實上,早在《異形:契約》公映前,很多影友就表示不敢去觀看《異形:契約》,實在是太血腥和殘暴。究竟本片可看性如何?
  • 《異形:契約》:性與宗教
    當年透胸蟲亮相,演員無一例外被驚得三魂出竅《異形:契約》一如雷德利·斯科特以往的電影,鋪墊的過程相對較長。第一部《異形》首次給福克斯官方過目時,高層的反應是:片子前面的30多分鐘,怎麼什麼都沒發生?在《異形:契約》裡雷德利依然故我,影片進行到大概40幾分鐘的時候,才開始真正有了懸疑的細節。《異形:契約》的片名其實翻譯成《異形:聖約》更為契合。
  • [2017][科幻 / 恐怖][異形:契約][英文/中文字幕]
    ◎譯  名 異形:契約 / Alien: Paradise Lost / Prometheus 2 / 異形:聖約(港 / 臺) / 異形:失樂園 / 普羅米修斯2 /◎片  名 Alien: Covenant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今日影評》解答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 看影評人如何點評
    新版《異形》再次上映 片方供圖  華龍網6月20日15時訊(記者 董進)《異形》系列最新作品《異形:契約》已於6月16日空臨各大影院,繼前五作《異形》《異形2》《異形3》《異形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深扒細思極恐的《異形:契約》彩蛋
    不僅延續了《普羅米修斯》造物主辯證的整理,更是加入了《異形》經典的恐怖元素。法鯊分飾的兩個角色的名字大衛和沃爾特,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法鯊賦予了這兩個角色不同的口音,大衛是英國口音,沃爾特是美國口音。這是1982年的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中,男主德卡德殺死生化人巴蒂時,巴蒂說的話。而且《契約》中的飛船顯示器跟《銀翼殺手》中的顯示器是一模一樣的,老雷是想將這兩部電影統一成一個世界觀嗎?
  • 異形:契約 | 你真的看懂了麼?
    異形系列的魅力本來就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恐怖和驚悚,《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更是把這個系列抬升到了哲學思辨的高度,將整個《異形》系列的世界觀、宇宙觀無限延伸,為其重新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而該系列電影的美工藝術設計等又特別「精美別致」。如果拋開它恐怖驚悚的電影類型分類的話,拿去劇情和畫面這個外表,《普羅米修斯》和《契約》甚至其實可以當做是一部藝術片。
  • 《異形:契約》異形來襲 法鯊生化人造型亮相
    雖然這段視頻充滿溫馨,但更營造了一種安逸祥和的氛圍即將被恐怖的異形打破的危機感。《異形:契約》是2017年最為矚目的好萊塢大片之一,將於2017年5月19日北美上映,中國內地有望引進,不少中國影迷用「等瘋了」來形容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作為《異形》系列的開創者,雷德利·斯科特宣稱這一次將會讓《異形》系列打開新的篇章。
  • 了解這些,你才能看懂《異形:契約》
    在爛番茄網上,《異形:契約》的爛番茄保持在71%,與上一部《普羅米修斯》不相上下。《異形》系列的劇情每一部故事結構都極為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作死的人類與恐怖的異形之間的戰鬥。 1997年的《異形4》則找來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可惜的是,這一部也成為《異形》系列的江郎才盡之作。
  • 《異形:契約》:上得了天,嚇得了人,法鯊帶隊的異形團體,豈有不看之理?
    (所以說,真愛這個系列的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啦。圖自新浪微博@電影異形)不過,很多人對異形並不了解,更沒有建立感情,於是《異形:契約》從今年1月就開始了頗為有趣的宣傳。(其實「普羅米修斯」與「契約」,都是飛船的名字,中文譯名誤導性比較大)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異形:契約》就是一趟太空探尋之旅。
  • 《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 Alien: Covenant更新描述或海報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編劇: 麥可·格林 / 約翰
  • 《異形:契約》震撼來襲,細數12種異形形態
    可能有許多《異形》粉絲都不一定知道,昨天4月26日其實是異形粉絲圈內的一個重要節日——異形日(Alien Day)。
  • 開票&在線購|電影《異形:契約》:恐怖升級,天坑還未填滿!
    《異形:契約》展示了雷德利·斯科特一磚一瓦搭建異形宇宙的宏大藍圖,他顯然已不滿足於再拍攝一部富有科幻太空元素的驚悚片。已年逾80歲高齡的雷德利把他創作生涯中最擅長的東西,比如科幻、史詩、驚悚、哲學反思等元素注入到整個《異形》前傳系列(《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
  • 從《異形:契約》回顧整個異形系列
    找到星球後大衛沒有優先叫醒伊莉莎白,而是投下大量黑水殺死了整個星球上的工程師,而在《契約》中這一段被更加詳細地呈現了,可憐的工程師們還以為這是完成地球任務凱旋的同伴呢。在這我懷疑,當年普羅米修斯號和契約號上發出的「無人生還」警告之前並沒有成功傳達到地球,所以諾史莫號上全員都不知道抱臉蟲是什麼,導致他們沒有隔離的傷員直接孵化出了異形。
  • 《異形-契約》無神也無人,只有異形
    《異形:契約》是「異形」系列的第六部,也是導演雷利史考特繼《普羅米修斯》後繼續打造他的「異形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他且正是在1979年第一部《異形》的導演。《異形:契約》直接相關於38年前的首部曲,且設定上明確接續《普羅米修斯》後來所發生的事。八十老齡的雷利史考特對於對於擴充、穩固整個異形帝國的企圖心非常明顯。
  • 深度解讀《異形契約》,異形最後一部被評爛尾,其實冤枉它了
    威蘭德回答不上來,他表示這也是他一生追尋的問題,大衛又說,你創造了我,我要侍奉你,但你是人類,你會老死,而我不會,這正是人類的軟肋,威蘭德顯得有點不快,他下令要大衛給他倒茶,算是給大衛一個下馬威:不論將來如何,我永遠都是你的造物主。
  • 怪物不死,恐懼不滅--我們從異形·契約來聊聊怪物電影與周邊
    在看完《異形契約》走出影廳之後,我腦子裡一直在迴蕩著一個聲音:怪物不死,恐懼不滅為什麼?我們現在追逐著標籤化的「好電影」。這些標籤包括:燒腦、情懷、我看了十遍才看懂、看XX之前必知的十件事、這些彩蛋你們發現了嗎、等等等等。所以,但凡不在這個範疇內的電影,我們輕則評價為平庸,重則評價為爛片。自然而然,怪物電影這個分類便被許多人嗤之以鼻。
  • 《異形:契約》"最後的晚餐"片段 船員集體亮相
    《異形:契約》"最後的晚餐"片段 船員集體亮相 雖然這段視頻充滿溫馨,但更營造了一種安逸祥和的氛圍即將被恐怖的異形打破的危機感。 《異形:契約》是2017年最為矚目的好萊塢大片之一,將於2017年5月19日北美上映,中國內地有望引進,不少中國影迷用「等瘋了」來形容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作為《異形》系列的開創者,雷德利·斯科特宣稱這一次將會讓《異形》系列打開新的篇章。
  • 分析影評| 想要喜歡《異形:契約》,你必須先愛《普羅米修斯》
    即便《異形:契約》並不像《普羅米修斯》那般純粹,有向片方和普通觀眾妥協的商業考量在內,導致影片有些「兩頭不到岸」的尷尬與混亂,但畢竟本片同樣承載了雷德利·斯科特在《普羅米修斯》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個人表達,將故事和內涵拓展到全新境界,讓影片呈現出比《普羅米修斯》更為黑暗、詭異的氣質,就這個意義來講,《異形:契約》即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絕對是年度觀影不可錯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