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鮃厭食、腹部乾癟等現象是「腸炎」引起的,而且死亡率偏高!

2020-12-23 騰訊網

大菱鮃自引進我國以來,已經成為北方沿海地區海水養魚的一項特色產業,其養殖面積發展較快,伴隨著養殖快速發展,一些疾病也隨之而生,並且日漸嚴重。而大菱鮃腸炎病就是主要的病害之一,造成較高的死亡率。

大菱鮃屬於冷溫性、底棲雜食性魚類,該魚對溫度等海水指標要求較嚴。在養殖過程中腸炎病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每年的春、秋季是大菱鮃腸炎高發季節,此段時間氣溫和水溫變化較大,疾病高發(春季大於秋季),易引起較大減產。

患病魚主要表現為厭食、腹部乾癟,肛門處常見拖帶粘稠狀黃色糞便條,清理池塘時池底、池壁和排水管壁可見黃白色條狀物。解剖病魚可以見到腸壁發炎、腸道內積滿水狀液體,用力擠壓腹部可見有液體噴出。

養殖密度、水質條件和飼料投餵是造成腸炎病出現的幾種原因。為了得到更大的經濟效益,放苗的時候放養密度過大,隨著魚苗的長大,搶奪水中的溶氧,一旦水體中的溶氧降低,魚就很容易患腸炎病;再有就是水質條件差,導致細菌大量滋生,投餵變質、不新鮮的飼料都可能導致腸炎病的出現。

腸炎病一旦發生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養殖中要做好防治結合、防大於治的工作。

1、結合自身養殖的實際情況,合理放苗,及時分魚,保證合理的養殖密度的。

2、 保持溶氧,特別是投食之後2小時內,確保大菱鮃更好的消化吸收。

3、 加強工具的消毒管理,加強吸汙和換水。保持養殖環境清潔,及時隔離病魚防止相互傳染。

4、腸肝一體,做好腸道和肝臟的保健工作。拌料內服膽汁酸和杜仲葉提取物,膽汁酸是腸道的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膽汁酸可以通過和內毒素的結合阻止腸道對毒素的吸收,從而增強免疫力,同時配合杜仲葉提取物,杜仲葉裡面的杜仲多糖可以促進腸道乳酸菌的生長、增值,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抑制病菌生長,提高魚體的抵抗力,促進腸道內菌群平衡,減少腸炎病的發生。

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做好「預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腸道和肝臟的保健工作,才能有效防止腸炎病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大菱鮃腹水症如何防治?
    大菱鮃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養殖魚類,大菱鮃腹水病是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患病群體的死亡率高達80%,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大菱鮃腹水症腹水性疾病的危害常常是災難性的。
  • 中國大菱鮃產業發展報告
    (3)體系示範區大菱鮃銷量變動情況  體系示範區中2019年全年大菱鮃總銷量為55756.79噸。其中遼寧省的大菱鮃銷量最高,佔示範區全部大菱鮃銷量的67.31%;山東省的大菱鮃銷量佔比為25.90%。
  • 淺析大菱鮃工廠化與室外網箱接力養殖技術
    大菱鮃在本地區養殖已近二十年,目前葫蘆島市大菱鮃養殖面積已超過200萬平方米水體,採取的是「溫室大棚+地下井鹽水」的開放式陸基工廠化養殖方式。土地資源和地下井鹽水資源的短缺制約了該產業的發展。為尋求更多、更適合本地區大菱鮃養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們在本地區做了大菱鮃室內工廠化設施與室外網箱養殖接力試驗。試驗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管理鬆懈導致大菱鮃爆發盾纖毛蟲,如何解決?
    大菱鮃自引進我國以來,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我國海水養殖的一個支柱產業,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近幾年大菱鮃發病率和病害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寄生蟲病給大菱鮃養殖業造成較大的損失,而寄生蟲疾病中危害最大的當屬盾纖毛蟲。
  •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新聞—科學網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或將推動國產海水養殖動物疫苗從單聯走向多聯時代
  • 2018年大菱鮃行情分析:新的一輪周期已經到來
    從2011年開始,大菱鮃行業整體形勢逐步向上發展,魚價的穩步增長,導致養殖規模和產量逐漸擴大,2010年大菱鮃養殖量約為1億尾,養殖產量約為4.5萬噸,截止到2013年底,大菱鮃養殖量擴大到1.7億尾,產量約為7.5萬噸。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大菱鮃價格開始逐步走低,到2015年年底最低價格10元/斤。
  • 國家農業現代產業技術體系 | 中國大菱鮃產業發展報告
    大菱鮃進出口貿易集中在歐洲,進出口貿易總額排全球前三位分別是西班牙、荷蘭和葡萄牙,中國參與度較低。大菱鮃國際貿易的主要產品形式為「冰鮮大菱鮃」,佔87.8%;其次是「冷凍大菱鮃」,佔11.9%;魚片佔0.3%。(2)進口貿易2018年,全球大菱鮃進口額1.25億美元,同比增長9.9%,其中「冰鮮大菱鮃」佔95%。大菱鮃的傳統消費區域為歐洲。
  • 記者觀察:疫情過後萊州大菱鮃該遊向何方
    膠東在線3月7日訊(通訊員 普永東 劉雨)一場疫情,水產品嚴重滯銷,尤其萊州市作為大菱鮃養殖主產區,幾乎所有大菱鮃養殖戶的生計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如今儘管各地開啟復工潮,但是以酒店消費為主的大菱鮃仍未找到出路。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菱鮃產量高達每平米52.3kg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菱鮃產量高達每平米52.3kg2015-06-29 15: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邦股份        瀏覽量: 3470 次 我要評論   近日,由依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高效養殖模式完成的「大菱鮃工廠化循環水高效養殖技術研究」在山東萊州市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
  • 中國大菱鮃產業發展報告 - 綜合資訊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
    (3)體系示範區大菱鮃銷量變動情況  體系示範區中2019年全年大菱鮃總銷量為55756.79噸。其中遼寧省的大菱鮃銷量最高,佔示範區全部大菱鮃銷量的67.31%;山東省的大菱鮃銷量佔比為25.90%。
  • 2015年度首個國家一類新獸藥「大菱鮃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EIBAV1...
    朝著這個夢想,諾倍威與華理一起攜手並進,經過十餘年持續研究,克服種種技術難題,終於在今年6月,雙方共同研製的大菱鮃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EIBAV1株)通過農業部的嚴格審評,獲得了一類新獸藥證書(【2015】新獸藥證字30號)。
  • 大菱鮃養殖技術 應注意這幾個養殖環節
    大菱鮃是冷水性魚類,生存溫度2~26℃,生長溫度10~23℃,最佳生長溫度15~19℃。3-5月份水溫逐漸回升,現在各養殖區陸續進入大菱鮃最佳生長適溫期,現將如何抓住這一黃金生長期,為大菱鮃健康、快速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加強養殖管理作出說明。廣大養殖戶應注意以下幾個養殖環節。
  • 大菱鮃分會成立解決產業3大難題
    該種技術主要通過一種新型水產品防偽夾實現,防偽夾上印有溯源信息的二維碼和數字串碼,一魚、一夾、一碼,使得每一條魚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身份證,保證對大菱鮃食品安全溯源切實有效。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林洪教授對此表示,該種形式的防偽技術已經是大菱鮃可追溯體系的第三代掛標,大菱鮃可追溯體系的建設已經開展多年。
  • 大菱鮃纖毛蟲一旦發病怕是控制不住,新的防控思路降低發病率!
    大菱鮃自引進我國以來發展迅速,已經在山東、河北、遼寧等環渤海地區形成大規模的養殖。伴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密度的增加和品種的退化,大菱鮃的病害日趨增多,制約養殖的發展。近幾年來纖毛蟲病成為危害大菱鮃的主要寄生蟲病,被廣泛認為是工廠化養殖魚類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 2017年6月6日多寶魚、海參、鱘魚價格 - 大菱鮃 中國水產頻道 | 網...
    文/圖 七好飼料 晏雨微      養好魚,更要賣好魚    多寶魚行情動態一手掌握    大菱鮃上半年回顧總結:    2月份大菱鮃魚價短期下滑,魚價跌至15元/斤,但是很快魚價恢復至18元/斤,4-5月份魚價較為穩定,維持在18元/斤左右。
  • 「煙臺海腸」「煙臺大菱鮃」「煙臺扇貝」 獲準註冊國家地理標誌...
    近期,由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申請的「煙臺海腸」「煙臺扇貝」「煙臺大菱鮃」等3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註冊。至此,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擁有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數量達到5個。  煙臺海腸、煙臺扇貝、煙臺大菱鮃是最具煙臺自然元素、人文元素的海洋珍品、地方特產和城市名片,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獲批是我市實施品質立市戰略的一項重要成果,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在我市海洋經濟發展歷史和城市品牌塑造上具有突破性的歷史意義。
  • 大菱鮃:魚價平穩,有上漲空間——《水產前沿》2019年6月刊市場趨勢
    大菱鮃:魚價平穩,有上漲空間  5月份大菱鮃魚價整體平穩,維持在29-30元/斤之間。截止到目前,七好公司根據各養殖市場和消費市場反饋消息綜合分析。    1.
  • 《大菱鮃養殖技術規範》等11項煙臺市地方標準通過審查
    9月20日至29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交通運輸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和市文明辦先後召開地方標準審查會議10場次,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大菱鮃養殖技術規範》等11項煙臺市地方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查。
  • 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
    成功率極高可利用工廠化大菱鮃養殖水池和設備養殖星鰻星鰻( Astroconger myriaster )隸屬鰻鱺目、康吉鰻科、星鰻屬。星鰻形似河鰻,體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體側、頭部具有白點。3.鰻苗收購 收購本地春、秋季自然海域漁船所捕的鰻魚,規格大的星鰻直接用於加工、銷售,規格小的作為養殖用苗(一般 30~100 克/尾),價格 40 元/千克。因鰻苗收購離養殖基地近,運輸中用車載充氧設備自動充氧即可,無需用液態高壓氧充氧。
  • 母豬產後厭食不可怕,找對病因才好防治,你知道怎麼做嗎?
    所以,當我們面對母豬產後出現厭食現象時,先主動去尋找原因,確認是什麼病因導致的,然後再採取好的措施防治,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母豬採食正常,從而能更好地調理自身,以及更好的哺乳小豬。準確的來說,母豬產後厭食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其主要症狀表現在:母豬產後採食量逐漸減少,形體消瘦,小便枯黃,大便秘結,乳房乾癟,奶水產量少,並逐漸枯竭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