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佩佩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邵氏公司紅極一時的「武俠影后」,但她在事業巔峰時選擇了息影嫁人。
她說,那時她正當紅,所有人都圍著她轉,眾星捧月,她說月亮是方的,所有人都附和她說月亮是方的。她也很高興,那種被寵著的感覺,誰不需要?
有一天,張徹導演說,佩佩,你不要老這樣打打殺殺,太拼命,對女孩子不好,要嫁不出去的。這話,一下子提醒了還沉浸在電影世界裡的鄭佩佩,是呀,現在,是該嫁人的年紀了。
那時,她不過二十出頭,照現在來看,還是個孩子。
但當時,是到了女孩子適婚年齡了的。對鄭佩佩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她並不是道地香港人,她是上海人,由於父親的緣故,她們家在上海待不下去,她就隨母親到香港投奔舅舅,到香港時,她已十四五歲,完全是傳統思想。
鄭佩佩母親喜歡打麻將,結識了一些麻友。有一次,鄭母輸了,就讓鄭佩佩把輸的錢送給贏家原太太。就這樣,她開始認識了原文通。
原文通是高學歷的留學生,他對鄭佩佩淡淡的,並沒特別在意,這讓當紅的鄭佩佩,有點失落。原文通說鄭佩佩不過和他妹妹長得差不多,並沒多漂亮。鄭佩佩覺得這個人雖和她老唱反調,但也是實話,她就覺得,這是個很真實的人,可以託付。
別人都跟著她說月亮是方的,終於有個人對她說,月亮是圓的。
一來二往,兩人就有了感情。但鄭佩佩正當紅,家人很反對她要結婚,家人越反對,鄭佩佩和原文通,就越要急速結婚。鄭佩佩知道自己是在故意和母親反著來,但自己已被自己逼到這一步,臺階太高,下不來。
那天晚上,她輾轉反側,第二天,還是硬著頭皮,做出一副面不改色,義無反顧的樣子,和原文通去登了記。
很快,紅極一時的「武俠影后」就消失在了香港影壇,和夫婿一家,移居美國。有嘆息的,也有羨慕的。嘆息的是,鄭佩佩事業大好之時,沒有更進一步;羨慕的是,鄭佩佩終於可以不那麼疲於打拼,只用安心當闊太太就行。
事實是,鄭佩佩在美國並沒有做什麼闊太太,不過是像打工一樣,在為一個大家庭忙東忙西,從沒停下的機會。她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單傳的原家,生個兒子。她也覺得,女人應該有義務給夫家生個兒子。
為生兒子,鄭佩佩懷孕八次,卻只養活了四個,前三個都是女兒,這樣她在原家很沒地位,她也覺得沒面子,要強的她,試過種種偏方,還是生不出兒子。她沮喪極了。這個過程,他和原文通的矛盾,也越來越不可調和。當初他的唱反調,她以為那是真實,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都在和她唱反調,她就覺得他不知道疼惜她。
鄭佩佩說,她生孩子時,他從沒在過她身邊,搬家,她一個人搬,他什麼都不管。他對別人講,他們搬家,他只用坐在冰箱上,看著她搬,就行。她聽了這話,覺得心酸,但也沒辦法。他們的觀點很不同,總說不到一塊兒。她覺得她生了兒子,就可以離開這個家了。
鄭佩佩終於生了個兒子,她高興極了,也傷心極了。她這麼多年一直要完成的「任務」,要盡的「義務」,終於完成,終於盡了。
她和原文通的婚姻,也走到頭了。她不甘心只做家庭主婦,她開店,她辦電視臺,但電視臺投入太大,賠得也多,原文通和她因為經濟問題,矛盾徹底激化。鄭佩佩再也忍受不了這個了,她提出離婚,說她什麼都不要,原文通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鄭佩佩突然覺得自己浪費了整整二十年在這個男人身上,不,在這個不是家的家裡。她唯一的收穫,就是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她當初不顧家人反對,定要息影嫁人,如今,離了婚,不敢告訴母親和弟妹,一瞞就是三年。那段時間,對她來說,是人生最低谷,什麼都沒了,一切歸零。曾經的「武俠影后」,一晃二十年,誰還記得她?
她想到出家,但她的師傅星雲大師說,她塵緣未淨,還是先不要出家。
鄭佩佩還是回到了香港,她的第二故鄉。
她連住的地方都沒,只好住在庵堂。就是在這裡,她接到周星馳的邀約,要她演《唐伯虎點秋香》,她很猶豫,她接受不了周星馳的風格,但他的電影的確賣座,她還是妥協,接演了「華夫人」一角兒。
電影出來,遭到惡評,她曾經塑造的「金燕子」這個美麗又充滿正義的俠女形象,徹底被毀了,很多她的老影迷和老朋友都很失望。但是電影很賣座,爭議中,「華夫人」這個角色,還有「鄭佩佩」這個名字,還是被更多新的影迷記住。
鄭佩佩又開始了她的影視之路。
直到李安的《臥虎藏龍》劇組,找到鄭佩佩,要她出演玉嬌龍師傅碧眼狐狸這個反派,她的影視事業才真正迎來第二春,她憑這個角色,斬獲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還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一部部的影視劇找上門來,鄭佩佩成了觀眾緣極好的老戲骨。
鄭佩佩離婚之後的陰影,在她有意義的忙碌中漸漸淡去,她覺得那二十年就像一個夢,一個偏執的夢,自己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
現在,她不會折騰自己了,她只想做她覺得有意思,感興趣的事兒。
她的兒女們都長大,也有了各自的事業,基本都沒成家,她也不催他們,她覺得他們應該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寫了一本書,叫《回首一笑七十年》,所有往事都成雲煙,那折磨人的二十年婚姻,也不過一撮雲煙。
她笑著,笑著面對餘下的每寸時光,人生,不過是跌倒了,再爬起來,哭過了,還要記得笑一笑,過去了,就搖搖頭說,算了,然後,繼續朝前走,哪怕步履蹣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