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榻毗鄰江蘇崑山的錦溪古鎮,從商榻到錦溪全程約10公裡。錦溪還未開發時,幾條市河上橫臥這幾座古橋,市河兩側都是老房子,街面上很少有外來遊客,一切的一切都是原生態的,那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南古鎮的原樣。
如今的錦溪的河道上都載著遊客,街面上的店鋪都是旅遊商品,那些整合後的豪門大院,都成了私家博物館。一片煙波浩淼的湖面在景區始迎接著從
四面八方而來的遊客。
這就是錦溪的母親河五保湖。站在牌樓口便能看到上面這個景象,著名的十眼長橋建於明代,人稱「小寶帶橋」。整座橋獨立在五保湖中央,朱紅色,古典飛簷造型的亭子連結起長長的廊橋,橋亭在水中的倒影漂亮得很,每天有許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來這裡拍古蓮橋。這兒是觀湖賞月極佳之處,月夜下到這兒散散步的感覺尤其唯美。
五保湖邊彎曲有致石埂上,矗立著一道石牌樓,四對石獅安放在石埂兩旁,牌樓上刻著題額「水鄉佛國」。沿著湖邊彎曲有致的石埂漫步走進錦溪古鎮時,它顯得安靜而從容。
遠眺古蓮橋,右邊是蓮池禪院,左邊是徽派民居。
菱塘灣,現在是錦溪的遊船碼頭。烏篷船停在湖水面,這裡的船工都是清一色的女子,從船上傳來的江南小調使人心情愉悅。
錦溪是一個非常精緻的江南古鎮,雖小,但具備了江南古鎮的所有神韻,特別適合那些攝友。錦溪的古橋眾多,如
節壽橋,普慶橋,眾安橋,中和雙橋等,它們都如臥虹般的姿態橫跨小河。橋下時不時通過一艘木船。錦溪的糕特別多,有桂花糕,雲片糕,海棠糕,芡實糕……這裡還有很多地方特產,比如萬山蹄髈,薑糖,芝麻餅,棗泥餅等等,各種小吃琳琅滿目,這是很多當地人的兒時記憶,這也使他們的兒時回憶充滿美味,溫馨。街道依水而建,房屋臨水而築,水、路、橋、民居、街市巧妙而自然地融為一體,正所謂「夜睡聞水聲,開門就見河」。自然地形成了古鎮一道十分靚麗的風景線。
沿河兩邊設有廊橋和美人靠,人在廊橋內,可憑欄觀景,欣賞沿河錯落有致的民居和整齊堅實的石駁岸、河埠頭,能使人沉緬於對吳地風韻的深深陶醉之中!
錦溪的建築以明、清、民國初期的民居民宅為主,以及水牆門、落水廊棚、橋樓廊坊等獨特的河街集市建築,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很適合遊客觀賞。
寂靜的小巷裡一個看起來很精神、頭髮根根抖擻的外國帥哥背著單肩包,迎面向我們走來。在落日餘暉和淳樸古鎮的映襯下,這位外國帥哥看起來也更帥了。
原來這裡正在拍戲,具體是電影還是電視劇不太清楚。
錦溪晴朗的傍晚,水鄉暮色,臨河沐風,聽著吳儂軟語的小調,這一刻靜止,我們可以體會到真正的流年安然,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