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捷流十一年,擔任副總經理的陳建元先生目前主要負責捷流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流)的市場、產品營銷及品牌推廣等工作。由於需要打理捷流投巨資在蘇州設立的工廠,過去的十年間陳建元常年往返於大陸與臺灣之間。在陳建元眼中,開發大陸市場是極具挑戰性的事情,雖然艱辛,但多年走南闖北的豐富經歷及其敏銳的行業洞察力讓他對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變化態勢瞭然於胸。陳建元認為,緊跟市場變化趨勢,把握不同產業發展的新興機遇,同時保持自身的不斷進步,方可立足於行業發展的前端。
哪些影響閥門行業發展的市場變化
正在逐步湧現?
談及近年來影響閥門行業發展的市場變化,陳建元娓娓道來:「近幾年國內船舶市場變化較多,所帶動起來的閥門需求量增加較多,究其原因是因為某些環保政策的落實和要求。這些環保政策是針對全球的,例如2019年通過生效的IMO(國際海事組織)《壓載水公約》,一旦加入這個公約就意味著任何國家的遠洋船隻都必須裝有壓載水系統,從而需要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
「與環保相關的另一個市場發展趨勢就是對船用脫硫脫硝裝置的市場需求。這是由於柴油作為船燃料其實有優劣之分,而劣質柴油在燃燒的時候在空氣裡排放很多有毒物質,從而造成空氣汙染。但是否安裝脫硫脫硝裝置到目前為止沒有強制性的政策要求,基本上取決於船東本身的營運成本。比較大的航運集團從前兩年開始陸續在做更換,2020年國際市場沒有那麼好,不過我預估之後油價開始回升之後可能市場會慢慢好轉。」他繼續說道。在陳建元看來,能源市場對閥門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忽略。他說:「中國或者是東南亞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能源需求,不管是傳統的火力電廠、核能電廠或是風力電廠,這些都是我們在接觸的領域。近幾年臺灣的離岸風力發電廠也正在興起,同樣也是市場需求所在。其實每年都有一些新的能源技術陸續被開發出來,我們在思考的是:是否每一樣都適用於量產型閥門?例如太陽能,其實就不會像火力、水力、風力大型電廠那樣適用於量產閥門。」
市場上對於閥門的需求
呈現出哪些發展態勢?
在陳建元的概念中,不同行業對閥門有著不同的產品需求,但總體來說如何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客戶的需求是需要花費精力去研究的重要方向。「從產品的角度講,用戶永遠都希望閥門質量好、價格優。以實際市場來講,口徑越來越大、使用的材料越來越特殊也是一種趨勢。現在口徑大的閥門越來越多,客戶期望的交貨期也越來越短,所以捷流一直在簡化備料、加工、安裝組合的方式。隨著新材料不斷被開發出來,客戶也會去做一些調研, 至於具體是否可以投入使用,這一步就會交給我們來進行測試。從服務的角度看,現在的趨勢就是客戶往往在需要用的當天下單,他們的期望就是產品已經做好放在了在你的倉庫,需要用的時候他們可以隨時下單把貨拿走,而要做到這樣的服務就需要跟客戶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長期關係。」
陳建元表示,捷流主打的蝶閥產品中有三成到四成是特殊訂製,除此之外橡膠閥或者直軸式的通用型閥門在電子、水處理廠、化工石化、船舶各個行業都會用得到。「原本捷流的主要市場以石化產業為主,對閥門的要求就需要壓力範圍較大、溫度較高,船舶和電子這類行業的用戶對閥門要求更簡單,所以我們會針對產品做輕量化處理,降低成本的同時能夠在不同行業保有競爭優勢。」 他舉例說道,「船舶行業的用戶會表示其實他們需要的壓力沒那麼高,不需要像石化廠做那麼厚重,因為裝在船上會有負重的問題,這時候我們會從材質或是結構上做改良,不會造成空間或者是重量上太大的負擔。」
「對捷流自身來說,每一個行業適用的閥門不一樣,但是蝶閥總體來說有它自身的優點:輕、薄、小,口徑越大的情況下蝶閥的成本優勢會越明顯。所以我認為在未來,大口徑、中低壓力範圍將會是蝶閥的潛力市場」,陳建元總結道。
何為來自國內外市場發展最大的挑戰?
面對在大浪淘沙中不斷進步發展的國內閥門製造商,陳建元坦言國產化正在進行時,其實競爭壓力一直都在。「國內閥門市場每三到五年就有一次洗牌動作,洗牌最開始源自於一股腦的非理性投資,但是經歷幾次洗牌之後,現在的市場狀況就是只有優質廠家才能分得一杯羹。我們不能期望別人退步,所以捷流採取的方法是儘量讓自己走在這個產業的前端,無論是研發新的材料或是產品設計。把握每個產業的新興機遇從而獲得先機是我們的發展策略,我們篤信自身不斷進步才能保持競爭力。」
在這樣的信條指導下,捷流不斷在各個方面發展升級,2018年在臺灣建立了自家的鑄造廠。陳建元解釋說:「鑄造廠是以鑄造一些特殊合金為主,有了自己的鑄造廠首先可以降低成本,其次也可以減少過量的庫存堆積,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有新產品新構思的時候可以自行做多次測試,成本同樣可以控制到比較低。」他接著說道,「國內市場廠商實在是太多,勢必會掉入低價競爭的局面中,其實前幾年在臺灣市場也是一樣,對捷流來說如何跳脫這個局面就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能與其他廠商做出一些差異化,那麼這樣的公司能夠贏得客戶更多的信賴。所以目前我們選擇的策略是為客戶提供高端閥門產品、服務或技術。捷流在國內市場主要經營自己的品牌,畢竟這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代工是可以隨時被代替的,所以我們這幾年也逐漸走向專注於自身品牌的積累與發展。」
說到職業生涯中的最大挑戰,陳建元表示:「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開發大陸市場,最北到齊齊哈爾,最西到新疆,最南到廣西,所有能去的地方都去了。開發市場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所幸成果豐碩。」(據閥門世界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