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一檔把20+,30+,40+明星孕婦聚在一起搞事的節目《新生日記》。
為什麼說搞事呢?
孕婦本就是一個情緒和身體處在最敏感的狀態,還要通過布置房間等環節,觀察丈夫們對她們的關心程度,家庭關係,特別是婆媳關係。
20+的孕婦,自己還是個寶寶,怎麼就要生寶寶了——前女團成員馬劍越。
30+的女人還適合撒嬌嗎,撒嬌還管用嗎——新生演員麥迪娜。
40+高齡孕媽,等孩子20歲,她就60歲了——名嘴主持李艾。
還有把陳小春收拾的服服帖帖,在節目上忘記自己是主持人,直接酸直接懟的應採兒。
節目中,四位女星遠離家人,住在一起,像《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湯唯、海清那樣共同待產。而我們通過鏡頭,能觀察到她們產檢、運動、待產準備,甚至生產的全過程。
三位不同年齡段,不同心態的孕媽的組合,讓我看到了不同年齡的女人,對婚姻和家庭的思考。
馬劍越:英年早婚,你看上了他什麼?
> 20歲最年輕的婚姻觀
在這個節目中,馬劍越像我們身邊任意一個英年早婚的90後姑娘。
大早晨的素顏出鏡,沒有任何女藝人的包袱。
實力演繹女生的「馬上出門」≈剛剛起床。
和老公張杰的互動,也是典型的生死答題場。
她real 真實,隨口都是大實話:帶首飾不就是「為了向親戚們證明自己」。
我身邊很多年輕的女孩都喜歡馬劍越,她像90後姑娘的縮影。在她身上,我們能看到一直被diss浮躁迷茫的90後,真的直面生活時,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就像結婚這件事,不少人為她惋惜。
馬劍越在不知名的小女團裡呆了4年,2018年才憑會聊敢說,在《奇葩說》上搏出名頭。轉身卻結婚生子,嫁給了名不見經傳的老公張杰。
這個決定,連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李艾都連聲說「佩服」。
但對於馬劍越卻說:結婚不是計算準確,前思後量,而是認準了一個人,就在一起這麼簡單。
其實這就是20歲婚姻的樣子:認真的擁抱接吻戀愛,奔著一輩子努力,其它的就交給生活與時間。
> 婚宴上威脅女婿,父愛如核彈
節目上,馬劍越的生活堪稱網友沙雕日常。
畫著妝突然自嗨:
日常花式自誇:
精通沙雕神曲:
而看了馬爸爸馬媽媽,就知道這種脫線日常原來是馬家家傳。
馬媽媽還只是在歌曲選擇上歡脫一些:
馬爸爸卻在親友婚宴當場,威脅新任女婿,警告他如果對自己的女兒不好,會「很麻煩」。
這樣的威脅,最後卻聽哭了節目的4位嘉賓。尤其父親早逝,為此沒有辦婚禮的李艾,更是羨慕不已。
其實,在看似搞笑的「威脅」下,是父親簡單直接的愛。這份愛,給了馬劍越勇往直前的「底氣」。
在馬劍越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從小大都活在愛裡的孩子,會有一種怎樣的鬆弛和安全感。
她的房間沒有因為要上節目,就刻意收拾整潔,經營出賢妻良母的樣子。這是心底那份「我知道我是值得愛的,不需要討好,刻意」,呈現出來的輕鬆和真實。讓人喜歡的不得了。
所以她才能完全不像在錄節目,被應採兒誇讚她「好自然」。
麥迪娜:30+女人憑什麼不能撒嬌?
> 肉麻夫妻成長記
卡倫·霍妮 曾說:好的婚姻關係讓男人成熟。
麥迪娜和姜潮,完美印證了這句話。
首先,他們的婚姻關係好到讓人起雞皮疙瘩。
最常見的,就是隨時隨地親親抱抱舉高高,還會互稱「寶寶」。
姜潮外出拍戲,一天要打3通視頻電話,發出的甜蜜簡訊填滿整個對話框。
當初姜潮因為哭泣9連拍,被黑的那麼慘,還被稱為「九哭寶」。
如今這個最敏感的黑料雷區,都是夫妻倆互相吐槽的段子:
甩開身上的雞皮疙瘩,就會發現這種偶像劇的生活下面,是他們對彼此的依賴。
這種依賴,讓我們看到了蛻變後的姜潮。
最明顯的就是求婚過程,姜潮說幾年前送麥迪娜鑽戒,只問她漂不漂亮,現在想問她願意嗎?
從關注物質到關注女友的心情,不就是一個男人成熟的表現嗎?
麥迪娜和姜潮讓我們看到,30歲的婚姻可以很肉麻,可以偶像劇,但不要忘記婚姻的內核,是在親密關係中成長。
> 30歲的孕媽:示範會撒嬌的女人,連婆婆都寵
婆媳問題,難倒了無數巾幗英雄,包括鍾麗緹和蔡少芬這種大女人。在這件事上,麥迪娜卻展現出了女人本該最拿手的武器——撒嬌。
和婆婆一起出門,她會請婆婆幫忙挑衣服:
瞞著老公偷喝咖啡的小秘密,也對婆婆和盤託出:
就像李艾說的,她用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把婆婆拉到了自己的陣營,變成了閨蜜。
在我們的概念裡,30歲是而立之時,像李艾那樣穩重大方才是常態。
麥迪娜卻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偶爾撒撒嬌,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李艾:分房睡沒什麼大不了
> 甜言蜜語不如照顧好你
李艾在節目上說:之前沒有要孩子,到40歲早已沒有要孩子的必要了。但這次,她仍然選擇迎接這個小生命。
看了李艾丈夫的表現,就能理解她的決定。
在節目中,為了李艾的生產,提前考察好各個時段去醫院的路線、時間,踩點醫院附近的賓館,做好萬全的準備。
晚上還會給李艾按摩水腫的腿。
給孩子講故事。
教科書級別的三好丈夫,讓40歲的「高齡產婦」李艾,成了三位產婦中最被羨慕的人。
40歲成熟的婚姻狀態就是這樣,沒有太多宣之於口的喜歡,但生活點滴都照料好。
> 40歲,做自己的靠山
40歲的女人,哪怕不在娛樂圈,也處境尷尬。
她們不像20歲的女孩,還有父母的照拂,也不像30歲的女人,花容未殘更添韻味。這個年齡段的女人,大多上下無依,生活不敢有任何變化。
但李艾不同,她做模特是中國十大名模:
做演員,只是演了《杜拉拉升職記》中的小配角伊娃,就拿下了21界金雞百花獎的最佳新人獎。
而以主持人的形象定型的她,更是各大晚會頒獎禮的熟面孔。
經過多年磨礪,李艾有本事擺脫對別人的依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態,所以她根本沒在怕的。
有了孩子,就放下工作,全身心的迎接小生命的降臨。有適合的工作,就來錄節目,分享孕期變化,順便幫MC應採兒控場推進流程。
李艾更深諳婚姻保鮮之道。面對工作生活都在一起的經紀人老公,她選擇分房睡,讓彼此都有獨立的空間。
她是這個時代典型的清醒女性。她們知道父母終究會離開,也不拿全部的運氣去賭丈夫的憐愛。對她們來說,女人最大的靠山該是自己。
在李艾身上,你會發現40+的女人,最大的魅力不見得是外貌,而是她們能把所有事都處理妥帖,讓身邊人感覺安心的氣度。
《新生日記》記錄的是明星孕媽待產的生活。但我看到更多的,是不同階段的女性、家庭在迎接一個新成員,角色發生變化適應的過程。
在這個節目中,每個階段的女人,都在面臨同樣的狀況和不同的問題,她們也嘗試尋找關於婚姻、親情和家庭相處模式的最優解法。
要是我生孩子前,就看到這檔節目,心態應該能放平和點。
原來無論明星路人,有錢沒錢的,喜怒哀愁都是一樣。都逃不過焦慮,擔心,以及沒心沒肺的傻笑。
原來大家都差不多啊,我不是很糟糕的那個。
那就沒什麼好慌的了。
本期作者:崔老闆&蘇七瑾
投稿
歡迎優質作者投稿,詳情後臺回復關鍵字「投稿」,可查看具體要求。
投稿郵箱:vogoocuilaoban@sina.com
請將我設為★星標,不錯過每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