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幼兒園輔導員:學好普通話彝族孩子們...

2020-12-27 界面新聞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少不了。」五歲的沙馬子叄話音剛落,整個教室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不禁令人們忘記了窗外寒意逼人的冬雨。

可愛的沙馬子叄(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沙馬子叄是一名彝族小朋友,也是灑拉地坡鄉幼兒園大班的一名學生。灑拉地坡鄉幼兒園位於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由原姐把哪打村第一幼教點和姐把哪打村第二幼教點合併組建而成。園長阿的子史介紹,今年9月他們剛搬到這裡,由於幼教點規模相對較小,只有三十多個孩子,因此之前都是在租用的民房裡授課。

目前,全園共有5個教學班172名幼兒,按幼兒年齡段設學前班、大班、中班、小班。全園現有10名輔導員,其中專科文憑7名,中專3名。

「桌球,上高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軲轆軲轆錘,軲轆軲轆叉,軲轆軲轆一個變成仨……」羅英是10名輔導員之一,此刻她正站在教室前方,帶領孩子們一起邊唱邊比劃兒歌《桌球》。今年22歲的羅英畢業於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漢語言專業,三年前她選擇回到昭覺縣,成為了灑拉地坡鄉幼兒園裡的一名輔導教員。

羅英在帶領孩子們演唱兒歌(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羅英透露,讓彝族孩子們學會一整首漢語兒歌並不容易,「大家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不會說也不會聽(普通話),就跟咱們一開始學外語是一樣的」。如今,大班的孩子們基本上已經能夠使用普通話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

昭覺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總人口34萬,其中彝族人口佔98.4%。「許多彝族小朋友在家裡並沒有說普通話的條件,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會說普通話」,羅英稱上了幼兒園後,孩子們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小朋友在幼兒園學了普通話,回家後還能教自己的爸爸媽媽說普通話,也就是我們說的『小手拉大手』。」羅英說道。

目前,灑拉地坡鄉幼兒園開設的課程主要以學習普通話、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主。「對於彝族小孩而言,學前學好普通話是非常重要的。」園長阿的子史表示,許多彝族學齡前兒童因為聽不懂普通話,在進入義務教育後上課聽不懂、學習跟不上,導致其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很多人就選擇輟學、出去打工。

對於這一點,同為彝族的羅英深有同感。「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當時我的語文老師是漢族人,因為聽不懂老師上課在說什麼,我的語文成績才14分」,正是由於自己曾經的這份經歷,讓羅英下定決心回到家鄉成為一名「一村一幼」輔導員。

彝族小朋友們在表演節目(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是「一村一幼」的起源地。從2015年開始,昭覺縣按照「先近後遠,先多後少,大村獨立,小村聯辦,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的原則,整合邊遠農村校舍資源,採用借用村活動室或租用民房等方式,推進「一村一幼」建設。所謂「一村一幼」,即以建制村為單位,一個村設立一個幼兒教學點,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接受到正規的學前教育。

「以前彝族是沒有幼兒園這個概念的,因此剛開始辦學的時候,家長們因為不了解,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園長阿的子史表示,通過不斷地入戶走訪,向大家普及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村民們越來越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學生人數從最初的30個,增加至如今的183個,「因為家長白天要幹活,一般是派一個家長代表,把附近住的幾家的小孩一起送過來」。

2018年5月27日,國務院扶貧辦在昭覺縣啟動「涼山州學前學會普通話」項目。目前,昭覺縣已實現幼教點全覆蓋,學前教育學生由2013年4227人增長至2019年24063人,學生增長了6.7倍,基本實現「聽懂、會說、敢說、會用」目標,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歪著頭的彝族小朋友(央視網記者 王靜遠 攝)

「孩子們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年紀特別小,一直叫我媽媽,真的會讓你非常感動」「有個胖嘟嘟的小孩子,每天早上來上學的時候都會背一個小包包,裡面裝著蕎麥粑粑要帶給我吃」,工作三年以來,羅英已經送走了兩屆孩子們,見證著他們進入學前班、小學。

「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孩子們在上小學的時候能夠基本聽懂普通話,這樣他們以後才有機會走出大山、走得更遠,到時候我們的涼山州也會變得越來越好。」說話間,羅英的嘴角一直帶著笑。

在這所位於大涼山深處、平均海拔高達2600米的幼兒園的入口處,「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個大字格外顯眼。「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保護你們。」離別臨行時,正往教室走的沙馬子叄突然扭頭說道。

轉身離開,抬頭發現雨已經停了。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脫貧了,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 楊樹 攝影報導「桌球,上高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12月2日,在涼山州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正在唱著兒歌,一邊唱,30多個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做著手指遊戲,孩子們的幸福的笑容掛在臉上,一個比一個燦爛。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涼山州昭覺縣:彝寨兒女的脫貧「三部曲」
    自2018年5月以來,「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已覆蓋全涼山州3895個幼兒園,惠及學前兒童近30萬名,學前學習漢語的種子在彝族兒童的心中悄悄生根發芽。愛民幼兒園是四開鄉梭梭拉打村的幼教點,由武警四川省總隊支援建設。嶄新的校舍、寬闊的庭院、豐富的遊樂設施令人眼前一亮,但就在一年前,幼兒園的教學條件同樣十分艱苦。
  • [決勝2020]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三河村「短中長」結合走出自己的...
    圖為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 攝中國網12月1日訊 (記者劉楨珂)迎著初冬的暖陽,「決勝2020」看四川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涼山,來到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三河村海拔2500米,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貧困村,全村貧困人口佔到近一半,世代居住在條件簡陋的低矮夯土房中。自脫貧攻堅開始以來,三河村按照「組團式、微田園,大聚居、小雜居」的思路,規劃了9個易地搬遷安置點。2018年,三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面啟動,至2020年5月,9個安置點中的147戶貧困戶全部分到了新房。
  • 彝族村莊煥新風,芒果TV《石榴花開2》看彝族兒女脫貧致富奏新章
    芒果TV出品的致敬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特別節目《石榴花開》第二季,每周二、周四於芒果TV上線。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彝族女孩成「推普小天使」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典型的深度貧困地區。
  • 【追夢火焰藍】涼山彝族村寨建起微型消防站 築牢因災返貧「防火牆」
    這是記者日前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開展的救火演練中看到的一幕。這支演練隊伍正是火普村義務消防隊,隊員為村裡青壯年,他們承擔起了村子防滅火宣傳、遇到火災第一時間撲救等工作。原昭覺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朱道生介紹,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搬遷群眾因火災致貧或返貧,昭覺縣消防救援大隊黨支部與解放鄉火普村進行結對幫扶,形成黨支部共建,制定共建計劃表和消防幫扶路線圖。
  • ...四川」中央廣電總臺11位主持人在「彝族母語之鄉」涼山喜德縣與...
    記者在農光中心小學校看到,參加誦讀課的孩子們身著顏色、花紋各異的彝族服飾。孩子們說,這是他們最漂亮的衣服。誦讀課不僅讓孩子們收穫滿滿,也讓老師們有了不小的收穫。比如,四年級二班的徐永英老師就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會到外地培訓,幫扶單位也會讓外地的老師來跟我們交流,收穫不少。
  • 「央廣網·視聽四川」中央廣電總臺11位主持人在「彝族母語之鄉...
    記者在農光中心小學校看到,參加誦讀課的孩子們身著顏色、花紋各異的彝族服飾。孩子們說,這是他們最漂亮的衣服。誦讀課不僅讓孩子們收穫滿滿,也讓老師們有了不小的收穫。比如,四年級二班的徐永英老師就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會到外地培訓,幫扶單位也會讓外地的老師來跟我們交流,收穫不少。但是主持人的授課,讓我們有了不少意外的收穫,主持人普通話很標準,聽起來很悅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 懸崖村婚事 從「60後」到「00後」 「三代」彝族新娘的選擇
    這裡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也曾是深度貧困的「標本」。如果說,脫貧是昭覺縣必須打贏的一場攻堅戰,那麼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就是這場攻堅中的「臘子口」。這個高懸在緩坡上的村莊,從山腳到山上的村莊海拔落差近千米,有很大的山、很深的河谷,這裡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懸崖村。
  • 【追夢火焰藍】涼山彝族村寨建起微型消防站 築牢因災返貧「防火牆...
    消防安全宣傳不僅進到農民家中,也被送到幼兒園的課堂上。「遇火災,莫驚慌,要鎮靜有主張」。在火普幼兒園,孩子們跟隨消防員學起了消防宣傳兒歌,讓消防安全觀念不斷深入彝族村寨大小角落。今年7月,在昭覺縣消防救援大隊幫助下,三岔河鄉三河村也順利建成了義務消防隊和微型消防站。三河村是典型的純彝族貧困村,村民們曾住在簡陋、低矮、昏暗的土坯房裡,保留著祖先的陳規陋習,條件極其落後。
  • 推普進行時,小白馬喊你共講普通話!2020年白馬湖實驗幼兒園開展推...
    推普進行時,小白馬喊你共講普通話!2020年白馬湖實驗幼兒園開展推普周系列活動 2020-09-21 15:49:00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 學好普通話做好廣告配音
    學好普通話做好廣告配音 勤聽,是說利用看電影、電視、話劇,聽廣播、錄音以及與周圍的人接觸的機會,注意模仿普通話說得好的人的發音、語調等。 勤說,是說方音濃重的人不要有思想負擔,不要羞於開口,要爭取機會,經常用普通話交流。朗讀,是說在練準發音的基礎上,認讀音節,讀常用字以及多朗讀一些注音讀物、報刊上的文章以及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等。 勤寫,是說學好音節的拼寫規則,按正詞法的要求,常練習拼寫音節,努力做到在聽到一個字音後,能準確無誤地拼寫出來。
  • 【多圖+視頻】城裡人過年花天酒地,彝族人殺豬吃坨坨肉才算過年...
    來源:布拖縣、金陽縣、美姑縣、普格縣、喜德縣、越西縣、昭覺縣紀委監委 轉自涼山紀委監委 原標題:微圖集:庫史木薩——彝歷新年年味濃
  • 決勝海陸空,共築強軍夢——高坪區老君貝樂佳幼兒園「決勝海陸空...
    2020年11月21日,南充市高坪區貝樂佳益智幼兒園在老君街道辦黨委政府關心下一代教育組織委員會的組織領導下,以及老君小學少先隊大隊部的指導下,開展了一場符合幼兒教育發展的國防教育活動-----"決勝海陸空"大型軍事演習親子運動會。驟降的氣溫和陰冷的細雨並不能阻擋孩子們和家長們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