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黑熊和狼都是大家熟知的大型食肉動物,老虎是獸中之王,黑熊力大無窮,而狼雖然單體能力比不上這兩位,卻極富團隊精神,擅長團結協作擊敗對手。當老虎或者黑熊遇到狼群,結果會如何呢?
當老虎遇上狼群
老虎是不怕狼的。東北虎雄性體重平均約200千克,雌性約130千克。我國北方的狼體重通常在27-33千克之間,在黑龍江省山區的調查發現,獨狼是最常見的(佔目擊次數的46.7%),其餘也都是幾隻的小狼群,最大不過7隻。這樣的狼群註定難與老虎相抗衡。
前蘇聯學者的研究表明,老虎能壓制狼群,甚至能將狼從一個地區完全排擠出去。在俄遠東南部東北虎的領地內本來是沒有狼的,20世紀30至50年代,老虎由於俄國人的迫害一度瀕臨絕種,狼才趁機佔領了這些領地。80年代以後,隨著老虎數量逐漸增多,虎域內的狼又變得非常罕見了。
老虎排擠狼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前蘇聯學者格羅莫夫和馬修什金只發現過兩次老虎搶狼的獵物,卻發現了四次狼吃老虎剩飯。也就是說,雖然在這裡老虎比狼強大,但老虎並不經常搶狼的食物,狼反而可以通過揀剩飯佔到便宜。
越來越多學者相信,老虎對狼的直接捕殺,是導致狼數量銳減直至消失的重要原因,雖說這在之前很少見於報導。據統計,在1957-2002年的45年間,僅錫霍特阿林保護區一處,見於官方記載的,老虎就殺了100多條狗。老虎愛吃狗肉,一定也願意吃狼肉,之前虎殺狼的記載缺乏可能是由於老虎已將狼排擠,很少能見上狼,在森林深處殺了狼人們也難以獲知。俄羅斯總統普京放歸的雌虎「伊洛娜」,在重歸野外的第一年冬天就捕食了兩隻狼。
孟加拉虎生境內的印度狼體型更小,體重不過18-25千克,也是成小群生活。研究顯示印度狼甚至不是花豹的對手,它們傾向於主動迴避花豹的領地。孟加拉虎的實力遠在花豹之上,當然更不會怕印度狼了。
狼最喜歡在開闊的平原地區成群結隊地追捕大型有蹄類,而在森林裡,由於食物不足,它們只能分頭去找吃的。老虎是典型的林棲動物,所以老虎遇到的狼要麼是落單的,要麼是幾隻的小群。在北美開闊地生活的大狼群,能壓制美洲獅,和灰熊做到互有來往,如果這樣的狼群能遇上老虎,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當黑熊遇上狼群
黑熊有兩種: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體型和實力都差不多。由於亞洲黑熊與狼競爭的資料匱乏,這裡以美洲黑熊為例。美洲黑熊的體型在不同地區差異很大,公黑熊多在80-150千克之間,母黑熊通常重50-80千克,總的來說東部比西部大一些。而在北美西部,黑熊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狼——馬更些狼,平均有40-50千克重,通常5-10隻一群生活,更大的群也不罕見。可以想見,這樣的狼群將給黑熊很大的壓力。
黑熊是不怕單狼的。在艾伯塔省,研究人員觀察到一隻黑熊搶佔了一隻獨狼獵殺的馴鹿屍體,它把狼攆出去了好遠。但黑熊的水平僅限於此了,著名灰狼專家梅奇總結道,與灰熊通常能搶到狼群獵物不同,黑熊搶劫狼群的企圖多數情況下以失敗告終。
狼群喜歡在黑熊冬眠的時候掏熊倉。例如1977年2月中旬,在明尼蘇達東北部,有隻72千克的16歲老年母熊和她的新生仔被狼群從熊倉裡掏出來殺死了。狼會主動地四處搜尋熊倉,遇害者多是帶仔母黑熊。成年公黑熊體型較大,狼群難以殺死。
黑熊主要生活在森林裡,在這裡它們可以爬上樹躲避敵害。在開闊地帶生活著黑熊可怕的對手——灰熊,這是黑熊要迴避的。而狼卻喜歡開闊地帶,因此狼和黑熊的生境重疊不多。狼捕殺黑熊總的來說是罕見的,在明尼蘇達收集的1400多個狼糞只有19個含有黑熊成分,其中16個還多半是食腐。
為什麼老虎表現比熊好?
老虎和黑熊都是森林動物,狼更喜歡開闊地,偶爾進入森林。所以老虎和黑熊遭遇狼群都不算多見,老虎能收拾東亞的小狼群,而黑熊鬥不過北美的大狼群。
老虎對戰狼群表現比黑熊好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老虎體型比黑熊大,它們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成年雌虎就有一般的公黑熊那麼大了。其次,老虎面對的狼相對比較弱小,群體也更鬆散。最後,老虎更靈活,攻擊力更強,容易把狼各個擊破;而熊比較笨拙,陷入狼群包圍就會比較被動。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