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中,羋月最愛的男人是誰?
秦楚之爭,向來是文學家和史學家不斷爭議的話題。
《羋月傳》的上映,掀起了網友們的陣陣狂潮,至今熱情未退。
提到羋月,我們都不得不說說那些年死於被女主角光環的男人們。
拋開真實的歷史不談,電視劇版的《羋月傳》改於小說,其中的羋月就是典型的大女主。
而在這種小說裡,大女主的作用就是吸引所有的男人,一路通關打怪,走上巔峰。
羋月的一生,最重要的三個男人便是春申君黃歇,秦王嬴駟和義渠王翟驪。
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心意相通
黃歇與羋月是青梅竹馬,但這兩個人從出場就決定了不會有結局。
先說說羋月,身為女主,她本就帶著金手指出生,楚威王曾被稱之為「小霸王」。
這其實不太像是一個公主的愛稱,但羋月從小就頗得楚威王喜愛,這種喜愛並非是因為羋月幼小可愛,而是她身上帶著些「繼承大統」的氣度。
當然,我們現在解釋這種氣度,無非是聰明,靈活,甚至有幾分政治統籌上的天賦。
彼時羋月是頗得楚威王獨寵,這種獨寵不僅僅是憐愛,還有對羋月的認可與栽培。
毫不誇張地說,倘若羋月是個男子,楚威王必然立她為儲君。
也就是說,楚威王對羋月的喜愛中,摻雜著些許期待。
這種期待在皇家的親情中非常重要,它讓楚威王從一個君王變成了一個平凡普通的父親。
也正因為如此,哪怕羋月是一個公主,但她所能得到的父愛也是健康並且正向的。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羋月,她的身上帶著一股常人沒有的自信。
與羋姝不同,羋月的母親沒有對她有過多的約束,甚至因為楚威王的驕縱,羋月在皇宮內十分自由。
但好景不長,楚威王死了,羋月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向氏和莒姬死後,羋月獨自一人在人心險惡的楚宮之中,她根本無法自保。
而黃歇呢,他雖然是戰國四君子之一,但是君是君,臣是臣,他根本沒有權利幹涉王室的任何決定。
這也代表著,他根本沒有辦法「保住」羋月。
這個時候也許會有讀者認為,在亂世中互相扶持,互相依靠,這本該是最為寶貴的經歷,這兩個人怎麼還會分開呢。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過於在乎愛情,到最後還是會兩敗俱傷,回天乏術。
那是因為再好的愛情,但凡想要長遠地走下去,這種愛情就必須要落在實際上。
黃歇與羋月之前最難跨越的,就是現實。
論家庭背景,一個是公主,一個是平民。
哪怕公主落魄,平民變成了貴族,但成長經歷也註定了兩個人之間有無法逾越的橫溝。
其次,羋月與黃歇都沒有麵包。
這就好比是兩個完全沒有生存能力的人,還要談論天高地闊,地久天長,這是多麼荒誕的一件事兒。
別說兩個人的感情是否能順利發展,羋月和黃歇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障。
黃歇帶著羋月逃跑的過程中,跌入了懸崖,從此陰陽兩隔。
黃歇對於羋月來說,就像天邊那遙不可及的月亮。
這段感情十分純粹,但是也正是因為過於皎潔,才註定了會夭折。
羋月一生漂泊,唯獨在黃歇的身邊,才能感受到一份最為乾淨的愛。
這也是我們許多人初戀的樣子,愛過便已經是最美好的結局。
視你若瑰寶,不願你有一絲一毫的勉強
倘若黃歇是一生的相守,那麼嬴駟則是羋月未來的指路明燈。
可以說,嬴駟不僅僅是丈夫,他更是一位出色的伯樂。
羋月與嬴駟的婚姻,幾乎可以被當成教科書,供給學習。
在原著中,羋月曾這樣說道:未遇見秦王之前,月兒只是看重兒女私情,白水鑑心,清澈如溪,結識秦王之後,才知這世上,還有另一種高岸深谷的情意。
彼時羋月早已走投無路,為了救弟弟,她被迫嫁給了秦王嬴駟。
殊不知,那才是老天爺給她最好的禮物。
要說嬴駟這個人,他身為秦王,要什么女人沒有。
但遇到了羋月,他便被這個小丫頭捕獲了。
拋開女主角的光環不談,嬴駟欣賞羋月也並非是毫無理由的。
正如前文講述,羋月與傳統的女子不同,她沒有刻板的教規,相反,她的身上甚至有幾分男子該有的英氣與睿智,而這落在秦王的眼裡,恰好成為了一種致命的吸引。
試想,秦王身為金字塔頂端的人物,他見過的女子少嗎?
漂亮的,懂事的,妖嬈的,嫵媚的,卻唯獨沒有一個人像羋月那樣獨特。
羋月身上的特性,起源於楚威王的教育與寵愛,這是一般女子無法比擬的。
也正因為如此,嬴駟能氣定閒情地在羋月獻身時說:寡人視你若瑰寶,不願你有一絲一毫的勉強。
這一番話足以表明,嬴駟是奔著羋月的心去的,而並非是身體。
倘若他要勉強,十個羋月都不在話下。
嬴駟是孤獨的,帝王之位,高處不勝寒。
他總是希望有個人能懂他,能夠陪他看著大秦統一天下。
而這個人,便是小丫頭羋月。
羋月對嬴駟的感情,必然是敬愛大於情愛。
可以說,羋月欣賞嬴駟,她甚至是仰望著這位帝王。
數年間,她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天真的小丫頭變成了強大冷靜的秦宣太后。
每一步,羋月都走得異常艱辛。
但她絲毫不後悔,並且清楚地知道自己這一路成長,都是由嬴駟而起。
伯樂難得,一個堅守的伯樂更是千裡難求。
羋月與嬴駟的感情甚至超脫了男女之情,他們是夫妻,是戰友,更是心心相印的知己。
羋月跟著嬴駟,見識到了世界的開闊。
原著中,羋月曾這樣說道:世人給女人準備的都是籠子,唯有大王,給我的是一片天空。把女人放在籠子裡,只能聽到雀鳥的鳴叫;給女人以天空,才能看到鳳凰的飛翔。
嬴駟塑造了羋月的人生,也正因為如此,嬴駟對於羋月來說,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而這種意義,早就超脫了愛情。
嬴駟走後,羋月不求名垂青史,只想為秦國江山付出一生。
那是嬴駟的夢想,也是羋月的夢想。
我可以為你而死,卻不能為你而活
那年草原驚鴻一瞥,義渠王的眼中投射出了羋月的影子,從此之後,再無天日。
要是說黃歇是羋月的白月光,翟驪可以說是羋月的紅砂痣。
遇見黃歇的時候,羋月什麼都不懂,她許下一輩子的承諾,以為那就是一輩子了。
但遇到翟驪的時候,羋月已經是一個極其成熟的皇后。
成年人的愛情哪怕充滿了利益與手段,也是一種深愛。
翟驪願意為了羋月放棄一切,他愛得轟轟烈烈,毫無顧忌。
羋月要秦國,翟驪就為她爭奪;
羋月要自由,翟驪就一路護送;
羋月要世界,翟驪就雙手奉上。
這樣的愛情驚心動魄,換做一般的女人早就淪陷了。
這段感情當然厚重,但羋月早已不是當初的羋月。
她的身上背負著另一個人的期待,她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人生任務。
換句話說,在這個人生階段,羋月的世界不僅只有愛情。
她身上背負的是嬴駟的江山,是秦國的子民。
她再也不只是羋月,更是秦國的太后。
秦國動蕩,羋月無法坐視不理,那是她的國家,她不能只愛一個男人,還要愛自己,愛秦國的子民。
在這個時候,翟驪便不再重要了。
羋月已經長大了,她的人生也越發豐富,愛情不再重要。
我們時常會想,長大後,人越來越現實,越來越理智,這是一種悲哀嗎?
羋月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她用一生告訴我們,能夠擁有夢想,並且為之努力,實現個人價值,這比愛情來得重要得多。
愛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大部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有非要去的地方,非見不可的人,非做不可的事兒。
也正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不同,這個世界才會多元化。
也許這個時候有人會問,羋月愛翟驪,難道為了愛拋棄江山就一定是錯的嗎?
確實,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也許離開了翟驪後,羋月會想他,愧對他,午夜夢回,也許這顆硃砂痣總是隱隱作痛,無法安生。
但人生便是如此,有舍便有得。
換做楚威王的女兒,羋月會選擇翟驪。
但作為嬴駟的妻子,羋月會選擇江山。
《羋月傳》說白了就是一本大女主文,我們看到的是其實是羋月的成長曆程。
我們能看見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逐漸變成權謀萬全的太后,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奇蹟,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羋月。
羋月的不平凡,在於她堅持了不平凡的事情。
從黃歇到嬴駟,再到翟驪,羋月從未愧對自己的內心,也積極擁抱自己的成長。
而最好的愛情,便是成長中那一抔溼潤的泥土。
希望讀到這裡的你,都能有所收穫。#羋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