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的黑幫往事,原來眾多球星都有很深的背景故事!

2020-12-22 阿輝談球

這是2020年秋天的事情,聯盟季後賽即將進入分區決賽之際,暌違已久的約翰·沃爾再次闖入人們視野。東部第一控衛沃爾此番出現,除了赤裸上身展現的6條腹肌之外,並沒太多令華盛頓球迷膽寒肝顫的消息,至少與家裡那塊導致他左腳跟腱撕裂的溜冰場無關,至於和溜冰有沒有關係,我們並沒有實證,不應妄斷。這則和沃爾有關的新聞不是很複雜,就是他坐在一個特別的場所裡,和兄弟們比劃著一些特別的手勢,拿出了一塊特別的紅布。

這塊紅布,和北搖副會長最愛的《一塊紅布》殊為不同,你很難通過這塊紅布看到幸福,更多時候,你能看到的是恐怖、荒謬和非理性,因為那是美國著名幫派血幫的標誌物件。

美國幫派乃是合眾國的同齡人,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美國東海岸才有了一些正經的街頭幫派,可謂生在美利堅,長在星條下,當然,這些初誕的幫派可能太過鬆散和溫柔,很難與犯罪集團掛上勾,直到19世紀美國先後迎來兩波大規模的移民潮,事情才有所變化。可以想像,如果在歐羅巴能夠活得不錯,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擠在郵輪的最下艙奔赴除了「自由」其他未知的新大陸討生活。在這個時期先後來到美國的,有英國人、德國人、西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人、波蘭人、義大利人、愛爾蘭人和猶太人……

無論來自哪裡,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一些廉價的密集型勞動產業工人,便宜的人勢必擁抱低廉的生活,低廉的生活則會抱團取暖,由此誕生的貧民窟是一切輝煌文明無法剔除的附骨之疽,而城市貧民與中產乃至富人之間的經濟落差,造就真正意義上的黑幫,紐約曼哈頓五點區的歐洲移民幫派們在這個時代裡聲名鵲起,或者臭名昭著。我們熟悉的《教父》系列中第二部,講述的就是初代教父維多·科裡昂的創業歷程,雖然老科裡昂的故事從1917年才開始,但我們也可以從中瞥見19世紀美國移民潮招徠的白人黑幫究竟是一副什麼模樣。

平行世界的中華大地上,義和團進行著刀槍不入的愛國主義人體試驗,太平天國十年間的成就早已勝過美國黑幫百年,但他們在大英帝國議會心中只是「叛軍」,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美國南北戰爭中出現的南方政府,卻被英國視為「獨立政權」,兩種不同定位最終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進程,就是一個更複雜的故事,而真正有機會被定義為幫派的青幫、洪門、哥老會,現在去百度百科上搜索只是「民間秘密結社組織」,聽起來還是十分溫柔。但在美利堅本土,事情就是另外一幅模樣,華人在1860年左右在紐約創建的幫派,主要營生鴉片、賭場和政治贊助活動,只是後來被湧入紐約的黑手黨壓了一頭。

歐洲移民幫派之後,則是一路向北的拉美、波多黎各地區、加勒比地區移民,他們的幫派在北美大陸遍地開花,各領風騷。而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就被人倒賣到美洲種植園的非裔黑人們自然不甘人後,他們也紛紛開疆闢土,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黑幫重鎮打下基業。

花開三朵,單表一枝,卻說洛杉磯本土的黑人幫派的草創期,有兩個高潮,一是二戰後期至1965年,一是1970-72年。二戰後期黑人族群由種族歧視更嚴重的南方遷徙而來,全指望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西海岸經濟發達,工作機會多,自然是更好的去處。滿腔熱情的黑人們將天賦帶到西海岸之後,面對的依然是在住房、教育和就業方面的種種歧視,更有甚者,20世紀20年代還出現了私人約定不將自己的土地、房屋轉售或者轉租給黑人的契約,想以合法身份進入洛杉磯都成為了一個問題。

哪裡有不公平,哪裡就有反抗,黑人幫派應運而生,發展到20世紀40、50年代,黑人族群已經在洛杉磯東部和南部形成一片廣袤的貧民窟。而黑人青年們逃離現有貧民窟的唯一辦法,唯有擴大貧民窟的邊界——某種程度上,用黑幫擴充的方式,但更大程度上,被50年代開始興起的黑人民權運動所掩蓋。

1968年馬·路德·金被射死在孟菲斯一家旅館二樓當場,與此同時,戴著貝雷帽的黑豹黨不再滿足於上街揮舞毛澤東語錄,此前也只是拿著槍到處晃悠的黨徒們開始零敲碎打做一些暗殺警察的活動。但聯邦調查局早就等著這一天了,他們當即宣布「黑豹黨是勾結境外敵對勢力試圖推翻政府的美奸,是對美國內部穩定最大的威脅」,一場掃黑除惡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如你所知,在真正的國家機器面前,一切幫派最終只能淪為「民間秘密結社組織」,黑豹黨魁首們被暗殺的暗殺,被逮捕的逮捕,組織內部也被離間瓦解,不過1年時光就已分崩離析,再無一戰之力。

組織瓦解之際,黑豹黨兩位大佬本奇·卡特和雷蒙德·華盛頓在1969年冷靜分析敵我之勢後,痛定思痛,於1969年創建了瘸幫Crips。瘸幫組建的初衷十分love&peace,是一個「社區互助組織」,但隨著卡特也遇刺身亡,瘸幫屬性驟變,成為了一個專注於倒賣毒品和槍枝的暴力組織。

既然瘸幫已再無革命屬性,他們自然已經淪為一個單純的黑社會組織。黑社會哪有一家獨大的道理,很快街頭幫派巷戰頻頻爆發,不願意被瘸幫統治的老鄉們也紛紛團結起來,組建了另外一個黑幫組織,瘸幫標誌穿藍色衣服,那麼這個組織就用紅色的,血幫由此誕生。

20世紀70年代,瘸血二幫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加州有20個城市近10萬人口涉黑,周邊近百座城鎮爆發黑幫事件,這種發展速度,在整個美國黑幫發展史上也是罕見。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7、80年代以黑人球員為主的NBA無論再怎麼自詡清白,也難以甩脫幫派印記,而所謂毒品、濫交問題,只不過是黑幫橫行之後必然的附屬產物。倫·拜亞斯在選秀大會後兩天吸食古柯鹼過量身亡,人們往往將悲劇歸咎於個人行為,卻很難去深究是誰將毒品塞到這名榜眼秀的口袋中。

名人堂成員斯賓瑟·海伍德的經歷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他19歲就曾經代表美國隊拿到奧運金牌,進入職業聯賽後,打過5次全明星,進入4次最佳陣容,拿過1次MVP。1979年徵戰職業賽場10年後,湖人新老闆傑裡·巴斯將其帶到洛杉磯。據海伍德自己說,去洛杉磯之前,他十分健康,人也很陽光,「最多吸點大麻」,還是個素食主義者。但來到洛杉磯後,在「壞朋友」的慫恿下,他開始吸食古柯鹼。而且洛杉磯和紐約大為不同,紐約的聚會中也會有人吸毒,但也是偷偷摸摸在角落裡進行,而在洛杉磯,毒品是直接擺上桌的。

海伍德說自己當時年收入50萬美金,卻不需要為古柯鹼付錢,因為「如果你是NBA球員,比賽結束後會有人排隊將古柯鹼放到你的包裡」。而後發生的故事和所有反毒品案例中介紹的別無二致,海伍德加入的是那支由新秀魔術師詹森和天勾賈巴爾組成的超級球隊,但隨著球隊殺入總決賽的海伍德,狀態卻一落千丈。吸毒過量的海伍德感覺自己手指不受控制,連魔術師的妙傳都接不住。而這哥們兒最逗的地方在於,為了接住魔術師的傳球,他給自己手上抹了運動膠水,以至於球太黏手,賈巴爾的天勾都勾不出去了。

在1980年總決賽出戰兩場合計5分鐘後,海伍德在一天早上吸毒後參加訓練,直接在訓練場上嗨了起來。湖人主教練韋斯特海德讓海伍德在板凳上坐完了這屆總決賽,而後海伍德被巴斯掃地出門。

和許多癮君子一樣,犯了事兒的海伍德想的是自己永遠錯過了這枚近在咫尺的冠軍戒指,而這件事之所以發生,全賴韋斯特海德不近人情。那麼海伍德的第一反應當然要報仇雪恨,他只一個電話掛到底特律,找到一個「老朋友」喬治亞,「哥們兒來一下,幫忙搞個人。」

喬治亞一口允諾,次日便與一夥計飛到洛杉磯和海伍德碰頭,仨人甚至商量好怎麼弄死韋斯特海德,「在他的車上打主意,比如搞壞他的剎車。」

千鈞一髮之際,海伍德給老母親打了個電話。吞吞吐吐之間,老母親一耳朵就聽出來哪裡不對,「你要是敢做什麼壞事,我第一時間舉報你,我沒養過你這個傻逼兒子。」

最終海伍德把自己的底特律兄弟送了回去,而整件事情如果不是他自己退役後親口敘述,沒人知道,NBA也因此避免了一起真正的涉黑悲劇。三年過後,海伍德的湖人隊友尼克森也曾經放話說:「我們隊防不住摩西·馬龍,我在想要不要叫my boys去酒店把摩西的腿打斷。」

沒人去酒店把摩西的腿打斷,至於尼克森是否真的有一些「my boys」,就無人知曉了。

1984年斯特恩執掌大權之後,NBA開始逐漸與「黑色」撇清關係,2005年著裝令的頒布表面上看只是為了抵禦嘻哈文化,但更深層次對涉黑的恐懼,不言而喻,著裝令與越來越敏感的黑幫手勢相關的罰款,則將去「黑」化進程推向了高潮。但所謂面向中產階級受眾的體面和清白,看起來更多只是欲蓋彌彰而已。當代球迷熟悉的那些NBA黑幫故事,往往發生NBA球星成名之前。在太多完整的球星成長故事中,往往充斥著黑幫械鬥的背景和一個偉大的黑色孟母,有時候孟母的角色也會由兄長和善良的校長扮演,譬如羅斯和艾弗森。但這些故事逆轉得太過簡單,一筆帶過之後,我們就發現這些球星被家人完美地保護了下來,他們仿佛再未與黑幫發生聯繫,就好像他們從未發生過聯繫一樣。

但我們隱隱約約覺得事情不是這樣的,我們知道蘭多夫的故事,我們知道奇才更衣室雙槍的故事,我們知道J.R。史密斯的紋身裡隱藏著什麼故事,我們也知道史蒂芬·傑克遜和託尼·阿倫都做過什麼,我們知道甜瓜安東尼拍過一則黑幫「警告宣傳片」,在關於社會瓜的傳說中,「只要心中有槍,哪裡都是巴爾的摩」才是真正的精神內核,承認自己小時候參與過幫派活動的卡隆·巴特勒,也依靠販賣「改邪歸正」的故事發財致富,仿佛只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我們聽說得很多,看見得更多,在球場之上,無數原本屬於黑人幫派的手勢被應用,在街頭被黑幫35秒捅了13刀的皮爾斯做過這些手勢,強硬鐵血的加內特做過這些手勢,兩屆MVP詹姆斯·哈登做過這些手勢,親人死於黑幫械鬥的德羅贊做過這些手勢,至於沃爾?只是做過這些手勢中的一個人罷了。

當然,很難說做個手勢就是幫派成員。自黑豹黨以降,美國黑人群體早已喪失「有綱領有領袖」的真正革命作風,事實上,即便在民權運動的巔峰時代,黑豹黨也從未做到過「槍桿子裡出政權」,而他們分化出來的瘸血二幫,也不過是色厲內荏的烏合之眾。1992年洛杉磯大騷亂,面對激情澎湃的黑人大軍圍攻,韓國城內的韓裔美國人拿起武器,雙方對壘的數據統計是,非裔美國人死了25人,亞裔死了2人。

從1965年洛杉磯暴動,到1992年洛杉磯暴動,黑人運動的結果最終只落在打砸搶三個字上,仿佛一個28年一個循環,2020年黑人運動再次燒遍北美大陸,這一次戰況與前兩次相比究竟如何,諸君盡可自鑑。在這次打砸搶運動中,有一個看起來見多識廣的中年黑人攔住了一個參與的16歲黑人孩子,他的發言一語中的:「你現在看到的一切,可能在10年後,也就是你26歲的時候還會發生,你會跟他們幹和現在一樣的事。我們現在做的事,毫無用處。」

只是這28年以來,事情還是有些變化,所謂的幫派開始衍生出一些新鮮玩意兒,娛樂時代的衝擊猶如馬應龍般絲滑暢快地植入黑道思維,血幫和瘸幫各自栽培的不是戰鬥英雄,而是說唱、街舞、塗鴉以及各類亞文化高手,代表黑人中產階級的NBA大佬們仍然在聯賽舞臺上載歌載舞,同時字字血書如泣如訴。黑人的命也是命,但黑人從未真正想過要革命,了不起的黑人們在斯特恩制定的規則之下,連擺脫涉黑嫌疑都顯得那麼機智有趣,1980年老鷹全明星球員埃迪·詹森從喬治亞州大的二層公寓陽臺跳下,身後是槍子兒呼嘯而過的聲音,高水平運動員詹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躲過子彈,逃進警車,事後他說:「我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

加內特在場上做完黑幫手勢遭人責難之後旋即賣萌,「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做出那種手勢的,原來那就是黑幫手勢呀?」而本篇小文的藥引子沃爾同學,也在鐵證如山之下,立即發布道歉仿佛一個口不擇言的年輕人:「對不起大家,今後要在場上表現好,場下表現更好。」

在那個視頻中,沃爾手中厚厚的一沓鈔票,和他欣然做出的黑幫手勢以及一塊紅布共同出鏡,這是再明確不過的信號,所謂的幫派背景,看起來更多只是亞文化借道網絡時代的螺旋上升,幫派文化從地下走到地上,與金錢結合,掀起一陣陣的潮流與時尚,甚至西風東漸,傳道遠東,黑人文化一派欣欣向榮。燈紅酒綠之下,熱衷於大金鍊子小金表大把鈔票灑巨尻,沉浸在用毒品和暴力虛構的權力之中的黑人幫派們也許永遠無法理解,80多年前那些穿梭在陝甘寧山區裡的土老帽泥腿子們,究竟在做些什麼,又為何而做,以及,他們最終是如何做到的。

相關焦點

  • NBA擁有「黑幫背景」的球星?每個都是大佬級人物,唯獨他:最有反差萌
    提起和NBA球星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吧,畢竟在網上和聯盟球員有關的話題也是很多,其中比較讓人熱議的方面也不少。除了球員們曾在賽場上的各種表現之外,挺多人也是會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關注,比如NBA裡擁有「黑幫背景」的球員,其實就是會讓人很注意。因為,在聯盟中真的有一些球員,他們本身都有過「黑幫背景」,甚至每個都是出了名的「大佬級」人物。
  • 黑豹博斯曼去世,眾多NBA球星集體哀悼
    早上看到這個消息來的實在是太過於突然,似乎一點徵兆都沒有,仿佛2020年發生了太多事情了。通過了解查德維克·博斯曼患結腸癌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與這個癌症他已經抗爭了4年之久,在這期間他也是帶病照常參與拍攝,可謂是相當的敬業。
  • 擁有黑幫背景的四位球星,羅斯上榜,瓜哥只能排第二
    擁有黑幫背景的四位球星,羅斯上榜,瓜哥只能排第二 我們知道NBA有的球星脾氣是非常大的,就如同「
  • NBA球星抽雪茄,誰姿勢最霸氣?喬丹這次難說第一,輸在這點上
    nba除了精彩的賽事之外,話題一樣可以讓外界媒體和球迷朋友津津樂道,可以說這個籃球舞臺從來不缺乏關注度;球場之上我們看球員表演,於場下,他們生活中的點滴一樣會被放大,如抽菸這件事情,之於普通人在尋常不過,但放在NBA球星身上,顯然又有話可聊。
  • NBA傳奇球星的故事—「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
    NBA,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承載著多少籃球運動員的夢想,有多少人,追逐一生,都不曾有機會站上這個舞臺,而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卻早已站在美職籃的最高峰,他就是被中國球迷親戚成為「小皇帝」的勒布朗.詹姆斯。
  • NBA的小混混確實不少,不過只有這5人真正有黑幫背景
    NBA的小混混確實不少,不過只有這5人真正有黑幫背景 NBA球星從小生長環境,大多數都不怎麼好,
  • NBA傳奇球星的故事——費城英雄「答案」阿倫.艾弗森
    各位球迷們大家好,小編小偉今天又來給大家分享NBA傳奇球星的故事啦,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球星故事是「答案」阿倫.艾弗森。在每一個深夜,小編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時代和英雄,究竟誰先成就誰,而如今,小編終於懂得了,無論時代還是英雄,都是被時間成就的,也總有一天,會被時間所丟棄。
  • NBA黑幫背景第一人,人稱黑山大白熊,甜瓜在他面前不過個小嘍囉
    背景混亂北京時間四月十四號,NBA聯盟裡面魚龍混雜,背景混亂,遇到什麼人都有可能,畢竟NBA只要你有實力,能打球,誰會嫌棄。因此NBA當中有幫派背景的人很常見,就像大家熟知的甜瓜安東尼,沒辦法,誰讓他自小就生存在黑幫滿天飛的巴爾的摩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難免會和一些毒販有些接觸。2004年就在一段錄像當中,安東尼因為這段錄像才被人得知他的背景不簡單,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的球星雖然有黑幫背景,然而這並不影響他的退役,就像羅伊一樣。
  • 盤點NBA球星最喜愛的五大亞洲女星,中國 「卡戴珊」高居榜首
    眾所周知,NBA的超級巨星們都是身體素質各方面優於常人,甚至有些天賦已經世界上數一數二,優秀的他們自然吸引了一堆一堆的女明星的喜愛。印象中,NBA球星對於歐美的妹子比較有好感,其實不然,就有球星公開表示對於亞洲女明星的喜愛。
  • nba的王者球員!那些統治nba的神級球員有哪些?
    nba是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舞臺,每個階段都有個神一樣存在的超級巨星,今天小編就來整理一下每個階段統治nba的超級巨星。飛人:喬丹緊接著詹森之後,出來了這個籃球之神,或者說是老流氓,在nba裡叱吒風雲 ,兩次的三連冠,六個總冠軍戒指的他沒人敢說能與他有一戰之力,喬丹可以說是在90年代無人可以撼動的霸主。
  • NBA黑幫實力最強的三名球員!黃曼巴上榜,第一連安東尼都不敢惹
    在NBA中有很多球員有著豐富的背景,有的來自貧民窟,有的是富二代,還有的是皇室繼承人,更令球迷好奇的是,還有球員有著一些黑幫背景。NBA很多球員身上帶有紋身,加上兇惡的眼神和烏黑的皮膚,讓人看起來十分害怕。
  • NBA中長相最「怪異」的5大球星:戴維斯尷尬上榜,榜首長得像猩猩
    NBA中長相最「怪異」的5大球星:戴維斯尷尬上榜,榜首長得像猩猩!NBA大多數是身材高大的黑人,這個群體的顏值並不是很高,當然也有喬丹、克裡斯.韋伯等帥哥,但是大多數球員的相貌都只能說平常,甚至可以說長相奇特。
  • nba球星天價球鞋合同盤點,詹姆斯10億美金不是榜首,第一無懸念
    前言:nba作為一個商業賽場,各種有商業價值的機會都有公司蜂擁而至,自從喬丹拿到第一份球員個人球鞋代言合同後,球鞋合同就成為了球員重要的財富收入和價值體現之一,而運動廠商依靠球星獲得巨大的球鞋銷量,這樣雙贏的局面大家都樂見其成,所以球員的球鞋合同成了廠商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 艾比-霍納塞克,一個讓讓眾多NBA球星瘋狂的天使!
    艾比-霍納塞克,一個讓讓眾多NBA球星瘋狂的天使!身材高挑,無敵甜美的臉蛋,她被球迷評選為有NBA最美千金!艾比最為人稱道的恰恰是她的美貌以及魔鬼身材。她繼承了父親優秀的身高基因,大學時的註冊身高為1米78,體型非常纖細,正應了一位著名文學家的話:「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 《美國往事》:值得體悟的一部黑幫電影
    說起黑幫電影,教父三部曲在影史鼎鼎有名,甚難逾越。但是有一部充滿傷懷性質的《美國往事》,卻是能夠與其共享盛名的片子,值得用心去欣賞。這部片子是義大利大導演瑟吉歐·萊昂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部佳作便是《黃金三鏢客》。《美國往事》時長249分鐘,敘述了麵條一生的故事。
  • 臺灣黑幫往事丨壹讀精選
    仔細觀察臺灣現代黑幫的滋生土壤,就不難發現臺灣的江湖包含著許多政治性因素。這些幫派團體以原始的暴力建立起有著一套奉行自我秩序的灰色邊緣地帶。臺灣的黑社會組織因為歷史原因有著特殊的族群背景,臺灣人叫「外省掛」、「本省掛」。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國民政府軍隊進駐臺灣。
  • 8部最經典的黑幫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國產電影遺憾落榜!
    大家好,在眾多的影片中,有一種類型片一直廣受好評,那就是黑幫電影,事實上,沒有什麼事物比黑幫電影更能影響公眾對罪犯的認知,影壇史上出現了很多出色的黑幫電影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天給大家盤點幾部關於黑幫題材的系列電影,一起看看!
  • 8部最經典的黑幫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國產電影遺憾落榜
    大家好,在眾多的影片中,有一種類型片一直廣受好評,那就是黑幫電影,事實上,沒有什麼事物比黑幫電影更能影響公眾對罪犯的認知,影壇史上出現了很多出色的黑幫電影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天給大家盤點幾部關於黑幫題材的系列電影,一起看看!
  • 美媒曬NBA球星分檔圖,超巨僅6人,上面還有一檔
    北京時間12月21日,nba常規賽揭幕戰還有兩天將重磅開啟,雖然賽程有所縮水,但這可比季前賽好看多了,就在這個時候,美媒曬出了一張nba現役球星分檔圖,和以往的分檔圖不同,在超巨上面還有一檔聯盟最強球星,下面一起來看看詳情聯盟最強-詹姆斯、萊昂納德
  • 美媒曬來自芝加哥NBA球星圖,這些人組隊奪冠無懸念
    NBA常規賽正在進行,如果每位nba球星只能為自己的家鄉效力,哪個城市的球隊會更強,美媒也是曬出了來自芝加哥的所有NBA球星,從實力上看這幫人組隊奪冠真的無懸念,他們分別是貝弗利、濃眉、奇克斯、芬利、蒂姆·哈達威、奧卡福、坎迪斯帕克、賈巴裡帕克、理察森、羅斯、以賽亞託馬斯、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