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全人類》體會敘事語法的異同

2020-10-12 GALA

本劇其中一個不足之處在於,力圖塑造開闊體驗的同時又想塑造一種封閉體驗,然而又無法讓兩種體驗完美融合在一起,因而造成觀感上的割裂。

事實上兩者採用了不同的敘事語法,而這兩種語法是存在矛盾的 - 我們可以把前者看作第三人稱的敘事語法,它允許觀眾在許多角色之間周轉,像觀察展品一樣審視每一個角色,同時又能觀察到角色之間的相互作用,換言之是機制的運作,它是以事件為中心的敘事語法,我們稱之為「間離語法」;後者顯然是第一人稱的敘事語法,它要求觀眾深入角色的內心,探求角色一舉一動背後的動機,在此基礎上與角色發生移情,觀眾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在相同的經驗中找到了現實生活的答案,它是以人物為中心的敘事語法,我們稱之為「沉浸語法」。

間離語法的代表作,比如《權力的遊戲》《火線》《大西洋帝國》等一系列HBO自家的歷史/架空題材劇集;沉浸語法的代表作,伯格曼的大多數電影都使用了沉浸語法。

我們能看到HBO一貫的語法特色,那就是通過均勻展現每個社會階層/集團的代表人物,來窺見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揭示一定的社會規律,以及生活智慧。伯格曼的電影就無意追求這種宏大的格局,他的視線總是聚焦在有限的幾個人物上,探求小群體的運作,然而這不意味著他所傳達的思想意志就弱於HBO,事實上伯格曼電影中關於個體存在的思考是很多宏大敘事的電影無法企及的。

為了清楚比較兩種語法的異同,我們列舉同一題材下的兩部影片,《登月第一人》與《阿波羅11號》,剛好他們與本劇也非常契合。

《登月第一人》運用大量淺焦、特寫鏡頭來展現主角的精神狀態,通過大量的室內對話/場景來展現主角的所思所想,他對航天、太空以及家庭的看法,他如何面對失去,如何面對潛在的風險。整部影片著力塑造[尼爾 阿姆斯特朗]一人,登月第一人,其他人都是尼爾的映射,都是代表觀眾向尼爾發出疑問的「提詞機器」。最終我們在尼爾身上看到了自己,我們看到作為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也有一個與我們無比相像的本我,一個普通人,卻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超我 - 或者說品質。

《登月第一人》的巧妙之處在於,她放棄了同題材影片中常見的宏大敘事,放棄了冷戰背景的展現,放棄了對NASA管理層的展現,放棄了登月這一舉動對世界的影響,而聚焦於登月對主角本人的影響 - 站在月球上的尼爾得到了寬慰,他治癒了自己。最後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故事,而主角本人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影片想要傳達的,是一個人該如何面對過往和失去,如何平復傷痛 - 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母題。在有限的場景中,我們得到了無限的視野。

而在《阿波羅11號》中,我們無法看到上文所說的蓋亞式的人文關懷,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宙斯式的奧林匹亞精神,冰冷,直接,粗暴,向每一個膽敢直視他的人展現自己的驕傲 - 這並不是否認《阿波羅11號》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事實上造成這種截然不同的觀感的原因就在於,本片忠實地呈現了登月的每一個環節,作為一部紀錄片他甚至不需要還原,觀眾看到的都是百分百的真實,由此帶來的衝擊力是其他類型的影片所無法給予的。

另一方面,我們無法在《阿波羅11號》中看到立體的人物,而且影片無意對此做過多展現。影片對準的是「登月」這一事件,而非登月的人物。我們無需對人物的家庭、背景、性格做過多了解,這些細節無益於對整個事件的構建。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人物在事件中的即刻反應,而不是他們對事件的所思所想 - 事實上他們對「登月」的唯一看法來自於返航途中的一小段對話。

對比《登月第一人》,《阿波羅11號》的敘事語法明顯是以事件為中心的,由此造成了第三人稱敘事特有的疏離感,抑或冷眼旁觀的質感 - 更多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在目睹一項人造奇觀,而非真的參與其中,我們是觀察者,而非參與者 - 這與《登月第一人》的觀感完全是相反的,後者用各種方式讓我們產生參與其中的幻覺,以此消磨銀幕的存在,讓我們與角色產生共情。

相關焦點

  • 還在為小學語法怎麼教抓狂?推薦尖刀俠《小學英語語法學霸狂記》
    導致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就是語法基礎沒學好,常常理解錯了單詞在句子中的意思,或者因為語法知識,沒有明白文章的正確意思。可能有些家長會說,這些我都明白,但是一提起給孩子講語法就頭疼。對於英語,工作後也沒怎麼接觸,一些知識早忘得差不多了。有點印象的,也是模模糊糊,記得不是很清楚。
  • 這部慢熱型大作《為全人類》第二季上線
    Apple TV+ 原創影集《為全人類》睽違一年,即將上線全新第二季!
  • 語文詞語辨析新思路:從思維和語法角度辨析「突然」、「忽然」!
    我們可以根據其不同的含義而分析,找出其異同,當然這需要運用語法知識,是對語法知識的運用。「突然」是「在短促的時間裡發生,出乎意料」,強調的是「發生」的時間和結果。其中「突然」也被釋為「忽然」的一個義項。這表明「忽然」可以當作「突然」來用,但由於「忽然」還有「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因此可用「忽然」的未必可以用「突然」代替。我們來看一下「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是動補短語,「得」是補語的標誌,「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是並列短語用來補充說明「來」的,是「來」的補語。
  • 穗港兩地粵語的異同(聲調B篇)
    上一篇 穗港兩地粵語的異同(聲調A篇) 介紹了香港粵語到目前為止,依然存在高降調的陰平。
  • 《為全人類》第一季全10集,點擊直接觀看
    為全人類 第一季 For All Mankind Season 1(2019)導演:賽斯·戈登/艾倫·考特勒
  • 推薦值得你一看的英語語法書,實用為王。帶你超越語法難關
    今天的主題是英語語法。為大家挑選最好最合適的書,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告別那些千篇一律又坑人的補習班啦~學英語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我聽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單詞記不住?頭暈腦花!」「語法看不懂?頭痛欲裂!」單詞和語法這對難兄難弟招誰惹誰了?哈哈。
  • 文學院「導師有約」談中國敘事文化學與「中體西用」學術體系重建
    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寧稼雨應邀為全院師生帶來題為「中國敘事文化學與『中體西用』學術體系重建」的主題講座。  講座中,寧稼雨以中國敘事學與西方敘事學的區別入手,講述了「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意義,指出20世紀以來的中國學術範式基本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後「全盤西化」文化價值觀作用下「西體中用」文化價值觀的產物,這一範式在中國古代敘事文學研究中表現尤為明顯。
  • 揭秘愛課六級英語語法教學邏輯!培養語法語感雙優的寶貝!
    A:100次 B:101次 C:很多次想來歪果仁的中文語法得十級才有可能答對——果然,語法還是學習任何外語的最大絆腳石。以前山竹媽還抱有希望,如果從小就給小山竹磨耳朵,盡力打造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培養出語感,是不是就不用頭疼語法了?畢竟人家外國人都不學語法,靠的是語感!但是經歷了現實的棒打後,我就充分意識到語法的重要性了。
  • 中日動漫文化異同
    這一系列的問題,引發了筆者探究中日動漫文化異同的興趣,從中日動漫文化異同中找出答案。 一、中日動漫文化 (一) 動漫文化的定義 動漫是什麼?
  • 《為全人類 第一季》登月就是人類的偷渡啊!
    為了全人類,世界需要創造對手。這是全人類的使命和價值。 評論中,那個墨西哥小女孩線索很奇怪,因為表面上看,和主線連不上。其實如果有第二季,她應該是主要線索,時間跨度剛好她成年。但上面人類登月,下面墨西哥人偷渡。這個隱喻其實是正確的。人類總有改變自己生活環境,探尋更遙遠未知的本能。離開家鄉,歷經艱辛,去遠方,去月球。 登月就是人類的偷渡啊!
  • 《為全人類》第二季回歸!前蘇聯搶先美國登陸月球之後...
    Apple TV+ 原創劇《為全人類》(For All Mankind)距第一季播出一年時間,目前上線第二季。
  • 《為全人類 第一季》山巔之城
    甘迺迪最後一集美蘇太空人一起坐在登月車裡營救的畫面,就是對「為了全人類」 的最佳詮釋。接力棒已經傳到中國了。。。
  • 中考英語,學好語法拿高分,從這六種方法開始
    學英語要不要學語法?要不要去上課外的語法課?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很負責地告訴他們,學英語一定要學習語法,但是怎麼學很重要,並不是非要去上語法課。為什麼這麼說呢?語法是語言學習的規則或者說是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就能更好學習這種語言。
  • 2016新課標高考英語語法名詞性從句用法點撥
    小結1: wh-ever與wh-引導的名詞性從句在語法結構上________,在意義上_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意思。   體會例題1. It is a rule in his family that_____ comes home earlier should cook the dinner for the family.
  • 金鷹獎與金鷹節的異同
    金鷹獎與金鷹節的異同 「金鷹獎」全稱」中國電視金鷹獎「,是與「飛天獎」齊名的中國最高級別電視大獎,獎項在金鷹節晚會上頒發,獎盃為金鷹獎金杯。 往屆除了」金鷹獎」外,金鷹節另外設立多個獎項,同在金鷹節晚會上頒發,獎盃為金鷹節水晶杯,後者不屬於「中國電視金鷹獎「獎項。 但從2020年5月14日,中國視協發布《關於組織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參評工作的通知》,宣布本屆金鷹節電視劇創作單項獎共8個。
  • 【美劇】《為全人類第二季》更新至第1集(2021)
    原名:For All Mankind Season 2別名:為了全人類 / 太空驕子(港) / 太空使命(臺)編劇:羅納德·D·摩爾,馬特·沃伯特,本·納蒂維導演:麥可·莫裡斯Kolontarov,Marianne·Lu更多>>首播日期:2021-02-19(美國)翻譯:擦槍字幕組 NEW字幕組小分類:科幻下一季已續訂地區:美國更新周期:周五電視臺:AppleTV單集片長:57分鐘時間:2021/2/19 18:17:52類型:魔幻/科幻劇情介紹:《為全人類
  • 180天練習冊之語法篇|每天10分鐘,用美國小學生的方法提高語法能力
    而且絕大多數孩子只是去「背語法」,那麼題目一變或者稍微出得靈活一點,他們就不會做了。 其實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方法不對+練習做得太少。外國孩子從小也要學習語法,因為寫文章(特別是學術論文)的時候,需要語法規則來讓文章變得規範、嚴謹。
  • 【蝸牛資源393】語法●學霸都在用的英語語法紅寶書 Grammar in use語法在用!
    關注公眾號,後臺回復『禮物』有驚喜哦蝸牛家現推出終身會員制加入會員,一鍵獲取所有資源了解請後臺回復 「會員」標註VIP字樣的只有VIP會員可獲取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劍橋語法書系列(初級「紅寶書」,中級「藍寶書」,高級「綠寶書」)三本書同樣採用了「講解」和「練習」結合在一起的方式,系統權威,既可作為語法學習和練習書,也可當作語法「辭典」隨時備查。
  • 七年 淺談英文的「人性」 -為英文語法驅魔正名
    前言:對於英文語法,我是從不排斥的,相反,作為一名理科生,我對之還略顯迷戀。語法散發著人類智慧的光輝,而英文語法更是語言創造者使用者邏輯性和嚴謹性的結晶典範。語法是一中性概念,即對語言現象中所蘊涵的規律予以提煉總結。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語法怎成語言,語法是語言的內在構成因素之一,可以說,語法即語言,只不過描述角度不同,語言主對現象,而語法關乎規律。
  • 如何體會英語學習中的快樂呢
    真正的進步,就是能夠突破困境,解決自己的問題,在知識上增長,在認知上提升,更願意去接觸和面臨問題,學會和困難為伴,有耐心去處理生活中的小事。在課堂上,老師提問,就是給孩子問題,讓孩子嘗試去解決。老師營造環境和條件,就是為了創造困難,讓孩子學習方法去克服。當完成了過程,真正收穫的是孩子的體會,而不是知識。如果有了體會,孩子就可以用它來分享,能夠通過英語,來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