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來歲的劉先生
被120送到徐礦總醫院時,
胃部出現瘻口,
2000多毫升膿液逆流至胸腔,
肺部、血管、橫膈膜等多處嚴重感染,
高燒不退,呼吸困難,器官出現衰竭跡象。
短短十多天,
病危通知書下了多次,
最終,徐礦總醫院黃繼江主任醫師
歷經多次極具挑戰性治療,
劉先生轉危為安。
一次引流出膿液超過2000毫升
患者劉先生,50來歲。因為罹患肺癌,曾經在外地大型醫院接受過一段時間的靶向藥物治療,以及放療。
十多天前的一個夜晚,劉先生突然感覺到腹部劇烈的疼痛。與此同時,劉先生還感覺到呼吸困難,憋喘嚴重。家人立即呼叫了急救車,把劉先生送到徐礦總醫院。
在徐礦總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結合劉先生此前的病史,黃繼江主任醫師認為,劉先生很大的可能是出現了(胸腔瘻導致)膿胸。
膿胸,病菌侵入胸膜腔,產生膿性滲出液積聚在胸膜腔內的化膿性感染。通俗地說,就是胸腔內出現了嚴重的感染,產生了大量的膿液。
這是一種十分危險也比較罕見的疾病。胸腔內大血管多,肺部佔據位置大,一旦膿液侵襲到大血管和肺部,會對大血管和肺部產生強烈的破壞,引發系列嚴重問題。
把胸腔內的膿液快速引流出來,是當務之急。在徐礦總醫院,經過給劉先生引流,一次性就引流出膿液超過2000毫升。
找到瘻口位置,卻無法完成封堵
把充滿胸腔的膿液引流出來,這只是完成了救治的第一步,更嚴峻的挑戰在接下來的救治中。如果不儘快找到膿液產生的源頭,膿液還會源源不斷的湧出,嚴重的感染足以產生致命的危險。結合豐富的臨床救治經驗,黃繼江分析說,這麼多的胸腔膿液是消化液傷害了胸腔內器官和組織後產生的。帶有一定酸性的消化液平時都在消化道內暢流,怎麼會跑出消化道進入胸腔內呢?
「這說明消化道上有瘻口。找到這個瘻口並及時封堵就成為接下來救治的重點」,黃繼江主任醫師介紹說,(面對源源不斷湧出的膿液,檢查視野很難清晰,即使是通過胃鏡等內鏡,也很難精確定位瘻口。)
這個時刻,應患者的要求,從外地邀請來的專家參與到救治中來。遺憾的是,該專家在試圖尋找和封堵瘻口的努力沒能順利完成。原因是,患者消化道上的瘻口很大,直徑有4、5個釐米,而且附近組織因為被消化液侵襲變得異常僵硬,加上黏連嚴重,支架介入無法完成瘻口封堵。不過,這次操作明確了瘻口的位置,在患者的胃底部。
膿液在源源不斷流出,嚴重的感染難以緩解,患者高燒不退,情形有些危急。怎麼辦?患者把希望都寄托在接診的黃繼江主任醫師身上。
專家從患者腹腔內完成瘻口封堵
黃繼江主任醫師,徐礦總醫院院長助理,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主任。作為我市胸心外科知名專家,黃繼江曾經多次挑戰過疑難胸心外科病例的救治。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更重要的是,黃繼江主任勇於擔當的職業追求曾經惠及多位危重患者。
「
「每一位患者背後,都有一個甚至多個家庭的期盼。面對生命,我們始終要有敬畏之心。面對疑難疾病,我們作為醫生,要有好的技術,更要有為患者拼一把的勇氣」,黃繼江主任醫師說。
」
經過慎重的考量之後,黃繼江主任醫師決定換個思路,從患者腹腔選擇手術入路。胸腔與腹腔之間有橫膈膜分開。常態下,在腹腔內的胃部,即使有瘻口,消化液也無法從腹腔內跑道胸腔內。劉先生的瘻口在胃底部,消化液卻跑到了胸腔內,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劉先生的胃底部出現了嚴重的黏連、變形,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腔體,另外一方面,劉先生的橫膈膜還有一個瘻口。選擇從腹腔內手術入路,黃繼江主任醫師介紹說,一方面是因為只能從這個部位才能順利完成胃底部的瘻口封堵,另外也可以較好的對橫膈膜上的瘻口予以封堵。兩個操作,同樣重要。
經過精心準備,手術開始了。按照黃繼江主任醫師此前的設想,先是順利完成了劉先生胃底部瘻口的封堵,再取用腹部大網膜完成了橫膈膜上的瘻口封堵。手術中發現,劉先生橫膈膜上的瘻口,直徑超過5釐米。
患者還有活動性出血,救治再闖一關
用於消化食物的消化液具有一定的酸性,也就是腐蝕性,應該一直老實的待在消化道內才不會出問題。黃繼江主任醫師介紹說,如果消化液通過瘻口進入胸腔,傷害其他器官和組織,形成膿胸,死亡率達到九成。
對於劉先生的救治還在繼續。位於胃底部和橫膈膜上的兩處瘻口封堵上了,但膿液在劉先生胸部形成的膿腔有多處,膿液傷害過的胸部(還在持續性的)又出現活動性出血。在隨後的治療中,黃繼江主任醫師通過手術的方式,解決了上述問題。
持續十多天的救治終於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結果。在徐礦總醫院胸心外科,歷經多次極具挑戰性的治療以後,劉先生終於轉危為安。
膿液引流吸收了,出血止住了,肺部憋喘緩解了,劉先生開始進食了,能夠下地了。救治過程中曾經接到過多張病危通知書,劉先生的家人一直懸著的心至此終於放下來了。
經此一關,劉先生很感慨:「感謝黃繼江主任。不僅是技術好,黃主任從不放棄,敢於拼搏,改變了我的命運。是徐礦總醫院給了我新的希望!」
徐報融媒記者 周愛田 通訊員 李長鑫
原標題:《短短十多天, 病危通知書下了多次,飽受膿胸折磨的他重獲新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