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攝影世界」,一鍵輕鬆關注!
魚眼鏡頭的特色是什麼?有人說是等效焦段 15mm 以下的鏡頭,有人是說鏡頭前玉(最前面的鏡片)採用圓弧型凸鏡的鏡頭,還有人說是可攝角度達180度的鏡頭……這些答案都常會在魚眼鏡頭上看到,但並非絕對。
不過,魚眼鏡頭有個共通點,就是都有強烈的桶狀變形。為了畫面穩定舒適,廣角鏡頭都需要解決桶狀變形的問題,而魚眼鏡頭正是放棄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能拍攝更寬廣的畫面。也因這樣的畫面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視覺體驗不同,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更容易瞬間吸引觀賞者的眼球。
1. 什麼是透視變形?
透視變形示範圖。透視所造成的變形是平面畫作或照片,表現立體感的重要元素。
想了解透視變形,可以嘗試將相機架設在腳架上,小心調整水平後,此時如果是廣角鏡頭,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水平線會位於畫面正中央,而垂直於水平的物體(如街道上一整排的路燈)會隨距離遠近而逐漸縮小,最後在畫面正中心消失成為一點。
有趣的是,我們運用廣角鏡頭拍攝時,並不會每次都追求水平拍攝,所以路燈、電線桿、建築等垂直於路面的地標物,往往不會維持垂直狀態,採用仰角或俯角拍攝時,畫面中的垂直線就會往中央線聚攏,這是因為除了畫面正中心的較遠處外,我們在畫面向上或是向下的位置又有了另一個消逝點,而產生的楔石扭曲現象就屬於透視變形。
楔石扭曲現象:
楔石又稱為拱心石,是古代拱型建築的重要結構,形狀為梯型,放置在中央正上方,用來契合、承受兩邊石材的壓力.
當我們站在建築下方拍攝建築時,高樓會因為透視感,在照片上呈現出底部較寬、頂端較窄的形態,即變形為梯型而非原本的長方形,所以稱這樣的現象為「楔石扭曲現象」。
想要避免或減緩這樣的變形現象,可以在較遠的地方,使用中長焦段的鏡頭拍攝。最好能找到地勢高的拍攝位置,用水平視角拍攝。當然,也可通過移軸鏡來矯正,或者乾脆用軟體來拉直。
其實不只是廣角鏡頭會有透視變形的問題,所有焦段都會有同樣的狀況,只不過在廣角鏡頭中表現更明顯。我們常看到形容廣角鏡頭的「變形抑制良好」,並不意指矯正透視變形,而是在說明抑制桶狀變形的能力。
2. 什麼是桶狀變形?
等效焦段 16mm 超廣角鏡拍攝。
等效焦段 16mm 魚眼鏡拍攝。
桶狀變形示範圖:超廣角鏡頭因為有桶狀變形抑制的設計,所以拍攝垂直的電線桿、路燈等,可能會因為透視問題而變斜,卻不會有彎曲現象。反觀魚眼鏡頭,越靠近畫面周邊,扭曲的現象越明顯。
簡單說就是畫面上的水平、垂直線,會變形成為圓弧,畫面形似圓桶,且距離拍攝者越近且角度越大的區域更加明顯。雖然這樣的狀況在使用廣角鏡頭時都可以看到,但表現最誇張的還是魚眼鏡頭。
將可拍攝180度的全周魚眼鏡頭接上全畫幅相機,並採用腳架水平正視的角度拍攝,我們可以看到:
除了通過正中心的水平與垂直線會幾乎維持直線以外,其他線條都會朝中央扭曲,尤其是畫面兩側的垂直線條,幾乎形成圓的圓周,而畫面中的平行線條,也會與垂直線一樣從左右兩側向中央水平線扭曲。同樣道理,鏡頭前緣正上頂端與正下方的平行線,正好也會構成畫面圓周的一部分。
使用魚眼鏡頭拍攝時,如果將水平線置於中央線之上,則會呈現明顯的凸形,彷佛地球遠處的圓弧型水平線;而放在畫面中線以下,則會呈現凹狀,配合廣袤的天空,可構築廣闊的感覺。
至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所謂的魚眼鏡頭,就是因為焦距短,具有強烈透視變形,且放棄校正桶狀變形的鏡頭。
3. 魚眼鏡頭的視角
尼康曾經發布最廣達220度視角的 6mm 魚眼鏡頭。
傳統銀鹽底片時代,魚眼鏡頭的視角大多採用180度,當然也有例外,尼康就曾經製作過一款 6mm 魚眼鏡頭,可拍攝最大220度的照片。
進入數字攝影時代後,APS 規格感光組件的普及,讓之前接在全畫幅上的魚眼鏡頭的拍攝視角有所裁切,為全畫幅相機設計的魚眼鏡頭所能拍攝的視角因此縮小。所以鏡頭廠商也開始開發專屬 APS 畫幅的魚眼鏡頭,讓攝影者就算採用 APS 感光組件,同樣也能拍攝180度的視角。
不過反過來,想要將專屬於 APS 畫幅的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呢?
目前,將非全畫幅鏡頭接在全幅機身上會出現問題的,大概只有佳能原廠的 EF-S 鏡頭有可能會因為鏡頭結構問題,出現反光鏡打到鏡頭的困擾,其他廠牌的鏡頭,基本都能順利接上拍攝。
不過用 APS 專用魚眼鏡頭加上全畫幅相機拍攝後的影像,不僅會像一般焦段鏡頭一樣四周會有成像圈,而且會在畫面左右呈現方型黑框,不過通過後期裁切一樣可以獲得猶如 APS 相機拍攝的180度魚眼鏡頭影像,只是像素上會因裁切而有所犧牲。
支持全畫幅相機的全幅魚眼裝載在 APS-C 系統的相機上,圓周上下會有部分裁切,但以3:2方式,依然可以裁切出等同180度角 APS-C 專用全幅魚眼視角的照片。
4. 全周魚眼與全幅魚眼
簡單來說全周魚眼就是以整個圓形來呈現,而全幅魚眼則是整張照片都塞滿景象。
其實認真說起來,全幅魚眼的畫面正是擷取全周魚眼的一部分。以全周魚眼來看,鏡頭前端180度的兩端,正是圓圈的左右兩側,而上下180度,則是圓型畫面中的頂端與底部。
APS 魚眼專用鏡裝載在全畫幅相機上拍攝。
可裁切出近似全周魚眼鏡的視角畫面。
亦可裁切出全幅魚眼畫面。
通常拍攝後的畫面,會用1:1的方式來裁切,圓形畫面周圍的背景可以通過去背方式處理。筆者遇到比較多的問題,則是採用 APS 系統的數碼單眼相機使用者,如果使用適用於全幅機的全周魚眼,會出現上下圓弧被裁切的困擾。
此時,建議乾脆裁切圓周中央的3:2區域,所得畫面就如同採用 APS 專用的全幅魚眼拍攝效果,只是像素會因為裁切而有部分犧牲。
至於全幅魚眼,意指畫面對角線的視角為180度,若是與全周魚眼相較,剛好會落在圓圈之內,而兩個對角線就是直徑,交叉的中心點剛好就是圓心。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像素裁切,以及後期修圖困擾,理論上全周魚眼會比全幅魚眼有更大的彈性。
使用全畫幅專用全周魚眼拍攝成果。
擴展閱讀
《使用大光圈鏡頭的5個注意事項》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