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電影藝術的重要組成元素,可以說是電影的第二語言。
像侯麥電影標誌性的詩藝,色彩在裡面就起了表達情感的作用;
張藝謀喜歡用濃烈的色彩,耳熟能詳的《英雄》、《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都是鋪天蓋地的濃彩鮮顏,幾乎要調動人的全部感官,才能消解;
用情至深、用色之重,深入骨髓、刻骨銘心。除了張藝謀,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也是一個善於運用濃烈色彩的人。
1.《對她說》
「雖有千言萬語,卻始終無法對她說。」
蘇小姐推薦:「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哪怕它有時顯那麼得畸形。」
很久以前看的電影,已經忘記具體情節,但記得看完電影的感覺,似乎周遭一切都已消失,空茫籠罩著一切,心像被嚼爛了,隨之而來是悲涼。
記得熔巖般細膩流淌的濃烈赤色,記得那個悲傷男子的深情眼神、他的哭泣、他的忘我,只因在窗邊一眼翩若驚鴻,從此百轉千回,生死不由他。
總之,整部片太美了太美了。尤其是[沉鬱的鴿子]配樂一響起,你會進入另一個世界。(順便說一句,鴿子歌王家衛在《春光乍洩》中也用了)
2.《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影片表現的是女人承受痛苦的能力。」
蘇小姐推薦:熾烈濃色貫穿始終,在死亡面前、痛苦面前、幸福面前,都是那汪洋般洶湧的紅色。
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那樣一團火焰般的紅,燃燒孤獨、燃燒艱難、燃燒餘生種種罪惡。
這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一部電影,也許很多理解有偏差或不夠深入,請專注自己的感受。準備找時間再看一遍,因為還想羨慕那位只記得愛犬的老人,還想對母性禮讚、為邊緣化人物多一點認識。
3.《回歸》
「女人,你的名字不是軟弱。」
蘇小姐推薦:又一部詮釋女性的電影。不倫之父、殺夫之母,六個弱小卻堅韌的女人,用苦難詮釋了生命的鮮豔和曲折。
女主克魯茲的美豔是最大的亮點,其他女性也在各自不同的色彩中極力綻放著。
大紅色是全片主色調。紅色的門、紅色的柵欄和巴士、紅色的包包、紅色的唇,濃豔而觸目的紅,是生命也是毀滅,純潔而又邪惡。
4.《吾棲之膚》
「一部重口味復仇片。」
蘇小姐推薦:人是最可憐的生物,以為自己可以操控一切,其實只是慾念的階下囚。
可人性又是如此強大,雖然有高科技的外衣,可是再完美的科技,也無法移植人的感情和本能。
此片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你永遠不知道你想使壞的那個人,有怎樣的背景。一旦惹上,萬劫不復。
5.《午夜巴塞隆納》
「生活太平淡了,那就找點樂子吧」
蘇小姐推薦:最後推薦這部算是湊數吧。其實並不是很喜歡這部,對色彩的運用這部電影也沒有很特別。
劇情在我看來有點狗血,說愛情,但我沒看到愛情;說是升華的雙性戀吧,但又過於草率。
不過總的來說,有美人、有歌曲、有夏日暖黃的色調,就還是可以看看的。
●拉美國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了人們天生對濃烈色彩的敏感,再加上電影藝術的濾鏡,濃烈奔放的色彩仿佛是心之閘口,一旦開啟,人性所有便決堤而出。
而我們看到,一出出五內俱廢的愛恨糾葛,是一件件生動紅衣、紅裙的語言表達。
任何一個愛電影、愛色彩,喜歡從色彩中尋找時尚靈感、探求色彩性格的人,都不會不愛西班牙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