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入伍在部隊發展的兩大方向分別是「士官」和「軍官」。對於絕大部分的士兵來說,晉升為軍官難度太大,幾乎不可能。但是晉升為士官,只要踏實肯幹,好好努力還是有很大的希望。其中晉升為士官又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在部隊有哪些優勢,以及成長的途徑。
第一、什麼是「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
「管理型士官」,通常是指在部隊裡面擔任班長的士官。部隊裡面的班長是通常由士官來擔任,在連隊裡面有很高的威望,在同年兵當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技術型士官」,主要是指在技術型崗位的士官。「技術型士官」,在一些後勤保障單位比較常見,比如在修理連,通信連等比較常見。無論是「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在部隊裡面都是屬於「中流砥柱」。
第二、晉升為「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的途徑介紹。
(一)成長為「管理型士官」的途徑,往往只有一條。那就是義務兵轉士官之後,在連隊有突出的表現,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得到了連隊首長的認可,然後連長任命其為班長。在部隊擔任班長之後,主要的發展方向就是走管理路線,成長為一名管理型士官。
(二)成長為技術型士官的途徑通常來說有4條。第一,義務兵期滿轉士官分到技術型的崗位上,往技術型士官的方向發展。第二,義務兵在部隊考取士官學校,畢業下部隊往技術型士官方向發展。第三,定向培養士官生,進入部隊往技術型士官的方向發展。第四,大學畢業生直招士官入伍,往技術型士官的方向發展。
第三,晉升為「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的優勢。
晉升為「管理型士官」的優勢介紹:能夠成長為一名「管理型士官」說明自己在連長和指導員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在連隊屬於骨幹。個人的綜合能力,在同年兵當中屬於佼佼者,軍事素質非常過硬。因此考軍校,提幹,入黨都會優先考慮擔任班長的士官。
在部隊擔任班長,對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有極大的幫助。首先擔任班長之後,就可以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指揮才能。對個人領導能力,指揮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事業心,上進心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這對今後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往「管理型士官」的方向發展,有一點不足之處,那就是晉升空間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能晉升到上士,有能力特別強的,才有可能晉升到4級軍士長。
晉升為「技術型士官」的優勢介紹。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科技化,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電子化的不斷發展。對高端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是越來越強烈,因此技術型士官把專業技能給學精學透的情況下,在部隊就擁有了立足的資本,晉升空間可以說是沒有上限。
「技術型士官」,在部隊通常都是可以晉升到上士和4級軍士長,甚至晉升高級士官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士官在部隊服役滿12年就符合轉業安置條件。
現在政府在安置轉業軍人的時候,都會拿出一定比例帶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來安置轉業軍人,安置的工作,現在是越來越有保障。加上今年《退役軍人保障法》的出臺,以後轉業安置會更加規範,更加合理。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將進一步得到保障。
「技術型士官」在部隊立功受獎的機會更大。因為在部隊裡面每年都會有大型的軍事比武競賽,其中就包含有體能,軍事技能和專業技能。技術型士官在專業技能上都能掌握得非常精通,打破紀錄那是經常有的事情,因此立功受獎那事很常見的事情。
綜合以上分析,參軍入伍,晉升為「管理型士官」和「技術型士官」都是屬於軍隊裡面的「中流砥柱」。無論哪一種士官,在部隊裡面只要好好幹都可以晉升到上士期滿,剛好是12年兵,符合轉業安置條件。
「管理型士官」在部隊考軍校,提幹和入黨會優先考慮。「技術型士官」在部隊把專業技能學精通的情況下,晉升中級士官和高級士官會優先考慮,而且在部隊立功的概率會更高。
#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