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戲骨傅彪,可能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是誰,但是我想80年代的人或許對這個名字已經陌生了,但是如果看到他的臉,一定仍會感到十分熟悉。
他或許不算是一線演員,但一定是值得尊敬的老戲骨。
他演的角色大多是小配角,但是他卻可以把每個角色都演出不一樣的特點,生活中的小人物,在他的詮釋下,也能呈現出不同的吸引力。
他對待生活總是特別真心,無論是演戲還是朋友,他話少卻總是最在意他人感受的人。
也是因此,雖然他外表不出眾,總是只能演些配角,可是不管是葛優還是馮小剛,都視他為兄弟。
在他患癌去世後,他的兄弟朋友們也都還記得他的好,在他走後仍然處處照顧他的家人。
1963年出生在北京軍隊大院的傅彪,沒有像大院裡的其他子弟一樣,立志要當軍人。
他心裡藏著的夢想是當演員,即便他的外表憨厚,一點也不出眾,但是都阻止不了他去勇敢追夢。
18歲的時候,他考入一所民辦大學學習藝術表演專業,畢業後的他,先後在話劇團甚至是相聲圈裡工作過。
因為他的外表和天賦,團裡的領導老師們都覺得他更適合走評書或者相聲的表演路線。
但是他始終心心念念著想演戲,於是他輾轉進入了文工團。
在這裡他從出演話劇開始,沉澱自己,積累演戲經驗。
雖然在這裡他除了話劇,就一直沒有人找他拍戲,事業一直停滯不前,但是他卻遇到了他的愛情。
在排練話劇的時候,他認識了一起排練的話劇演員張秋芳。
他主動追求張秋芳,情書一封一封的寫,最後張秋芳也被他打動,和他走到了一起。
1989年,他和張秋芳組成了家庭,那個時候已經26歲的他,在演藝圈中依舊是個無名之輩。
為了妻子為了家庭,他也有過妥協,拿著攢下來的錢下海經商,只是追演藝夢追了十幾年的他,在經商上,實在沒有什麼天賦,他最後血本無歸的又繼續回到文工團工作。
他還是熱愛演戲,並且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自己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事實確實如此,對表演抱著熱烈的喜愛的他,在1991年,他終於等來了一個翻身的機會。
他在由王朔、馮小剛、葛優等人一起拍攝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出演了一個小配角。
雖然只是小配角,但是因為這部劇但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所以連帶著他這個小配角,也在全國人民面前露了個臉。
經過這次的合作,他也和馮小剛、葛優等人結下了友情。
1993年的時候,當時已經和鞏俐一起攜手登上電影圈頂峰的張藝謀,開拍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他經人推薦,成功通過試戲,在這部劇裡出演了配角&34;。
由於他為人真誠又義氣,所以他自從成功踏入演藝圈後,就一直路遇貴人,雖然都是小角色,沒能大紅大紫,但是參演的作品卻也大多是大導演、大製作。
後來1997年的時候,他還加入了&34;。
當時在拍攝《甲方乙方》的時候,傅彪一邊拍戲,一邊替分身乏術的馮小剛拉贊助、搞場務,對賞識他的馮小剛十分用心,也因此成了&34;,一直是他的御用配角。
在1999年的時候,憑藉在馮小剛執導的電視劇《沒完沒了》裡出演的角色&34;,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1年的時候,又憑藉著電視劇《押解的故事》成功奪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即使是小角色,他都真誠對待,演的入木三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事業穩步上升。
可是在他好不容易終於在圈裡混出了個人樣的時候,一個噩耗卻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2004年的時候,他被檢查出患了肝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
在妻子和兒子的勸說下,他決定拼著也要活下去。
他的妻子一直堅定的陪伴著他,第一次手術的時候,還很順利,他甚至對生活又多了許多希望,出院的時候還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可是2005年,誰都沒料到,病情突然復發,進行第二次手術的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樣幸運。
這次他無可奈何的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因治病而欠下的巨額債務和無依無靠的妻子和年紀尚小的兒子。
在他追悼會的那天,張藝謀、葛優等一百多位圈內明星都親自到場為他送行。
這場追悼會由馮小剛來主持,張國立則為他致悼詞。
在他去世後,他生前的好友們,都記著他的好,對他的妻子和孩子十分照顧。
馮小剛站出來承擔起了他的債務,為他把生前欠下的所有債務全部還清。
葛優更是把他還年幼的兒子傅子恩認作乾兒子,把這個孩子視如己出。
張國立和妻子鄧婕還特地為傅彪的妻子找出路,給她介紹靠譜的品牌代理商。
他死後他的朋友們站出來為他做的一切,不止表現出了他朋友們的仁義,同時也說明了他平時的為人。
若不是他生前就真誠對待朋友,留下真正的好名聲,他走後,他的妻子和兒子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好友幫忙庇護。
我們都說,娛樂圈太過複雜,真情難存。
可是傅彪雖沒有什麼大背景,卻能用自己的真心感染周圍的朋友,可見,不論社會多複雜,人品永遠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