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西遊記》攝像師揭秘 憑這些細節秒殺「大片」!

2021-01-14 中國搜索

這些細節告訴你 82版《西遊記》憑啥秒殺「大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6日電(記者 上官雲)1982年,由楊潔執導的《西遊記》正式開拍試集《除妖烏雞國》。歷經六年光陰,一共拍了25集。它幾乎年年重播,成為觀眾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36年後,也是在楊潔導演去世一年多以後,她與丈夫、82版《西遊記》攝像師王崇秋合著的《敢問路在何方:我們的西遊記》出版了。王崇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詳盡講述了當年拍攝的幕後故事。

也許,這些細節能夠說清,一部只用一臺攝像機完成拍攝的《西遊記》,到底好在哪裡。

細節一

「有人認為,『人情味』三個字與《西遊記》這個神話故事無緣。錯了!無論什麼戲,若是失去了『情』,就沒有了靈魂。」

——楊潔《敢問路在何方》

人人都覺得,神話劇的特點是「玄幻」,但在《西遊記》裡,不管是人、妖還是神仙,都仿佛多了一絲人情味。這正是楊潔的追求,她希望《西遊記》有「情」。

所以,《趣經女兒國》中,面對女王,一心求取真經的唐僧說出了那句「來世,若有緣分……」

配曲《女兒情》中,許鏡清原本寫作「悄悄問哥哥,女兒美不美」,楊潔把「哥哥」改成「聖僧」。她說,女王就是女王,雖然有情,也會礙於身份,該叫「聖僧」才對。

「趣經女兒國」中女兒國國王與唐僧。圖片來源:82版《西遊記》視頻截圖

一個稱呼的差別,「聖僧」多了些許矜持,也多了些對命運的無奈。

孫悟空自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在借宿的農戶家,唐僧坐在油燈旁縫製虎皮裙,一旁的孫悟空用手遮住吹來的風,並把油燈往師父的方向挪了挪,好讓他看得更清楚一些。

而當孫悟空去救被黃袍怪變成老虎的師父時,原著中,他還趁機挖苦了唐僧,但在電視劇中,卻只剩下一句聲音發顫的「師父」。

細微之處,見諸真情。正如魯迅所說,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細節二

《西遊記》有情,也有景。既有中國的很多名山大川,也有文化內涵深厚的古寺道觀,更不乏飛天入地的大場面。只不過,很多精彩又流暢的鏡頭,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天河牧馬」一節中,為了呈現萬馬奔騰的場景,王崇秋把自己埋進土坑裡仰拍,因為馬蠅的叮咬,他一度得了白癜風。

「天河牧馬」的場面。圖片來源:82版《西遊記》視頻截圖

《智激美猴王》中,有個鏡頭是百花羞公主打獵,追兔子。那個時候的攝像機還不是攝錄一體,兔子一跑,王崇秋扛起攝像機跟著跑,有人抬著錄像機、楊潔盯著監視器,幾個人一起追兔子。

沒有拍攝所需的移動軌,王崇秋就上樹、爬山,利用自行車、三輪車……還有的時候,跑到了大巴車車頂上,只為了取一個俯視角度。

神仙妖怪上天入地,需要很多快速移動的鏡頭。每到坐長途車,王崇秋一瞄到路邊沒有現代化的電線桿,就趕緊拍點活動背景,飛機上拍雲海,汽車上拍夜景,輪船上拍大海……

她原本有「恐高症」,但經這麼一折騰,《西遊記》拍完,竟然莫名其妙就好了,「扛起攝像機,我就好像什麼都不怕」。

細節三

當然,82版《西遊記》也並不完美,比如特技,簡直土味十足。在孫悟空升空的一剎那,甚至能看到腳下有個蹦床。某些畫面中,「吊威亞」也看得很清楚。

「拍續集的時候,火德星君放火,水德星君放水,都可以用三維技術完成。但當時不行。」王崇秋回憶。

雖然條件艱苦,但每個人都很用心。

比如,《大戰紅孩兒》一集,紅孩兒放火燒孫悟空,六小齡童裹上厚厚的石棉衣,真燒。他說,拍完這場戲,最大的感受是知道了快被燒死是怎樣的……

「大戰紅孩兒」中,孫悟空被火燒了。這一幕也是很真實的拍攝。圖片來源:82版《西遊記》視頻截圖

由於吊威亞的鋼絲太細,六小齡童、馬德華都曾從空中摔下來過,有一次,閆懷禮跌下來,險些把一邊拍攝的王崇秋砸暈。

還有當時很多已經成名的藝術家,把一個小配角也演得活靈活現。「鎮元大仙」吳桂苓、「太上老君」鄭榕,還有「王母娘娘」萬馥香……

他們沒有保鏢和保姆車,大家的待遇相差無幾。凡是有神仙出場,大多會利用乾冰製造祥雲縹緲的效果。乾冰很冷,站在裡頭一會兒腿就麻了。但鄭榕卻基本都是站在「雲」裡不動,怕的是耽誤拍戲的時間。

「老藝術家們,都是為別人著想。」王崇秋說,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大家也沒人想過成名,只想著怎麼把眼前這件事做好。

細節四

從某種程度來說,82版《西遊記》劇組確實很窮。導演楊潔身體不好,但幾乎每次拍攝完成,都會搶著拎上輕一點的包裹,帶著大家一起給道具分類、裝車。

吃的也簡單。有時是稀飯,有時是雞蛋湯,後勤人員拿大桶裝好抬過來,配上饅頭鹹菜,偶爾能給一截香腸。在北京拍戲,演員們就到楊潔家裡做飯,她自己貼錢買米買菜。

為了儘量省錢,也為了拍攝方便,劇組裡找了一批班底演員,負責客串一些小但又不可缺少的角色。主演們也得時時準備救場,連場記於虹,也被「抓來」出演過《天竺收玉兔》中公主的母親。

雖然儘量節省,300萬的預算還是很快用完了。幸虧飾演「多目怪」的李鴻昌幫劇組找到了300萬貸款,使《西遊記》逃脫了被「腰斬」的命運。

但由於種種原因,《西遊記》被砍掉5集,不得不說,這給劇組留下了一個遺憾。

所以,到了1998年,看到很多老演員都走了,自己身體也不好,楊潔才有了續拍《西遊記》的想法。那時,她已經70歲了。

細節五

一群敬業的人,拍出了一部《西遊記》,也映射了百味人生。

演員精湛的演技、恰到好處的配樂、凝練直白的臺詞,早已悄無聲息滲透到每個人的心裡。那麼多人被這部劇徵服,也絕不僅僅因為劇組的認真。

「智激美猴王」中,孫悟空與師父消除誤會後重逢。圖片來源:82版《西遊記》視頻截圖

有人覺得,這部《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記憶深處的經典,是因為當時娛樂方式比較貧乏,能看的臺就那麼幾個。

這話不是毫無道理。歲月自帶懷舊的濾鏡,大多數情況下,總能給過去的作品加點分。但它也是一張濾網,是成為經典還是流於泛泛,觀眾最終會給出準確的選擇。

三十多年來,《西遊記》被翻拍、被改編,最終呈現的模樣各有千秋,卻沒有一部能取代82版《西遊記》的地位。

當年,楊潔在接受採訪時曾如此解釋82版《西遊記》為啥火了那麼久,「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如王崇秋所言,這也許就是對「情懷」最好的註解。(中新網)

相關焦點

  • 82版《西遊記》文字劇本將出版:和電視劇區別不小
    7月3日,82版《西遊記》的攝像師王崇秋分享一段珍貴的片場花絮, 慶祝《西遊記》開拍38年。他向觀眾表達了感謝,並透露:「《西遊記》當年的文學劇本目前已進入出版社審核流程,年內出版。視頻在此
  • 《西遊記》英文版令人笑出眼淚 這部老劇還有這些故事
    一  今年1月底播出的一檔節目中,82版《西遊記》劇組成員再次重聚了。當年的《西遊記》劇組重聚。二  在1981年底,中央電視臺做出決定,要將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搬上電視熒幕。在當時,要拍攝這樣一部電視劇,面臨著諸多難題。  然而,以楊潔導演為首的劇組,克服種種困難,花費六年時間,最終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拍攝82版《西遊記》時,只有一位攝像師。圖為王崇秋在拍攝工作中。
  • 經典電視劇86版《西遊記》背後的故事
    86版《西遊記》幕後故事也精彩有這樣一部電視劇,老少皆宜,霸屏30年,幾乎每年都在各大電臺輪番播出,且每次播出收視率還不低。重播次數超過了3000次(不包括地方電視臺),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嗎?
  • 82版《西遊記》,徐少華看到馬蘭不敢上官船,多年後馬蘭回看羞澀
    由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楊潔執導,中央電視臺投資拍攝的82版《西遊記》是根據明代作家吳承恩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改編拍攝的25集電視連續劇。電視劇版《西遊記》在原著的基礎上做出了很大的改編和升華,但並沒有顛覆原著所要表達的宗旨。
  • 82版《西遊記》,徐少華看到馬蘭不敢上官船,多年後馬蘭回看羞澀
    由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楊潔執導,中央電視臺投資拍攝的82版《西遊記》是根據明代作家吳承恩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改編拍攝的25集電視連續劇。電視劇版《西遊記》在原著的基礎上做出了很大的改編和升華,但並沒有顛覆原著所要表達的宗旨。
  • 82版《西遊記》師徒四人36年後重聚,《王牌對王牌3》繼續致敬經典
    首期節目迎來82版《西遊記》拍攝劇組,一句「悟空,休耍貧嘴」,好像瞬間回到了暑假追《西遊記》的日子,六小齡童一秒變悟空「師父你們在這歇著,俺老孫前去看看」「你這個潑猴」。唐僧、豬八戒、沙師弟、如來佛祖、玉兔精等一眾演員紛紛亮相。
  • 86版《西遊記》拍攝幕後老照片,揭秘你不知道的事
    許多人應該都聽說過86版西遊記的拍攝因條件限制,背後心酸故事鮮為人知,拍攝之路就是一部真實的「取經」歷程。82年西遊記在央視試播3集,開始有了名氣。於是有人指責導演拍電視劇遊山玩水,還出國。其實劇組的條件非常艱苦,每頓飯只有5毛錢的配額,到廣州這些已經貴起來的地方,一碗餃子2塊5,才6個,男生根本吃不飽,導演只能自己掏錢給工作人員吃飯。
  • 玉兔精、白骨精、鐵扇公主《西遊記》女性角色配音「第一人」去世
    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玉兔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老鼠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大蜘女」配過音。陳阿喜藝術經歷小短片 由陳老師的愛人、著名導演周寰製作,來自「西遊記攝像師王崇秋」
  • 玉兔精、白骨精、鐵扇公主…《西遊記》女性角色配音「第一人」去世
    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玉兔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老鼠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大蜘女」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白骨精」配過音。
  • 玉兔精、白骨精、鐵扇公主…《西遊記》女性角色配音「第一人」去世
    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玉兔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老鼠精」配過音。陳阿喜,為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的「大蜘女」配過音。陳阿喜藝術經歷小短片 由陳老師的愛人、著名導演周寰製作,來自「西遊記攝像師王崇秋」
  • 我們差點兒看不到86版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
    82年《西遊記》拍3集在央視試播,開始有了名氣。於是有人指責導演拍電視劇遊山玩水,還出國。楊潔導演和王崇秋攝像去香港學習吊威亞。王希鍾,《西遊記》的造型大師,除了設計那些神魔妖道的形象,他也在劇中扮演一個人物——金頂大仙。這些都是王希鍾大師設計的《西遊記》中的各種造型。
  • 82版《西遊記》,給徐少華和馬蘭再增補兩場戲可好?
    楊潔導演拍攝的央視82版《西遊記》,在上世紀80年代只拍了25集,其中前3集演繹了猴王出世到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直到第四集全劇的核心人物取經人唐僧才出場,西天取經的故事才正式開始。孫悟空從出世到大鬧天宮用了3集多的劇情才演完,因為在原著中吳承恩老先生用了8回才講完這些故事,所以電視劇拍的內容也多一些。而對於唐僧的身世作者並沒有特別交代。
  • 82版西遊大聖歸來——佳片易得,匠心難求
    如果要70 80 90後選一部對自己童年影響最大的電視劇,大多數人應該都會選82版的《西遊記》。這部電視劇不僅陪伴我們度過了無數個燥熱的暑假,也給了我們一個英雄夢——夢想著自己能夠手拿金箍棒,腳踩筋鬥雲,可上九天攬月與如來比肩,可下地府遊走向閻王討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上天入地,所向披靡。「俺老孫去也」「妖精!
  • 82版《西遊記》,第一任唐僧扮演者汪粵雖然不能吃苦,但才華橫溢
    由楊潔導演的的央視82版《西遊記》在80年代只拍了25集,卻用了6年時間,劇組走南闖北,遊遍了全國十幾個省市取景拍攝。由於拍攝跨越時間太長,地域太廣等等原因,劇中有的角色不是一個演員扮演的,最明顯的就是劇中的核心人物,取經人唐僧。
  • 82版《西遊記》演員揭秘,豬八戒兒子也在,最小僅幾個月
    86版《西遊記》可以說是大家心中的一個經典之作。從第一次播放至今,也已經有了30多年的歷史。這樣久的一部作品,現在看來依然是百看不厭。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電視劇本身的精良製作。雖然那個時候條件艱苦,人員有限,但是,做出來的電視劇卻堪稱精品。
  • 當年首播就被永久封存,82版《西遊記》第一集到底怎麼了?
    說起《西遊記》大家肯定不會陌生,這部作品除了在國內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在國外也是非常的有熱度。當年鄰國日本也是拍攝過「西遊記」題材的作品,但大家心中最為經典的當屬86版《西遊記》。
  • 當年首播就被永久封存,82版《西遊記》第一集到底怎麼了?
    說起《西遊記》大家肯定不會陌生,這部作品除了在國內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在國外也是非常的有熱度。當年鄰國日本也是拍攝過「西遊記」題材的作品,但大家心中最為經典的當屬86版《西遊記》。現在反過頭來看86版的《西遊記》,人物的妝容、道具的使用、後期的特效都無法和現在的影片相提並論,但大家對86版的熱愛卻是絲毫不減。
  • 從特效、造型和片酬談談86版經典《西遊記》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說起86版的《西遊記》,它有多牛?我們看電視的時候都暈,更何況是現場的攝像師?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歷時6年零2個月,幾乎走遍全中國大江南北的劇組,完成拍攝僅僅用了一個攝像師,一臺攝像機,說出來真的難以相信!難怪有人會說:當一個人特別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所有的困難都會為他讓道!在有限的條件下,這些前輩們憑藉著自己的智慧,依靠著滿腔的堅持,做成了今天大家都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 82版《西遊記》播出前11集,汪粵趕走孫悟空,徐少華無辜躺槍
    由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楊潔執導、中央電視臺投資拍攝的央視82版《西遊記》在80年代只拍了25集,一集一個故事。可多數人說86版《西遊記》,因為1986年《西遊記》只拍了11集,還沒有拍完,但中央電視臺要片子,所以在1986年春節期間就先播出了前11集,可謂萬人空巷,創造了中國電視劇的收視奇蹟。
  • 《西遊記》攝像師再曝幕後:《女兒國》不受歡迎,火車站撿到何晴
    說到《西遊記》,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並且,劇版的《西遊記》,憑藉著戲劇性的情節以及飽滿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示了小說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