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電影島賞(j_movie),歡迎關注。
作者:月牙牙
《冰峰暴》自今年9月12號定檔之後便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主創陣容頗有亮點。主演張靜初不必多說,一直是演藝圈公認的會演戲的女演員,去年還以電影《無雙》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另一位主演役所廣司,大家也不會陌生。日本國寶級男演員、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代表作有金棕櫚獲獎影片《鰻魚》、是枝裕和近作《第三度嫌疑人》以及《通天塔》、《失樂園》、《啄木鳥和雨》等等。
本片中攝影由圖中身著橙色衣服的白髮男子擔綱,他便是那個「黎耀輝」。當然,他不是《春光乍洩》中梁朝偉飾演的角色黎耀輝,而是該片的攝影黎耀輝。除此之外,由他攝影的影片還有《2046》、《無間道》等等。
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前法國遊戲巨頭GAMELOFT公司副總裁、青年導演餘飛執導(左一)。他不僅是集編導一體,還是小說作家,同時也是戶外極限探險愛好者,有豐富的登山經驗。
除了主創亮眼之外,該片的題材類型更是備受矚目。如果按原定檔期上映的話,這便是國內第一部珠峰冒險題材的電影。與國慶獻禮片《攀登者》將登山與主旋律相結合不同的是,本片將動作、犯罪、懸疑等類型雜糅力圖打開國產類型片的新局面。
不過,期待歸期待,看了片子還是得說,真的拍得挺爛的。
首先,作為一部類型片,重要的是如何讓觀眾接受影片中的設定。只有接受影片設定才能進入影片的情境,體驗高海拔的極限環境與動作戲所帶來的刺激感。而本片從一開始的登山動機就讓人心生疑慮。
故事發生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喜馬拉雅周邊國家為了地區和平召開地區會議,議定《喜馬拉雅公約》。會議召開前一架載有機密文件的飛機墜毀在珠峰南部,該文件可能危及喜馬拉雅地區得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兩名自稱是印度軍方緊急派出的特工,找到喜馬拉雅救援隊「翼小隊」,請求協助登上珠峰秘密取回文件。儘管翼小隊對此事心存疑慮,因陷入財務困難,猶豫再三,還是接受了珠峰領路的任務。
這裡對登山動機「財務困難」的展現非常簡單粗暴。從畫面上看,翼小隊經營的酒吧生意興隆,還有很多應徵者來應徵。而他們所謂的困難只是酒吧的留聲機走音了等無關緊要的問題,或者直接通過人物的臺詞告訴觀眾「團隊現在很困難」。且不說在後續發展中翼小隊還有直升飛機助力,役所廣司飾演的登山隊長這樣一個業界人盡皆知的「喜馬拉雅的魔鬼」所帶領的救援隊,真的無錢可賺了嗎?非要冒著生命危險挑戰48小時「死亡地帶」找文件?而且對方的身份並不可靠。
另外,張靜初飾演的小袋子登山是為了尋找男友。她與男友登珠峰時遇險,但救援人員只救了張靜初一人,沒救男友的原因是救不了。具體怎麼救不了,為什麼救不了,電影再無表現。此時,時隔五年,就連找到男友屍體的機會都幾無希望,為何明知不可能仍舊為之?怕是只有與男友之間深刻的感情才能支撐。而二人感情戲卻只是通過一段MV式閃回草草了事,縱使張靜初演技再好也無力回天。
本片的特點不僅是簡單粗暴,另外一大特點即強行加戲。
比如就兩個特工(實為軍火販子)來說,最重要的反派身份建立和最終身份被揭示做得十分潦草,但導演竟然強行為他們加了悲慘身世和兄弟情深的戲碼。比如兩個特工給翼小隊介紹情況,說他們也要跟著翼小隊一起上山取文件時,役所廣司就已經對二人產生懷疑,還派人查他們的身份。這對一個懸疑片來說,懸疑性一開始就沒能建立。反派就差沒直接說「我是反派」了,何談懸疑感呢?包括後來身份的揭示,強行給一個閃回,飛行員韓敏勝回想到當初反派二人的不對勁。在觀眾已經知道反派是反派的情況下,實在是沒必要再次確認,不僅時機不對,更是手法老套。
我非常理解導演想塑造一個充滿人性的、非單純功能化的反派人物形象,所以強加了兩人是英國與印度混血,不被兩國承認的受盡屈辱的身世,並且給了兄弟倆一樣的項鍊象徵手足情深。但是,咱們穿越次元壁想想蔣欣所飾演的華妃,人家壞事做盡也只是因為想得到皇上的愛,而本片強加的這些戲碼似乎與二人的犯罪行為動機並沒有直接聯繫。
除了強行加戲以外,本片的敘事也是強行推動的。
小袋子有場戲明明已經被特工推落懸崖,躺在地上不能動彈,毫無保暖措施地在如此高海拔的雪山度過一晚,不僅是沒有死,而且還重新爬回帳篷駐紮地。為什麼導演就是犧牲真實性也要讓小袋子爬上來呢?因為上山的人中只有小袋子知道反派的身份,她要是死了,咱們就沒有可以看的了,所以她絕對不能死。
還有,隊長役所廣司明明已經被冰刀刺中左腹部,卻在最後小袋子與特工即將雙雙墜崖之際突然出現,以一己之力扯住幾乎與懸崖垂直的繩子,實現了最後一分鐘營救。且不說他是怎麼在身強力壯的特工到達山頂後半小時之內到達的,就說他一個重傷之軀竟然還能扯住特工和小袋子兩個人?因為,導演想上演割繩子的煽情戲。果不其然,最後三人吊在一根繩子上,繩子「非常意外」的承受不住三個人的重量,役所廣司毅然割斷繩子,以自己的死換得小袋子的生。這種時候,演員演得越好越可惜,因為根本沒用。
除此之外,影片還有多處情節不符合邏輯。
比如,在影片開頭處,一個垂直的無障礙室內攀巖遊戲,竟然沒有人可以完成?一開始宣傳能阻止戰爭的秘密文件又突然變成能引起戰爭的秘密文件,而且它還和一堆鈔票一起放在一個普通黑箱子裡?
還有,當飛機墜毀爆炸之後,駕駛員竟然也沒什麼傷,而且最後還成為本次任務的唯一倖存者。問題是,那麼大的爆炸,也沒看見駕駛員有跳出飛機的畫面啊?
再者,影片的3D特效也挺讓人出戲。
片中張靜初在夜晚緬懷男友時,仰望星空。有多個鏡頭切到張靜初的臉,用綠幕摳像很正常,但是也不用把臉佔據大半個屏幕,背景的星空特效卻是明顯的遊戲質感。
最後,影片的結尾讓人摸不著頭腦。
小袋子滑到一個冰窟窿裡,看到了被凍在冰層裡的男友。然後珠峰部分結束,回到加德滿都。畫外音告訴我們,不知名人士打電話給救援隊救出飛機駕駛員,而關於小袋子的所有記錄卻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好像這個人從來不曾存在,而她也沒有再出現過。
這個電話是誰打的?反正小袋子是沒有電話的。然後,為什麼有關她的記錄都消失了?讓人一頭霧水。就算是略帶傳奇性的故事,起碼也要提供一些可以想像的線索,用一個「不知名人士」和莫名其妙的消失實在是太想當然了!
作為青年導演,無論是劇本的打磨還是導演的手法都過於稚嫩。尤其是劇作就像是一棟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沒打好就匆匆蓋樓,恐怕這房子的材質、外形、內部裝修再好都逃脫不了倒塌的危險。所以,看影片的宣傳,我們會發現大都在強調演員演戲不容易,張靜初為此專門進行過訓練,或者是影片有在珠峰實地拍攝、條件艱苦等等。
確實,在此之前,中國登山題材電影都基本局限在紀錄片,如果要做商業類型片,不僅攝製團隊沒有經驗、製作成本也不菲。本片對這種全新的題材類型的開拓填補了市場空白,為整個行業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既有勇氣也頗有誠意。但如果連創作中最核心的東西都未能立住、最基本的電影語言都不能掌握,縱使演員陣容再強大、攝製組成員再努力、攝製條件再艱苦,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