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九層妖塔」新發現:盜墓小說中的古墓真有原型嗎?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北辰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8210 字

閱 讀 需 要 21 min

「九層妖塔」在現實中有原型嗎?

電影《九層妖塔》截圖

藝術來源於現實,小說的創作當然是有現實素材的。最近央視新聞「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登上熱搜,有的網友看到標題時,誤以為小說《鬼吹燈》裡的情節是有現實依據的,其實,這不過是附會而已——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因為封堆規模宏大、出土了數百具隨葬動物的骨骸,而被當地人戲稱為「九層妖塔」。

不止於此,當年胡八一、王胖子與Shirley楊一路尋找的「精絕古城」和三人後來再聚首之地「龍嶺迷窟」,也是可以找到有關聯的考古遺址的,或許天下霸唱就是受到考古發現的啟發,再加上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作出了驚險刺激、引人入勝的《鬼吹燈》。

只是,由於盜墓分子屢屢將貪婪之手伸向安放在墓葬中的文物,導致大量見證著歷史原貌、有重大研究價值的珍貴文物被移位、盜取,原本恢弘的墓葬被弄得滿目瘡痍,歷史的面紗再難揭開。

電影《尋龍訣》截圖,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大金牙等在墓中

「九層妖塔」:熱水一號大墓

我們先說說現實版的「九層妖塔」——熱水一號大墓。此墓真的有九層嗎?它為何在青海?為什麼民間又會流傳出「九層妖塔」之說呢?

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截圖:陳教授解說「九層妖樓」

《鬼吹燈》中的胡八一每到一處古墓便要拿出他那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來論風水。其實,熱水一號大墓所在的熱水墓群,在選址時也講究「得水為上,藏風吹之」。

先看熱水墓群的地理位置:東接鄂拉山,西連柴達木盆地,熱水墓群地處寒冷乾旱的高寒荒漠草原,卻巧妙地建在山谷牧場內。沿著察汗烏蘇河兩岸,熱水墓群順地勢而建,背靠群山、面觀河水,坐落在一個不完全對稱的「U」型圍合式空間中。同時,這裡背風向陽,是一個典型的「風水寶地」。

熱水墓群。圖片來源:「幾葦渡」博客

其中最大的「熱水一號大墓」建於血渭山腳下,北與山體自然相連、南與察汗烏蘇河相接,墓葬封土平面和立面均為梯形,疊壓在下層自然山體形成的梯形平臺之上。此墓是熱水墓群乃至整個青海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接近王陵級別的墓葬,其他中小型墓葬皆圍繞它而建。

此墓整個墓葬封土南北長58米、南寬65米、北寬55米、高12米;下層平臺南寬160米、北最窄60米,從上層封堆頂部到南面地平面高35米。墓葬底部由三層石砌圍牆構成,每層高約1米、寬約3米,其上是泥石夯層和砂石夯層、夯土層等。從上到下每隔一米左右便有一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

從封土頂向下,在4.5深處有一座長方形動物殉葬坑,其中埋葬著包括牛、羊、狗、鹿、馬等在內的70餘個動物個體。其墓室位於封土下11.5米深處,平面呈十字型,東西寬21米、南北長18.5米。

熱水一號大墓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討》仝濤 繪

或許因為「熱水一號大墓」的封土很高,且又有動物殉葬坑在此,民間便流傳出了「九層妖塔」之說吧。那麼,這座宏偉的古墓背後,有著怎樣波瀾壯闊的歷史呢?

熱水墓群某墓葬的挖掘現場

熱水墓群既然能出現在氣候惡劣的高原荒漠中,也就意味著在遙遠的曾經,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個遙遠的曾經,屬於吐谷渾民族;而這個王國的繁榮,與絲綢之路緊密相關。

早在5000年前,熱水墓群的所在地便有先民放牧與生活。在周、秦時,此處為西羌屬地。至西漢時,漢平帝命王莽置西海郡,該地則被劃入大漢的政治版圖。作為遼東鮮卑慕容部一支的吐谷渾來到這片土地時,已是西晉時期。他們先由遼東一路遷徙至枹罕(今甘肅臨夏),後又擴張至白蘭數千裡(包括今青海、甘南、四川西北部等地),逐步統治了當地的多個羌、氐部落,並在白蘭(今青海都蘭香日德)以「吐谷渾」為國號,建立了吐谷渾王城。隨後,吐谷渾王國繼續擴張,疆域直至鄯善、且末(均在今新疆境內),輝煌一時。後來,在公元663年(唐高宗時期),吐谷渾被吐蕃攻滅,後作為吐蕃邦國保留建制,並以部落為單位。雖然吐谷渾得以按照自身的方式繼續傳承文化、保留喪葬制度,但是吐蕃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與吐谷渾文化發生了融合。再後來,由於唐王朝對吐谷渾部落的籠絡政策,部分吐谷渾族人陸續歸附唐朝。

吐谷渾西遷示意圖

熱水墓群便是由吐谷渾民族所建,但具體建於何時,還沒有證據能夠說明,只能判斷大概是在7-8世紀(相當於初唐時期)。而墓主是誰目前也尚無定論,有研究者參照敦煌古藏文寫卷的記載,認為薨於694年的坌達延墀松可作為熱水一號大墓墓主人的可能人選,他大概是吐蕃吞併吐谷渾後冊封的首位吐谷渾王。

根據吐谷渾的喪葬文化,人死後須有動物殉葬,稱為「馴牲」,這也與熱水一號大墓南面平地上的動物殉葬遺蹟相印證——五條殉葬溝居中,東西向橫列,殉完整馬87匹。這種「馴牲」的風俗受到了吐蕃文化的影響。人們認為,人死後需要通過獻祭的動物做替身,才能把死者靈魂從死人世界中救贖出來。

在熱水一號大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著大量含有中原文化特徵的器物,如有著初唐時期「纏枝忍冬紋」的銀器、繡有鳳翅的絲綢等;同時,也有異域風格濃厚的西方織錦,比如全世界唯一的一件8世紀波斯文織錦。

熱水一號大墓出土文物:胡人牽駝錦

熱水一號大墓出土文物:簇四聯珠對馬錦。圖片來源:青海文物考古所

為何這裡的墓葬有著如此多元的文化交匯呢?其實,曾經的吐谷渾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閃閃發亮的貿易明珠。前文說到,吐谷渾民族在西晉時期來到白蘭,而彼時正值北方少數民族南遷時期,河西走廊一帶的交通線路受到嚴重影響。此時,吐谷渾開疆拓土、穩定政權,將絲綢之路青海道促成為重要的交通線路。青海道起於祁連山南沿湟水至青海湖,經柴達木盆地而至新疆若羌。因吐谷渾提供了較為穩定的政治環境,青海道得以與通往西域的道路相接,河西走廊便不再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熱水墓群所在的白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我們來看看青海通往西域的三條主要道路:

第一,起於伏俟城(今青海海南州共和縣),經白蘭,過小柴旦、大柴旦後由敦煌至若羌;

第二,起於伏俟城,經白蘭,過格爾木後越過阿爾金山至若羌;

第三,起於伏俟城,至白蘭,再向西南行至布倫臺到達新疆。

熱水墓群與絲綢之路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熱水墓群考古遺址公園闡釋與展示研究》孫豔正繪

可見,吐谷渾處在交通樞紐的位置,不僅是絲綢之路青海道上的一個坐標,更是一個重要的中轉中心。也因此,吐谷渾承擔起聯結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任。除了積極與西域各國開展各式貿易活動外,吐谷渾還通過「以獻為名,通貿市買」的方式與中原進行商業交流。在商貿推動下,吐谷渾也成為了各方文化的交融之地——這裡既有牽著馬匹和駱駝的中原商隊,又有載著金銀器、穿著大翻領的西域商隊,還有西行求經的僧侶。本就在鮮卑文化中融入了羌、吐蕃文化的吐谷渾,此時又吸納了漢唐與西亞文化,因此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觀。

自1982年至今,熱水墓群的考古發掘已經歷了多個階段。如此輝煌的文明,卻慘遭盜墓賊的毒手,他們捲走了大量見證著歷史的珍貴文物。早在清朝時,就有人盜掘此墓;20世紀60年代,又有當地牧民因砍不到柴,將墓中的柏木挖出來燒飯取暖。而墓中的金銀器、絲綢的文物也不斷地被一批批貪婪之徒竊取。

都蘭縣公安局展示追繳回的文物。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文物專家眼中,這些文物哪怕被盜墓者更改了原本的位置,都會導致其時間、相互關係等重要信息無法還原,文物的研究價值大打折扣,更別說那些經過盜墓賊貪婪之手流向境外的文物了。後來,經過公安機關的艱苦偵辦,終於追繳回文物646件。而經文物鑑定機構鑑定,這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14組16件。

唯有這些從歷史中走來的「無價之寶」,才能把曾經那個吐谷渾、絲綢之路和燦爛多元的文明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娓娓道來,「生命之花也許會枯萎凋謝,而文物傳遞的文明之光恆久不滅」。

「九層妖塔」哪裡有妖?分明是條滿載興衰的時光隧道。而唯有保護好遺址與其中的文物,才能觸摸到更多悠久又深厚的文明。

「精絕古城」:尼雅遺址與丹丹烏裡克遺址

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截圖:Shirley楊看到與照片上一樣的精絕古城

「在一片茫茫沙海中,一輪紅日在地平線的盡頭緩緩升起……一片古老而又恢弘的廢墟呈現在眾人面前,斷壁殘垣,各種房屋建築歪七扭八地斜著……Shirley楊拿出一張發黃的老照片,看著眼前同照片裡一模一樣的景色,熱淚盈眶地說道:『這就是精絕古城,我們找到了……』」

《鬼吹燈》中的精絕古城在新疆的茫茫沙海中時隱時現,據Shirley楊說,只有在風季才能找到它的遺蹟。而且據胡八一推斷,精絕古城中其實有一個「虛數」空間,唯有精絕女王之眼可以洞察其中的秘密。

那麼,現實中的「精絕古城」真的如此神秘嗎?其實,漢代西域還真有一個叫「精絕國」的地方,不過它早已消失在茫茫沙漠裡。這個失落的西域國家展現在世人眼前的已不再是宮殿街市、商旅行人,而是一個靜靜躺在塔裡木盆地南緣的遺址——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

在《鬼吹燈》中,陳教授介紹,精絕國曾是西域各國的領首國,並且有著古老而璀璨的文明,其中以「鬼洞文」、巨瞳神像等為突出特徵。但是,漢代的西域精絕國卻並非大國。據《漢書·西域傳》記載:

「精絕國,國王駐精絕城。距離長安八千八百二十裡。人口四百八十戶,三千三百六十人,其中勝兵五百人。設置有精絕都尉,左右將軍,譯長各一人。北距西域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裡,南距戎盧國四日的行程。地形閉塞,交通不便。向西通扜彌國四百六十裡。」

從中可以看出,精絕國是一個人口近五百戶的國家。這是什麼概念呢?在漢代,一個大縣約有萬戶,小一點的縣可能有幾百戶人家。也就是說,精絕國的人口規模相當於幾千裡外中原的某個小縣城。同時,精絕國「地形閉塞」「交通不便」,與吐谷渾這樣的交通樞紐也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精絕國的地理位置卻在絲綢之路的咽喉——崑崙山腳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這樣的一個綠洲王國,卻又為何消失了呢?

尼雅遺址

據出土文物考證與史料記載,精絕國在現有文獻中的明確記載大約消失於公元4世紀。不過,在關於其他國家的史料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神秘精絕國的「蛛絲馬跡」。《欽定皇輿西域國志》有載:「南道西行且志國小宛國精絕國樓蘭國皆並屬鄯善也。」而《三國志》注引《魏略·西戎傳》說:

「……從敦煌玉門關人西域,前有兩道,今有三道。從玉門關西去,經若羌轉西,越蔥嶺,經縣度,人大月氏,為南道。……南道西行且志國、小宛國、精絕國、樓蘭國皆並屬都善也。戎盧國、扜彌國、渠勒國、(穴山國)(皮山國)皆屬於聞。」

可見,精絕國後來被鄯善王國吞併了。這也不奇怪,畢竟在一整片沙漠綠洲中,有小國若干;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只有500兵力的精絕國似乎也難以一直獨立下去。後來,精絕國在距今1600年左右的一天徹底消失了。但是,精絕國究竟何時亡於鄯善?又為何亡於鄯善呢?目前仍無定論。不過,有學者推測,精絕國很可能是隨著綠洲一同消失的。

現在路過尼雅遺址,只有一個矮矮的方石碑在告訴我們,在這片漫無邊際的黃沙中曾經有著鮮活的人類文明。

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截圖

可以說,歷史上真正的精絕國與小說中的「精絕古城」為數不多的相似之處,即在於兩者都位於新疆的沙漠之中,且有著濃厚西域色彩,但是其他方面並無太多共同點。不過,新疆還有一處被掩埋在黃沙之下的文明或許也可以被視為「精絕古城」的原型——丹丹烏裡克遺址。

丹丹烏裡克遺址。圖片來源:「若愚」新浪博客

丹丹烏裡克遺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地處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早期也被稱為「塔克拉瑪幹古城」。那麼,這個遺址的前身是一個怎樣的城邦呢?據考證,丹丹烏裡克遺址為唐代于闐國下轄的傑謝鎮所在地,該地曾是軍事邊鎮。

作為西域的獨立王國之一,于闐國比精絕國年輕一些、大一些,據《舊唐書·大宛列傳》記載:「于闐國,西南帶蔥嶺,與龜茲接,在京師西九千七百裡。勝兵四千人。其國出美玉,俗多機巧,好事襖神,崇佛教。」不過,即便如此,這種規模在西域諸國中仍然難以「傲立群雄」。於是,于闐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臣服於不同的王國,如漢王朝、匈奴、西突厥等。

于闐千手千眼觀音像壁畫殘片

與吐谷渾、精絕國一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于闐國成為絲綢之路上的要鎮之一;而由於多方文化匯聚,又總是臣服於不同的國家,于闐國的文化也有著相當多元的內涵與特徵。其中,在尉遲氏統治時期,尤以信仰佛教為盛。且當時于闐作為佛教傳入的必經之地與求法高僧的目的地,匯集了眾多佛教經典原本。而位于于闐之北的傑謝鎮,自然也隨著所屬國家之興而興。

雖然于闐國與傑謝鎮應該都沒有《鬼吹燈》中所描述的「巨瞳石像」,但是這裡興旺的佛教文化足以讓一方百姓形成某種一致信仰,其實這與小說中精絕文化對眼睛圖騰的崇拜有著相似內核。

丹丹烏裡克遺址位於策勒縣轄區、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而尼雅遺址則在克裡雅河的扇狀衝積綠洲之上

此外,丹丹烏裡克遺址所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其實也比較符合小說中「精絕古城」的樣子:胡八一等人在安力滿的帶領下進入了「黑沙漠」,在漫無邊際的沙海中行走了多日,快要脫水時才終於在沙漠深處看到了古城隱隱綽綽的輪廓。而丹丹烏裡克遺址正處在沙漠深處,離綠洲有點距離,現代人類活動一般是難以到達的。小說中Shirley楊口中「只有在風季才能見到」的古城,也恰似這個一不留神就被掩埋在黃沙之下的遺蹟,仿佛只有掀起千萬粒黃沙才能看清它的輪廓。

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截圖

目前,在丹丹烏裡克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壁畫、佛像、人物與動物塑像、動物骨骼、小陶燈、小木件、氈片、夾砂紅陶片等,經考古人員確認的遺蹟包括居址、佛寺、燒窯、果園、煉爐等。

遺憾的是,即便在沙漠深處,丹丹烏裡克遺址還是被「摸金校尉」們「光顧」過多次,遭到了嚴重破壞。本就因黃沙的掩埋而頗有難度的考古工作,在盜墓賊的盜掘下更加雪上加霜。這個古老的西域國家有著怎樣的文明?只有文物能說話。

在丹丹烏裡克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沒有發現唐代以後的遺物,且史料中也再無相關記載,這個古老的沙漠佛國也如其他在黃沙之中熠熠閃耀的古國般隨著沙漠風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不過言及至此,對應現實,「精絕古城」其實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非要把它和某一個古國對應在一起,都是難以在史料上自證的。但是,在西域茫茫的沙漠中,絲綢之路蜿蜒而過,曾經輝煌的「精絕古城」也可被視作這條漫漫長路上眾多文明的集合吧。

「龍嶺迷窟」:秦公一號大墓與李淳風墓

電視劇《龍嶺迷窟》截圖,胡八一一行人來到古藍縣

在《鬼吹燈》中,胡八一和王胖子從精絕古城回來後,因見著陝北老漢李春來拿來的從家鄉墓中挖出的繡花鞋「價值不菲」,就約著大金牙來到了一個名為「古藍縣」的地方一探究竟,沒想到卻落入了地頭蛇馬大膽的圈套。

電視劇《龍嶺迷窟》截圖:馬大膽口頭禪「用點子智慧」

陰差陽錯,胡八一一行人在龍嶺迷窟發現了一個魚骨廟,進去後驚覺下面竟有一座西周墓。後來,他們與Shirley楊再度聚首,並且在陳玉樓的指點下,和馬大膽等一行想發財的陝北漢子們一起再次下墓。可此次,胡八一與Shirley楊卻發現,這座西周墓裡又有一座唐墓,且極可能就是「風水大師」李淳風的墓。

電視劇《龍嶺迷窟》: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大金牙等在墓中

現實中真有這樣的墓嗎?目前,還沒有與「龍嶺迷窟」中墓葬一致的原型。不過,小說中「西周墓」所在地附近確有一「秦公一號大墓」;而李淳風墓也真實存在,不過並不在所謂的「古藍縣」。

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中國發掘的最大先秦墓葬,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境內,墓主為秦景公(前577至前537)。秦桓公去世後,長子秦景公繼位,治理秦國39年,是春秋後期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君。在他的統治下,秦國的勢力不斷向中原推進,不僅打通了通往函谷關的道路,還與楚國順利結盟,戰敗晉國與宋國。

秦公一號大墓

如果秦景公就是墓主,那麼其墓為何貌呢?秦公一號大墓坐西朝東,長約300米、寬55米、深24.4米;墓室及墓道容積約六萬二千立方米左右,平面呈中字型。有學者按先秦、秦漢「土功」的勞動生產率粗略估算,大墓土方的工作量如果有100人同時開工,也需要工作1300天才能完成。而且,在大墓主槨室兩側,還發現有兩根粗大的木樁。在考古專家看來,這是「用以縛折繩索,往槨室垂降棺體的」,是後世碑誌的源頭。

該墓的主副槨室都有柏木製槨具,幾乎都做了防腐處理。主槨為長方形框式結構,為「黃腸題湊」。這柏木製「黃腸題湊」可是天子才能用的,可見周王朝當時已經幾乎失去了對各諸侯的控制,也足以見得當時秦國在一眾諸侯中的實力。不過,大墓也有著非常殘忍的一面,曾出土了186具殉葬人的屍體。

與熱水一號大墓、丹丹烏裡克遺址一樣,秦公一號大墓也難逃「摸金校尉」之手,曾遭盜掘240餘次、發現盜洞247個,被嚴重破壞。為了保護文物,20世紀90年代時,當地村民還曾結成「民兵護墓巡邏隊」,每晚換著在大墓和陵區內巡邏。在他們的保護下,雖然前前後後仍有盜墓賊企圖盜取文物,但是都被村民們趕走了。數十載,秦公一號大墓遺址保存完好。

不過,這座宏大的墓葬中仍舊出土了35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大量隨葬工藝品,如金獸、金車馬飾、玉璜等,以及刻有銘文的石磬等珍貴史料,為準確、客觀研究春秋中晚期秦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提供了說服力較強的證據,可以證明那時的秦國有著發達的社會經濟,實力雄厚、城市繁榮。

秦公一號大墓出土文物:石磬

而在《鬼吹燈》中,胡八一覺得李淳風因看中了龍嶺迷窟的「內藏眢」,所以將墓室建在了此處原有的西周墓之內。其實,李淳風的墓位於今陝西省岐山縣鳳鳴鎮,呈覆鬥形,高3米,底徑10-15米,面積120平方米。

李淳風墓

李淳風是唐代天文學家與歷算學家,也是世界上較早給風定級的人。李淳風所著《乙己佔》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氣象學專著,其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兩種風信器,一種是「於高迥平原,立五丈長竿,以雞羽八兩為葆(羽蓋),屬於竿上,以候風」,另一種是「可於竿首做盤,盤上作木烏三足,兩足連上,而升一足(古代神話相傳太陽中有三足烏)系羽下而內轉,風來烏轉,回首向之,烏口街花,花旋則佔之」。後來,李淳風在前人的基礎上,將風向定為24個,還根據樹木被風損壞的程度將風力定為「動葉、嗚條、搖枝、墮葉、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飛砂石、拔大樹」八級。同時,李淳風還對天文、數學、儀器製造等頗有研究,曾撰寫過一本名為《演齊人要術》的農學著作。

難怪在《鬼吹燈》中,胡八一解了渾天儀、算了八卦陣、下了圍棋才得以解開李淳風所設的機關。

電視劇《龍嶺迷窟》截圖:崩潰的李春來

而小說中,馬大膽一行人看不懂的《推背圖》,據傳是李淳風與袁天罡所作。這本古代著名預言書作為易學著作,從盤古—唐—大同—永遠這一發展模式來言說歷史和推演歷史,從而構築了其宏大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理論體系。

電視劇《龍嶺迷窟》截圖:眾人發現推背圖

曾經的金戈鐵馬、海晏河清,都在時間的捲軸中萬籟俱寂。如果文物會說話,它們會用嘹亮的聲音將千百年前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文物是屬於全體人民的財富,它們帶著歷史獨特又厚重的溫熱,讓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承、讓人類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我們如星塵般落在世界,有時會在不經意間打開通往過去的門,品著曾經的盪氣迴腸,又在新的捲軸中留下我們時代的文明與故事。

參考文獻:

[1]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蘭吐蕃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仝濤.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討[J].中國土族,2013(04):9-23.

[3] 丁雲,王言.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與秦史研究的新認識[J].渤海學刊,1988(03):80-84.

[4] 林梅村.漢代精絕國與尼雅遺址[J].文物,1996(12):53-59.

[5] 高華.精絕國歷史地理考證[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2,27(09):93-96.

[6] 孫豔正.熱水墓群考古遺址公園闡釋與展示研究[D].北京建築大學,2019.

[7] 苗平.丹丹烏裡克遺址考古史研究[D].蘭州大學,2017.

[8] 王麗梅.歷代陵墓[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8.

END

者丨北辰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袁曉

排版 | 李媛

相關焦點

  • 現實版「九層妖塔」又有新發現:盜墓小說中的古墓真有原型嗎?
    最近央視新聞「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登上熱搜,有的網友看到標題時,誤以為小說《鬼吹燈》裡的情節是有現實依據的,其實,這不過是附會而已——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因為封堆規模宏大、出土了數百具隨葬動物的骨骸,而被當地人戲稱為「九層妖塔」。
  • 鬼吹燈「九層妖塔」現實原型!還真有摸金校尉光顧
    近幾年盜墓探險題材的小說風靡一時,看過《鬼吹燈》的讀者,對「九層妖塔」這詞一定不陌生。
  • 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又有新發現,《鬼吹燈》究竟是作者經歷還是臆想?
    「九層妖塔」的說法,出自網絡小說《鬼吹燈》。其實,「九層妖塔」真實存在,名字沒網絡小說那麼邪門,俗稱叫做「九層妖塔」,學名/歷史原型則叫「血渭一號大墓」。 近日,考古學家們在「血渭一號墓」中獲得了重要發現。
  • 電視劇《鬼吹燈》中的9層妖塔真的存在嗎
    9層妖塔的原型確實存在,聽我細細講來。就屏「九層妖塔」這個名字就讓人感覺到好奇和神秘。考古電視劇《鬼吹燈》之中的「九層妖塔」奇妙和恐怖的故事情節,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的欲望。電視劇中的「九層妖塔」原型是真實存在的,當然《鬼吹燈》之中的「九層妖塔」也是根據這個古墓原型來發掘和拍攝的。「九層妖塔」的原型古墓位於熱水古墓群,熱水古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該古墓群在熱水鄉境內被發現,因此被稱為熱水古墓群,熱水古墓群是公元6~8世紀土谷渾王朝的古墓群。
  • 青海都蘭古墓中的「血渭一號大墓」就是電影「九層妖塔」原型
    看過盜墓小說或電影的人一定非常熟知「九層妖塔」,其實,這個地方是有真實原型可循的,那就是青海都蘭古墓中的「血渭一號大墓」。
  • 當年,河南小夥組團在「九層妖塔」旁盜墓,出貨當天就被舉報
    而文物作為文化的物質載體,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去保護,但一直以來都有一些不法之徒企圖偷盜文物。當年,河南小夥組團在「九層妖塔」旁盜墓,結果出貨當天就被舉報。九層妖塔一、真正的「九層妖塔」近年來隨著各種盜墓題材的作品不斷興起,「九層妖塔」也成為了很多人感興趣的地點。
  • 盜墓沒了,「九層妖塔」跟「鬼吹燈」還有多少關係?
    Shirley楊更像是「重生女王版」楊萍,在古墓中被發現的她與楊萍相貌一樣,但性格卻有天壤之別。更深層的原因則是,Shirley楊已被精絕女王附體,有著統領鬼族的超能力。或許是為續集鋪墊,或許是力有不逮,總之楊萍、Shirley楊以及精絕女王這三個角色在《九層妖塔》中的展開都不夠徹底。
  • 被當地人稱作九層妖塔的古墓,為何挖了兩層,專家們就撤離了?
    《鬼吹燈》中有一座「九層妖塔」,非常的神秘詭異。不過「九層妖塔」並不是作者憑空捏造的,它的原型就坐落在青海都蘭,是熱水古墓群中一座非常特殊的古墓。官方名稱為「血渭一號古墓」。熱水古墓群被稱為「1996年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在被發現之前,就已經被盜挖得千瘡百孔,數千座墓葬無一倖存,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反而是規模最大的「血渭一號古墓」。不是因為盜墓者手下留情,而是「血渭一號古墓」有著無數詭異可怖的傳說。「血渭一號古墓」長150米,寬80米,從正面看上去像一個「金」字。
  • 【HX · 資訊】現實世界中,也有這麼一座奇異的九層妖塔?
    小說中也提到了在現實世界中「血渭」有一座一模一樣的「九層妖塔」,如今電影上映,導演要怎麼還原這座有著神秘色彩的妖塔呢?小說和電影裡充滿神秘色彩的「九層妖塔」是什麼?小說還在連載時,就有人依靠著地圖和小說的線索,研究過九層妖塔在現實生活中的地理位置。
  •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有九層妖塔?是鬼吹燈看多了還是盜墓筆記看傻了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有九層妖塔?是鬼吹燈看多了還是盜墓筆記看傻了經過這麼多年各種科技考古研究發現,上層的夯土下面是一個近30米高的九層高臺建築。而地宮就位於九層建築之下,地宮裡面現在可以基本上確定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江河湖海。
  • 青海「九層妖樓」古墓地區旅遊攻略
    相信很多人都看多九層妖塔的小說和電影,來到了海西州都蘭縣發現,原來它一直存在著,而且至今仍保持著神秘。就連「盜墓筆記」也是真的,幸運的是那些被盜文物全部追回,來都蘭縣一定要感受九層妖塔神秘的魅力,它比電影裡更有故事。
  • 九層妖塔並不是傳說,專家挖到第3層突然叫停,塔內發現了什麼?
    電影《九層妖塔》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中講述了一支探險隊深入崑崙山腹地考古,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們不僅遭到神秘生物的輪番攻擊,還不小心墜入了九層妖塔。從此開啟了九層妖塔的探秘之旅。神秘的九層妖塔,它真的存在嗎?世界上還真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現實中的九層妖塔到底有多神秘呢?
  • 當年九層妖塔被專家挖到第二層就停止了,外國鍵盤俠是怎麼評價的
    自從《九層妖塔》上映之後,有很多觀眾都從這部劇中知道了九層妖塔的存在。劇中主角進了九層妖塔以後,簡直九死一生,最終倚仗著超好的運氣才走了出來。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九層妖塔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考古專家曾經還進行過挖掘。不過,挖掘隊卻只挖到第二層就停止了。外國的一些鍵盤俠抓住這次機會,在網上評論中國人怕鬼。
  • 盜墓高手遠赴青海,挑戰「九層妖塔」,他在裡面究竟看到了什麼?
    青海省熱水古墳群是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在都蘭縣熱水鄉野外調查時偶然發現的,現在已經發現了200多座古墳,屬於唐朝初期西藏大型墓葬群。盜墓小說《鬼吹燈》中的九層妖塔原型是其中一座墓,離血魏一號墓不遠,熱水墓也很有名。
  • 血渭一號大墓(九層妖塔原型)停止發掘的真正原因!
    《鬼吹燈》中的場景,前幾年還被改編為影視劇,是純粹虛構還是參考有原型?答案不言而喻。九層妖塔原型「血渭一號大墓」1996年青海藏族自治區發現一座古墓,在考古學家感到此地後,以第一座古墓中心向周圍輻射幾公裡,竟陸續發現數百座古墓,針對這片古墓群,考古界定名為——熱水墓群。
  • 九層妖塔現實原型,兩撥摸金校尉成功得手,關鍵時刻被舉報
    」九層妖塔有何神秘?一行人此前並未有什麼重大發現,都是小打小鬧,就在準備離開這裡時,忽然聽旁邊的當地居民提起一個地方:九層妖樓。這是當地人經常慣用的稱呼,如果不是因為這次機緣巧合,九層妖塔的秘密,不知道還要埋藏多久。
  • 血渭一號大墓 精絕古城中九層妖塔的現實原型 魚說分享
    不過啊,小魚今天不談演技,也不談取景,小魚想和大家單純來聊聊這精絕古城中神秘而恐怖的九層妖塔,這座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存在著的九層妖塔——「血渭一號大墓」! △ 「語音內容由「魚說」提供」這一段描寫,是《鬼吹燈》中九層妖塔被刻畫出來的樣子,事實上,真實的九層妖塔——「血渭一號大墓」也有著同樣的面容,只不過不同的是,鬼吹燈中的九層妖塔在地下,而現實中的九層妖塔在地上!
  • 原來「九層妖塔」其實就是簡陋版的"黃腸題湊"
    二、熱水墓群1982年-1985年,在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山腳下發現一座古墓,結果發掘時發現,這裡以第一座古墓中心向周圍輻射幾公裡有數百座古墓,針對這片古墓群,按照地名就定名為熱水墓群。熱水墓群分布在熱水、扎瑪日、沙爾塘、斜歪四個村境內區域內,共計各類型墓葬165座,但大部分已被盜掘。墓葬主要分為梯形和圓形兩種。墓冢以夯土築成或堆滿礫石後蓋以夯土,夯層間鋪有沙柳枝條。
  • 青海的「九層妖樓」墓葬群,真有影視劇裡說的那樣嚇人嗎?真相是
    相信大家都對盜墓類的影視劇感興趣,充滿了懸疑與刺激,總想知道每座墓背後的故事,小編也不例外。其中在盜墓類影視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便是青海的「九層妖樓」,也有稱作「九層妖塔」,聽著名字就讓人有一種恐怖的感覺,那麼這個人們口中的「妖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真的有傳說中那麼邪門嗎?
  • 比盜墓筆記高了九層妖塔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終於被我逮到大 bug !
    >這部鬼吹燈比盜墓筆記高了九層妖塔!《九層妖塔》— 中國版哥斯拉,給你個眼神自己體會~現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豆瓣評分8.6《盜墓筆記》4.8、《九層妖塔》4.2看來這句話說得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最新劇情中,安力滿老爺子認為:「考古研究=國營盜墓。」網友們紛紛表示真心為安力滿老爺子的智商擔憂啊!這時候藏拍先生必須站出來科普了:考古≠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