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群光(臺灣) David Qin(香港)
妥瑞與過動症雖然症狀完全不同,但卻是兩種病因很接近的疾病,只是由於受傷的腦回部位的不同,因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前者是因為主管隨意肌運動的腦部的神經細胞受到傷害,而後者則是主管情緒的腦部神經細胞受到傷害。
本文所談的妥瑞症,乃係指單純型妥瑞症,也就是只有動作或聲語tics,而沒有其他併發症。
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
一、 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名稱之由來與流行病學:
公元 1885 年,有一位叫 Gill de la Tourette(1857 -1904)的法國神經科醫師,發表首篇有關有抽動症( tic )患者的文章 ,後人就將這種伴隨有無法以意志力來控制肌肉抽動之疾病稱為 Tourette’s Syndrome,中文譯為妥瑞症。至於有合併過動的妥瑞症,則歸入ADHD ,這時的 tic 是 ADHD 並發的症狀之一。 多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妥瑞症的發生率約為每一萬人中有 5 - 10 例,男女患者的比例為 3 - 4。好發於幼年期,平均在 3 - 9 歲首次發作,但也有人在青少年或成人期才首次發作。
觀察顯示 ,如果父母有妥瑞症者 ,其子女發生妥瑞症的比例較高 。若父親有妥瑞症,則外表長相越像父親的,有妥瑞症的比例似乎也越高。有一個 43 對雙胞胎的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兩人都得到妥瑞症的機率為 53% ,但異卵雙胞胎同時有妥瑞症的只有 8 % 。妥瑞症被肯定有家族傾向 ,但真正的遺傳基因方式還不清楚,但後天的居住環境及飲食習慣的影響也非常大。
二. 妥瑞症的致病原因:
妥瑞症的病因,是因為患者罹患腸肺漏症在先,過敏原侵入血液中。再加上有腦漏症,過敏原又再穿透血腦障壁進入主管隨意肌的腦回中,引發腦神經細胞發炎,發炎的腦神經細胞於是就發出頻率在 13 ~ 40Hz 的高頻率求救訊號,因而引起相對應的肌肉群產生無法以意志力對抗阻止的收縮。表現出來的運動肌肉異常症狀很多元化,如眨眼、臉部肌肉抽動、異樣表情、搖頭、聳肩、吐舌頭、揮動上肢、抖動下肢、軀幹不由自主扭動及發出怪聲等等,表現的症狀端視受影響的腦回部位而定。
圖:腦組織外觀及主管隨意肌之腦回
圖:主管隨意肌之腦回
三. 妥瑞症的症狀:
按照症狀來分,妥瑞症的症狀可分為動作型tics及聲語型 tics,端視那個部份的腦回受損而定 。不論是由於控制頭臉頸及四肢軀幹的異常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動作,或是由於控制發聲器官的肌肉收縮所發出的聲音,英文統一都稱之為 tics,有人把 tics翻譯成抽動症,「 抽動 」在中文中的字義是指用眼睛能看得到的動作,但如果只是發出用耳朵聽到的怪聲 ,並沒有中文語意中的 「 抽動 」,因此tic 這個英文字,很難在信亞達的原則上翻譯成中文,因此傾向不翻譯,而是延用原文tics,tics可分為動作型 tics 或聲語型 tics,有這兩種 tics 的患者都統稱之為有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
動作型tics是一種突然的短暫的、無特殊意義的不由自主,用意志力也阻止不了的動作 ,如眨眼、裝鬼臉、噘嘴、聳肩、伸舌頭、揮舞上肢、下肢亂動、鼻子抽動、搖頭晃腦、緊縮肚皮、手指移動、跺腳、整個人上下跳個不停 ,嚴重者甚至不停的扭動四肢及軀幹,導致無法正常上學、進食、如廁。
聲語型 tics有如清喉嚨、咳嗽、吐口水、發出尖叫聲、 狗叫聲以及其他各種聲音,也有罵粗口穢語,甚至聽到鳥、狗、貓等動物叫聲後,就會學著改變叫聲等。
大多數患者 tics 的型態都很固定,甚至妥瑞症發作多年而一直未曾改變 tics 的型態。有的人是單純動作 tics 、單純聲語 tics,也有人是動作聲語兩者同時合併發生,也有些人的 tics一直在改變,這是因為被波及的腦回部位也不停的改變所導致,就好比人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在哪裡就哪裡癢,如手癢、腳癢、背癢。
減緩或加劇妥瑞症發作的狀況
1. 妥瑞症患者若專心於某樣他真心喜愛的事物上,如彈琴、打電玩、看錄像帶時,妥瑞症狀常會暫時消失。
2. 進入熟睡狀態時,症狀大多完全消失。
3. 感覺壓力大、心裡緊張時,如要上臺說話或考試前症狀會加劇。
妥瑞症與癲癇的鑑別診斷
在 3D EEG 上,癲癇腦波跟妥瑞症的異常腦波很類似,近乎無法區分,但妥瑞症發作時,患者是清醒的,但癲癇發作時,大部分患者都會短暫失去意識 ,癲癇患者有可能在睡夢中發作,但妥瑞症則不會。
四. 妥瑞與過動症發病的生化轉機─腦蛋白毒:
肌肉的硬度相當於豆乾,脂肪的硬度相當於豆腐,而腦組織的硬度則相當於豆花。新鮮的腦組織是非常柔軟脆弱的。
作者王群光醫師,在之前處理極度嚴重的腦挫傷、腦出血的重度昏迷患者時,在手術中,先把頭蓋骨鋸開一小塊「窗口」,把硬腦膜切開後,由於腦內壓力極高,受損的腦組織就像豆花一樣由窗口處持續的湧出來,完全無法阻擋。只有等到腦壓自行降低後,才會停止再繼續冒腦「漿」出來。
腦組織雖然極度脆弱,但腦組織卻被一層強韌的袋子(硬腦膜)所包裹住,硬腦膜外頭又有堅硬的頭蓋骨保護,腦組織唯一跟外界連通的管道是血管,血管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有吸盤的星狀細胞,星狀細胞負責自血管中吸收營養素及氧氣來供應一千五百億個腦神經細胞,星狀細胞吸附在血管上的吸盤嘴巴開口處就是血腦障壁。
此血腦障壁一旦有破損,經由腸肺漏處進入血管血液中的大份子蛋白質(過敏原),便會經由這破損的大破洞入侵腦部,原本只在血管中巡戈,其細胞膜外早已配戴了專門用來對抗這過敏原之 IgG武器(抗體)的巨噬細胞,或是裝配了 IgE武器的肥大細胞,就會尾隨此過敏原進入腦部,對此過敏原發動攻擊,
釋放出細胞素(cytokine,由巨噬細胞釋放)或組織胺(histamine,由肥大細胞釋放)等化學武器。釋放這些化學武器,也就是「自由基」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攻擊過敏原異物,但自由基也是一種對正常細胞會有傷害的化學物質,巨噬細胞(macrophage)與肥大細胞(mast cell)都是負責保衛人體的免疫系統戰士,戰士與過敏原的戰場如果是發生在主管隨意肌運動的腦回,這些自由基化學武器也會殃及無辜的正常神經細胞,腦神經細胞受傷後就會喊救命,發出高頻(13Hz-40Hz)的 β 腦波,由於這些主管隨意肌的腦神經細胞不聽指揮,自動自發的發出異常腦波,因此受害者就會表現出無法控制的肌肉抽動或發出聲音,這就叫 tics,也叫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應用非侵入性的簡易 3D 立體腦波,就可以偵測到異常腦波的發生與 tics 是同步發生的。
如果免疫戰士與過敏原的戰場是發生在主管情緒的腦 ,則此部位也會發生異常的β腦波,此時患者則會出現情緒方面的異常,例如暴怒、打人、搗蛋、注意力不集中、愛搶話、上課不遵守秩序、易與人爆發衝突等,但並不會發生 tics,有這種症狀的孩童就統稱之為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不論是妥瑞或過動症,其發病原因都是共通的,都是由於有腸漏肺漏在先,過敏原經由滲透性改變的肺泡或腸黏膜進入血液中,再經由損毀的血腦障壁處進入腦組織內部所造成腦神經細胞發炎後遺症,所謂「腦蛋白毒」,指的就是這些不該進入腦組織的大份子蛋白質(過敏原)。
五. 腦神經與皮膚黏膜過敏發炎的關聯性:
有些妥瑞症患者會同時表現出鼻子、皮膚、眼結膜等部位的過敏,但有些患者卻完全沒有任何過敏的症狀。
根據作者以自然療法治癒過兩百多位妥瑞症患者的經驗總結,妥瑞症其實只是過敏性疾病在神經系統上的一種症狀表現而已,也就是說妥瑞症(基因異常的舞蹈症例外)的肇因,都是食物或空氣的大分子蛋白質進入腦部所引發。
臨床上也觀察到:凡是皮膚過敏很嚴重者,絕少有人罹患妥瑞症,也絕少人有過動症(ADHD)。而大部分的自閉症患者,幾乎都沒有鼻子、皮膚的過敏症狀。妥瑞、過動及自閉患者的血液中,大都可以發現非常高的食物或環境過敏原的抗體。但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卻比較常並發注意力不集中(ADD),這與鼻塞造成腦部缺氧及 CO2 過高,因睡不好而第二天沒精神有關。
皮膚黏膜與神經組織都源自於胚胎時期的外胚層(ectoderm)。在胚胎 21-26 天時,胚胎外胚層凹下去的部分就成為神經管(Neural tube),神經管頭端
(Cephalic part)發育成腦神經,尾端(Caudal part)發育成脊髓及周邊神經,外胚層被折在外的部分,就成為皮膚黏膜。
如果用民間通俗用語來說,就是「毒」如果在來自外胚層的皮膚上發作出來,發完了,就不會發在腦裡。如果用比較科學的術語來說,就是一個人如果有腸漏肺漏,大分子的蛋白質會經由腸肺漏處進入血液中,身體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mast cell)及巨噬細胞(macrophage)與過敏原作戰的戰場如果是在皮膚表層,造成正常的皮膚受到波及傷害,皮膚就會產生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如果過敏原進入同屬於源自外胚層的腦神經組織,在腦部發生了戰爭,就在腦部引發了腦部疾病。由於曾有兩百多位妥瑞症患者,在避食高抗體食物及服用可修復腸肺腦漏的細胞原料後,就被治癒了,作者受到此成果的啟發,才提出腸肺腦漏引發妥瑞過動症的「 假說 」( Hypothesis ),不然就無法合理
解釋作者所觀察到的所有現象。
六. 妥瑞症及過動症的診斷方法:
1. 看與聽
有經驗的醫師只要用眼睛瞄一下妥瑞症患者之動作,用耳朵聽其聲音就可以立即下診斷。但有些孩童只是輕微眨眼,有可能被眼科醫師當成眼睛結膜炎而點一段時間的眼藥水,若無效才會想到有可能是妥瑞症。有些孩童則是輕微扭動鼻子或發出咳嗽聲,讓人誤以為是過敏性鼻炎或氣管炎。過動患者的父母可以用手機錄下給醫師看因為,若在醫師診間時沒有 tics 發作,醫師也很難下診斷。
2. 3D 立體腦波(3D ElectroEncephaloGram,3D EEG)
3D 立體腦波是診斷妥瑞及過動症最有效又廉價的非侵入性工具,對於追蹤後續的腦波是否有改善也非常管用。3D EEG 被普遍應用於各種高端先進科技領域,但臨用於臨床診斷之論文甚為欠缺。
對於有明顯 tics 的妥瑞症患者,作者都會在做 3D EEG 時同步做錄像,把患者的動作部位及計算機屏幕上的腦波影像都錄在同一個畫面中,患者痊癒後再將治療前後錄像播放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看,全家都笑得很開心,樂開懷。
我們觀察到的異常肌肉動作都是由波長在 13Hz 以上(13Hz-40Hz)的 β 波所引發的,計算機屏幕上異常 β 腦波的出現,與患者之異常動作是同步出現的。以搖頭來說,如果左側出現一道異常的 β 波,則患者的搖頭必定是側向右邊,要是右側先出現異常 β 腦波,零點幾秒後左側再出現異常 β 腦波,則患者的頭也必定先偏向左邊,零點幾秒後再偏向右邊。這跟右側腦中風,對側也就是左側癱瘓的道理是一樣的。
不過如果只是輕微的不由自主眨眼,由於控制眼皮肌肉不需用到太大的腦電波,因此如果是極輕微的 tics,有時並不一定能測量到異常β腦波。剛開始時放電強烈的腦細胞,電放久了神經細胞也會疲累,因此成人妥瑞症患者的異常腦波,往往沒有兒童的異常腦波那麼強烈明顯。
3. Hydrogen challenge Test
Hydrogen(H2)challenge Test 對於 3D EEG 的判讀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我們請測完 3D EEG 及 HRV 的患者,吸一小時的水電解氣,( 水被電解後會產生氫氣及氧氣 ),然後再回到診所來測第二次 3D EEG 及 HRV ,觀察其吸入 H2+O2 前後之變化可以得到很多有用信息。
由於神經細胞內粒腺體中的鍋爐發電機,是可以燃燒食物中氫原子(H)的燃料電池,吸入的H2 也可以直接提供兩個電子,參與呼吸鏈中的電子交換,再經由柯氏循環(Kreb’s cycle)產生了 H2O 及 ATP。H2 會對人的腦波產生雙向調節反應,如果是以產生 H2O 為主,則原來異常的β波就會降低,而若以產生 ATP 為主,則腦波會比吸入 H2+O2 前更高,由此可以得到很有參考價值的 3D EEG 及有很大比例的妥瑞症患者,往往在吸了 H2+O2 1 至3 小時後,異常腦波就自動變為正常,原本很嚴重的 tic 也會在異常β腦波後也同步跟著消失,經常呈現戲劇性的效果,家屬往往看得目瞪口呆,覺得不可思議,以為在變魔術。不過,一個人吸了 H2+O2 後的 3D EEG 的α βθδ腦波強度到底是升高或降低,通常是無法事先預測的。不論升高或降低,都有其特定的臨床意義,如何判讀 3D EEG 的 Hydrogen challenge test 就跟把脈一樣,可意會卻難以言傳,往往考驗判讀的「功力」。
4. 腦蛋白毒 IgG IgE 抗體
想要找出進入腦部搗蛋的「腦內蛋白毒」元兇,到底是來自哪一種食物或環境中的蛋白質,最科學的方法就是抽血檢測其 IgG IgE 專一抗體,找出患者體內有高抗體的食物或環境抗原,只要徹底避食,妥瑞症及過動的症狀就會在數天內減緩。
妥瑞及過動症患者,如果症狀已經消除,絕少人會主動回診。但也有人會慎重其事的在 1-2 年後再回診,希望能作第二次的抽血檢驗,追蹤觀察體內之抗體是否已降低或變成正常,吃起東西來比較放心。如果能徹底停食或隔離該高抗體物質,並持續服用腸肺腦漏之配方,經過 1-2 年後,原有的高濃度抗體就會降到正常水平。
圖:豌豆筴及地瓜等抗體圖:奇異果及木瓜抗體降低降低
七. 妥瑞過動症的治療:
1. 阻斷
在腸肺腦漏被修復前,先根據抽血檢測 IgG IgE 特定抗體的報告,來判斷何種食物該暫時避免服用,先避開有高抗體的食物。避免「蛋白毒」過敏原持續進入腦中,大部分患者都會在避開過敏食物2-3 天后,症狀就開始明顯緩解。
在腸肺腦漏被修復之前,如果不小心吃到禁忌食物,第二天又會再度發作,透過這種臨床觀察就可以得到妥瑞症與特定食物有絕對關聯性的直接證據。
2. 修復
修復腸肺腦漏與修復受損的腦神經細胞,所採用的為同一處方,就是以大量HRV Omega 369及 Vitc 以及少許的 Bcomp,B3 及 B12。其他如 Ca++、Mg++、GABA 亦有輔助效果。
由於腸肺黏膜在數天內就會被汰舊換新一次,因此只要能提供足量的好(Omega-369)油脂,腸肺黏膜及血腦障壁(BBB)恢復得極為快速。組成腦神經細胞的成分中,有 70%為油脂,水份甚少,因此油脂的足量攝取,對促進腦神經細胞的修復極為重要。所謂「足量油脂」係指每天所吃下的油脂量應佔每天總熱量來源的至少 70%。如果以體重來計算,一公斤體重必須攝取至少一公克的油脂。
3. 抗發炎物質
Vitc、Omega-3 及 H2 都有很好的抗發炎效果,其中以 H2 的效果最強,因為 H2對腦內毒性最強的毒性 OH․ 自由基,其有高度選擇性抗氧化作用(Highly selective antioxidant)。可以把 OH․ 自由基中和成水(2OH․+H2→2H2O)。故 H2+O2 水電解氣體對於妥瑞過動患者,具有關鍵性的重要性,對 ADHD 患者亦然。
( 注 :H2 是空氣中原本就存在的天然氣體,人腸道中的益菌,每天也會產生 H2,成人腸道每日會產生 14 公升 H2,H2 被廣泛使用於深海潛水,用來取代空氣中佔 78%的氮氣 N2,以防止潛水夫病,在氧氣 O2 不缺乏的前提下,H2 已被證明是絕對安全的天然氣體。)
高劑量(Megadose)Vitc 不但有很好的抗發炎抗氧化功能,Vitc 又可促進膠原蛋白(Collagen)生成,膠原蛋白對細胞的作用就類似膠水,可以把細胞與細胞之間黏得更緊密,減少縫隙,對腸肺腦漏的修復肯定是有很大效用的。Vitc可採用口服劑型,每公斤體重可服用到0.3公克,至少也必須0.1gn / kg 克才能有效果,但有些腸黏膜欠佳者可能吸收不了時,就必須採用靜脈點滴注射,Vitc 注射劑量也是每公斤體重 0.3 克,注射時並用 Bcomplex 及 B12,對於腎功能良好(指 BUN CRE 正常)者,水溶性 Vitc 的注射是很安全的。但肝腎功能異常,腎絲球過濾率低下者,應避免服用或注射大劑量 Vitc。
4. 低升糖飲食、生酮飲食
腦神經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量是一般體細胞的 30 倍以上,腦細胞在放出超大量的異常腦波時,需要非常大量的葡萄糖來作為燃料,才能在瞬間產生超強大的電力(ATP),妥瑞過動症患者常在吃了大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或碳水化合物之後,症狀就會加劇。因此,有妥瑞過動症的兒童,不但不可食用有加了蔗糖、果糖、葡萄糖味劑的飲料食物,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也要限量。
一般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常佔了熱量來源的 50-60%,而低升糖飲食的定義,就是碳水化合物只佔 10%,而油脂佔 70%。如果是極度嚴重的妥瑞症,使用上述常規處置無法奏效時,可以考慮採用嚴格的「斷醣生酮飲食」,也就是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降到佔熱量來源的 2%,脂肪佔 90%,蛋白質佔 8%。嚴格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曾被發現對重積性癲癇(status epilepsy),也就是吃任何藥物都無法使之停止發作的癲癇有緩解效果。癲癇跟妥瑞過動症一樣,都是由於異常 β 波(13Hz ─ 40Hz)所引發,在抗癲癇藥物尚未發達的 1920 -1930 年代,斷醣生酮飲食曾被廣泛來作為抗癲癇的食療法,曾發表過百多篇相關論文,生酮飲食對 50%的患者有改善緩解效果,但後來因為抗癲癇藥物的效果更快,此抗癲癇食療法就被淡忘。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