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電影?不就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改編嗎?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那你就錯了。其實盜墓類型的電影早就已經不再之和冒險掛鈎。我們所看到的盜墓電影,不管是《盜墓筆記》也好,《鬼吹燈》也好,都是主角領著一幫子人去各種稀奇古怪的墓裡面探險,說實話,這些小說很棒,但是改編成電影之後就少了小說中的一些味道,因此也有很多改編自盜墓小說的電影屢屢滑坡。
可是,為什麼盜墓劇就一定只能夠冒險呢?最近就有這樣的一部電影,無關冒險,卻以另一種方式在詮釋盜墓劇。《護寶天師》,影片講述了一段在特殊時期,洛陽的幾個守墓人竭盡全力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守護好世世代代守護著的狄公墓。
日軍侵犯進了洛陽,為了擴充軍備,不惜帶著大量的軍隊上郊外尋找墓葬。可是這些日軍恰恰遇到了世代守護狄公墓的韓家,代表人物就是韓古兒和張天師。另一邊,駱陽是風鈴寨土匪駱大彪的兒子,他們本是在風鈴寨安安心心的做土匪,可後來卻被日本人給殺了,駱陽也去到了張天師守墓的地方。
守墓確實算是個新鮮的題材,如今上映的盜墓題材的電影中很少有關守墓人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守墓人不僅真實存在,而且又非常悠久的歷史,不過並不像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住在墓穴裡,而是住在墓外邊,平常會打掃一下墓葬周圍的衛生以及防止盜墓賊偷盜。
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專人發給守墓人工資,不過現在盜墓人已經很少見了,一是沒有了收入來源,二是後代基本上沒有人會去做守墓人這個職業。這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
在電影當中,老太監見到自己的師兄張天師時,知道了張天師就是狄公墓的守墓人,第一反應之下就是問張天師狄公墓裡面有沒有很多寶貝,張天師看到自己的師弟如此貪婪,本來是非常鄙夷的。但是後來這個老太監說自己需要拿錢去招兵買馬,把皇上給迎接回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大清早就已經亡了。
而且影片中處處傳遞的都是為了大義而不顧小家的集體利益感,我倒是覺得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一點值得讚揚的可能就是影片中所描寫到的兒女情長了。在現在的盜墓劇中,大部分都是以男性為主角,但是時間一長就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護寶天師》卻走了不一樣的路線,影片中稍有提及到韓古兒和駱陽的感情,不過也只是淡淡的一筆帶過,但是卻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在《龍陵迷窟》如此火熱的情況下,有這樣一部不一樣的,玩出花了的盜墓劇,試一下也未嘗不可。
我是七條娛聞,關注我,帶你看更有料的娛樂圈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