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1日起,楊冪、劉雯、易烊千璽、宋威龍、韓東君、江疏影、張藝興、林允等眾多明星紛紛宣布與其代言的國際大品牌解約。
此次,眾多明星紛紛選擇解約,是因為不少國際大牌不尊重我國國家主權,有的在其設計的商品上公然將香港、澳門、臺灣標註為國家,有的在其官網將中國部分地區作為國家進行錯誤表述,這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傷害。
8月11日凌晨2點,楊冪工作室發布聲明稱,「無論何時,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都神聖不可侵犯,更不容分割!」,單方面停止與範思哲的全部合作。
範思哲隨後發布聲明道歉,然而網友並不買帳,稱「道歉聲明外網安排一下」。
就是這款↓
8月11日17時47分,範思哲再次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品牌繼承人及首席創意官Donatella Versace的中英文道歉聲明,並在海外多個官方社交帳號上,發布中英雙語道歉聲明。
據《人民日報》報導,源自紐約的時尚品牌——蔻馳(COACH),也被網友發現設計T恤及官網搜索欄不尊重中國主權,將香港、澳門和臺灣列為國家。↓
8月12日10時53分,劉雯在其微博宣布,「任何時候,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神聖不可侵犯!由於我選擇品牌的不嚴謹,給大家帶來了傷害,在這裡我向大家道歉!我熱愛我的祖國,堅決維護中國的主權!」
隨後,8月12日12時37分,Coach在其官方微博致歉。
繼範思哲、Coach之後,有網友發現奢侈品牌「紀梵希」涉嫌「分裂中國」。據網友上傳照片顯示,一款紀梵希T恤背面印有大寫英文字母書寫的城市和國家名稱,其中「北京」、「成都」、「重慶」、「廣州」、「杭州」、「上海」、「瀋陽」、「深圳」、「天津」、「武漢」對應的國家為「中國(CHINA)」。
而同樣在列的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卻以「獨立國家」的形式出現。HONG KONG(香港)對應的「國家」一欄裡,寫著「HONG KONG(香港)」,TAI PEI(臺北)對應的「國家」一欄裡寫的竟然也是「TAI WAN(臺灣)」。↓
對此,8月12日12時32分,易烊千璽方面聲明表示,「易烊千璽工作室以及易烊千璽先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並終止與紀梵希美妝的一切合作。作為該品牌美妝代言人的易烊千璽,得知紀梵希T恤涉及侵犯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迅速作出解約決定,獲得眾多網友支持。
隨後,紀梵希在微博致歉。
緊接著,8月12日13時49分,歡娛影視聲明表示宋威龍解除與亞瑟士的所有商務合作。
隨後,韓東君也表示停止與亞瑟士的代言合作。
此前,有網友發現,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sics)官網存在將香港和臺灣列為國家的現象。↓
各路國際大牌正輪番道歉不停登上熱搜。8月13日8時31分,施華洛世奇發布聲明,對情感受到傷害的中國人民、無辜受到牽連的各合作單位及亞洲代言人江疏影女士,我們感到萬分抱歉。
此前,有網友發現施華洛世奇官網將香港列為「country(國家)」。↓
品牌雖已經致歉,但隨後在11時2分,江疏影方面聲明稱,向施華洛世奇品牌發出《解約通知函》,並已停止與施華洛世奇的一切合作關係。江疏影的這一解約行為獲得眾多點讚,並登上熱搜。
8月13日晚,在國際品牌Calvin Klein(以下簡稱CK)宣布林允成為亞太區代言人僅一天後,林允方面發布聲明稱,林允及團隊發現合作品牌Calvin Klein美國官網,「內有涉及我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表述不準確問題」,並宣布停止與Calvin Klein的一切合作關係。
據悉,早前有網友發現CK美國官網將香港列為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同時作為CK品牌全球代言人張藝興的態度就值得玩味了。首先,張藝興工作室於12日宣布要與其所有合作品牌進行排查。隨後,13日下午,張藝興方面宣布與三星解約。
當施華洛世奇在其官網出現嚴重錯誤後,江疏影選擇迅速解約表明立場。CK美國官網將香港、臺灣錯誤標記為國家後,作為CK代言人的林允也迅速表明態度,然而直到北京時間8月14日14時,作為CK全球代言人的張藝興仍然未對CK這一錯誤進行任何回應。
由楊紫代言的斯凱奇品牌,在其國外官網對中國香港、臺灣的表述劃分也出現嚴重錯誤。作為代言人的楊紫,變成了「沉默的證人」,沒有任何回應。↓
目前,該品牌官網雖已修正表述,但是在國家尊嚴面前,不容有任何挑戰。
明星的號召力極強,他們除了給大家帶來喜聞樂見的各種作品,更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不少年輕人更是將明星視為崇拜的偶像,明星的一言一行更會影響其粉絲。
以楊冪為例,其微博擁有1.04億粉絲。當其發現代言品牌範思哲侵害國家主權時,選擇的是當機立斷,不計較個人商業利益損失,教會了範思哲們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楊冪果斷選擇解約範思哲後,各路品牌紛紛致歉輪番上熱搜。到底是什麼讓眾多國際大牌紛紛立馬轉變態度呢?
據了解,眾多奢侈品牌十分依賴中國市場,2012年至2018年間,全球奢侈品市場超過一半的增幅來自於中國。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7700億元(約合1150億美元),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
然而,不少國際品牌一邊在中國市場賺錢,一邊做著傷害我們國家尊嚴的惡劣行徑。當發現苗頭不對時,紛紛選擇道歉,求生欲極強。
《人民日報》對此評論稱,值得深思的是,一些跨國企業一被抓住現形,求生欲強烈,常規動作就是道歉。問題是,光道歉有用嗎?
如果真有善意和敬畏之心,就不應動輒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真正汲取教訓,也不至於「排隊」似的在港澳臺問題上亂做文章。
在中國做生意,就得遵守中國法律,這是原則問題。面對不守規矩的跨國企業,我們除了譴責,也該從「工具箱」裡拿出點自衛工具。
此前,D&G在辱華事件後,至今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都主流電商平臺均無法搜索到該品牌,其在中國電商銷售渠道仍處於幾乎被全面切斷的狀態,兩位創始人身價縮水30億(今年3月份福布斯排行榜),該品牌營業額更是下降50%。
在中國市場賺錢的同時,只有遵守相應的法律,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才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D&G涼涼的事件告訴大家,這一屆的網友並沒有那麼容易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