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丨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召開,部署2021八大重點任務

2020-12-25 北京文博

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在京召開

12月21日—22日,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總結2020年文物工作,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回顧「十三五」改革發展,謀劃「十四五」事業布局。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作工作報告,會議由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主持,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胡冰、關強出席會議。

胡和平指出,「十三五」期間,全國文物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擔當盡責、守正創新,推動我國文物事業取得顯著成績。2020年文物保護得到全面加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有為,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廣大文物工作者展現出良好的幹事創業精神,文物事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胡和平強調,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準確把握當前文物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遠景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持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任務落地見效。要把考古放在文物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化歷史研究,始終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積極拓展文物合理利用途徑,讓更多成果惠及民生,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要加強統籌謀劃,把握正確方向,高標準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統籌推進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推動文物事業發展新徵程行穩致遠。

劉玉珠強調,2020年全國文物系統與黨中央要求對標對表,中央部門協同優化文物保護利用頂層設計,地方黨委政府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更加樹牢。全國文物系統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穩妥積極,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系統推進,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持續健全,博物館工作創新發展,革命文物工作穩紮穩打,機構隊伍建設支撐有力,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全面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務實開展,文物追索返還提振士氣。「十四五」期間,全國文物系統要在「十三五」文物事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基礎上,在更高起點上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全面提升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力推進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部署2021年工作,要求全國文物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圍繞建黨百年,做好保護展覽展示宣傳,加強文物保護、考古和歷史研究,築牢文物安全底線,深化博物館和社會文物改革發展,加強文物國際交流合作,持續加強文物保護隊伍機構能力支撐建設。

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中央有關文博單位、科研機構負責同志,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部分省級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同志,國家文物局機關各司室和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回眸2020 展望2021

開啟文物事業發展新徵程

回眸2020

2020年是中國文物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全國文物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文物事業改革發展,廣大文物工作者攻堅克難、凝心聚力,守正創新、奮發有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物工作亮點頻現。

牢記囑託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

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有力

2020年9月28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我國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極大提升了文物工作社會地位,極大鼓舞了全國文物工作者幹事創業精氣神。

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36次,發表系列重要論述,考察雲岡石窟、嶽麓書院、潮州古城、大運河揚州段、西安交大西遷博物館、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9省18處文物博物館場所,強調要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研究闡釋,堅持守正創新,為文物事業發展提供根本遵循。

一年來,全國文物系統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擔當盡責、守正創新,推動我國文物事業取得顯著成績。文物保護工作更加紮實,文物利用邁上新臺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大格局逐步形成。在加強考古工作,加大石窟寺、古塔、古厝保護力度,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進流失文物返還等方面採取了有效舉措。文物保護利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文明交流互鑑作出了重要貢獻。

頂層設計持續優化

文物保護共識深化

一年來,國辦《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公共文化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國家文物局同中央各部門、各地方政府通力協作,文物保護利用頂層設計持續優化,統籌協作不斷加強。

一年來,地方文物管理機構編制不斷加強,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推進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開展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立文物犯罪案件偵查處,開展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重點績效評價和調研,文物保護管理需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出臺加強軍隊營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新規。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持續發揮作用,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部際協調機制正式建立。一系列新突破新成就,鐫刻在文物事業發展的長河中。

同時,推進《文物保護法》修訂,修訂完成《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上報待審;高標準編制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全面謀劃未來五年改革發展,積極推動在國家上位規劃中加大文物工作權重。

在各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更加樹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形成共識。19個省級黨委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研究本地區貫徹落實意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意見,23個省份將文物安全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疫情防控穩妥積極

服務大局創新出彩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文物系統積極作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文物事業改革發展。

印發《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穩妥推進全國文博單位有序復工和常態防控,各地博物館推出2000餘個在線展覽項目和雲教育活動,拓展「雲展覽」「雲考古」「雲直播」「雲講堂」等文博服務新業態,開展「文物系荊楚 祝福頌祖國」接力活動,舉辦「英雄武漢英雄城 革命精神永傳承」武漢革命文物線上展示月活動,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見證物的徵集工作,有效開拓文物發展新格局。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指導各地文博單位、考古發掘項目、文物保護工程分級分類、精準施策有序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文物臨時進出境審核管理服務便利優化,有力服務國家大局。

考古研究穩紮穩打

文物保護系統謀劃

一年來,考古研究實現新跨越。夏文化研究(2020-2024)等7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啟動實施,浙江井頭山遺址、河南二里頭遺址等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成果,甘肅白石崖溶洞遺址等12項重要考古成果定期發布,新疆、西藏、青海等邊疆民族地區考古成果豐碩,黃渤海海域近現代海戰史跡考古調查、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持續推進。

石窟寺保護加強統籌謀劃,全國性專項資源調查全面鋪開,58項搶救性保護項目抓緊實施,嚴厲打擊盜竊盜割石窟寺違法犯罪行為,石窟寺保護科技研發重點計劃布置開展,石窟寺景區遊客承載量核定公布工作推進完成。

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推進內蒙古武安州遼塔、福建閩侯古厝、山西應縣木塔等保護工作,狠抓整改、健全機制,強化文物保護工程監管。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管理突出重點亮點,「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等申遺工作有序推進。

文物安全底線築牢

執法督察有力有效

一年來,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持續健全,執法督察有力有效,文物安全底線不斷築牢。

強化制度建設,推動實施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健全12359舉報熱線等社會監督機制。強化雷霆舉措,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收效顯著,第五批A級通緝令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全部緝捕到案, 文物犯罪發案量同比下降。實施全國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國務院安委辦督辦的33家博物館和文物建築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基本完成。督察督辦文物違法案件217起,嚴肅查處一批重大法人違法案件。

強化防護能力,推進文物平安工程,指導各地加強文物安全防護設施和文物安全監管平臺。強化應急處置,組織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全力確保文物安全。

博物館體系不斷優化

社會教育功能持續強化

一年來,博物館工作提質增效,博物館體系不斷優化,社會文物管理服務穩步提升。

《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國有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等系列文件出臺,《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譜》啟動編纂。修訂公布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標準,開展第四批博物館定級評估,不斷優化博物館體系。

100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特展、遼寧省博物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等精彩呈現。一年來,各項主題展覽頻繁推出,雲展覽等創新出彩,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積極推進,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不斷凸顯。

革命文物工作力量強化

保護傳承蓄勢待發

一年來,革命文物行政機構從無到有,革命文物工作力量不斷強化,革命文物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成立元年工作紮實,北京、河北等15個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和西安、濟南市文物局設立革命文物處,各地開展革命文物名錄核定公布、革命文物項目儲備、革命紀念館專項調查工作。

一年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不斷升級。推進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推動北大紅樓與中共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整體保護展示、青海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保護研究、山東濰坊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研究保護等重點工程,積極做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陳列展覽。抗美援朝紀念館新館、延安文藝紀念館等建成開放,「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2020」成功舉辦,「追尋先烈足跡」「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閃光的記憶」等主題宣傳欄目陸續推出。

文物科技持續發力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一年來,國家文物局不斷加強科技支撐,啟動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部署「天地聯合田野考古調查關鍵技術」等33個國家重點科技創新體系項目。推動創建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和文物保護裝備市場供給和產業化轉化。

一年來,人才隊伍建設、機構編制不斷加強,成果喜人。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單獨設立文物局或加掛文物局牌子,山西省11個地市和部分縣市區增加行政編制129名專門用於文物保護。甘肅省14個市州、文物大縣全部設有文物局並增加文物安全監管內設機構,敦煌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增加183名事業編制。陝西西安市文物局恢復單獨組建,寶雞市單設文物局作為政府組成部門、12個縣區文旅局全部加掛文物局牌子。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提級副廳市屬直管、增加35名事業編制。新疆成立自治區政府直屬正廳級文博院、核定事業編制65名。內蒙古成立正處級長城保護工作中心、核定事業編制8名。河南洛陽組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遺址管理處、理順龍門石窟研究院管理體制。河北正定縣文物保管所增加48名事業編制。

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全面深化

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一年來,推進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博物館改革發展相關政策文件起草,土地儲備考古前置、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等關鍵性政策制度建設持續推進,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全面展開。全國1051家博物館完成博物館理事會建設,落實「放管服」要求,研究修改文物拍賣管理、文物拍賣標的審核等文件,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涉文物領域相關工作,推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

一年來,民間文物收藏和文物流通經營管理改革不斷深化。上海開展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江蘇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總結拓展,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國有文物商店改制成功。同時,擴大公益性藏品進口免稅優惠覆蓋,推動文物類展品納入「進博會」進口稅收優惠範疇,實現5件古畫回流。

國際交流合作務實開展

文物追索返還提振士氣

一年來,國際交流合作務實開展,文物追索返還提振士氣。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外交新形態,國家文物局積極推進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推動「一帶一路」文物保護交流合作,涉外合作考古納入國家對外援助體系。

一年來,流失海外文物追索工作取得新成就。實施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方案,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接收埃及返還文物藝術品31件。召開德國藏中國文物來源研究網絡會議。加強回歸文物展覽展示,英國返還文物集中宣傳和在線展覽,組織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與專題展覽,網絡點擊量超20億。

展望2021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開創。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奮進「十四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2021年,全國文物系統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強化頂層設計,突出重點亮點,為「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全力開創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推進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面落實全國石窟寺保護與考古工作座談會精神,抓緊推進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實施石窟寺保護重大工程。積極推進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

——加強頂層設計,持續推進事關全局重點工作。繼續推進《文物保護法》修訂,做好《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普法宣傳,推動出臺關於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相關政策文件,發布實施《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圍繞建黨百年,掀起革命文化傳承發展新高潮。實施百年黨史文物保護展示工程,開展革命遺址遺蹟、紀念設施、藏品保護展示項目,實施革命文物宣傳傳播工程。推動召開全國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公布第一批全國革命文物名錄和革命文物主題研學遊精品路線。

——突出考古和歷史研究,生發文物保護新氣象。推進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完善基本建設考古制度。強化學科建設,加強考古與現代科技融合發展,推進文物登錄製度,配合編制《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完成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加強文物保護工程全流程監管。做好申遺工作。

——強化執法督察,築牢文物安全底線。開展長城安全管理狀況調研和重大文物違法案件執法監測,推動國家文物督察試點。出臺文物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相關制度。試行文物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和重大文物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實施文物平安工程。督導各地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和文物安全監管平臺建設。

——深化博物館和社會文物改革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新期待。加強博物館改革發展,做好主題展覽展示和博物館相關博覽會,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作用,建立博物館年報制度,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優化社會文物管理服務,推進上海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規範促進網絡文物拍賣,擴大文物鑑定公益諮詢服務覆蓋範圍,推動出臺公益性藏品進口免稅優惠政策實施辦法。

——加強文物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創新績。深入推進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發起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拓展政府間合作領域。籌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辦好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大會。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力度,加強國際文物市場監測,推進海外中國文物調查和數據資源整理,科學布設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研究基地,組織2021年度「打擊非法販運文化財產國際日」系列活動。

——加強能力支撐,凸顯文物保護利用新精彩。加強機構隊伍,推進文物行政部門、專業研究機構和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建設。加強科技創新,深化「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計劃,遴選公布第八批重點科研基地,建設文物科技基礎資源平臺,創建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宣傳傳播,推進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做好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相關活動,開展建黨百年、文物保護看基層等主題宣傳。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2021年,全國文物工作者將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心態,凝心聚力,守正創新,開啟新時代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相關焦點

  • 劉玉珠:文博人才隊伍初具規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記者 成琪)「『十三五』時期,全國文物系統從業人員由14.6萬人增至16.23萬人,市縣基層文物保護和研究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不斷優化。文博人才隊伍初具規模。」
  • 定調2021 八大重點任務透視市場「風向標」
    原標題:定調2021 八大重點任務透視市場「風向標」   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
  • 權威發布丨我市多措並舉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
    5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我市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推進情況和方案實施辦法
  • 人行成都分行2021年工作會議在蓉召開 重點部署「五大任務」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以下簡稱:人行成都分行)在蓉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上,人行成都分行總結回顧了2020年各項工作,並重點部署了2021年「五大任務」。  會議指出,2020年,人行成都分行按照「兩提升、兩到位」的工作要求,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聯播+丨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在講話中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八項重點任務,為明年經濟工作錨定航向。
  • 2018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召開 為全年文化工作劃重點(附2017年工作總結)
    > 中經文化產業:1月3日至4日,2018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
  • 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12月22日,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和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要求,系統總結「十三五」以來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工作成績,分析把握「十四五」能源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研究謀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安排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苟仲文局長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講話
    今年以來,共召開了39次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了解分析各方情況,通報重要工作進展,研究部署重大事項,確保體育工作大局穩定。  ——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緊緊圍繞「防疫情、保備戰」要求,全力做好奧運備戰工作。
  • 紅旗渠風景區文物保護展示被評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
    12月14日,記者從安陽市文物局獲悉,紅旗渠風景區文物保護展示被評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  記者了解到,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評審專家認真評議,紅旗渠風景區文物保護展示被評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
  • 【中國改革報】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中國改革報】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020-12-2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今日召開 部署2021年工作
    中國網財經12月24日訊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12月24日,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及「十三五」交通運輸工作,分析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部黨組副書記、部長李小鵬作工作部署。
  • 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山東博物館作為省內文博的領頭羊,2019年的參觀人次達到200多萬,國慶假期時單日參觀人次有2萬多。鄭同修不曾想到,自己研究的冷門學問有朝一日如此火爆。現實在倒逼著博物館人與時俱進。鄭同修認為,如果考古的任務是調查、發掘與研究,那麼博物館的職能就是宣傳、教育,「此外還要加上保護和研究」。
  • 中灶火公安檢查站召開「全國兩會」期間安保任務戰前動員部署暨戰...
    中灶火公安檢查站召開「全國兩會」期間安保任務戰前動員部署暨戰時廉潔自律警示教育會議 2020-05-20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撫遠法院丨召開2021年第一次黨組(擴大)會議
    撫遠法院丨召開2021年第一次黨組(擴大)會議 2021-01-07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文博|2020北京文創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總決賽圓滿收官
    伴隨著一段精彩的《戲劇創新·黃梅新唱》,由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市文促中心共同主辦的以「文物·創意·生活」為主題的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總決賽於12月26日在中國農業博物館啟動。來自文博衍生品、中軸線文化、新北京節日禮服、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益智玩具等五大主題賽道的50個優質文博文創項目,通過現場路演與遠程視頻路演相結合的形式同臺競技。
  • 券商全方位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註明年八大重點任務,看好春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國家領導人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中原證券表示,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對今年的工作成績充分肯定,對2021年的工作穩妥布局。政策上,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重點工作上,將從強科技、擴內需、保農業、反壟斷等方面著手。
  • 早安慶陽丨新聞早餐來啦【2021.1.4】
    ■ 合水縣將「冬日無閒·大抓項目」活動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結合縣情實際,制定了任務清單,對6項續建、10項新建、14項前期項目細化了任務分工,堅持謀劃部署到位、機構組建到位、調度機制到位、指導推動到位,確保活動紮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