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久未出現在屏幕前的宋祖英竟然有新動態了。
9月22日,有網友分享了近日在餐廳偶遇宋祖英與好友吃飯時拍下的照片。
照片很模糊,但明顯可以看到宋祖英是素顏,有些憔悴,還身穿T恤和七分褲很是樸素,當時她正主動幫好友拍照。
宋祖英真的很久沒出現在公眾前了,上一回現身還是去年,也是被網友偶遇,當時她低調出現在某公益活動上,畫著淡妝,狀態氣質都絕佳。
其實,這也符合宋祖英一貫的風格:臺上發光、臺下低調。
她曾參加過《藝術人生》節目,那時她就說過:「我喜歡逛街,但是買的衣服大多數是便宜貨,也不好意思講價,名牌衣服只有兩三件。」
她的恩師金鐵霖也表示,「宋祖英非常低調,在人群裡,如果你不刻意找她,幾乎很難找到。演出時,她一般都會躲在角落裡;但到了臺上,就真正放光了。」
眾人多見到她在臺上發光的時刻,可在光鮮靚麗的背後,宋祖英經歷的坎坷不少,付出的努力更是超乎常人。
宋祖英如今在中國歌壇的地位用「登峰造極」來評價也不為過,誰能想到她自小就有一個不幸的家庭。
1966年8月,一個女孩出生在湘西苗族山寨,父母給她取名宋六英,後來改名宋祖英。
「我小時候出生在姥姥家。那個地方非常美,到處都是山,如果不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都不知道,可以說是世外桃源。」
從小她一直在姥姥家生活,乖巧安靜也無憂無慮,長至10歲才回到父親家住。
父親是個裁縫,可得了肺結核,身體不好。她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而弟弟因藥物中毒很小就成了聾啞人。彼時,她扛起長姐的職責,上學之餘照顧弟妹做起家務。
「有一天父親大白天的咳個不停,一口氣沒上來,等叫來大夫,已經晚了。」父親去世時,宋祖英也不過12歲,驟然失去頂梁柱,家裡的境況可想而知。
宋祖英差點沒法繼續上學了,還是媽媽咬著牙堅持,「我媽自己沒有上過學,所以特別希望我能多學點文化。」
懂事的她也幫母親分擔了更多的重活累活,辛苦時或去遠方上學路上,她便用歌聲排遣,哪怕當時她並不懂什麼是音樂,但周圍人發現,每當她唱起歌時便神採飛揚,完全不似平時的寡言沉默。
天生的好嗓音給予了她改變命運的機會,1981年算是轉折。
這一年,縣歌劇團決定招收一批新演員充實團隊,老師推薦了宋祖英,她順利當選後放下學業入團掙錢養家。
右三是宋祖英
儘管基本功比別人薄弱,但她不甘人後,聲樂和戲劇表演都勤學苦練。「我覺得我是最勤奮的一個,雖然目的不是很明確。上學一直是我的願望,我只是說能學點東西算點東西。」
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足夠努力就一定有收穫。一年後,歌劇團從18個學員中擇優錄取了10名學員進劇團,宋祖英是唯一獲得7個評委全票通過的學員。
同年,在一次聯歡晚會,宋祖英唱了一首《知音》,歌聲優雅清新、動人心弦,給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的領導和專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這樣無意間抓住了機會。2年後,宋祖英正式從縣歌劇團調入湘西自治州歌舞團。
不久,幸運之神再次垂青她。原來中央民族學院到湘西招收學員,宋祖英的優秀再次被看到,不過要入學需要通過文化考試。
宋祖英沒被困難嚇倒,她找老師學習,廢寢忘食的啃書本,最後順利通過考試,從此走出山城。
&34;
這樣的努力下,加上中央民族學院專業老師的指導,宋祖英的音樂素養提升明顯。
沒錢繼續深造的她在畢業後又回到了自治州歌舞團,先後獲得湖南省第三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第二屆「金鳳杯」全國第少數民族聲樂大賽金獎、全國少數民族青年歌手大獎賽榮譽獎。
1988年中國音協主辦的「金龍杯」青年歌手大獎賽成為宋祖英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當時她以一首《阿哥你莫走》技壓群芳,拿下全國「金龍杯」歌手大賽民族唱法專業組的金龍杯,但更重要的是她在這次比賽中認識了羅浩。
羅浩是誰?他是長沙廣電局副書記、副局長,長沙廣電集團副董事長,長沙電視臺副臺長、光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全國十佳製片。
他一手打造了《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國家行動》、《大明王朝1566》、《恰同學少年》、《國歌》、《毛澤東遺物的故事》等劇,堪稱才子,而他後來也成為宋祖英的丈夫。
不過,這時他還是「金龍杯」大賽的編導。但他對宋祖英一見鍾情,更是折服於她的歌唱才華,於是他把宋祖英引薦給了金鐵霖。
「他曾經問過我想不想繼續再深造,想不想跟金老師學習。我說,我想都不敢想,我以前唱少數民族聲樂比賽的時候,金老師去當過評委,他對我就有印象了。但當時我覺得只是想跟金老師多學點聲樂技巧,多學點東西。」
金鐵霖可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他是李谷一的前夫,曾經也是李谷一的老師,地位可想而知。
其時,金鐵霖也沒想過宋祖英會有後來的成就,他單純覺得她嗓子不錯、唱得也好,也很努力,於是決定收她為徒,這改變了宋祖英的一生。
1990年春晚,導演黃一鶴請金鐵霖推薦個新歌手,他就推薦了宋祖英,「她當時正和我學唱歌,我就幫她選了我們上課時的一首歌,就是後來大家都知道並且喜愛的《小背簍》。」
這才有了宋祖英的一鳴驚人,甚至此後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光芒萬丈。
而宋祖英能得金鐵霖欣賞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宋祖英在沒有成名以前,一直住在學校的地下室,因為房費便宜住了很長時間。印象最深的是,這個孩子基本上不出去,隨叫隨到。感覺隨時隨地,她都在那裡等著上課,基本不請假。一般人很難做到這樣。她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當中。」
「音樂上她是個一點也不能馬虎的人,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我是個要求嚴格的老師,可她對自己要求更嚴」。
後來,著名作曲家徐沛東(擔任宋祖英南京演唱會的音樂總監)也講過一個故事印證了宋祖英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她在飛機上一直在練,練《蝶戀花·答李淑一》的吳語發音,每一場演出後她都會問我,從整體到細節。剛才你聽她唱《蝶戀花》吳語發音已經相當地道,這是不知練了多少遍的結果。」
那些年,宋祖英的聲音越來越成熟,聲樂技巧也越來越完善。「以前我唱的歌曲比較簡單,大家都能記住、都能唱,唱到後來,就想體現自己的實力,體現技術和技巧,會唱一些難度較大、音律較高的一些作品,更偏向於藝術。」
2006年,宋祖英的《百年留聲》專輯入圍格萊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獎項,是民歌界絕無僅有的第一人。宋祖英成為我國民族音樂及古典音樂界入選葛萊美獎的先鋒和典範。
2007年,宋祖英在美國甘迺迪音樂廳完成近乎完美的個人獨唱音樂會,金鐵霖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宋祖英的黃金時代剛剛開始。她比以前唱得更好更成熟,聲樂藝術從40歲開始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宋祖英也沒辜負他的期待,從中國唱到維也納、美國,還有世界盃、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把中國民歌帶向了世界。
而每個成功女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男人,而羅浩就是宋祖英背後的男人。
「我願意把你的家人當作我的親人看待,尤其是你的弟弟,我們要多多關心他!」他不嫌棄她早年喪父、弟弟聾啞的家境,用和風細雨的關懷贏得她的芳心,低調結婚後也婦唱夫隨,支持宋祖英的歌唱事業。
「其實除了唱歌以外,我跟所有的人都一樣,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個大家庭,家裡的事能照顧就照顧,我很享受我的家庭,我很愛他們,我們生活得很幸福。」
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年近50的宋祖英選了褪去舞臺光環,如今,她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了家庭,做起了享受天倫之樂的小女人。
、、
作者:zeria
責編:z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