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方法:檀香種子具休眠性,催芽前用50—100毫克赤黴素∕升水素浸種12--15小時,打破休眠,促進種子發芽。
可在沙床上條播或撒播,底部河沙厚底15公分厚,把浸泡過赤黴素的種子密鋪在沙床上面,播後蓋0•5—1CM溼沙層,適當淋水,不宜過多。四周用3層紅磚圍起,在種子上面在鋪蓋一層一公分左右厚的沙子,淋水,第一次澆透。每天保持適量灑水,保持沙床溼度,兩周~2月之間,檀香種子會陸續發芽發芽後,再移植到營養杯,集中管理半年左右,待到40~60釐米高度時,可以選擇下地種植。
一 林地選擇
檀香是熱帶、亞熱帶植物,最適宜生長的氣溫在23℃~35℃,降雨量600~1600mm。當氣溫低於13℃時,檀香生長暫時停滯,頂芽轉入休眠狀態。根據華南植物園各試驗點的觀察記錄,檀香可以忍受短暫的零下低溫,但如果低溫持續時間過長,周圍又沒有寄主植物保護,則易產生寒害。年平均氣溫>20℃、最冷月平均氣溫>13℃、極端低溫>-4℃而無重霜凍的地區,可列為檀香的適生氣候區內。在中國可以種植的省份有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南部及川浙部分地區。凡香蕉、木瓜、荔枝、菠蘿蜜、芒果等樹種能正常生長、基本不受寒害的地方,檀香就能安全過冬。
在適生氣候區內,檀香的生長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林地的立地條件。為了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造林前必須根據檀香的生物學特性,對造林的地形、光照條件、土壤條件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加以選擇。
l 地形
不同的地形造成不同的小環境,並通過影響其它生態因子對檀香的生長起作用。因此,在選擇檀香造林地時,地形是應首先考慮的因素。平原、盆地和山間平壩絕大多數已開發為農田,檀香的發展不應與農田爭地,另一方面,這些土地,特別是水稻田,由於長期耕作,在耕作層下形成了一層緊實、不利透氣透水的犁底層,檀香根系的難於伸展;同時,空曠的平地和窪地易受輻射霜的侵襲,而且容易積水,一般不宜種植檀香。
根據檀香的生長特性,造林的首選地形是坡地。坡地土壤排水較好,同時地形高差可減少植株之間的互相遮閉,利於立體採光。但山地坡向不同,日照差異大,對氣溫、空氣溼度、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等活動都有影響。檀香是陽性樹種,對光照強度反應敏感,因此造林地應選擇向陽的坡地和山麓。
2 土壤
檀香對土壤的要求不算嚴格,只要是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均能生長,以疏鬆、透氣,pH值在5~6.5之間、富含鐵、磷、鉀等營養的微酸性沙質紅壤、衝積土為最佳。忌黏土、鹽土和鹼性土壤。土壤的深度決定檀香及其寄主根系的營養空間,並能直接影響林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層過於淺薄、貧瘠,檀香生長不良,難於成材。檀香是淺根性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30㎝以內的土層中,但主根可達1m以下,因此,檀香林地的土層應在深達1m左右。
3 地下水:
檀香根系最忌積水,即使短期積水也會引起根系腐爛,導致檀香死亡。因此,地下水位在1m以內或雨季可能積水的地方均不宜種植檀香。
南方農村的果園一般種植灌木和小喬木型亞熱帶水果,大多數果樹可以作為檀香的寄主植物,同時果園多建於緩坡地帶,擁有良好的地形、土壤條件,排水灌溉設施普遍較為完善,因此在果園中套種檀香,是節省成本、增加收益的二便之舉。
此外,農村房屋近旁、田頭地邊多有零星的閒地,而且立地條件一般較好,多有灌叢和樹木生長,在適當處插種檀香,既可充分利用土地又便於管理,更可增加經濟效益。
二 幼苗定植
檀香雖屬粗放管理的樹種,除了溫度以外要求的條件不算苛刻,但其產量、質量與栽培管理有著重要的關係。栽培措施得當,速生快長、早結心材,經濟價值高,如果措施不當,不但生長緩慢,嚴重者會導致發病死亡。
l 整地
在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地段營造檀香林,應避免過度砍伐,以免地面裸露,受雨水衝刷和陽光直射。據測試,清墾林地樹木,可使地面蒸發量增大4-5倍;在旱季,地表15㎝內土壤的含水量會降低三分之二;同時由於氧化作用加劇,土壤的有機質將大為減少,而且雜草易侵入,均不利檀香生長。因此,只需將非檀香寄主砍去,疏伐過密樹木,使林間有充分的透光度,保留適當的原生喬木和灌木做寄主。在林間開穴,株行距無需嚴格要求;造林時還需補充一些灌木寄主。
利用荒山荒地造林,如地面很少適合做檀香寄主的樹種,有條件的可以全墾,然後按規劃種植檀香苗和寄主樹及綠肥植物。造林地原生植被如適合做檀香寄主樹種,則無需全墾,只需進行局部整地。穴狀整地靈活性較大,適用於各種立地條件,而且省時省工。
2 挖穴施肥
檀香的特點是前五年生長迅速,以後生長逐漸緩慢,因此,前期對肥力的要求較高。要抓住這一特性,下足基肥,促其迅速生長,早日成材。
種植穴規格以60cm×60cm×50cm或80cm×80cm×70cm為宜,土質不理想的地區建議深度1米左右;株行距3m×4m,每畝可種植檀香60-70株左右。
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有序,在表土中混入粗沙。需改良土壤的種植穴,可用風乾的塘坭、垃圾坭、火燒土等混合雜土代替部分原有穴土。回穴施肥的方法要得當:先在穴底鋪1/3穴高的曬白混沙表土,然後放1/3穴高拌沙雜土,將5--8市斤充分腐熟的畜糞肥和250g過磷酸鈣、150g複合肥按1:1比例與沙土拌勻,環靠在穴的四邊,最後把表土、粗沙放滿回穴待種,高度應比地面高出約20㎝。回穴的原則是定植後的苗基土壤始終高於周圍地面。
尤須注意的是,切不可用鹼性家肥(如蘑菇肥的pH值高達8.0以上)作為基肥,否則可導致幼苗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3 幼苗的定植
定植時間可選擇3、4、5月份雨季或9、10、11月份涼爽季節,宜在小雨或透雨後的陰天種植。其它季節如有人工淋水也可以種植,但最好避開過熱過寒的盛暑和深冬。
植穴回土十幾天後,待穴土沉實略高於地面時,再開穴種植。種植時將100克膚腩丹混入穴土,防止地下害蟲危害根系。為保證幼苗成活,應避免新植的幼苗根部兩個月內直接接觸糞肥,否則可能造成根部腐爛。
定植時將幼苗營養膠袋小心剪開,切忌將袋裡的土團弄散,土團必須位於植穴正中。覆土高達土球2/3時,用手壓實植土(切勿足踩),固定土球不下沉,保持苗木端正,最後在空隙處填滿表土,深度以僅覆蓋根系即可。植後澆足定根水,即使下雨也要淋足;如種後遇旱,每兩天要淋水一次,水量約四至五市斤,直至生長穩定為止。種植十五天後,淋稀糞水或1%濃度的複合肥水可以幫助檀香小苗迅速恢復樹勢。
三 寄主的配置和種植
配置充分、優良的寄主植物以提供營養和水分,建造一個合理的林分結構,是檀香造林成敗的關鍵。檀香的主根不發達,水平根發達,常有露根,水平根和吸收根深度在10-40 cm之間,屬淺根植物,根的呼吸量大,吸收根上有吸盤,附吸在寄主植物的根系上面,吸取養份,因此要選擇根系生長與檀香相似的樹種作寄主。
四 寄主植物的選擇配置
各地的寄主植物選擇也會因環境、需要不同而略有所不同。建議選擇三個大類:一是根系發達且是水平根多,有根瘤菌的植物,如豆科植物山毛豆等植物;二是選擇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如水果類的:荔枝、龍眼、黃皮、櫻桃、板慄、石榴、番石榴、柑橘、柚子、柿子、枇杷、楊桃等;有中藥價值的蘇木、鐵刀木、兒茶、日本女真、九裡香等;觀賞植物類有大紅花、茉莉花、梔子花、雞蛋花、凰凰木等。三是選擇粗生、實生的當地樹種,如南洋楹、相思樹類、木麻黃、麻楝等。實踐證明,混合寄主比單一寄主更有利於檀香生長,更符合均衡營養學的理論。
成樹期永久性寄主的選擇原則,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① 適生性強,根系發達,有一定的抗旱能力,能在土壤肥力中下水平的土壤生長;
② 壽命長,可長期伴隨檀香的生長;
③ 分枝高,分枝角度小,樹冠較窄,或枝疏葉細,透光性好,不致使林下過於鬱閉。
④ 萌發力強,耐修剪。配置林下的寄主應選擇有耐陰性較強的種類。
除以上基本條件外,永久性寄主的選擇也要考慮寄主樹本身的經濟收益。目前較為理想的後期寄主配置為「檀香 花梨」和「檀香沉香」種植模式。花梨和沉香都是華南地區的珍貴樹種,其適生氣候和土壤要求與檀香基本相同,一方面可以作為檀香的寄主,另一方面,寄主本身具備很高的經濟效益。兩個珍貴樹種同時種植,可謂共生雙贏,相得益彰。
荔枝、柑桔也是優良的檀香寄主樹種。多年以來,南方農村廣泛種植的荔枝、柑桔等經濟作物效益低下,大量果園因嚴重虧損而處於荒蕪狀態,種植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收入受到嚴重影響。如在果林中套種檀香,一則解決了業主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二則可充分利用土地發展高收益種植業,是一箭雙鵰的最佳選擇。
五 寄主植物的種植
檀香的種植和寄主的種植存在著內在的關聯,總的原則是無論從檀香幼苗到大檀香樹根系都能很多地與寄主的根系成網狀分布,互相交錯,這樣更有利於檀香根系從寄主根系中養分。寄主的種植與檀香種植相似,所不同的是種植時間和位置。根據檀香的生長過程的需要而將寄主分為草本、灌木、喬木。
草本寄主有假蒿等,一般用於檀香幼苗期。這類寄主與檀香苗一起種植。袋裝苗已伴有部分假蒿,定植時需另外在距檀香25㎝的四圍加種5-6株,數月後檀香苗將被假蒿包圍。
灌木植物主要有山毛豆、梔子花、大紅花,長春花等,在檀香兩側80㎝處各種一株。
喬木植物是檀香成樹期的永久性寄主,一般在檀香定植一年半後插種為宜。八株檀香中間種植一株喬木寄主即可以滿足檀香的生長。如果寄主死亡要立即補種,否則檀香的生長將受到影響。種植寄主要注意預留工作行道,不能全封閉,以免影響通氣、透光和管理操作。
六 撫育管理
檀香是生長周期性很明顯的樹種。據觀測研究,檀香前5年生長較快,6齡以後生長速度明顯變慢。因此,檀香的管理重點在於前5年,管理關鍵在於做好以下環節:
l 水肥管理
檀香最忌積水,水量過多容易引起根系腐爛,但水量過少同樣生長不良。檀香生長期間,需根據植株生長狀況進行適時適量的水份補充。如遇連續雨天,則要注意開溝排水,謹防根系積水,長期積水的檀香樹葉會逐漸變黃,生長停滯,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
根據檀香生長周期的特點,遵循前五年適當追肥,五到八年減少追肥,八年後停止追肥的原則,追肥的方法有葉面噴施、表土追施等。可用的肥料主要有尿素、氯化鉀、複合肥、農家肥等,具體施用濃度應看樹苗大小及長勢而定。小苗階段最好每兩個月追肥一次,每次用複合肥50-100克,第二年起每年追肥兩次,第一次施林木專用肥或進口複合肥150克左右,如檀香葉小而黃長勢差,則可每株加施1兩尿素。第二次每株施堆漚過的農家肥2--3斤加過磷酸鈣150克。追肥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上旬和八月下旬,雨前追肥最為理想。
2 寄主管理
寄主樹的旺盛生長是檀香的健康保證,田間管理須與檀香同等看待,但影響林地光照、通風的寄主要定期修剪,植株高度不能大於檀香。如有寄主死亡須及時補種。
3 防風
檀香幼期樹幹高而細小,容易被風吹折,或大幅度風搖而影響成活。在多風地區,檀香定植後要用竹杆支撐以防風搖風折。竹杆長度以1.5m為宜,用塑料繩將三枝竹杆交叉捆綁,但不要捆得太緊。竹杆和塑料繩要作定期檢查,以防腐朽斷裂或將小樹勒傷變形。
4 除草鬆土
除草和鬆土同時進行。雜草有極旺盛的生長力和繁殖力,不僅爭奪檀香林地的養分和水分,又匿藏害蟲、病菌,因此要及時除草才能保證檀香健康生長。鬆土可以防止土壤板結,加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的呼吸作用,同時又可以清除土壤表面的汙染物,還可以控制水分等。由於檀香是淺根系植物,鬆土時要注意淺松,以2-3cm為宜。
5 擴穴培土
在檀香的生長前期,每年擴穴一次對根系發展非常有利。擴穴以樹冠投影區域為界,在投影邊緣環樹挖掘一圈,深度以25釐米為宜。掘出的碎土培護於植株周圍,但要注意泥土不能覆蓋樹幹基部。
6 修枝截頂
為促進檀香的快速生長和優美樹形的形成,需於每年的冬末或春初新芽萌發前進行一次枝葉修剪,將老弱枝、枯萎枝、病蟲枝、過密枝、徒長枝剪除,以利植株的新陳代謝,並保持明顯的主幹,提高出材增加效益。剪下的樹枝集中堆放焚燒,以防害蟲和病菌滋生。
檀香有明顯的主幹,但當主幹受蟲蛀或遭風害斷折後,會新發許多分枝,形成二條以上的主幹。為避免多幹競爭影響心材的產量和質量,須趁早將多餘的新枝剪去,僅留一條最為健壯的新枝培育成主幹。
檀香的經濟價值取決於莖幹和心材的直徑大小。根據南方植物園的剖切對比研究,檀香心材最大並且最好的部分是樹幹基部以上3m左右,其餘高度心材比例較小。因此,在檀香樹高至4m左右時,應人為的斷其頂梢,控制檀香的高度生長,從而促進檀香樹幹的增粗,進一步增加心材的產量。
七 病蟲害防治
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檀香幼苗可能會出現一些病蟲害,這時要採用科學的方法來防治。檀香苗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為:
① 白粉病
主要侵害葉片,病狀為葉片出現分散的白粉狀小斑塊,並逐步發展為葉的正反面均呈白色絨粉,最後變成黃色脫落。主要發生在陰雨連綿的天氣。
防治方法:加強管理,適當修剪寄主,及時清理病株以減少傳染。用繡粉寧或三唑酮800倍均勻噴霧2-3次,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② 立枯病
主要症狀為受害苗木莖部呈黃褐色病斑,可見到有白色的菌絲體。後期苗木猝倒,嚴重時植株死亡,該病主要是由土壤排水不良所引起的。
防治方法:加強林地的排水管理,雨期嚴格控制水分。可用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防治。
③ 葉灰斑病
主要症狀表現在老葉片上,由葉的尖端和邊緣開始呈褐色,後期變成灰白色加小黑點。
防治方法:清除病株,加強管理,適當追肥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可用百菌清或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④ 根腐病:是一種常見病害,幼苗、幼齡樹和大樹均會發生。發病初期可用5%退菌特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託布津800~1000倍液,或70%敵克松原粉500倍噴灑防治
在華南地區,危害檀香的主要蟲害有:
① 桑寄生粉蝶:粉蝶是檀香的主要食葉害蟲,為害主要是幼蟲期,對檀香的危害最大,嚴重時葉片會被吃光,至枝條枯死,防治方法:寄生粉蝶的卵、幼蟲和蛹都很集中,摘除集中銷毀;或在傍晚時分,用90%氧化樂果或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
② 金龜子:成蟲主要危害葉片,幼蟲即蠐螬,潛伏地下危害植物根部。成蟲可用燈光誘殺,或用90%敵百蟲、40%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農家樂或甲維鹽1000-1500倍噴霧防治;幼蟲以90%敵百蟲、50%鋅硫酸各800倍液灌澆毒殺。
③ 鑽心蟲。主要危害苗木的上部嫩枝。用敵百蟲或敵敵畏混新鮮的花生餅可以有效的防治,或在6—7月高發期用氧化樂果或敵百蟲500倍,用針筒灌孔或用藥泥堵住洞口。
④ 小地老虎:主要咬食幼樹的根和莖,可結合田間管理人工捕殺幼蟲,或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在幼蟲期用甲胺磷或敵敵畏等淋於土壤中,殺死其幼蟲。
⑤ 象鼻蟲:成蟲咬食檀香葉片嫩枝,造成枝條乾枯死亡。可人工捕殺,或用50%甲胺磷800倍液噴霧。
此外,還有紅蜘蛛、尺蠖、雙線盜毒蛾、捲葉蛾、白襄蓑蛾、蝗蟲、東風螺、螻蛄、等害蟲為害。
廣州僑梵貿易有限公司 張先生:15876529186(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