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肖驍:要麼不做了,要麼就突破

2020-12-27 深度文娛

深度文娛導讀:

《奇葩說》第6季已經進入到決賽階段,四大戰隊都卯足了勁準備奮力一搏。最近一期的節目辯題是「『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這輩子也不可能做媽媽的肖驍,在強者如林的決賽辯論場上,毫不慌張,沉著應對,處處彰顯著「老奇葩」的大將風範,在和對手開槓的環節,更是邏輯縝密,字字珠璣,「超炸」開槓,燃爆全場。以上,是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記者對肖驍的「官方誇讚」。

誇讚自然是好,但世事多是一體兩面,就像肖驍節目中所說的那樣,「不同的讚美,有不同的解讀。當我們對一個人的讚美,聚焦在這個人本身具有的屬性,或者他本身的特質而非行為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他對我們做的一切都是他的本分而非心意」。你可以說以上這段話是肖驍為了辯題準備已久的論據,但也不能否認這也是他心裡對「讚美」另一個維度的看法。這次,也許我們可以以此為切口,重新認識一下肖驍。

「真的累了。」

剛剛結束《奇葩說》第6季的錄製,新的通告就接踵而來,雜誌拍攝、項目邀約一個接著一個,連軸轉了數月的肖驍,這次是真的希望能有短暫的休息時間來喘息一下。

「我是真的累了。」他毫不避諱的向外界袒露自己的疲憊,甚至當記者還在試探的邊緣摸索,想著怎樣委婉詢問他對於這季錄製《奇葩說》的感受時,他再次毫無顧忌的甩出了一句,「壓力很大的,堅持很難的」。如此直白的言論,讓人不得不感嘆,肖驍果然還是那個個性的「少奶奶」。聽到這一言論,肖驍的工作人員完全不覺得慌張:「每一季他都說自己想放棄,但每季他都堅持了下來。」

不知不覺,《奇葩說》已經進行到了第6季,肖驍陪著節目一起走過了6年,從「暖場小王子」變成了觀眾口中的「老奇葩」。對於這6年的時光,肖驍在受訪時不願意刻意去煽情或放大,他沒有急著向世界宣告自己對於節目的熱愛,只是雲淡風輕的說一句,「你知道,那只是我的工作而已,沒必要去美化它,或美化我自己」。

想了一下,他又說:「我看過太多優秀又努力的人,由於缺少機會藉藉無名了。我是個幸運的人,遇到《奇葩說》也好,被大家認識也好,都是幸運的。」

初識肖驍的人,可能會覺得他言談過於直接,像一根針一樣筆直、生硬的紮下去,顯得有些不顧後果。但只要稍作了解就會發覺,這種直言不諱非常難得,畢竟在大眾都已習慣聽官方用語的當下,肖驍大可以說些場面上的漂亮話,輕輕鬆鬆將問題帶過,可是他沒有。他尚未被社會完全磨圓,帶著刺刺拉拉的觸角,迂迴的表達著喜愛,一邊小聲抱怨著,一邊又承認能遇到《奇葩說》可真是幸運。

「我是一個自卑的人。」

「怎麼老有人問我遇到瓶頸怎麼辦,換個工作呀!」這是不久前肖驍發在自己微博上的一句話,不知道是在被問了多少次類似的問題後,他終於忍無可忍,選擇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警告」大家,不要再問這種答案已經很明顯的問題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瓶頸」「成長」都成了貼在肖驍身上的標籤。網絡上關於他在《奇葩說》中表現的討論,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陣營,一部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說著:「肖驍已經到了瓶頸期了」,另一部分則不斷強調:「肖驍真的成長了很多」。

對於這兩種言論,肖驍都不甚認同,看得多了,倒徒生出些許疲倦。「關於『瓶頸』的問題我已回答了很多遍,我每一季都覺得自己到了瓶頸期,這又有什麼好奇怪的,誰工作中不是不斷遇到困難,要麼不做了,要麼就突破,這真不需要討論。」

他頓了頓後,又說,「成長也是一樣,不停有人說我成長了。可所謂『成長』到底指的是什麼?一個人成熟了、穩重了,就叫成長嗎?不一定吧,不過都是不斷適應的過程。如果單說辯論水平有所提升,那不過是我的本職工作,不必刻意去說,熟能生巧罷了」。

「我是一個自卑的人,我不喜歡被誇贊『成長』。」肖驍像是在對記者說,又像是在對自己說。很多個時刻,當人潮散去,攝影棚的燈光調暗,另一面的肖驍就會悄悄出現,他在用一種近乎苛刻的批判態度來評價自己,在他看來,被評價「成長」的背後,也許代表著某種不易顯露的否定,人們不會對一個打從心底認可的強者說「成長」了,人們只會認為他本該如此。說到底,「成長」的標籤,倒是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他的自卑和無奈。

聽到這些回答,也許就會突然明白,為何肖驍會有開篇時那些關於「讚美」的別樣解讀。肖驍是一個活的極其清醒的人,也真的是一個不那麼自信的人。想像中的肖驍,應該對於讚賞全盤接受,對於自我絕對肯定,但他沒有,他對於社會的運行規則和他人的誇讚都有著清醒的認知。這種反差,多少是讓人意外的,感到意外的本質原因,在於大家對於肖驍的固有印象過於牢固,不知不覺間,就將熒幕上的他當成全部的他。

《奇葩說》裡的肖驍特色鮮明,他用最毒舌的語言,表達最戳心的觀點,像一個永遠不會被打敗的人,傲慢的「對抗」一切,他仿佛永遠自信,鋒芒畢露。其實,對肖驍而言,這是因為觀眾不允許他「脆弱」,正是因為觀眾還不夠認可,所以才要他不停抗爭。他不能「倒下」,只要站上辯論場,他就要自動切換成全副武裝的模式,但英雄也會累,會飛的超人也可以在空中停一停歇,都沒關係,因為他本身就是強者了,他不需要成長的讚美。

「以前自己像蛇,現在像貓。」

「人,應該生活在斷裂感中。」這句話用來形容肖驍的社交態度再合適不過。就像前文說的那樣,公眾面前的肖驍總是顯得過於活躍,大家就自然而然的相信他隨時隨地都喜愛熱鬧,電量滿格。

「我還是會把工作和生活有所區分,社交能量已經在工作中釋放了太多,回到生活裡,還是更愛一個人呆著,人也是需要獨處的」。

接受採訪的過程中,肖驍不止一次強調「工作」和「生活」的不同,「我是一個很害怕麻煩的人,對我而言一切還是越簡單越好,與人爭辯本身也是件耗時耗力的事情,辯論場上我當然要據理力爭,那是辯手的職責,生活中就不必了,人與人之間是需要距離感的」。

談及這些的時候,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肖驍多少是有些焦躁的,他在急於表達些什麼,又害怕真的被看穿。表達觀點的時候,肖驍比任何一個人都勇敢,表達自己,卻多少有些彆扭。他就像一個把自己裝在保護殼裡的人,當被外界敲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縮起自己,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肖驍說自己是個自卑的人,這一刻開始讓人有了更深的體悟,想來這個世界還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吧。

「那如果用兩種動物形容《奇葩說》之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你覺得自己分別像什麼?」記者問到。「以前自己像蛇,現在像貓。」肖驍不假思索的回答。「蛇本身就是一個冰冷的動物,甚至會用吐出毒液來保護自己。貓,沒那麼冰冷了,如果不被惹怒,也不會輕易地齜牙咧嘴。」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經說過:「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誠如肖驍自述的那樣,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蛇」也好,「貓」也罷,都是不怎麼喜歡過於親近的動物,因此才覺得像自己。再親近的人之間,太過親暱,多少都會覺得疲憊,保持適度的斷裂感,可能是避免「麻煩」最有效的方式。

此時,將肖驍所有看似鬆散的答案串聯在一起之後,就形成了一個邏輯合理,一體兩面的莫比烏斯閉環。鋒利、柔軟、活潑、內向都是他,他及時調整著自己的「顏色」,來和環境更好的融為一體,所以他才會覺得,外人所謂的「成長」,於他而言不過是順應時勢罷了。從始至終,每一面的肖驍,都努力的在不失去本真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自我保護。

「嗯,我覺得自己很美。」

人都是多面的,人類本身就是矛盾的動物,肖驍也不例外。他一面逼著自己以自我詰問的方式負重前行,一面又保持著愉悅的自我認可,尤其是在照鏡子的時候。

「你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美嗎?」

「當然。」肖驍篤定的回答,那股子不可一世的驕傲勁頭終於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而且吧,美不美的事情也不要非說的多麼高大上,非要扯到精神、道德的層面上去,美本身就是直接的視覺觀感。我說的美,就是臉美、身材美、穿衣美,這些就夠了。」那個直言不諱、開門見山的肖驍也回來了。

肖驍在「美」的方面是有發言權的,他被稱為「一個行走在時尚圈的男孩」,「敢穿」是他的代名詞之一。當然,「敢穿」也一度給他帶來不小的非議,裙子、蕾絲、蝴蝶結,那些女性特徵明顯的元素,他都敢直接穿到公眾面前,盡情展示。

「不夠陽剛」「花枝招展」等詞彙一度成為部分網友攻擊他的利器。但肖驍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大眾的偏見並未改變他對個性和審美的堅持。如果你說我「不夠陽剛」,那我就告訴你,「全世界我最美」,如果你說我是「妖裡妖氣」,那我就想說,「現代社會,這是一種誇讚」。大概是覺得直接誇自己美又有些不好意思,另一個肖驍在這時又偷偷地跑了出來,「你知道嗎,其實只有覺得不足,才會一直追求美,我就是」。他可真是矛盾的有些可愛!

事實證明,多年之後,肖驍終於用他的坦蕩和真誠,堅守和分寸,成功讓他身上的標籤成為了褒義詞。回想當初被網絡暴力的時光,肖驍心有餘悸:「我不能說沒有被傷害過,我不可能完全不在意,所以現在我選擇直接不看那些言論,因為醜。」有人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或許今天還不能用偉大來形容肖驍,但至少他從不站在任何性別的對立面,他始終在努力抗爭著。

如今,《奇葩說》第6季已經進入尾聲,肖驍又為節目貢獻了諸多熱門話題。網友對於他的風評開始逐漸轉圜,#被肖驍說哭了#成了許多人的共同感受,他撞開了所有人的防備,用一場下在大家心裡的「粉紅色的雪」,覆蓋住遍地枯枝和橫亙汙泥,成就了這個冬天的一場溫暖回憶。

從「蛇」變「貓」,6年了,肖驍依然是那個「美」的肖驍,他並沒有妥協,只是更溫暖了一些。

相關焦點

  • 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 要麼給我滾!
    如果一個男人心疼你擠公交,埋怨你不按時吃飯, 一直提醒你少喝酒傷身體,陰雨天囑咐你下班回家注意安全,生病時發搞笑簡訊哄你...請不要理他!然後跟那個可以開車送你、生病陪你、吃飯帶你、下班接你、跟你說 「什麼破工作別幹了!跟我回家!」的人在一起…… 【嘴上說的再好,不如幹一件實事!】我們都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要麼給我愛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仔細想想,話糙理不糙。
  • 要麼強,要麼佛
    你要是受不了就被打敗了,你要是挺過去,繼續往前走,等他們夠不著你了,就會仰視你,那時候你紅才是真的紅。」誠然,要麼強,強上不止一點,讓別人怎麼追也追不上你;要麼就佛,萬事萬物看淡看開,不在意任何言論看法。你選擇哪一個?
  • 年輕人,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在此之前,比賽的邏輯很簡單,你演講結束,評委和嘉賓開始打分,按照分數高低去評判,每個人都在出分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可是那次,比賽規則全部變了。評委的面前,只有兩盞燈,一盞叫做通過,另一盞叫做離開。沒有中間選項,沒有待定,要麼出眾,要麼出局。那次比賽之後,我仔細觀察了許多電視節目,幾乎都變成了這個模樣,要麼入選,要麼淘汰。
  • 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這個世界其實真的很殘酷,人就是這樣,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沒有中間選項。而在中國總是多一些中庸的片段,讓人能舒服一些,可是這些中庸的片段增加了我們生活的溫和,同時也增加了複雜性,但揭開這些中庸背後的邏輯,背後從來都是殘忍。我的一個朋友來北京找工作時投了幾家簡歷,他最喜歡的是一家做風投的公司,那次面試結束後,他聽到對方說:你回家等消息吧。
  • 分手後難做朋友,做朋友的要麼就是不愛,要麼另有所圖
    愛情是美好的,是人生的春光時期,夕陽西下有你陪伴足矣,這是美好;刻骨銘心的愛情能讓人回味一輩子,不深刻的愛情只是生活偶爾回味的調味品,這是現實,然分手後還能做朋友,答案是不能,做朋友的要麼就是不愛,要麼另有所圖。
  •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我願意花費一生時間做些什麼?我們正需要在這樣一次次的叩問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有人把孤獨看作痛苦,有人把孤獨當做哲學,其實孤獨就是孤獨,它不過是一種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罷了。李白有句詩說得很灑脫:「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聖賢何以為聖賢?因為他們享得了孤獨,耐得住寂寞。弱者逃避孤獨,強者享受孤獨。
  • 要麼放下;要麼回家
    要麼放下;要麼回家[過客]朗誦    卓瑪我心中的菩薩你看見了嗎
  • 塵緣,要麼修行,要麼看淡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生命是一樹花開,豔過知情重,醉過覺歲暖。塵緣不是人生的唯一,卻是生命的必然。而人,註定會在阡陌交錯的世事中,要麼唯美一場遇見,要麼看淡一場波瀾。塵緣猶如一場花事,賞心的是花期,荼靡的是一生的追求。娉婷一兩朵,魅惑三四枝,蕩盡生命優雅,舞盡紅塵情瀾。
  • 侯小強:要麼爆款,要麼死!
    傳媒內參導讀:在超級IP的時代,侯小強深信「要麼爆款,要麼死」!
  • 天蠍座對帶愛情,要麼不愛,要麼深愛
    這個雖是其中之一,但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深情的人設,只要談過戀愛,就會把對方當作是生命的全部,會毫無保留的對待對方,完全不給自己留任何後路。在十二星座中,可以稱得上愛情達人的幾個星座中,哪一個比較好?她們一生中會有許多曖昧對象,而且從不會翻車,因為雙子座對這些異性來說,從來就是不負責任不拒絕的狀態。在他們心中,只要關係還沒有確定,那麼無論與多少異性保持接觸,都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也沒有人可以自責。即使其他人都知道雙子座就是這個樣子的,可因為他們內心有幽默風趣,也依然會心甘情願。
  • 【今日女神】要麼是平胸蘿莉 要麼是巨乳臉不美
    今日的福利 我就不多說了 是我女盆友 嘻嘻嘻來來來 以前是誰說白菜找的小姐姐沒胸的要麼是平胸蘿莉 要麼是巨乳臉不美哼 今天這個 你們怕是要給我跪下啦蘿莉有三好 輕音巨乳易推倒說的就是我和今天的草莓醬那哇 好羨慕這些小姐姐 可以做這種蘿莉打扮哦我也想嚶嚶嚶 可是我的臉 太大了拉不然的話 我也可以 沒事給我滴豬豬們賣賣萌啥的
  • 七言 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
    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毒舌奶奶刪掉的人曾經有過幾百頁暢談的聊天記錄,街上碰見不打招呼的人曾經也樂此不疲地整天膩在一起,背地裡把你罵得像狗的人可能曾經是你最好的朋友,身邊人總不斷更替 一段關係有時斷得悄聲無息,卻讓人措手不及。
  • 要麼一生,要麼陌生,「我愛過你,所以無法和你做朋友」
    他愛她,他最忘不了的人是她,他遵守了了十年前的約定,在一次演唱會上,為高磊鑫演唱了《安和橋》。他沒說過這次會唱,她也沒說自己會來,但是他唱了她也來了。他們終於在2017年的九月八號複合。真心愛過的人,要麼陌生,要麼攜手一生。前者就像劉燁與謝娜,各自開始自己的人生,當兩個陌生人。後者像薛之謙與高磊鑫,最後還是抓住了對方的手。
  • 要麼狠,要麼忍,要麼滾!
    所以,決定用兩個觀點來告訴你,年後該不該轉跑道、換工作。第一類網友比較激進,而且會讓我陷入一種鬼打牆的無限迴旋。 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在抱怨公司老闆有多苛刻、薪水少到可憐、事情多到爆炸、同事多不和、工作沒有發展性……聽完這些,我當然順水推舟地附和說:被虐待得這麼慘,那你就換工作啊!
  • 晚風說E86| 鄭軼(深藍):要麼死,要麼瘋,要麼突圍
    她邀請我作為博客「晚風說「的嘉賓做了一期對談,非常愉快的一次高頻共振。於是我也把這期分享在我的公眾號裡,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靈感。其實我也一直有在考慮做Podcast博客,順便借著這個機會,也在公號上發布出來吧。
  • 法國足球:對馬內來說,要麼去皇馬,要麼哪兒都不去
    《法國足球》認為對於這位塞內加爾前鋒來說,他要麼會選擇加盟皇馬,要麼就是哪兒都不會去,繼續為利物浦效力。為何馬內是可被交易的2016年,馬內從南安普頓加盟利物浦,現如今他已然成長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球員之一。在榮譽層面,馬內也收穫了歐冠冠軍和非洲杯亞軍。
  • 其實,我們都到了要麼結婚,要麼分手的年紀
    情感導語:到了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樣的事,看似簡單,但往往很多時候就偏偏沒有做。例如結婚,到了適婚的年齡,如果沒有成家,家裡很可能就會成為大型催婚的「災難現場」。隨著年齡的增長,關於「結婚」,留給90後的時間似乎不多了,因為漸漸迎來了「要麼結婚、要麼分手」的尷尬年紀了。
  • 《痕跡》要麼講故事,要麼聊情感。
    看片子嘛,沒必要去深究摳字眼,扣邏輯,大體合情合理,我認為就很好,觀眾就該是以開心打法時間為主嘛,但是究其片子最大的蹩腳就在殺人動機合情合理,但是警察的拯救莫名其妙,每每的最後試圖挽救靈魂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為戀人報仇,為恩人報仇,明明動機心理刻畫的很好,最後非要來一場莫名的救贖,神經病炸彈人抓就抓了,反而不拯救了。沒病的我要救,有病的不去管,不知道導演故意為之還是怎麼。
  • 12月,偶有悲傷,沒什麼大不了,3星座要麼不開始,要麼一輩子
    她們更加瘋狂,更不喜歡別人幹涉她們的選擇。他們當然也不會去幹涉別人的生活。雙子一般都很誠懇,他們總是把眼淚和煩惱留給自己,把快樂留給別人。雙子從不缺少異性緣,高顏值的他們,桃花運基本沒有斷。戀愛時,雙子座認為只要自己全心全意地與對方在一起,對方就能走下去。但是最終,雙子座的人發現自己成了蛾子。一開始,雙子座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這個事實。
  • 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滾
    阿喜男友放下的最後一段話是:「你不就是認錢嗎?真他媽的虛榮,我真後悔和你在一起。不給你花錢就不處了?呵呵。」阿喜只回了一句話:「錢沒有,那麼愛你給我了?不給我錢,不給我愛,那你給我滾吧。」恩,阿喜正式和男友談分手了。阿喜男友是那種一眼看上去人模狗樣的男生,自己收拾的特立正,戴著目前最火的金絲邊眼鏡,穿著最新款的鞋,頭髮一絲不苟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