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之間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解決的。
顧廷燁和齊衡都鍾意明蘭,他倆是情敵。在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他們倆都坐下來喝過一次酒,交過一次心。
提到齊衡,很多人都是意難平,他如皎皎雲中月,與明蘭的小兒女情懷純粹感人;而說到顧廷燁,這個浪蕩子啊,起初的名聲真不怎麼樣,但是從這兩次酒局上來說,顧廷燁卻的確比他更適合明蘭。
01
當齊衡數次撩撥明蘭,又許下「我齊衡要娶的大娘子,只有你盛明蘭一個人」這樣的誓言後,以不吃不喝來與生母平寧郡主對抗,結果為了救父還是背棄誓言。
當顧廷燁從常嬤嬤口中得知齊衡要迎娶嘉成縣主時,他主動約了齊衡喝酒。
齊衡喚顧廷燁一聲「二叔」,兩人祖上有親。齊衡應約,並且帶了禮物要請二叔幫忙。
從之後的劇情來看,齊衡是想讓二叔幫著他把信物交給明蘭,也就是那一對泥娃娃中的男娃娃,私以為齊衡想向明蘭表達的意思是:我的人雖然娶了嘉成縣主,但是我的心永遠還是和你一起,我有我的不得已。
你品,你細細地品。齊衡這樣的舉動是不是罔顧了明蘭的艱難?
說回到酒桌上。
齊衡問二叔:如果你是我,你當如何?
客觀來說,齊衡遇到這事的確為難。
畢竟想要嫁給他的嘉成縣主的親爹邕王是當下東宮的熱門人選,而且嘉成縣主深得父母寵愛,為了這門親事,親爹就敢公然綁了同樣喜歡 齊衡的榮飛燕,也敢直接把齊國公府的國公爺軟禁在家裡。
而且邕王妃親開玉口說到:以王爺之尊,天下未定,若要將一個五品小官舉家灰飛煙滅想也不是什麼難事。
明蘭的性命就是壓倒齊衡的最後一根稻草。邕王妃拿出婚書讓齊衡籤字,說到:你無路可走。
但是,這樣的威脅只會嚇倒齊衡這樣的「乖孩子」。
面對齊衡的求問,顧廷燁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若是你,進大內、見陛下,把他邕王一家全告上文德殿去。再不成,就學邕王的法子,他可以綁別人的女兒,我也可以綁他的女兒,他沒了縣主他拿什麼跟你成親哪,你到時候這事一拖,這事不就讓你給拖黃了嗎。退一萬步,她縣主再縱橫跋扈,她也不敢嫁給你這麼橫的夫家吧。
先告御狀,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是這樣的法子在齊衡眼裡卻是傷人一千,自毀八百。
齊衡擔憂的是邕王要受封東宮,這搞不好就是要毀家滅族,他只想著讓二叔幫他把禮物送去給明蘭。
作為旁觀者,顧廷燁也是真心想成全齊衡和明蘭,所以,最後他跟齊衡提出一個法子:
你若敢為了這個姑娘拼一拼,不用你出面,我替你去邕王府把人綁了過來。只要你點個頭,刀山血海我替你上。
就在這時,齊衡站了起來,這一站讓我第一次對他的人品產生了質疑,他自己明知道這是毀家滅族的事,他關心他齊家安危,卻不知顧廷燁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可他明顯是動了心啊。
就在這時,門突然開了,這一處的設置的確巧妙,彈幕裡有人說是邕王派人在監視齊衡,以開門為提醒。無處查證,但齊衡剛剛聚集起來的、難得的勇氣就隨著這門一開頓時懈了。
他就是放棄了明蘭。
這一次酒局是顧廷燁主動約的齊衡,可以說他是想替明蘭討一個公道。他對齊衡說:我覺得這盛家姑娘她不應該受這個苦,她的終身就在你一念之間。
打小萬花叢中過,他看得出齊衡和明蘭的這點小故事,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女人在世的艱難,也沒有因為明蘭只是一個門第不高的文官家裡的庶女而輕視她。
用明蘭的話來說:能為天下女人發一聲嘆的,想必是個好人。
在這個酒局上,顧廷燁還說了兩句話,特別走心。
你既然想隨心而活,你就要敢於冒險。說什麼天意弄人,行於天地間,若往前怕三步、往後怕五步,那你什麼事都別盤算了。
這個無父顧無母愛原生家庭一團糟、個人名聲盡毀的浪蕩公子哥,還是有點兒東西啊。
02
顧廷燁和齊衡的第二次酒局在齊衡得知顧廷燁求娶明蘭後。
齊衡金榜提名,央求母親去盛家提親。原本以為多年心願終能達成,沒想到母親帶來的消息是明蘭已經許了顧廷燁。
齊衡約顧廷燁樊樓相見,顧廷燁也料定有這桌酒菜等他,欣然赴約。只是,這次酒桌相見,齊衡似是還沒長大。
見面第一句,齊衡就質問顧廷燁是何居心,「你明知我心裡一直有明蘭」。
這句話說的,難道所有人都該懂你的深情、都得在原地等你回頭麼。
齊衡又向顧廷燁求救:聽說你要娶的是盛家嫡女,她不過是個充數的,你放過她吧。
這句話真的非常尷尬,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齊衡到底有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對於明蘭,他是前任,顧廷燁是現任,而且是即將成婚的現任。
齊衡想著等高中之後才能有臉面去提親,要的是十拿九穩,可是跟顧廷燁談判可講一個十拿九穩?如若顧廷燁就是不撒手,那明蘭婚後的生活該怎麼辦?
一眼望去,真的會發現齊衡有很多的不得已。
只是和明蘭打了一場馬球,哪裡知道兩個有權勢的家族嫡女都看上了他;只是想替母分憂、把父親解救出來,哪裡知道自殺都解決不了問題;只是想穩穩噹噹地要一份真情,哪裡知道那個知曉他心事的二叔後來者居上。
這些全是他的錯嗎?顯然也不是。
那個被逼著籤下婚書、淚流滿面的齊衡真的惹人心疼,這些事情他的確有他的不得已,但細細想來這些不得已何嘗不是他的不知限、不努力。
齊衡是齊國公府獨子,自小要什麼有什麼,從來無需爭與搶,所以自然是遇事扛不住事兒,也是不知爭與搶需要手段。
齊衡這樣的男人,就該聽從父母之命,娶一個家世良好、門第相當的嫡女為妻,能攜手前進、但絕不能以一已之力為妻兒遮風擋雨。
這些對於明蘭來說恰恰是不夠的。
第一次酒局結束時,顧廷燁對齊衡扛不事兒的性子是失望的,這第二次,顧廷燁對齊衡像孩子似的負氣離場是內心透亮的,他冷靜且篤定,盛明蘭一定不會再選擇齊衡了。
要說,這就是顧廷燁與明蘭三觀相近,為人行事的態度一致啊。
顧廷燁是真正懂明蘭的那個人。
提及齊衡,終有遺憾。在原著裡,他甚至只落得個孤零零的下場。他肯定是愛著明蘭,但他的愛自帶仙氣,少了在塵世存活的能量。
從小見過人性涼薄的明蘭,她要麼不選擇婚姻,如果選擇她要的是一個強大的愛人,能為她盤算、護她周全。這個時候的顧廷燁恰好就是這樣。
齊衡、顧廷燁、明蘭這三人是造化弄人,說到底,成年人的情情愛愛,除了天時、地利、人和,還真的就需要一些運氣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