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大墓出土青銅虎,缺了一枚虎齒,七年後,專家終於找到並復原

2020-11-19 騰訊網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在封建社會時期,古人極為注重喪葬儀式,生前享受什麼待遇,死後就會在墓中擺放相應的物品。對於墓中的陪葬品,盜墓者想趁機發一筆橫財,文物專家想填補歷史空白,故此,這可以看做是一場關於文物的爭奪戰。1989年,文物專家發現「新幹大墓」,在墓中出土一個青銅虎,經過研究發現,它竟缺少一顆虎齒,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七年後,文物專家竟將這件文物完美修復,他們是如何找到已經消失不見的虎牙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89年9月20日,新幹縣大洋洲鄉程家村的村民,準備在澇背沙洲取土,用來修護贛江大堤。在取土的過程中,有一位農民感覺鐵鍬觸碰到一件硬邦邦的東西,將周圍的土取走後,一件墨綠色的青銅器具出現在眾人面前。村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看到挖出的青銅器具後,他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便將消息上報給當地的文物研究所。沒過多久,文物專家趕到現場,經過現場考察,文物專家認為該地存在古墓,並決定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

在發掘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大量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在整理的過程中,一件製作精美的青銅虎,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件青銅虎長53.5釐米、高25.5釐米,內空無腹底,身上雕刻著紋飾,背部有一隻青銅鳥,正因如此,專家將其取名為「伏鳥雙尾青銅虎」。

專家進一步研究「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時,他們發現這件文物竟是一件殘次品,它只有一顆獠牙。看到這樣的情況後,專家懷疑在出土文物時,不小心將獠牙留在泥土中。於是,專家連忙回到現場,但將周圍的沙土篩一遍後,依舊沒有找到另外一顆獠牙。青銅虎少了一顆牙,缺少威風凜凜的感覺。於是,有些專家們決定給它修牙,但這個想法剛提出,立即遭到反對,因為更多的專家們,考慮到文物的真實性,還是保存文物的原狀比較好。

1996年,彭館長正在工作時,突然接到朋友傳來的一條消息。彭館長的朋友是一位文物收藏愛好者,他逛古玩市場時,意外發現一粒青銅牙齒。幾句閒聊後,朋友得知擺攤的賣家是新幹縣的農民,這件東西,是在下雨天耕地時發現的,他想看看能不能賣掉,換點錢,填補一下生活。彭館長的朋友陷入深思,這會不會是「伏鳥雙尾青銅虎」丟失的獠牙呢?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朋友花很低的價錢將其買回家,並聯繫彭館長。彭館長接到消息,馬上去到朋友家中,將他帶到博物院。通過專業的拼合比對後,他們可以確定,這顆獠牙確實屬於「伏鳥雙尾青銅虎」。彭館長立即動員朋友,讓其將青銅獠牙捐給博物館,朋友也欣然同意了。文物修復人員拿到獠牙後,對「伏鳥雙尾青銅虎」進行修復,沒過多久,銅牙和銅虎就合在一起,這件文物也完整地出現在眾人面前。

在遊覽江西省博物館時,很多遊客都會看到「伏鳥雙尾青銅虎」,但似乎沒有人發現,青銅虎的獠牙曾經修復過。文物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專業的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它,讓歷史傳承下去。如果各位讀者對「伏鳥雙尾青銅虎」感興趣,可以去到江西省博物館,近距離感受一下它獨有的魅力。

相關焦點

  • 伏鳥雙尾青銅虎
    伏鳥雙尾青銅虎 商代長53.5釐米、高25.5釐米 體圓雕,內空無腹底 1989年在江西新幹縣大洋洲遺存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虎身遍飾花紋,臉、腹部飾捲雲紋,背部則飾雲雷紋,鼻面、正脊、尾部與四腿下部飾變形鱗紋,四腿上部則為醒目的雷紋。
  • 又見大墓!洛陽再次出土有液體的青銅方壺,是美酒還是「仙藥」?
    西漢家族墓大景洛陽又又又挖出古墓了!出土的青銅方壺裡還存有半壺液體,這次是美酒還是「仙藥」?經專家初步推測,這些墓葬的年代大部分為西漢早期,但是,墓主人身份尚待明確。西漢家族墓內的文物隨著發掘逐步推進,在位於工地東南角的一座墓葬中,一組青銅器漸漸顯露。其中,較大的器物有銅方壺、銅鼎、銅甗等,小型的器物有銅盤、銅勺等。
  • 望山橋一號墓出土一把青銅劍,堪稱「天下第一劍」,後成鎮館之寶
    我們知道當年的吳國和越國進行了殊死拼殺,最後越軍被打敗了,不僅大美女西施被送給了夫差,就連越王勾踐自己都當了吳王夫差的馬夫,這一當就是
  • 墓主用青銅做成炊具 印章上有個「相」字 一看身份就不尋常
    隨著一具具密密麻麻的船棺被發掘出土,重慶最大的船棺葬群也浮出水面——它就在九龍坡區銅罐驛鎮——這些船棺葬和附近的巴人土坑墓,漢代磚室墓一起,從戰國綿延到東漢,共同組成了冬筍壩遺址這一時期百科全書式集群墓葬。   同時,墓葬裡出土的1釐米見方青銅鈕印,和每個墓室裡罕見的不是陶製而是用青銅做出的炊具隨葬品,都彰顯著這片墓葬主人並不平凡的身份。
  • 商伏鳥雙尾青銅虎
    伏鳥雙尾青銅虎 商代通長53.5釐米,通高25.5釐米,體寬13.0釐米 重6.2公斤 1989年出土於著名的江西省新幹縣大洋洲商代大墓
  •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2020-12-03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農挖沙撿到商朝文物,一隻虎兩條尾巴,專家陷入狂喜
    自古以來,我國的厚葬風氣就很是盛行,以致於在5千年的歷史演進中有無數神秘的古墓被挖掘出來,為了研究這些古墓以及墓中的陪葬,考古專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江西的大洋洲地區,考古專家在當地老農的幫助下成功挖掘出一座商周時期的特級墓葬,讓專家驚喜不已的是,他們在這座商周時期的古墓中竟挖出了1000多件特級國寶。
  • 河北中山王墓出土一件罕見桌子,修復後專家都驚嘆其精美的程度!
    位於河北平山縣三汲村的中山王墓,它是來自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陵墓,而且佔地面積也是非常的大,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坑和陪葬墓,而且文物非常的有特色,帶有非常明顯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色,不少文物的出土甚至震撼了世界。而後專家開始勘測現場,結果證實了這裡下面很可能埋葬了一處墓葬,在挖掘的過程中,一個個驚喜接踵而來。這座大墓是戰國時期中山國君主的陵寢,沒想到的是這個墓中的文物數量讓人吃驚,墓內不僅出土了各種青銅禮器、玉器、陶器、還有大量錯金銀器,而其中這件罕見的「桌子」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就在其中。
  • 湖北發現地下水墓,墓中出土一件逆天神器,專家:鎮國之寶
    今天小編給大家所介紹的這座古墓是在湖北出現的一座古墓,這座古墓居然是地下的水墓,而且在這座古墓中所出土的文物,也讓考古專家們感到非常的震驚,那麼在這座古墓中究竟出現了什麼文物呢?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陝西韓城發現周朝大墓,出土5000年玉豬龍,專家:掌握王權的女人
    而在周文王姬昌拜請姜子牙在民間還流傳一個傳說:有天晚上周文王夢見飛熊入懷,第二天夢醒就派人尋找飛熊,而在渭水河邊找到了釣魚的姜子牙(姜子牙號飛熊)。姜子牙要求周文王親自拉輦,當時周文王拉了873步,保了周朝子孫坐了873年的天下,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陝西韓城發現了姜子牙後代的墓。
  • 終於出土蘇麻喇姑墓,專家欣喜開墓查探,揭穿了康熙的百年謊言
    終於出土蘇麻喇姑墓,專家欣喜開墓查探,揭穿了康熙的百年謊言在中國古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尤其是一些進入大戶人家擔當丫環的侍女,她們的處境更是不堪,稍有不如意主人便會對其又打又罵,而且即使是打死了也沒有人去關心這些侍女的情況。
  • 河北發掘出漢墓,墓中出土一跽坐式玉人,專家:它不是漢朝東西
    由於玉人出土於漢中山王劉勝之墓,當時考古人員認為其製作年代為西漢中期;然而後來專家在研究分析時發現,玉人的製作並不是漢代的工藝。古人用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玉雕工藝在漢代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而這件玉人與同墓出土的玉器相比,無論在整體設計,還是雕造工藝以及細節處理上均有一定的差距。
  • 01年西安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驚豔世界,專家:哪來的
    這一隻水晶杯不但材料非常罕見,在中國歷史上難發掘,它的外形特質也有些奇特,看上去太現代化了,與現在常見的玻璃杯沒什麼區別,而在大家向來對中國考古界的印象中,出土的文物杯子大多數色彩繁複豔麗、雕刻花紋的,或者是簡約古樸的,但都不可能有它那麼現代,所以就有網友產生疑問,並且多次求證這個新聞的真實性,後來經過專家探究,這隻水晶的確是真的。
  • 漢代「駙馬墓」出土青銅鏡,尺寸是世界最大,挖到一半專家卻喊撤
    從古到今,中國不僅經歷了幾個朝代的更替,而且創造並發展出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其中蘊含著中國的青銅文化、陶瓷文化。當今世界,許多中國珍貴的古代文物被世界各國博物館收藏,同時,中國的文物在拍賣市場上也常常受到世界各國的熱烈追捧。儘管因為近代的某些原因,很多文物流到了國外,或是被毀掉了,但他們都曾經展現過中華文化的輝煌。此外,中國還有許多尚未發現的文物,甚至中國考古工作者也從未見過。
  • 「龍」與「虎」一樣厲害,為何龍成了中國帝王化身,而虎不行?
    據現場勘察,該墓明顯有兩次被盜掘的痕跡,專家推斷很多珍貴的文物已被盜墓者盜走。但讓專家高興的是,雖然被盜墓者光顧了,但最後仍清理出了183件文件,其中青銅器就有170件。初時,因其銘文鏽蝕嚴重,難以辨認通讀,幾乎所有人都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器物,後來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鑑定,辨出「雋鼓」二字,初識為「青銅鼓座」。後因其上有兩個對稱的虎頭和四條相纏繞的龍盤踞,故定名為「龍虎紋鼓座」,又因其側有四環又稱「龍虎四環銅鼓座」。它還有其他的名字「春秋青銅大建鼓座」或「四環形器」。
  • 內蒙古出土一古墓,一對夫妻相互依偎,專家:1000年,終於找到了
    唐朝滅亡之後,中原大地上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個政權,而南方更是先後出現了10多個小國,這一時期被稱為「五代十國」。與此同時,長城以北的契丹卻走向了統一。因此,為了了解已經消亡的契丹族,和滅亡的遼朝,找到一座完整的遼代貴族墓,就成了一種奢望。但是1985年,內蒙古出土的遼代陳國公主墓,打破了遼代無皇陵的記錄。這座修水庫,而發現的遼代古墓,其完好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鎮館之寶」戰國青銅虎鈕錞於
    原標題:戰國青銅虎鈕錞於 見證古代方國歷史前往四川什邡市博物館參觀,不能錯過這裡的「鎮館之寶」之一:戰國青銅虎鈕錞於,是2009年出土於該市師古鎮紅豆村、通高85釐米的大型青銅器。經過三星堆博物館青銅修復師長達3個月的修復,這件虎鈕錞於重現往日神採。作為災後重建文化遺產修復重要成果在四川博物院展出,受到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這件錞於錞面作盤口狀,橢圓盤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中空。鈕為虎形,長32釐米,寬8釐米,虎嘴大張,倨牙翹尾。器身陰刻捲雲紋、饕餮紋等紋飾,盤首還鑄有2個戰國時期特有的巴蜀圖語。
  • 春秋大墓發現一把鐵劍,專家大驚失色:只怕歷史會因此物改寫
    1、墓主人身份由於盜墓賊對這座墓葬已經進行了盜挖,因此考古部門只能基於這個基礎上,對墓葬進搶救性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通過墓葬出土青銅器上面的銘文,已經確定了這個墓葬主人的身份,這是春秋時虢國的一位君主墓葬,這位君主的生活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的九世紀左右。
  • 河南出土商朝大墓,墓中驚現兩具人骸,專家:他們自願當「祭品」
    這座墓葬群中不乏有高等級墓葬,通過夯土基址以及牲畜祭祀坑,還有墓中出土的甲骨文,提供了非常多的歷史研究價值。可這些商代遺址中有兩具人骸骨造型非常怪異,考古專家推斷:這兩人生前應該是自願當作祭品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早在商代和周代,中原大地上存在不少匪夷所思的離奇幻術。說是幻術,其實就是迷信學說,無論統治者還是王公貴族每逢大事小情,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