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米的「八百一十八次講故事輪迴」又來了。最近她痴迷於《灰姑娘》。整個故事中南小米的關注點是:高跟鞋、醜姐姐和仙女教母。對於她這幾個關注點的關聯,張可悟摸不透。只知道,因為南小米不喜歡吃南瓜,所以對於南瓜馬車毫無感覺。
❙ 南小米看《灰姑娘》
在講了第二十五次灰姑娘之後,迎來了噹噹童書滿200減100普天同慶的活動。張可悟為了滿足南小米體內日益增長的灰姑娘熱(=「熱粉」),訂購了當當網上各種版本的《灰姑娘》。排除了噹噹沒貨的、迪士尼的(太容易固定認知和想像力了)和以張可悟的個人審美覺得圖畫不好看的(出錢任性),一共搜集到了四種版本。加上張可悟小時候珍藏的兩本日文版,試圖用這六種版本餵飽南小米。
➀ [英] 沃爾特·克蘭,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4
➁ [意] 英諾森提, 明天出版社, 2011
➂ [美]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7
➃ [美] 馬西婭·布朗,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
➄ [英] C. S. Evans, Arthur Rackham, 東京, 新書館, 1995
➅ [新加坡] Errol le Cain, 東京, ほるぷ出版, 1999
隨著一本接一本地翻看圖畫,一遍接一遍地講述「從此她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張可悟頓悟:有一種方式可以讓像自己這樣冷靜對待灰姑娘童話的成年人(=「涼粉」)也能找到閱讀的樂趣——看細節。
就從南小米最為關注的高跟鞋說起,作為大快人心的扭轉,灰姑娘試穿水晶鞋甚至是比「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的結尾更適合成為故事高潮的片段。所以上面六位插畫師無一例外,用整面的篇幅繪製了這個場景。有大臣來送鞋的,有大臣給灰姑娘穿上鞋的,有灰姑娘掏出另一隻鞋的,以及倆姐姐悔翻天的各種表情。(粗跟、小貓跟、超高跟,尖頭款、穆勒款、極簡款,愛鞋人的天堂! )
精靈教母的外貌年齡也值得揣摩。雖然故事裡面沒有明確描述教母的樣子,六個版本裡面有五個版本裡的教母都是散發著母愛的豐滿婆婆形象。只有沃爾特·克蘭版的精靈教母是一位美麗精靈的形象,還有翅膀呢。(豐滿會讓人更有安全感嗎?)
再說醜姐姐,都說「面由心生」,人在傲慢和嫉妒的時候的表情,大概可以算是最醜的兩種了。(插圖師眼裡的醜,通過體型和鼻子最容易表達嗎?)
還有貓,除了馬西婭·布朗版,都有貓藏在角落或者佔據中央。(為什麼是貓不是狗呢?)
還有其他細節,比如灰姑娘的裙褶、壁爐的樣式、王子的長相、設定故事發生的年代、插畫師的背景、畫風……有好多值得挖掘的點。講述故事的「涼粉」們,別打著哈欠應付「熱粉」了,拉著他們摳摳細節吧。沒準能發現只屬於你們的小畫面呢。
在找了各種細節,講了第一百二十五次灰姑娘之後,張可悟咽了一口反上來的酸水,突然想起上次旅行衝繩時買回來的《灰姑娘之謎》(「シンデレラの謎」,河出ブックス,2017)。捧著這本書,張可悟的心態是:反正都已經讀了這麼多遍了,不如就再深入了解一下,弄好了以後可以在眾人面前瞎白話。
這本書由研究歐洲文化、比較文化的關西大學名譽教授浜本隆志所著,是從社會學、文學和民俗學的角度,梳理和研究《灰姑娘》的歷史演變、版本、文化和結構的。(選題報告一般都這麼寫。)
現在被翻譯成中文的歐洲版的《灰姑娘》裡,最多見的就是法國夏爾·貝洛的版本了。姐姐管灰姑娘叫「灰姑娘」或者「灰屁股」,灰姑娘善良美麗,有個精靈教母,雖然受姐姐欺負,但是最終在取得自己幸福後還是原諒了姐姐和繼母。
其實歐洲有三個主要的版本,分別是上面說到的法國貝洛版(十七世紀末);
✦ 義大利的巴西耳版(十七世紀):灰姑娘受繼母虐待,跑去和家庭教師訴苦,家庭教師讓灰姑娘殺死了後媽,自己帶著六個女兒嫁給了灰姑娘她爸,棗樹給灰姑娘幫助,試穿木鞋,沒有姐姐和後媽的結局;
✦ 德國的格林兄弟版(十九世紀):就一個後媽,榛子樹和小鳥給灰姑娘幫助,試穿金鞋,兩個姐姐為了穿上鞋一個用刀切掉了腳趾,一個用刀切掉了腳跟,最後都被小鳥啄瞎了眼睛。
張可悟依稀記得在自己少兒時期看的是收錄在《世界童話名著》裡面的格林兄弟版《灰姑娘》。裡面好像還有灰姑娘姐姐切掉腳趾頭坐在王子的馬上,血從鞋裡流出來的畫面呢。
怎麼現在的版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貝洛版呢?是現在的小孩子承受能力比以前弱了,還是社會在過度保護小孩子呢?可明明現在的社會,讓小孩子接觸到的東西更「血腥」啊……扯遠了。
如果讓張可悟選擇,會給南小米講格林兄弟版的《灰姑娘》。簡單總結一下道理就是,與人為善,有回報;與人為惡,有懲罰。然後可能還會延伸到南小米現在的「交際圈」:自己不惹事,事來了不膽怯。
對於張可悟這樣持有懷疑態度的「涼粉」來說,太完美就不完美了。貝洛版裡的灰姑娘有點兒心機girl的意味啊,跑到皇宮玩一圈,早一步回家裝作剛睡醒,自己留一隻水晶鞋在關鍵時刻拿出來,而且(現在南小米都會講了: )「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之後呢?
張可悟期待在將來和南小米探討真實的各種可能性。
其實在張可悟珍藏的兩本日文《灰姑娘》後記裡面,都提到了這個故事起源於中國。因為目前中文版的《灰姑娘》都是歐美的翻譯版,所以可能沒有涉及到。中國的這個故事叫《葉限》,收錄在由段成式所撰的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860年)裡。
大致是說,葉限爸爸有兩房太太,葉限是大房的女兒。後來父母相繼去世,二房太太開始欺負她。有一天葉限捕到了一條紅脊金魚,省下自己的飯菜餵它,繼母發現後把魚殺了吃掉,葉限在池邊傷心,有仙人在告訴她找來魚骨可以許願,葉限向魚骨許願得到華服和金絲鞋去參加洞節,回途掉落了一隻鞋,撿到鞋的人把它賣給鄰國的君主,葉限試鞋成功,結婚,二房太太和女兒受石刑。
這裡面還設了一個埋伏,講述故事的人說,這是他家的洞出身的傭人講述的南方怪談。這個故事早於西方版本八百多年,在故事裡還是口傳的,也就是說,「灰姑娘」故事的起源有可能可以追述到秦漢時期。
日本的另一位民俗學者君島久子在她的論文中說過,通過以魚為救助者的角度來推測,《葉限》的起源應該是在壯族居住地區。甚至是由越南一路北上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的。(日本版《灰姑娘》因為明治維新又分裂成了親亞派和親歐派的兩種版本。)越南版的《米粒和糠》裡復仇的場面更加血腥勁爆。
其他還有類同的古埃及版、《舊約聖經》版、拜佔庭帝國版、《一千零一夜》版、葉門版、波斯版、藏版、緬甸版等等。
哦,《灰姑娘》!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才發現這麼深奧。
張可悟還在讀《灰姑娘之謎》,南小米還在翻看這種版本的《灰姑娘》,可能在未來我們都有更多的發現。不過就目前來講,張可悟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幹那麼多粗活還能坦然讓王子拉小手,灰姑娘用的是哪款護手霜?
❙ 張可悟最喜歡的Errol le Cain版插圖,全是細節
🔚
➟ 輕觸圖片,看「南小米和張可悟」的往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