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嫵是個受盡三千寵愛的女人。生在相府,長在皇宮,丈夫蕭綦雖是寒族人,卻手握重兵,戰功卓著,且對她情深似海,百依百順。所有人幾乎都對阿嫵寵愛有加,百般包容。
阿嫵對自小疼愛她,卻利用她聯姻權將的姑姑,冷言冷語,姑姑卻依然想和她重修舊好;父親王藺已經穿上龍袍,坐上皇位,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阿嫵橫劍相脅,竟然也逼得王藺暫緩了腳步;黃雀在後,宋懷恩一劍斷了王藺的皇帝路,竟然還要阿嫵做他的皇后!
而身在皇位的三任皇帝,也毫無例外的信任著阿嫵。信任阿嫵在波瀾雲詭中定然能活命,還能力挽狂瀾,甚至信任她會遵照他們的遺願行事!所以三人皇帝臨死前都託大任於阿嫵。
1.皇帝舅舅
這個皇帝,從血緣上來講,既是舅舅,也是姑夫。皇帝從阿嫵小時候就十分寵愛她。連阿嫵戲弄了太子,皇帝都不以為意,還在皇后面前幫她說情。待阿嫵長大,嫁給豫章王蕭綦,皇帝雖然也算計過阿嫵和蕭綦的性命,但是對阿嫵,皇帝還是萬分的信任。
皇帝臨死還在王氏和皇后的掌控中,身邊無一人是可以託付依靠的。要麼,就是王氏或者皇后派的人,那是監視;要麼,是子隆,忠於父君,但智謀嚴重不足。皇帝思慮良久,最終偷偷將遺詔,託給了阿嫵。
所幸阿嫵有丈夫蕭綦撐腰,有寧朔軍震懾,才得以有話語權,不然以王藺大業面前六親不認的性格,阿嫵甚至都沒有機會拿出遺詔。在那場宮變中,阿嫵失去了母親和腹中的孩子,也使得父親王藺叛變失敗,最終,子隆得以成功繼位。如此,阿嫵對得起皇帝舅舅的信任,承得起這家國重任。
2.子隆哥哥
子隆哥哥繼位後,朝堂諸位大臣何和太后,都有意削弱蕭綦的兵權,只是沒有成功。於是,在太后(阿嫵的姑姑,以前的皇后)的挑唆慫恿下,子隆給手握重兵的蕭綦設了個嫁禍的死局,欲要給他一個弒君的罪名,再誅殺。
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子澹將計就計,設了局中局,蕭綦仍然得了個弒君的罪名,九死一生,子隆也死了。
子隆臨死前的遺詔兩個意思,一是太子靜兒繼位,二是皇后殉葬。
皇后謝宛如殉葬前,執意要見過阿嫵才肯赴死。臨死前,將未足月的太子靜兒,託付給了阿嫵。並附上皇后令牌一枚,暗示阿嫵帶孩子出宮。
無獨有偶,皇后殉葬後,阿嫵抱著太子靜兒去看子隆皇帝。子隆也臨時反悔,不放心要阿嫵將靜兒帶出皇宮。
帝後相託,阿嫵一力答應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阿嫵將靜兒託付給哥哥王夙,然後王夙又將靜兒託給顧採薇,結果被王藺發現,將靜兒養在身邊。再後來,王藺自以為奪位大業將成,便命管家除掉靜兒,結果王夙救下了靜兒。
再後來,王藺宮變再度失敗,當時的皇帝子澹禪讓皇位給靜兒。兜兜轉轉,歷經劫難,靜兒,還是回到他本來的命運軌道上。太子嘛,還是要做皇帝的。
3.子澹哥哥
子隆皇帝駕崩後,太子靜兒被阿嫵帶走,於是,只能是子澹繼位登基。
子澹繼位後,並沒有勵精圖治,好好治理國家,反而被阿嫵的生死牽動著心神。彼時王藺聯合宋懷恩反叛逼宮,子澹避無可避,坐在皇位上,給了阿嫵最後一道聖旨,真到了他被囚的被辱的時候,結束他的性命。
子澹慧眼啊!,
在尚不知道宋懷恩背後的人是誰的情況下,就斷定阿嫵在此次宮變中定能活命,並且行動自由,能在重重包圍中刺死子澹而不被阻攔,或者誰都攔不住她。
這三任皇帝,都和阿嫵很親厚,任中都算計過阿嫵和她的丈夫蕭綦,只是不但都沒成功,臨死前還都把家國大事託給阿嫵。所幸阿嫵有蕭綦撐腰,有寧朔軍震懾,阿嫵盡力達成,總算不負所托。
喜歡請關注我,每日看劇看書說情感,歡迎留言交流。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