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給人帶來許多啟迪的《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酒業打造的一檔有深度的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前三季總播放量不負眾望地突破25億,愛奇藝單期視頻熱度僅次於《吳曉波頻道》,喜馬拉雅FM人文節目類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曉說》。
如今,捨得酒業聯手鳳凰網將《捨得智慧講堂》全新升級為第四季《捨得智慧人物》,再次王者歸來。節目開播以來,引動網友熱議轉發,很多人表示:「這麼有深度的走心節目不多了。」
從當前已播放的內容與預告來看,《捨得智慧人物》延續前三季節目的訪談風格,深剖嘉賓內心真實世界,以多層次、多維度視角為大眾呈現一場別樣的思想盛宴。
總有一天,我得把他(郭德綱)扒拉到我身後
我去保護他啊
你什麼時候看我沒事兒拿家裡出來曬一曬
私生活出來曬一曬
有人在我的位置
他也不一定這樣
我現在完全沒有生活
我再努力,我再賺那麼多錢
每天還是這樣的日子
我第一個月
拿到7000塊工資的時候
哇,原來人民幣可以這麼厚
你就兩個字叫做紮實
你演戲演戲你就會演的
比如說你心靈蒙上了老繭
演戲有時候會慣性嘛
如果我做音樂
不是為了要獲得大眾的認同
不是為了要賺錢
如何我做音樂純粹是因為
我想要用音樂去影響別人的話
那我為什麼怕保護自己
(距離高考)不就這麼兩百多天嗎
所以其他什麼都不需要想
得過且過的郭麒麟,直道而行的韓雪,敢於清零的薇婭...《捨得智慧人物》與時代先鋒人物深度對話,通過他們的個人感悟和捨得境界,為大眾帶來啟發,同時輸出捨得酒業的文化主張和品牌態度。
細心打磨內容,捨得酒業借節目展現人文關懷
聚焦家國情懷,探討香港回歸、中國入世等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件,將受眾群體定位高端精英的《捨得智慧講堂》深刻挖掘時代風向背後的故事,自然贏得了大量口碑。
而與前三季節目相比,這次《捨得智慧人物》不僅關注時代,更關注人。在節目裡,我們看到了郭麒麟從「相聲演員」到「演員」轉變之路中父與子的和解,也看到了韓雪娛樂圈反向生存背後的舍與得,還看到了薇婭為消除直播偏見與誤解付出的努力,以及「以買代捐」商業模式的價值最大化。在主持人與這些嘉賓的思想碰撞過程中,觀眾們充分體悟著人生的捨得境界,更感受到了捨得酒業潤物無聲的人文關懷。
捨得酒業能藉助這節目贏得大量觀眾好感,自然離不開對內容的打磨運作。
一方面,高質量、高品質的內容天然自帶傳播屬性,能夠持續為品牌帶來長尾效應。作為節目出品方,捨得沒有植入大量品牌信息影響觀看體驗,而是深耕內容生態,以優質內容積累品牌資產和傳播勢能。
在第二期節目中,韓雪回憶了自己大二退學去拍戲,25歲捨棄玉女標籤,30歲重新學習英語的歷程。她認為人生就是一個有舍才能有得的過程。雖然試錯過程中也曾不停地「教學費」,但不斷突破自我的嘗試為她的人生帶來更多機遇和發展空間。而在《聲臨其境》中,韓雪生動的英文配音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第三期節目中,薇婭親切的稱直播間為自己的「二女兒」:「直播間不是用來運營的,而是用來服務粉絲的。」隨著直播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薇婭對待產品的態度會更加審慎,每一次直播背後都是沒日沒夜的選品:「因為電商直播的信任本身很難建立,我要做的更好」。
通過這些高度契合「捨得精神」的嘉賓故事,捨得品牌的文化內涵和智慧隨著娛樂化、綜藝化的內容形式,得到更加立體有效的傳播,使品牌觸達更廣泛的受眾,進而擴大品牌影響力。
另一方面,捨得酒業以消費者為核心,聚焦用戶痛點,在節目中充分體現大眾的精神訴求。
「我作為觀眾,我看了一個很爛的東西,你告訴我你很努力,我會比之前罵的更狠」,郭麒麟這番話說出了觀眾的心聲,激發眾多網友的討論熱情。
而在PDD的訪談中,節目再現他從叛逆網癮少年到職業玩家,再到遊戲主播的轉型之路。其中有父親對兒子打遊戲的憤怒和失望,也有曾經月薪1500元的艱苦,還有決戰韓國隊失利後來自全網的謾罵,這些真實存在過的生活場景也讓觀眾對品牌產生更多共情與共識。可以說,在嘉賓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時,「捨得」二字已經超越酒本身,成為一種寄託人生態度、智慧與文化的精神載體。
除此以外,捨得酒業還對本季嘉賓陣容和形式精挑細選。通過人們熟悉的年輕化的偶像或者意見領袖,藉助明星影響力和粉絲效應,在推廣和傳播中輸出品牌主張和態度,完成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溝通,讓大家覺得品牌更貼近大眾生活。
實際上,捨得做這檔節目不僅是為品牌做曝光,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捨得智慧人物》不煽情、不套路,通過理性的、負責的對話方式去影響更多人,在文化和價值觀層面搶佔年輕人心智,培養新中產群體的消費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埋下對捨得品牌文化的認知與習慣。
自建文化IP,捨得酒業打破傳統營銷困境
一直以來,白酒品牌都面臨著營銷困境。在傳播上,只能採取內容單一且陳舊的傳統硬廣方式;在自身形象上,做不到年輕時尚,沒有內容為品牌賦能;在受眾上,儘管80、90後逐漸成為主力消費人群,白酒卻仍在這塊存在營銷空白。可以說,整個白酒的營銷尚未多元化、體系化、成熟化。
對此,捨得酒業一直力圖突破。
做內容營銷的品牌很多,但做文化IP的品牌很少。捨得跳脫出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傳統營銷方法,基於網際網路傳播底層邏輯,以消費者為核心深耕內容生態,通過一期期的節目賦予捨得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
首先是傳播渠道。在其他品牌還在央視等傳統渠道做推廣時,捨得攜手鳳凰網用創新的品牌傳播方式、顛覆的營銷理念,打造內容優勢和差異化傳播,以文化IP向消費者傳遞「捨得智慧」就是品牌的核心內涵,提升品牌的新鮮感和好感度。
其次是品牌形象。前三季度節目持續的建設讓文化IP成為賦能品牌價值的優秀磁場,於是第四季吸引來郭麒麟、韓雪、薇婭等年輕、優秀的嘉賓。
當傳統白酒廣告淹沒在碎片化的網際網路媒介環境中,捨得自建文化IP的玩法成為品牌連結目標消費群體的載體,這不僅為白酒行業自建IP探索出一條新道路,而且打通了內容營銷品效合一的商業化需求,效果拔群:
(1)四兩撥千斤:現在是內容時代,好內容能夠為品牌帶來更廣的受眾,更高的收益。相比於請明星代言做硬廣,邀請明星參加訪談節目在品牌聲量塑造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品牌年輕化的升級:白酒的核心消費人群正逐漸轉向新中產,他們具備購買能力,且正在走進消費白酒的社交文化圈,相較於更長者的傳統白酒消費群體,他們更樂於分享,能夠影響和帶動不太愛互動和討論的傳統白酒消費人群。
(3)捨得的文化內核:「捨得」二字天然具有做文化IP,做內容的優勢。《捨得智慧人物》節目命名來源於捨得,也豐富了捨得的文化內涵。
(4)區分營銷和品牌的概念:捨得具有內容的情懷,希望通過節目打磨一個讓消費者形成穩定、連續品牌記憶的文化IP,而不僅僅是做快餐式營銷,也希望通過好內容去打動消費者,拉近品牌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以「少數人的路」,連結更多品牌機遇
少即是多,在其他品牌追求短期收益時,捨得酒業堅持連續四年做節目,看似選了一條難走的「少數人的路」,但品牌的本質是精神內核上的陪伴和信仰,時間越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更緊密,釋放出的能量越大。
《捨得智慧人物》上線三周,跨平臺曝光量超2億,視頻播放量超1億,相關話題閱讀量達1億+,話題更是引發網友熱議,多次登陸微博及抖音熱搜榜。
這一積累與爆發的過程,也正如捨得酒業用歲月陳釀的老酒,通過點滴積蓄才形成如今的品牌勢能。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存酒至今,捨得累計貯藏了12萬噸老基酒,每一瓶捨得酒都是壇儲5年以上的老酒,每一瓶老酒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與故事。
從從前到現在,捨得不僅在悉心釀造每一瓶老酒,也在灌溉著中國人的精神與智慧。在老酒裡,我們品味飽含匠心與時間的「捨得品質」;在《捨得智慧人物》,我們充分感受豁達的「捨得精神」。不難看出,捨得酒業正通過滿足每個人的舌尖需求與精神需求,讓老酒真正走入大眾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