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裡是長安大學
回眸十三五
追夢十四五
應@中國人民大學 之邀
我們來接力
三分鐘的視頻
四名師生的故事
映射出多年來
長大人躬耕奉獻
砥礪前行的精神
(點擊視頻,聽他們講述「我在長大這些年」)
七秩長大,百年奮進
長大人將「弘毅明德、篤學創新」的校訓精神
與教育事業緊密結合,
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子。
➤
學習文化知識,助力脫貧攻堅
她一直在奮鬥
(楊曉萌:長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獲得「長大之星(個人)」、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清晨,沿著校園林蔭路
走進圖書館學習知識
她與小夥伴們在創客空間
激發科創靈感
利用專業特長開發助農微信小程序
幫助農戶在線上銷售農產品
為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
以小我融入大我
我們用奮鬥擦亮青春底色
➤
參與科研項目,傳承校園文化
他一直在奔跑
(儲兆微: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2017級本科生,先後獲得校級共青團標兵、校級優秀團幹部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地質工程專業的本科生
他有幸參與了空天地滑坡災害監測課題項目組
學校的滑坡災害監測系統多次成功預警黃土滑坡
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通過參與各類科創與文體活動
感受到了學校「十三五」以來各方面的發展變化
學習之餘,他和同學們還肩負著
為校友和師生服務、講述校園故事
傳承校園文化的職責
追隨著前輩學人的步伐
他們正全力奔跑在逐夢的路上
➤
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優秀人才
她一直在探索
(李婷: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獲得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
她是一名思政課教師
在授課過程中,她用心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
打造有滋有味、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的思政課
讓學生體會到理想信念的價值和力量
近年來,學校積極構建
「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行業思政」育人模式
培養出一大批
既有專業基礎又有家國情懷的優秀畢業生
➤
潛心科學領域,攻克技術難題
他一直在前進
(趙煜: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教授,橋梁結構智能檢測技術研究所所長,從事混凝土橋梁損傷評估與橋梁智能檢測技術及設備研究。)
從求學的學生到一名專業教師
他人生中的美好時光
都是在長安大學度過的
在世界上最大跨徑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大橋科研項目中
他和他的團隊通過智能檢測技術創新
解決了塔梁同步施工中的橋塔實時動態變形監測的難題
保證了大橋建設的精度和施工安全
多年來,長安大學人深度參與
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北京大興機場等
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
在珠峰高程測量現場,多名校友勇攀生命禁區
在世界之巔留下了長大人的足跡
他們是長大人的驕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長大人在交通運輸、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領域
用專業優勢助力國家建設和發展
用奮鬥的腳步丈量著祖國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修天路、測經緯、築廣廈
長大人用信念築牢愛國根基
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
長安大學人所做的遠不只於此
我們與祖國的故事
未完待續
長大人永遠在路上
這是我的故事
@南京大學
接下來,聽聽你的美麗故事吧!
END
圖文留言處寫下
「我和長大」的故事
點讚前十的粉絲
會獲得官微專屬精美禮品
在新浪微博帶話題 #我和我的學校#
發布微博講述「我和長大」的故事
並艾特@長安大學
參與微博抽獎活動
有機會獲得官微專屬精美禮品
視頻製作
視頻拍攝製作:郭寧、趙傑、楊帥、楊博
文字:馮秋香、王翀、黃天怡
主要出鏡人員:趙煜、李婷、楊曉萌、儲兆微、劉悅
黨委宣傳部 訊瀾工作社
編輯、動圖:王 翀、孫婷婷、洪昕怡
原標題:《我和我的學校 | 長大這些年,你我見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