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
2月24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去年6月份在瑞士執行安樂死的最後服藥畫面,令人心碎。
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
雖然臺媒報導稱家人痛哭失聲,不過畫面倒是顯示妻子非常冷靜,不停撫摸他的背部,另外一位女士還在用手機錄像,仿佛是在看著別人的悲喜。倒是他的兒子看起來眼睛紅紅,難捨難離。
醫生囑咐傅達仁,藥服下去之後,要大口吐氣。傅達仁認真聽完後,還做了一次模擬練習。
傅達仁說了一大段告別語,最後一句話便是再見。
他先後喝了四口,最後一口一飲而盡。他的兒子泣不成聲,連著對爸爸說:爸爸我們愛你,好,不痛了。
最後,醫生又遞給傅達仁一杯清水,他也痛快喝了進去。看到傅達仁喝完最後一口,家人都感覺釋然,愛人為他鼓掌,大讚他好棒。
整個過程共計2小時13分鐘,傅達仁於18點58分正式結束了生命,享年85歲。最後倒在兒子懷中慢慢睡去。
傅達仁生前一直推動安樂死理念,在24日的安樂善終促進成立大會上,遺孀鄭貽談起丈夫時表情平靜。她說:我們家屬很放心的是他走得平安,很喜樂。
傅達仁的兒子回憶起爸爸則一度淚流滿面。他表示,自從爸爸走後,一共看過兩次這個視頻。這段視頻就保存在手機裡,有時候不小心翻到,內心就會很難過。實在是不敢看,看一次心就會揪一次。可是爸爸也給了他很大的勇氣。
目前已立法容許主動安樂死的國家包括荷蘭、比利時等,已立法容許協助自殺的國家包括德國、瑞士等。
以荷蘭為例,目前在荷蘭要執行安樂死,必須出自病人的個人意願,並且有醫生證明病人正在處於「不能減輕」和「不能忍受」的痛苦中,醫生和病人之間也得先達成共識,確認安樂死已經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但安樂死在許多國家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願天堂沒有病痛的折磨,願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