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士尼成了星戰的新爹之後,經典太空歌劇科幻電影系列《星球大戰》(Star Wars)最新一部又一次撲街,把盧卡斯曾經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
好在,在線流媒體平臺「迪士尼+」開臺打知名度的頭炮之作——外傳型劇集《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斥巨資耗心血黃金重磅製作多年,將星戰的優秀基因盡數找補了回來。
這也算為迪士尼家新推出的流媒體開了一個高舉高打的好兆頭。
這部豆瓣9.2、眾星捧月的劇集到底有多好呢?
「真的好看到難以置信!感覺是在看電影啊,就像是引入新概念的《星際大戰》還增加了星戰迷期待已久的層次感。」
「《曼達洛人》的第一集是一段懷舊的爆料,驚心動魄、有趣且尊重它的根源,而現在我們還不能說所有關於《星球大戰》的東西。但正是它的西方風格的完美契合才使它變得偉大。」
「這簡直就是翻版的星球大戰啊!無論從感覺上還是視覺上,它都像極了星球大戰!對於電影界的天才們來說為什麼它是一個如此難以理解的概念?(它)明明不需要顛復,也不需要強迫自己老調重彈,更不需要政治議程。只要讓它從感覺和視覺上像原版的星球大戰三部曲,粉絲們就會很高興,就是這麼簡單。」
就連一向眾口難調的爛番茄,在每一集的打分上也十——分——寵——愛。
總之就是,《星球大戰》又回來了。
一層黃沙色調的畫面美術與場景設計裡,是帝國垮臺的當下,銀河系生態重新洗牌,帝國殘黨和現為新共和國的反抗軍各自為戰的社會環境。帝國貨幣雖仍流通,但社會普遍認為不值錢,於是就有了以獎賞為重的賞金獵人。
這,是《曼達洛人》的世界觀開篇。那種帶著史詩氣質的味道,仿佛把星際裡的孤獨都吞噬,讓一切定格在《曼達洛人》裡。
劇集《曼達洛人》的時間線介於帝國隕落後和第一秩序(First Order)出現前,關聯著《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電影,探索第一秩序(First Order)的起源。對於沒看過《星球大戰》的觀眾,《曼達洛人》其實十分友好。
在初始建置裡,聰明且心機地重建了一個多方立場的多元背景設定,把之前故事裡已有的立場傾向性撇個乾淨。故而,哪怕對星戰的知識儲備屈指可數,也絲毫不影響高度興致地觀看《曼達洛人》。
在表現風格上,《曼達洛人》也在恪守《星球大戰》一直以來的儘可能故事接地氣的基礎上,影像上又多了一層冷硬寫實的袈裟,弱化了電影自帶的科幻傳奇色彩,消解了關於太空宇宙理想主義的童話感。
而以賞金獵人,一個相對中立的立場作為主角,一邊主動能動性地接受著各大勢力任務,又一邊側面引動性地闡述出帝國垮臺後的發展,可謂一石二鳥。
坦白來講,相比於《星球大戰》電影的當紅班底,賞金獵人這個全新人設,可謂對新手路人觀眾十分友好。因為曼達洛人這個種族,從漫畫到電影,身世一直保持神秘,此前內容裡大面積的留白也引發了眾多星戰迷的無限想像。
所以在路人和粉絲面前,曼達洛人的故事都是從一張白紙到慢慢彩色。這種重建背景設定,介紹新進人物的出發點,是星際大戰廠牌在擴展自我世界觀面向時,最常使用的特色與優勢。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神秘感,對於粉絲來說,《曼達洛人》圍繞在種族的爆點也成功地從最開始就吊起了胃口。科普梳理一番,曼達洛人起源於湯恩人,湯恩人是遠古時期科洛桑的土著,是類人種族。
在曼達洛人戰爭中,湯恩人受損十分嚴重,所以後來的曼達洛人多是受曼達洛文化影響而加入的。其實,任何種族都可以加入他們,但有一條規矩,就是必須接受完全軍事化的生活方式。
看起來,這個種族的前史背景十分完整,但這也正是星戰系列的成功秘訣。只有對於每個人物挖掘的足夠透徹,才能在後續的劇情裡有更多可以紮實去做的篇幅。看著熟悉的星戰味兒角色設置,和刻意做舊的復古質感服化道,你就知道,這麼多年,沒有白等。
隨著主角與種族的接觸,一個好戰無畏的戰鬥種族的生態逐漸被勾勒描繪了出來。
而更重要的,曼達洛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被刻畫側寫了出來。This is the way, the way即為「曼達洛之道」。
由於源自行星曼達洛,傳統對曼達洛的人民而言意義重大,故曼達洛人民有特別明顯的正義感和榮譽感,在他們身上,你會看到一種類似日本武士般的血統深深嵌入他們的社會。其中背景細節裡提及到,遠古曼達洛人甚至以擊敗絕地武士、襲擊絕地聖殿聞名。仿佛,又找回了看《星球大戰》的感覺,看到了那些戰士一生戎甲的光影榮華。
所以曼達洛之道的要義第一條就是——不能摘下頭盔。無論是自己或別人,一旦立志成為曼達洛人獵人,頭盔便不能摘下。在曼達洛人的聚集區裡,哪怕是孤兒也帶著頭盔。可見,在這個民族裡,不分大小,裝備等同於身體。
另外兩條,一個是賞金上繳組織,一個是極為重視榮譽。前者無非是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共產主義的民族,交代了他們的生存規則,和經濟法則。這種看似傾向東方文化的設置,其實更顯示出太空歌劇類型的包容與融合。但後者,是立住男主形象與特點的根本關鍵。任你是哪一方男兒,看到這樣一個將榮譽扛起的頂天立地男主,都難免抵得住熱血情不自禁的上頭。
劇中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主角的胸前盔甲因為泥角獸而損壞,但他拒絕了女首領在他新盔甲上烙印泥角獸標識的印章。因為他覺得,他當初是得到了外力幫助才殺死泥角獸的,並非憑自己單獨為之。
換而言之,這不算一場公平的對決。
在這樣的曼達洛精神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情有種有道義,有規則有制度有信仰,但更多的是有公平與尊重以及真心的民族。直到這裡你才明白,《曼達洛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何為男兒本色,何為戰鬥意義的震撼與感動。
一季,八集,《曼達洛人》用非洲鼓點的配樂,點綴著荒涼行星的空境場面,奏出一股子太空西部片的基調。以一種冷硬的拍攝手法,將寡言少語的曼達洛人拍出了一種特別的稜角感,更是將這個社會拍出了一種殘忍與蕭條的末世狀。還誤打誤撞地,在撒了一波情懷殺後,營造出了一種濃厚卻不油膩的黑色幽默氣息。
在這縷氣息下,為星戰狂喜亂舞的影迷會慢慢為發現《曼達洛人》帶出來的星戰伏線而激動,對星戰此前一無所知的路人觀眾也會慢慢的愛上曼達洛人這個民族,愛上戴著頭盔的男主,愛上支持率比美國總統參選人還高的尤達寶寶。
細品《曼達洛人》裡面出現過的每一個角色,你會發現,他們都披著不同的外表,各自掩藏著不同的底色。仿佛每一個身份,都代表了一群人,而每一種人群,都像極了現世裡某個階段迷茫著追尋著的我們。如此,你知道,這就是那個永遠會拿遙遠的太空歌劇照應現世講究人情的星戰故事。
其實最早的時候,是迪士尼的一個朋友激動地和我說,我看了一部劇的先導片段,高潮了!要知道,這貨上一次這麼激動還是2004年的《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筆者懷著高期待一鼓作氣看完八集之後,才敢良心推薦。
畢竟,開畫第一幀,就高潮,是技術。可能讓這股熱潮一直熱忱八集,才是實力。劇集《曼達洛人》用了八集的鋪陳,將一個民族如同細水濾沙,發展出了在星戰廠牌裡獨一無二的地位,可謂手腕得當。
而追溯其劇作的精彩,則要歸功於劇情設置由始貫終地勾起大家對於故事後續如何發展的強烈好奇心——
在這樣一個沒有帝國、沒有絕地武士的星際銀河外太空,在一切都亂了套,沒有絕對善與惡,相對黑與白的時代,邪惡的壞人,無情的人渣都想著廢除法治,弱肉強食是唯一的法則,那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
混亂接憧而來。《曼達洛人》就是從這片混沌裡開篇,如同每一次歷史紛爭的縮影,將戰鬥民族的精神傳承而出。這是一個蹉跎的時代,可曼達洛人有「this is the Way」。「With this Way」,《曼達洛人》將會以此繼續賞金獵人的全新篇章,講述一個之於星戰之外,更像是大西部時代的史詩傳奇。就讓我們,今年九月,第二季再會。無論多久,星戰依舊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