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不知在何時佔據在了我們的視線中,有著高度的讚揚就會有惡評紛飛的言語,有著如真實生活一般隨性情的人存在,就會有按照劇本設定被罵的人存在,一把如雙面刀刃的存在,將原有的模樣完全改變,只為了爆紅,為了更多的資源。如不幸將個人本身小細節暴露出,人設一瞬之間崩塌。
產後復出首秀的趙麗穎,本該是一個女神級,自帶仙氣不食煙火一般的小仙女存在,角色與演技炸裂一般的存在。卻在中餐廳中所看到是一個不懂得與人溝通,產後抑鬱更甚至上升到了耍大牌,在看劇的我不禁唏噓不已,what?這是什麼鬼節奏,相信大部分人都對此表示懷疑,真的是本人的原因,還是後期剪輯的問題?
趙小刀低情商是娛樂圈眾所周知的問題,神補刀一般的人物,但是肯定不至於在真人秀中作死自己,至於是什麼原因,我們自己小猜一下吧。
從中餐廳的開播到現在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口碑也是眾多綜藝節目中的翹楚,請到的明星也是有熱度有流量有話題,本以為趙麗穎的加入會為此節目增添光彩,卻不想剛熱播就一直出現毀滅性的問題。
真人秀被更多的人認識,更一度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不為人知的一面暴露,成為了讓人言談的標籤。
很難想像到,在這個快節奏,高強度工作下,還真的會有一些人去耗費時間和精力去觀察這些細小的微表情,將自認為總結到位的標籤隨意貼在了別人身上,然後隨著劇情反轉再反轉。聽信著他人的話語而失去本身判斷的能力。
趙麗穎被罵慘是由於在吃飯的過程中隨意的扒拉著眼前的菜,看似沒有教養沒有涵養的一面表現了出來。或許在細節面前趙麗穎沒有想到會直拍著她,但是存在的問題確實是有的,但也絕對上升不到人品的問題,家庭教養的方面,直接將這麼多年來所有的努力全盤否決。
中餐廳本身傳播的就是中國美食,肯定對於餐桌禮儀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從女神到缺失教養的女人,短暫的三秒鐘,就被蓋棺定論是否真的有些不妥?
趙麗穎肯定不會想到讓自己上熱搜是由於吃飯的動作,更不會想到會牽扯到家庭的教育、人性的細節、民風民俗的習慣等各個方面的撕扯。
同樣吃飯的行為為何後期剪輯只針對了趙麗穎個人?相對於其他嘉賓來說,趙麗穎一直以來都是話題流量的擔擔,當然都是從正面的角度,而本次趙麗穎的回歸更是前期好評不斷,很多人本是因為趙麗穎的加入而關注了中餐廳。但一個綜藝的點播量除了完整的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話題的炒作。
無疑節目組達到了該有的熱議及關注度,可謂也算是炒作成功了。預計後期的節目中必然會有大反轉的出現,這也是所謂的套路滿滿。
同樣近期參加真人秀的林志穎媽媽,被前期剪輯成為了一名惡婆婆,打壓媳婦陳若儀,迫使陳若儀一次又一次哭泣不已。將輿論爭議點放在70歲的老人身上,是否會有些過分呢?林媽媽無助的面孔,小心翼翼的眼神,對兒子兒媳的遷就,對親情的渴望,難道不是節目應該所呈現而出的嗎?
一個經歷了失敗婚姻,經歷了沒有溫度的親情,被社會謾罵、嘲諷,如何能承受的了呢。多考慮考慮老人家的感受,不要將過多的惡言惡行放在她的身上。
最近綜藝都出現的身影伊能靜,也是因為參加真人秀鬧出牽手事件而人氣大跌,這些年靠著參加綜藝而沒有消失在大家眼前,暖心大姐姐的形象將她洗白,在婆婆媽媽節目中剛剛人氣大增的她轉眼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實力招黑。
唱跳能力均為划水狀態的她,卻是以硬核強挺進總決賽,因為惡意抹黑梅豔芳而被吐槽到強大的公關能力都壓制不住的水軍,當然自身的問題已經大於了真人秀的槽點。這樣的作精伊能靜話題到了火爆。
藍盈瑩從一個正能量當擔,積極努力的女學霸到現在的為了成名而不擇手段,只因為展示了太過於真實的自我,依靠不擇手段的功利,時刻已自己為中心,粗心又強努力,關係既沒有處好,路人緣也已敗光。
在分組的過程中,明知道加入寧靜組織的機率會很大,其他人都在委婉拒絕,進行著職場交際最常見的協調手段,想要達到每個人都開心的局面。藍盈瑩的存在打破了這種協調。裝傻充楞的樣子驚呆了在場的每一位姐姐們,心機的利用著大家的客氣和小心。
年輕人千萬不能被這樣努力爭取的洗白方案而xi腦,然後把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作為榜樣,甚至覺得理所應當,只考慮當前而不顧之後,未來的路一定不會好走,這樣的聰明會有最快的收益卻喪失的是最寶貴的人心。
真人秀就是這樣得到與失去同時進行著,有舍有得是常態,詆毀謾罵招黑是必然。
安心的過著屬於自己的日子,然後無雜念的將好的作品所呈現不是更好嗎?
真人秀捧紅明星的機率很大,但毀星能力更強,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一而再,再而三的明星寧願招黑也要參加呢?難道都是因為真人秀的曝光率而去的嗎,有熱量有話題,何時何地都可以將自己的臉露出,更享受無數的機器設備只對自己,滿足心理的膨脹感。
有更高的熱度後有資源,有機會而爆紅,細細想來這樣的成名的人還真不少,李晨、楊穎、張藝興等人。
綜藝節目的完整性離不開後期的剪輯,剪輯趙麗穎的行為已經引起粉絲的憤怒,將有爭議的片段放在節目的最開始,將事件的完整版放置在會員專享版中,如此明顯的別有用心,註定被一罵到底。
隨時刻意製造著矛盾的衝突,將虛有的細節無限的放大;隨意的剪輯拼湊故事,混亂不堪的內容會引起極大的不舒適;隨意的將情緒剪輯,隨意的亂點鴛鴦譜,強行營造氛圍,製造焦點。
固然選擇喜歡的節目是經常性的事情,但真人秀的本末倒置已經將原有的味道失去,譁眾取寵的做法已然失去了高質量高口碑的意義,真和秀之前的舒適感,平衡度,真該需要反思再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