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
I.在小編的世界觀裡,《五十度灰》和情色電影的關係,就像五月天和搖滾樂。
II.情色和色情是兩碼事。
III.前兩點純粹和個人審美有關,不服自己憋著。
說實話,前前後後看過兩遍《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我都沒覺得它是一部情色電影,莫妮卡貝魯奇是很美,但西西里的男人看她的眼神,沒有賦予她的身體盛開的價值。
《羞恥》,法鯊輾轉幾個女人之間,有性癮,但太莊嚴,做一場愛,像打一場護國戰爭。也不算情色電影。
韓國電影《美人》,快進看完。也算有美感,但味同嚼蠟,相當於陳粒和張懸之間的那一萬個花粥,一萬分之一。
《蘋果》,就情色方面,還不如《推拿》。倒不是說情色和無產階級無關,只是,為生存困境走進情慾掩體的比比皆是,敢為情色背離生存困境的無產階級寥寥無幾。情色,終究還是活在審美的陰影裡。
《九首歌》
其實,第一篇推送的9 songs就是《九首歌》中的插曲,都是乾貨。九個搖滾現場,九場性愛,噪中取靜,牛逼。
小屋,壁櫥,白床單,光線;
陽臺,酒,黑體恤,跳舞;
海風,愛情前途未卜。
迷醉的美。
《九周半》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情色電影,其中幾個鏡頭至今覺得無法被超越。
他蒙住她的眼睛,手指挾著冰塊在她身體上划過,流連。
她在狹小的放映室裡,看現代主義作品,想起他,自慰,碰到按鈕,幻燈片一張張閃過。
他們坐在廚房的地上,她閉著眼,他用勺子餵她果醬,草莓,酒。
隔著半透明的白色屏風,她一件一件的脫掉衣服,誘惑他。
生性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激起的情慾是一種消極自由。最低限度的自由只是想像中的尤物,在真空式的自由中,個體會失去生存的自重。
失重的美。
《愛戀》
坎城電影節上被吵得沸沸揚揚的電影。
尺度挺大,但與我理想的情色電影相去甚遠。
我和Rice姑娘看完裡面的3P場景,還能淡定地去洗衣服。
色調不錯,紅為主,勾人情慾的顏色,導演蠻用心。
《苦月亮》
男女之間的打獵遊戲乏善可陳。
兩個女人舌吻的場面給個贊。
而且,除了《影子寫手》,《第九道門》,波蘭斯基拍情色片也帶著一種撒旦視角,除了《苦月亮》還有《穿裘皮的維納斯》。
《亂世三人行》《布達佩斯之戀》,糾纏太多,不夠灑脫,不如《戲夢巴黎》和《午夜巴塞隆納》,熱忱,生動。
改編一下子孔爺爺的話就是,情勝則離,色勝則流。
其實後兩部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情色電影,但它們都試圖通過愛欲洩露個人的朝氣,這比很多情色電影用情慾表現個體的乏力更讓我欣慰。
婁燁的《頤和園》,《春風沉醉的夜晚》,《浮城謎事》,有性也有愛,但看著髒。人都帶著恐懼,憤怒,焦慮,運動性低劣,和死亡意識。
《女性癮者》,Rice姑娘的推薦,我沒看過,原因不明。
對我來說,一部好的情色電影,珍貴之處,在於對時態的把握。
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設想出了「明天」這個未來時態,「昨天」這個過去時態,「時間獲取的意識」不斷前進。
但好的情色片表現的其實就是偷出來的當下。值得頌揚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