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演藝市場,有一種奇葩的現象:偶像去演戲,演員去綜藝,不管影視劇還是綜藝節目,流量和紅不紅決定一切。
《演員請就位2》引入的製片人首評機制,深刻的反映出這樣的現狀。
儘管,爾冬陞導演專業犀利,毫不留情的指出演員的問題,依然輸給了市場標準。
陳宥維尬出天際的表演,依據市場標準,被劃到了最高的「S」級。
馬蘇、溫崢嶸、倪虹潔和唐一菲等一眾演員,被劃分到最低的B級。
年輕人紅就是市場標準?
不想賠錢、你得有一定知名度、戲得好、得年輕、有潛力,這些市場金標準,極大限制了真正的演員的發展,也給一些流量虛妄的大餅,比如陳宥維和張大大。
陳宥維是男團UNINE成員,這個限定團很快即將解散,成員會各自單飛。
陳宥維在《延禧攻略》中飾演過五阿哥,人氣頗高,參加《演員請就位》想多一條路走,本身無可厚非,只是他的演技實在讓人難以恭維。
陳宥維出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夜華挖素素眼睛的片段,卻把自己演成「盲人」和「帕金森患者」,表情和五官特別尷尬,讓觀眾很出戲。
評論員李誠儒形容陳宥維的表演是「味同嚼蠟」、「味如雞肋」以及「如此乏味」。
爾冬陞直接指出陳宥維「連五官都不會控制,哭戲演得像在嚼口香糖,顯得很可笑;你沒有演戲的天分,年紀大些再回去唱跳也沒人看的,你應該去進修,請個老師讓他告訴你,你沒有天分。」
陳宥維發文回應時,自言「自己的表演,不忍直視,實在是太差勁。」
和陳宥維一樣演技尷尬的是主持人張大大,不同的是張大大被評為B級。
張大大把科學家演成小偷的樣子,還聲稱自己壓力太大。
爾冬陞毫不留情的回懟「用壓力來解釋一點意義沒有,壓力誰都有」,並耿直評價張大大「不行就是不行,還是繼續做主持人比較有前途。」
陳宥維作為偶像去參加《演員請就位》尚屬正常,張大大也去參加就不明就裡了。
關於藝術行業,于謙曾經有一番言論,頗有見地。
他說:「藝術界最大的騙局就是告訴孩子們,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這是最大的謊言。我覺得藝術的東西最重要的還是天賦,不是努力,不是勤奮。在這行裡面都是勤奮的,但是未見得靠勤奮就能走到這一步。」
顯而易見,陳宥維和張大大,並沒有演戲的天賦。
粉絲也沒有必要一味哄著或者鼓勵,南轅北轍,害的是他們自己。
市場的選擇從來都是功利和短視的,但實力、作品和口碑卻是長久之計。
正如爾冬陞所說,不能被眼前的東西綁架,市場會隨時拋棄你,不會跟你打招呼。
不在自己有優勢的地方深耕,反而四處折騰,很快便會面臨淘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陳宥維在唱跳方面有優勢,張大大主持有天賦,何不順勢而為,偏要為難自己?
「紅」是市場標準,這只是短期的,長遠來看,不管哪個行業,專業性都是最重要的。
貪多嚼不爛,術業有專攻。
無論多優秀,能在某個專業領域裡做到出彩已屬不易,樣樣精通難上加難。
選對方向永遠比努力重要。
陳宥維回去當偶像,張大大回去做主持,聽于謙的話,別為難自己,別當演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