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薦: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2021-03-03 文海珀


前段時間有朋友問我,平時寫哪一類的文章較多。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定向的標準,看書寫文都比較雜。有時上廁所手中一時沒有手機或雜誌,隨手拿一瓶洗髮水,看它背後的使用說明也能看好久。

周末,我花了近兩天的時間,看了一部近10年前拍的電視劇。

說來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看這部劇了,也不是第一次向身邊的朋友推薦它了,但據我所知,最後能夠徹頭徹尾將這部劇看完的人寥寥無幾。我想來想去,歸根結底有兩個原因——

第一,年代久遠(10年真的算久算遠嗎?)。

第二,它有一個略顯矯情的名字,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是中國第一部膠片式電視劇,改編自旅美青年女作家呂挽的同名長篇處女作,講述了在那個把愛看得比一切都重的年代,男主人公和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

究竟什麼是青春?什麼是愛?

就像我無法忘記周蒙那雙清澈而乾淨的眼睛一樣,男主人公李然在第一次見到這雙眼睛時就知道自己這一生註定無處可逃。他愛上了這個安靜單純,充滿幻想,如同一朵開在雪之巔的潔淨雪蓮的女孩。

他像世間所有的愛一樣用盡全力承諾著,卻最終還是辜負了她。




李然一定是愛周蒙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愛都能夠長相廝守,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愛都可以適合。

在這部劇的最後,當多年後的周蒙在一本攝影集上再次看到「李然」這個名字的時候,她一直以來極度逃避的往事再次兀然湧上心間。她不動聲色地對看出她心事的校長說:「他希望我和他一起去西藏,我沒有去,所以他和別的女人結婚了。」

周蒙或許一直將這樣的結果歸結於那次她沒有一同前行的西藏之行。

從小在父親無微不至呵護下長大的周蒙是乾淨明亮一塵不染,一生只想留在一座城,不好遠遊只想要歲月靜好的,而李然卻是對一切未知都充滿好奇與期待的,他喜歡四處旅遊,有一顆隨時隨地漂泊在路上的心。所以,當遠在西藏工作的李然一次又一次覺得自己快要扛不住杜曉彬瘋狂的愛,強烈渴望周蒙去到西藏去到他身邊的時候,她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

杜曉彬的愛,愛得卑微愛得令人惶恐。


她就是杜曉彬,一個有著桀驁冷酷眼神的,即使知道李然和周蒙已經訂婚,即使知道李然時刻躲著自己甚至討厭自己,卻依然勇敢追隨李然的腳步遠去到了西藏的女人。

是的,我說的是勇敢。杜曉彬是勇敢而聰明的。

她知道李然和周蒙並不合適,她知道西藏是最好的機會,她知道愛情裡面沒有所謂應當的安定,她知道愛是李然迫切需要的陪伴,而這些周蒙都沒有,即使最後她用卑鄙自私的手段欺騙李然和她結婚,即使所有人都不喜歡她,不喜歡她的刻薄強勢自私卑微,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確是勇敢而聰明的。


就像劇中李然的一段旁白:

「對於杜曉彬的執著,我寧願相信著一切都是偶然或巧合,我偶然看到了她,她也偶然認識了我,偶然的向我求助,偶然的走進我的生活。因為她使我和周蒙產生的誤會,也只是巧合,包括宿舍門口的那些小花,包括她來到西藏,以及人群中她閃過的身影,這一切都是巧合。但是,我的內心冷靜而決絕的告訴我自己,這一切都是杜曉彬追隨著我執著而步驟清晰的,向我步步逼近,在這樣一個空曠而高遠的地方。」

所以,就在那個最接近藍天最容易培養感情的地方,就在那個他渴望極度周蒙卻數次被拒的西藏,他被杜曉彬的愛感動了。

所以,其實李然並不算壞男人。

就像開頭所講那樣,李然一定是愛周蒙的,但他也犯了幾乎所有男人的通病。沒有哪個男人是經得住瘋狂愛著自己女人的誘惑的,更何況這是一個桀驁的,炙熱的,用盡各種手段的,或者說,是適合他的女人。

我很清楚的記得一個小細節。

李然要去西藏和杜曉彬結婚了,這邊他在幾天前送給周蒙的百合已經枯萎,而那邊杜曉彬手中的小野花正開得絢爛。

後來的李然和杜曉彬,但和所有人的期待當中的一樣,他們並沒有過得很幸福,各自心照不宣的藏有心事,心有芥蒂與不安。李然已經無法回頭,即使他知道杜曉彬獲取這份愛的方式太自私太卑微太不光彩,但他依然不怪她。

李然對杜曉彬說:「怪你什麼?怪你愛我?」

是的,愛沒有錯。

那個早晨或者黃昏,杜曉彬生產的日子,已為妻兒戒菸很久的李然走出醫院,一抹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向一位大爺借了支煙,然後靠在一顆大樹旁狼狽地抽了起來。他抽著抽著,突然欣慰的笑了;他抽著抽著,突然淚流滿面,和當時和周蒙分開的那個晚上一模一樣,她想起了那個叫他「小爸爸」的周蒙,突然難過的無以加復,他說:「我再也不是李然小爸爸了。」

周蒙註定愛上一個辜負她終身的男子


李然走後不久,周蒙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

面對著冰冷的父親,她哭著說: 「爸爸,你不要我了嗎?」是的,她的爸爸不要她了,她的李然也不要她了。後來有一次,她失魂落魄地說: 「我把爸爸丟了,我把李然也丟了」 。

她給李然寄去最後一封信,沒有「分手」「別離」等字眼,只是寫了一首詩——

「真的有來世嗎

那麼

我願做一隻懂得飛翔的小鳥

一朵瞬間開放 無聲消融的雪花

甚至

窗前的一角藍天

掀亂書頁的風

落進你手心裡的一滴小雨「

李然拿著信,哭得像一個孩子。

多年以後,曾經那個只想要安定並不願走出的周蒙,已然去到了一所偏遠的山村小學,成為了一名支教老師。就是在那裡,周蒙看到了那本署名「李然」的攝影集,也就是在那裡,李然找到她,往事點點只化作一個悲澀而悵然的擁抱。


最後,我想以李然和周蒙初見時,李然對周蒙說的一段話作為結束。

「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裡只有變數沒有常數。打個比方,我跟你坐在這裡,從量子力學的角度看由於變數太多,概率接近於零,是完全偶然的,所以我們應該特別珍惜,對不對?」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相關焦點

  •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周末在豆瓣上按照評分推薦看了一部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大概是失去了什麼,反而會去追尋什麼。我的青春?早就沒了被狗吃了。張愛玲在書中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這些文字,致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人生像是一場旅途,青春是個景點,我們在這個景點駐足停留過,欣賞了美麗的風景,但終究要離開。關於那些難忘的回憶,正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他們都是我們青春中的主角之一,只不過有些人還在陪伴,有些人成了真正的過客。
  • 《無處安放的青春》:那年佟大味清歡
    青春一定得是感傷的,最好是「殘酷青春」:這邊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那邊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說原名《致我們終將腐朽的青春》更加糜爛);對於特定情境中的「生活戲劇性」的想像也十分貧乏,無非墮胎、車禍、打群架;因為女性視角突出
  • 無處安放的青春
    因為夜裡失眠只能選擇半夜騎車回家,有時到家洗澡時能在爺爺房間裡的那臺老黑白電視機上看到一部電視劇,叫《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這部電視劇成功地吸引了我,因為講述的大約是一些有關青春的,悲情的故事。每次回去只能看到電視劇中的一段,戀愛,友情,父女之情,裡面的悲劇總是突然發生,陳道明飾演大學校長的父親,演的真是好的不得了,真正是女兒的情人。
  •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青春是一條奔騰的小河,一去不復回.
    文|姜少主青春是一個永遠不會褪色的話題,或明媚,或憂傷,都會永遠烙印在每個人心底最柔軟處。
  • 讓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歲月,有些人卻為青春增添了色彩
    當今很多年輕人整天抱怨無處安放青春歲月的時候,其實是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沒有踏實安穩的過生活,那些經歷了艱苦奮鬥,經受住困難磨難,心裡光亮的人卻為青春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前行路上,必有風沙,難道我們一定繞道前行嗎?青春處處美好,更可以安放,只是需要你為青春增色添彩!
  •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是中國第一部膠片式電視劇,改編自旅美青年女作家呂挽的同名長篇處女作,講述了在那個把愛看得比一切都重的年代,男主人公和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究竟什麼是青春?什麼是愛?      就像我無法忘記周蒙那雙清澈而乾淨的眼睛一樣,男主人公李然在第一次見到這雙             眼睛時就知道自己這一生註定無處可逃。他愛上了這個安靜單純,充滿幻想,如同一朵開在雪之巔的潔淨雪蓮的女孩。他像世間所有的愛一樣用盡全力承諾著,卻最終還是辜負了她。
  • 她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周蒙,她笑起來像天使
    她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周蒙,她笑起來像天使,她就是演員江一燕。江一燕身上有一種美,一種古典美,江一燕笑起來像天使,能把人融化掉。就算心情再不好的人,看到江一燕的笑,也能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去。江一燕真的好美。
  • 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6月6日來襲,誰說躁動的熱血青春無處安放
    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樣的熱血青春,並想燃爆自己的青春烈焰,就請在6月6日走進電影院,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一定不負時刻躁動的青春荷爾蒙。最新預告片僅1分半鐘,律動十足、激情澎湃,將理想現實相互碰撞、友情愛情交織相映、矛盾衝突激烈緊張、育人教誨深入人心表現得淋漓盡致,已不僅僅是一部青春勵志電影,更是打破常規人生,使無處安放的躁動青春有了落腳點。
  •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女演員,你最喜歡的是誰
    她對李然一見鍾情,本以為這就是她期待的真摯愛情,然而正因為這是他們的青春,情愛最終還是無處安放,無處皈依。張歆藝飾演杜曉彬 一位性格倔強,不服輸的女星,家庭條件的普通總會讓她感到有些恥辱,但是正是因為自己的一無所有,使她在青春的歲月裡能夠奮力的拼搏和爭取,最終成全了自己的愛情,但是也驗證了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的真理。
  • 記憶裡逐漸失焦的愛情,《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所謂青春在疼痛中得以拔節生長,之於你我也一樣。時光匆匆曾經流毒的青春之炎,我們似乎還沒來不及揮手道昨天別來不及總結就旋即被洶湧的浪潮裹挾到人生的下一個灘涂了。在足夠久的今天,故事在時間封存的一角似乎已經在得以彌合或遺忘,所以印象裡也未見得有那般難以背負的沉重。而藝術作品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它濃縮了那些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所共通的悲喜轉合,像是特地收集了整個失戀季節的雨水伺機傾盆而下。
  •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初戀,遺憾而又抹不去的痛
    青春是一種經歷,青春是一種成長。曾經年少不知青春的好,等到老了以後,驀然回首才發覺原來青春中經歷的人和事,才是讓你最難忘的。我們的年齡會不斷增長,我們的記憶會逐步減退,可是刻在我們青春中的記憶,卻會隨著年輪交替而變得越來越清晰。記憶中會不會有那麼一個人,默默地躲在你心底的角落裡,不曾再出現,也不曾走遠。
  • 周末好歌 無處安放
    作為知名音樂人小柯的學生,30歲的白若溪被譽為「氧氣女孩兒」,在舞臺上一曲安靜演繹的《無處安放》不僅打動了評委和原作者汪峰,也打動了看直播的讀者君。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周末,讀者君將這首白若溪版本的《無處安放》,分享給每一個此時此刻正「無處安放」的你,希望每一個無處安放的心都能在不久的某一天找尋到那個共鳴的永棲之所。
  • 古惑仔系列電影歌曲,特此收集,以紀念我們當年那無處安放的青春
    古惑仔系列電影歌曲,特此收集,以紀念我們當年那無處安放的青春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就是我陳浩南《古惑仔》(Youth and Danger)是 最佳拍檔電影公司 出品的香港黑幫題材系列電影,改編自 牛佬 同名漫畫,正傳電影由 劉偉強 執導, 鄭伊健 、 陳小春 等為主演。
  • 她有著「無處安放的清純」,卻告訴眾人再也不想本色出演
    2007年主演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2015年憑《四大名捕》獲華鼎獎最佳女配角。2015年舉辦個人攝影展,獲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華夏典藏獎」。《環球人物》記者見到江一燕,是在北京798藝術中心。傍晚,夕陽鎏金,不遠還有展館裡傳來的吉他彈奏。江一燕素麵朝天,幾顆雀斑是常年前往非洲和山區的「紀念品」。見到記者,她對身邊的助理輕聲說:「給我一張吸油紙。」
  • 歌手臧偉康全新單曲上線 你是我一直以來《無處安放》的孤單心事
    近日,音樂人臧偉康全新單曲《無處安放》上線各大音樂平臺,此次歌曲由臧偉康獨立作詞作曲,以其獨特的魅力聲線娓娓訴說他的內心獨白,令人期待。
  • 相機前的敘利亞兒童:童年無處安放
    在這個成人的世界,我們該如何讓這純真的內心永遠陽光普照,讓這清澈的眼睛沒有一絲陰霾?今日一條,鏡鑑向你推薦的是人民日報敘利亞分社記者宦翔的一篇作品——《舉起雙手,童年無處安放》。本該無憂無慮地成長,穆斯塔法卻過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他的同伴或許就是戰火的犧牲品,而像他一樣倖存下來的,卻在漸漸滑向危機的黑洞。
  • 【原創劇評專欄】第一次看到男女主人公悲劇的如此徹底的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劇評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聽名字,覺得會是部小清新劇;看個開頭,90年代的青春感撲面而來,很簡單很舒服;看完整部劇,卻覺得很壓抑很不理解,第一次看到男女主人公悲劇的如此徹底的劇。周蒙(江一燕飾)是高校校長周德明(陳道明飾)的女兒,純情美麗的她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了風流倜儻的省報記者李然(佟大為飾),兩人一見鍾情傾心相愛。
  • 北影作為教材的經典鏡頭 鄧超的死,文章的淚,寶強無處安放的手
    北影作為教材的經典鏡頭;鄧超的死,文章的淚,寶強無處安放的手 相信各位了解娛樂圈的朋友都知道,娛樂圈分為科班出身和草根出身兩種方式科,班出身的明星一般都經受過系統的訓練,所以說他們的演技也稍微高一些,總能拍攝出一些經典的片段,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品位。
  • 再見,錢櫃 還有曾經那些無處安放的青春
    上海第一間量販式KTV是錢櫃盧灣(復興公園)店,那是很多年前,曾經高大上錢櫃迅速徵服了中國七零後八零初一代人,都市裡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往事與錢櫃有關?晚上活動總是先去吃飯,然後錢櫃,碰到情侶唱歌唱了吵架,然後還要在復興公園裡安慰。這幾乎成為一個時代中上海青年標準的活動流程。 那時的錢櫃,絕對是奢華的代名詞,正版歌曲和昂貴器材保證了高質量的消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