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黑龍江第一門戶網站 本地值得信賴的公眾號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東北網
晚上不想睡,早晨起不來
習慣了零食不停嘴,飯點卻不餓
身體已在工作,心卻還在外面「浪」
掐指一算,2020假期已過完
每天都在盼元旦……
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
這些「症狀」你中了幾個?
快 「對症下藥」
祝你早日「元氣滿滿」
↓↓↓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
熱氣騰騰的生活場景滿血回歸
它們記錄著溫情、充斥著感動
也是中國人溫暖善良的真實展現
捨不得假期的我
更捨不得這些瞬間
「
NO.1
最特別的一天
」
△10月1日晚,全國多地上演絢麗燈光秀。
10月1日
既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
這種「雙節同過」的日子
本世紀只有4次
有網友動情地說
「這個假期
國慶與中秋撞了個滿懷
親戚朋友在一起
吃團圓飯、看煙花、看電影
就像過年一樣熱鬧」
「
NO.2
我們的戰士罕見「後退」
」
10月1日早晨,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天安門廣場等待觀看升旗儀式的群眾
主動為冒雨執勤的哨兵撐起了傘
兵哥哥趕忙說:
「把傘收了吧,謝謝大家!」
可大家仍堅持給他們撐傘
於是,兵哥哥只好
「後退一步,走!」
這五字命令,聽哭不少網友
「
NO.3
一份特殊的國慶獻禮
」
節日前夕,由西藏拉薩40餘名殘障人士
親手縫製的巨型國旗
亮相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
這面國旗重達1.3噸
總面積約6700平方米
相當於16個標準籃球場
20餘名民警耗時近6個小時
將其展開並固定在珠峰大本營
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獻禮
「
NO.4
「空投」月餅,甜!
」
在西藏墨脫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
由於未通公路
物資補給全靠官兵徒步接力
節日期間
陸軍後勤部給最前線的官兵們
來了一場硬核「投餵」
他們使用無人機
給邊防哨所送去了
新鮮的果蔬、雞蛋、肉,還有月餅
吃到「空降」月餅
95後戰士們樂開了花
「甜!甜!挺甜的!」
「
NO·5
堵車路上名場面齊現
」
#高速到底有多堵#
這一話題
在假期一度霸佔熱搜榜前列
各種久違的堵車名場面也紛紛來襲
釣魚、健身、遛狗、拉琴
......
不少網友感嘆:
為了避開堵車
特地凌晨摸黑上路
結果大家想到了一塊
還是在高速相聚了……
「
NO.6
一碗免費的麵條
」
國慶期間
廣東清遠一處路段擁堵達十多個小時
一戶人家全家出動
為堵在路上的人提供免費麵食
「有免費的面吃,大家快來吃啊!」
孩子舉牌在路旁大喊
總會遇見一些溫柔的人
讓你變得更溫暖
「
NO·7
��������你��������
」
這個長假
全國各地開啟了久違的「人從眾」模式
據文旅部統計,國慶中秋8天假期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有網友說
「記得過年時冷冷清清
終於回到了這個熱鬧的時候」
是呀,如今的人山人海
何嘗不是另一種國泰民安
「
NO·8
電影院裡補過年
」
這個假期,影院票房一路飄紅
多部春節檔電影回歸
陣容豪華
截至10月8日21時
國慶檔電影總票房累計超39.5億元
總觀影人次近億
為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
久別,就是為了更好地相見
「
NO.9
「孩子們都回來了,9人」
」
黑龍江佳木斯
放假回家的許佳琦
偶然翻看桌上的檯曆時發現
爺爺把大大小小的事
都寫在了日曆上
而10月1日這天,爺爺寫下的是
「孩子們都回來了,9人」
不管多忙,記得常回家看看
「
NO.10
一次久違的見面
」
國慶期間
武警戰士胡申輝在上海外灘執勤
奶奶偷偷來到南京路
想和孫子合照
卻因太激動打不開手機錯過了合影
為了不影響孫子工作
奶奶不願再上前打擾
在備勤點等候一小時後
孫子下哨,祖孫倆才得以相見
這是一年以來
祖孫倆的第一次見面
「
NO·11
熟悉的武漢,回來了!
」
10月4日
曾作為方艙醫院的武漢體育中心
恢復對外開放
一場籃球賽在這裡舉行
吸引7500名觀眾現場觀賽
這組對比圖刷屏網絡
今昔對比,令人動容!
生機勃勃的武漢全面回歸!
「
NO·12
1張圖,3個字,近20萬贊!
」
假期期間
有網友曬出了一張照片
配文只有3個字+2個標點符號
卻獲得了近20萬次點讚
照片中,一塊指示牌提示
「無健康碼由此進入」
為使用老人機、手機沒電、不會操作等
無法出示健康碼的旅客
開通「無健康碼通道」
「一座城市的溫度就體現在
它如何對待那些被『遺忘』的人」
「
NO·13
閱兵?秋收!
」
在全國人民慶祝國慶中秋的同時
黑龍江北大荒恰逢秋收時節
大型農機設備列隊收割
場面十分壯觀
有網友說,秋收看出了閱兵的感覺
「
NO·14
秋與雪的相遇
」
假期期間
多地迎來入秋後第一場降雪
四川九寨溝、黃龍、達古冰川等景區
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這場秋與雪的不期而遇,愛了
「
NO·15
後備箱又被媽媽塞滿了
」
回老家時輕裝上陣
假期結束返程時
後備箱卻被塞得滿滿當當
��������������������
回趟家仿佛成了進貨商
後備箱、後排座椅、副駕駛
全都逃不過家人的「火眼金睛」
再大的旅行箱、再大的後備箱
似乎都裝不下家人沉甸甸的牽掛與愛
人間煙火氣,最撫慰人心
這個假期註定難忘
2020這一年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
都太不容易了
從全民抗疫到眾志抗洪
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
也留下了太多太多感動
每個平凡的中國人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堅守與付出
今天的美好圖景
是14億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假期結束,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繼續加油!
每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中國人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中國青年報、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央視軍事、一點資訊等
編輯:吳 桐
審核:所雙雨
統籌:劉 華
監製:陳寶林
原標題:《這是此時此刻的你嗎?而我更捨不得這些瞬間……》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