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陳奕迅,幾乎人人誇:唱功厲害,感情專一。
可提到他的妻子徐濠縈,大家更多的評價是,「她太好命了,嫁給陳奕迅」,要麼就是「造型雷人,醜醜醜」。
在大家看來,徐濠縈每次一出場亮相,總會以出眾的造型奪人眼球。
雖然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大牌,可她的「潮人」形象十分獨特,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接受。
為此,常常受人詬病。
然而,陳奕迅從來沒有半句「嫌棄」的話。
不管別人如何評論徐濠縈,陳奕迅一如既往地寵愛著這位不拘一格的女人。就連私下的小動作,都讓人看到他對妻子的愛是多麼自然和真實。
這不就是最令人嚮往的婚姻嗎?
有人說,乍見之歡的欣喜,不如久處不厭的深情。
尚未踏進婚姻殿堂時,不過希望自己餘生能遇到一個攜手到老的知心人;走進柴米油鹽姜醋茶的小日子後才發現,攜手不難,相守很難。
只有真正愛惜伴侶的人,才有勇氣和能耐克服眼中沙子帶來的不適感。
而「永不嫌棄」,便是那句最打動人心的告白。
關係的裂痕
從「不滿」開始
最近熱播劇《親愛的自己》中,全網替闞清子扮演的張芝芝喊冤。
一心為家全力付出的張芝芝,明明符合丈夫劉洋對於「內在美」的擇偶標準和要求。
可是在平淡如水的日子裡,劉洋對她愛的熱情慢慢褪去,隨之而至的儘是各種不滿。
一聽到張芝芝委屈巴巴地說女兒,他就不耐煩,說「行了,都少說兩句」。
發現張芝芝為了融入「精英家庭」圈撒謊,他想都沒想就一頓責難「張芝芝,你清醒一點吧。
我們跟她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你非要往裡邊湊,你不覺得尷尬,但我覺得丟人。」
還跟自己的哥們吐槽,每天在單位上累得要死要活的,回家之後,張芝芝還跟他各種找事,來來回回折騰,不是和他媽吵架,就是跟他冷戰。
所以他寧願在單位上加班,都不願回家。
曾經自己選擇的愛人,如今成了口中最嫌棄的人,感情的裂縫,只會一道道加深。
到最後,劉洋經不起誘惑,感情出了軌,一點都不出人意料。
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存在,就連伴侶也是。
尤其是兩個人在朝夕相處中,很多原本看不見的小毛病小脾氣都赤裸裸攤開,沒辦法全心愛著伴侶的人,才會受不了抱怨對方「你以前不是這樣的」。
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對方的對與錯、好與壞,表面上是「為彼此好」,事實上,卻是自私自利、只愛自己的表現。
《幸福的婚姻》中,作者認為:不滿和自我辯護增多,親密關係會更緊張。
看不慣伴侶與自己的差異或差距,這樣的感情,經不起推敲,容易出現破口。一旦沒有及時修補,危機趁虛而入。
如何看待伴侶
孩子就如何看待你
網劇《我是餘歡水》中,餘歡水堪稱史上最慘男一號。
事業不如意,家庭更是四分五裂。
不管什麼時候、場合,妻子甘虹只要逮到機會,就忍不住要吐槽、數落他。
忘記買給兒子吃的牛奶,他想扯謊過關,妻子毫不留情地說「你忘了就是忘了,撒什麼謊啊?」
只要是看不慣的,妻子就是各種翻白眼、一臉不耐煩,好像餘歡水就是個瘟神,誰靠近誰倒黴。
即便到了後來,餘歡水「得病」,妻子關心的也不是他的身體,而是他的遺產,連給他這個病人剝雞蛋都嫌麻煩。
成天活在被伴侶嫌棄的家裡,孩子又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漠不關心!
雖然每次聽到媽媽不停地「說」爸爸這不好那不好,他沒有任何表情,但在他的心裡,早就沒有覺得爸爸媽媽有多好。
所以餘歡水勸兒子在學校不要惹是生非,遇到麻煩能躲則躲,可到頭來,兒子還是在學校和別人打架了。
就連兒子猜到父母離婚的事實時,也是一臉事不關己的表情,甚至還很開心地表示:
「挺好的,離了婚才能帶我來吃肯德基」。
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不得不讓人難受、痛心。
他是對這個家有多「沒感情」,才能說出如此冷漠的話。
可怪誰呢?
或許甘虹一點都不覺得有問題,可作為整天只會數落嫌棄伴侶的媽媽,她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切,是有多可怕!
知乎有位網友分享過自己在每天聽到父母互相吐槽指責的言語後,最大的感觸是:
「以後永遠不要找像他們一樣的老婆。沒有愛的家,就跟地獄一樣可怕。長大後,根本就不想在這個家繼續待下去。」
別以為嫌棄的只是伴侶,受影響的卻是一整個家,包括身處其中的孩子,根本無法逃此劫難。
父母間的嫌棄、貶低,會降低孩子對家的期待,增加對人際關係相處的負面情緒。
互不嫌棄
造福的是一個家
心理學家諾費奧說過: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
夫妻間的相處,決定一個家的溫度。
尤其是在有孩子的家庭裡,對待伴侶的方式,決定孩子的幸福指數。
看看陳奕迅,從一始終都把徐濠縈當成寶貝再疼再照顧,沒有半句嫌棄的話,還大大方方自嘲,覺得自己才是那個該被「嫌棄」的人。
而這一份愛妻心切的情,女兒陳康提看在眼裡,潛移默化效仿,也把媽媽當成知己、閨蜜。
只要有空,她都樂意陪媽媽逛街,像極了合體姐妹那樣親密。
就連第一次談男朋友,她也是大大方方向父母公開,沒有半分隱瞞,天天跟媽媽分享自己的情況。
有恩愛的父母做好樣板,孩子年紀再小,也不會錯到哪裡去。
看看,越是互敬互愛的夫妻,越能培養出人格健康、個性開朗的幸福孩子。
因為他們眼裡看到的,儘是父母的相互包容、尊重和接納。
這也是每個人懂得愛伴侶、愛自己、愛孩子的制勝秘籍。
其實在如今很多的家庭裡,不少人習慣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
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要以孩子的需求、感受為優先,甚至覺得伴侶的某些做法或行為,對孩子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就忍不住出聲吐槽、內心嫌棄。
這麼做,反而本末倒置,忽略了家庭關係的正確排序。
要知道,在一個家裡,和孩子的關係永遠都不該是放在比夫妻關係還要靠前的位置。
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說過,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只有優先重視夫妻關係,將其擺在核心地位,才是真正愛孩子、給孩子生活保障的前提。
夫妻關係好,家才有根基,才能確保其他的關係不受到威脅、傷害和破壞。
愛可以很無私,但有先後。
就像周杰倫對妻子昆凌那句告白:「我會先寵你再寵孩子。」
不是不把孩子當回事,而是知道,只有先把伴侶放在第一位,才是盡到身為父母照顧孩子的責任。
夫妻有愛,那份愛溢出感染孩子,教導孩子愛父母、愛自己。
但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少一些冷嘲熱諷的聲音,多一些關懷、包容、尊重的愛語。
唯有這樣,關係不失溫,暖在心裡的愛終究成就一個家的未來。
識別下方二維碼,免費領取價值398元的課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