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第一風尚自媒體 |
範主說:預備...起範兒~
(文|bei lu,授權商務範發布)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紐西蘭,路上!
最近開始上INSTAGRAM ,希望能認識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本人在澳洲的雪梨,沒事兒的時候經常拿手機去拍拍澳洲的風景,在這裡跟大家交個朋友及分享一點心得!
分成兩個部分來分享一下:拍照+後期。
第一部分|拍照
先來說說手中的相機,我幾乎instagram裡所有的照片都是用iphone5拍的,一是個人比較懶,覺得帶個大單反出去玩兒比較繁重,想讓朋友或者路人幫你拍,別人又不是很會用相機,二是手機拍照方便,隨時可以從口袋裡面掏出,抓住某些精彩的瞬間。
iphone裡的相機,我用的就是自帶的那個,別的照相軟體有的很不錯,但是啟動速度太慢!其次iphone自帶的相機操作界面很簡單!
針對相機裡的某幾個功能,我簡單分享一下。
▣HDR功能:英文High-Dynamic Range縮寫,它能將多張曝光不同的照片疊加處理成一張精妙絕倫的圖像。簡單說就是讓你照片無論高光還是陰影部分細節都很清晰,再簡單點就是當你拍攝光比比較大的照片時,縮小光比,營造一種高光不過曝,暗調不欠曝。
讓亮處的效果鮮亮,而黑暗保留更多細節,能分辨物體的輪廓和深度,而不是以往的一團黑。例如拍一張天空很亮的照片,在一般情況下,拍攝的結果要不久是天空過曝,要不就是景物曝光不足。
但也不是說HDR總會非常有效,如果你的光線本來就夠好(比如在正面錯落有致的光線),畫面中又沒有細碎的高光,那麼「HDR」將會導致的結果就是:畫面顏色變淡,也沒有更多的細節可言,照片整體層次感下降,所以HDR不能隨便開,要視情況而定!
▣閃光燈功能:大多時候在室內光線條件不太好的地方才用,但室內大多都是暖色調的光,而閃光燈出來的光是冷色調的,拍出來的人像會很不自然,並且油光滿面。
▣變焦功能:能不用儘量不要用,不然畫質會降低,噪點多,定焦才是王道。
▣AE/AF鎖定:(AE是自動曝光,AF是自動對焦)一直按住畫面的某個地方就會AE/AF鎖定,之後相機就不會自動對焦和自動調整曝光度了!
接下來來說說構圖。
個人認為構圖是最重要的!
構圖就好比整個圖像的骨架,試想如果骨架散了,那整個畫面色彩再怎麼豐富意境再怎麼高深,也會讓人看起來不怎麼舒服,有種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兒的感覺!學過美術的應該知道最開始的時候老師就要求聯繫構圖,使之在平面上能出空間立體感和縱深感!因此好的構圖是整個畫面的主心骨!
基本的構圖方法有:
a.1/2黃金分割,又叫對稱式的構圖,意思就是上下,左右,或者斜著對稱;
b.1/3分割,意思就是在主題放在畫面的三分之一,可以是從左到右的分成三等份,也可以是從上到下的分成三等份,然後主題停留在三分之一的位置;
c.對角線構圖,意思不言而喻;
d.九宮格構圖,這個大家可以在iPhone的相機裡設置打開,可以輔助你來構圖,就像一個網狀的結構,橫豎一共6條線交叉,各個角落的最邊上有一個交叉點,共4個,主題停留在這4個點上就可以了!
最後謹記一點,就使水平線一定要平,除了對角線構圖那種可以是斜的外,其他如果不平,整個畫面會給人一種不穩定感,就好像一個人斜歪著坐在椅子上一樣。
另外針對手機拍照構圖,創意構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手機拍照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如果能在創意上出彩是很加分的!因此,用手機拍的時候鼓勵大家多去創作(反正現在都數碼了,拍壞了又不費膠捲),嘗試更大膽的構圖,尋找靈感的偶發性!比如大家會在下面的一副圖裡看到拍一副rayban的墨鏡,然後人和景是反射在墨鏡的鏡片上得!
最後來說說拍攝的主體。
主體是人的話,比如你自己,有些人天生對鏡頭就有恐懼感,一看到鏡頭就不知道怎麼笑了,或者皮笑肉不笑,感覺就是迷失了自我,整個一四不像。
這個時候建議不要去看鏡頭,就朝著遠方看,或者看天看地,這樣第一出來的效果你也相對於看鏡頭而言比較自然,二是讓整個畫面多了一層意境,似乎透過畫面看到了背後發生的故事。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看天看地看遠方的時候千萬別用力過猛,到最後看著像翻白眼就要負分滾出了!
還有一種就是天生有鏡頭感的人,這類的話你就可以自由發揮了,愛咋咋地!還是那句話,別用力過猛就行,否則物極必反!最後有一點建議就是,最好別大正面對著鏡頭笑,這樣就又回到標準的遊客照了!可以選擇3/4側面之類的...
拍人像的時候個人覺得還是得有個中心思想在裡面,意思就是到了某個場景,給你的第一映像是什麼,你內心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意境,這樣你的表情就會隨著心走,接著透過你得眼睛自然而然地故事就流露出來了!
如今,時下很流行一個詞叫作,不妨試著時不時來作一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進入某個少數民族村寨,剛好他們在過節,不妨忘掉自我,融入他們,跟他們一起跳起來)
主題如果是風景的話,要特別注意構圖以及地平線是否是平的,另外雖然是物,但有時還是能透過你拍的物看到你的思想,因此拍之前要先觀察觀察,看到湖泊就想想如何能表達出湖水的靜謐,看到大海浪就想想如何能拍出它的波濤洶湧...
最後無論是拍人還是拍物,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光源,攝影說白了就是跟光在玩兒遊戲。
第一部分|後期
可以這麼話,前期的拍就好比建房子的基礎,後期的製作相當於為你的房子添磚加瓦,錦上添花!
關於後期的軟體,我個人用的比較多的就是instagram自帶的(現在insta升級後更好用了)濾鏡和VSCOCAM 。IOS上的軟體實在是太多了,其實只要把一兩款軟體用精用好了就完全夠了。不過,任何濾鏡,都不要過度使用,適可而止(自己可以慢慢體會一下,意思就是不要喧賓奪主,弄巧成拙)!
關於我是如何的使用軟體的,會在後面針對每幅圖來有的放矢地解釋!
下面的每張圖,等我有時間了就一一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心得:
這張圖是在紐西蘭南島的lake tekapu拍的,當時夕陽西下,黃昏下給人第一感覺應該就暖色調,因此後期的時候我用了instagram裡的一個warm功能,是調節畫面冷暖色調的,直接讓暖色調加強!
另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構圖,之前朋友幫忙拍的時候整個人在中間,我後期把圖片截了一部分,讓人物站在畫面的邊上,並且眼睛看遠方,這樣使畫面看起來有一種延伸感,意境深!
雪梨,mountain wilson, 秋天,整個畫面也是偏暖色調,這個時候用濾鏡啥的就得注意了,儘量選擇同一色調的,我用的是in是instagram裡面自帶的warm功能,稍微加一點就行!
紐西蘭南島,大場景,顏色本身已經很純,濾鏡用的越少畫面越乾淨!注意構圖,人在邊上,後期就用了一點insta自帶的vignette 和saturation !後面的水平線注意平衡!
雪梨,little bay! 這個就是我之前講的創意構圖,通過墨鏡鏡片上的反光來呈現!
雪梨,PortStephens, 早上沒有太陽光,整個畫面偏冷,我用的是VSCOCAM這個軟體裡面的P5濾鏡,稍微加一點,然後用exposure把曝光再提高一點,因為曝光之前有點不足!
雪梨,portstephens,出海看鯨魚!這個時候就體現用iPhone的好處,朋友說來一張,直接iPhone掏出來,很方便!
雪梨,portstephens,滑沙!這張圖我用了對角線構圖,之前拍的時候其實坡度沒有這麼陡,在後期用了instagram裡的adjust把水平線拉的坡度更大了一下,這樣視覺上就會更能體現出滑沙的動感!
Tamworth某教堂,用了instagram裡的saturation,把色彩加濃了一點,用warm再讓畫面色系偏暖一些就可以了!
Tamworth,某私人莊園!之前曝光不足,先是用vscocam裡的exposure增加曝光,然後saturation加一點色彩上去,最後再用sharpen銳化一點,因為之前比較模糊,就ok了!
Tamworth,某私人莊園!這個只用了instagram的一個叫MAYFAIR的濾鏡!
Tamworth,用了INSTA裡的warm,讓畫面偏暖一點!
雪梨,歌劇院!幫我媽拍的這兩張,剛好那天天氣不好!陰暗,索性直接把整個色調給換成暖色系的,用了vscocam裡的warm,然後再加一點fade,使之有復古感!
(本文經授權商務範發布|來源 :知乎;作者微博@jasonlubei)
『 圈子 』
只談風月,不談國事
加入商務範的family?回復「0」,看入群須知
每日逼格養成計劃請長按此QR碼:
投稿、商務合作,聯繫郵箱 bfane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