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冬最高負荷780萬-790萬千瓦,南通供電保持平穩有序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近期,湖南、江西等地電力供應偏緊,有的地區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國家發改委對此回應稱,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記者19日從南通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南通電網運行平穩,各項電力設施設備運行正常,供電公司正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全市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據了解,南通市今年立冬以來最高用電負荷達760.2萬千瓦,同比增長16%。今年冬季預計用電最高負荷在780萬至790萬千瓦之間,較去年同比增長18%以上。到目前為止,全市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

根據用電趨勢,南通供電公司表示會切實加強冬季電網安全風險管控,統籌實時負荷情況及設備檢修計劃,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和負荷增長趨勢,全力確保電力平衡,保障電力有序供應;加強運行設備監測巡視,做好電網運行分析,及時排查設備隱患,優化調整電網方式和負荷分布;嚴格遵守公司電網運行事件信息報送相關規定和要求,確保信息暢通;加強應急搶修組織領導,認真做好應急響應準備,確保事故情況下反應快速、組織有序、保障到位。(記者 劉璐)

相關焦點

  • 今冬臨潼最大用電負荷預計將達37萬千瓦 臨潼城區、代王及西泉區域...
    西部網訊 入冬以來,國網西安供電臨潼公司電網運行情況整體平穩。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天臨潼地區氣溫將整體偏低且會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預計2020年冬季臨潼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37萬千瓦,較去年增長5.17%。
  • 四川廣元電網最大用電負荷183.91萬千瓦 創該市用電歷史新高
    李恆慧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12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網廣元供電公司2020-2021年電力迎峰度冬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截止目前,廣元電網最大用電負荷183.91萬千瓦,最高日用電量3862.49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101%,雙雙創下該市用電歷史新高
  • 上海預計最高電力需求為2750萬千瓦,較上次冬峰增14%
    上海預計最高電力需求為2750萬千瓦,較上次冬峰增14%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網站 2020-12-22 17:08
  • 河南:部門聯動 供應平穩 經受住了最高負荷考驗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範紀安報導 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河南省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用電負荷長期保持高位運行,面對國內電煤供應偏緊導致來煤量不足、低溫寒潮下日耗煤量大幅增加、天然氣供應緊張等不利局面,煤電油氣運廳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加強協調聯動
  • 最高用電負荷達6515萬千瓦!河南省歷史首次在冬季創出最大用電負荷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張瞧 實習生 張曉瑞1月8日下午,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獲悉,近日,受經濟增長拉動、寒潮天氣以及「煤改電」帶來的負荷集中釋放等多重因素影響,省網用電負荷快速攀升,連續四次創下冬季負荷歷史新高。
  • 天氣冷冷冷 用電增增增 成都供電公司全力保障冬季用電
    17日,氣溫持續降低,供電公司員工對重載線路加強測溫巡視,確保冬季可靠供電  記者從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了解到,成都今年前11個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達651.80億千瓦,同比增長3.26%,預計今冬電網負荷水平將較去年冬季最高負荷增長24.0%。
  • 364.1萬千瓦!國網漳州供電電網負荷再創新紀錄
    陳希銘6月17日,從國網漳州供電公司獲悉,隨著漳州地區「燒烤」模式的開啟,當日電網供負荷已達364.1萬千瓦,一舉刷新去年創下358.2萬千瓦的最高紀錄。從該公司調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在6月負荷就刷新歷史新高比較罕見,背後除了氣溫因素,也反映了漳州經濟向好的趨勢。
  • 電網最大負荷達到3150萬千瓦!國家電網回應湖南電力吃緊
    12月19日,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官網消息,入冬以來,湖南因氣溫驟降、居民取暖、工業用電量大幅攀升等多重因素疊加,電網最大負荷達到3150萬千瓦,創冬季用電負荷歷史新高。國網湖南電力積極應對、多措並舉,全力確保電力可靠供應和電網平穩運行。
  • 罕見,合肥電網冬季負荷超過了夏季最高記錄
    午、晚尖峰時段,電網最大負荷分別達760.3萬千瓦、850.1萬千瓦,一天兩次刷新冬季負荷紀錄,不到10小時負荷大幅上漲接近百萬千瓦。當日,合肥地區全日用電量累計達1.58億千瓦時,同為第六次刷新冬季新紀錄。由於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得當,合肥地區整體電力供應一直保持平穩態勢,但局部區域存在著短時緊平衡。「通常情況下,合肥電網冬季最大負荷較夏季偏低2成左右。
  • 3093萬千瓦!電力負荷已超過冬季歷史記錄,湖南多地啟動有序用電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卜嵐)今日,記者從湖南省發改委獲悉,《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已於近日發布。《通知》強調,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電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電力供應形勢緊張。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即日起湖南啟動有序用電。
  • 284.89萬千瓦宜春電網最大統調負荷創新高!國網宜春供電公司多措...
    據介紹,國網宜春供電公司擔負著保障九縣一區的電力供應任務,今年高溫天氣提前來臨,6月16日宜春電網最大統調負荷已創歷史新高達284.89萬千瓦。  編制有序用電方案  企業申報同比增長333%  今年度夏期間,全負荷缺口較大,電力供應形勢較為嚴竣。宜春供電公司嚴格落實「統籌兼顧、保障重點、有保有限」的原則,按照「先錯避峰、後限電、最後拉閘」順序,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力爭限電不拉閘。
  • 今夏電力供需平衡偏緊 最大負荷將達2840萬千瓦
    1℃,加之疫情形勢好轉,部分企業奮力追回產能、暑假推遲等多方因素,造成降溫負荷與高峰用電負荷疊加,預計迎峰度夏期間陝西電網最大負荷將達2840萬千瓦,同比增長13.6%,最大日用電量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
  • 合肥電網最大負荷第五次打破冬季紀錄
    在市民旺盛的用電需求帶動下,當日中午10時59分,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攀升至760.3萬千瓦,這已是自2020年下半年入冬以來第五次最大負荷創冬季新高。目前,合肥電網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據介紹,入冬以來,合肥地區氣溫較往年偏低,甚至達到了近年來較為罕見的零下10度,這也直接帶動著合肥電網最大負荷、用電量等多項指標不斷創下新紀錄。
  • 寶雞今冬用電最大負荷將出現在12月底至1月初,約為175萬千瓦
    12月17日,記者從國網寶雞供電公司2020年迎峰過冬通氣會上獲悉,2019年迎峰度冬期間寶雞電網最大負荷約158萬千瓦,出現在1月8日。預計2020年冬季最大負荷將出現在12月底至1月初,約為175萬千瓦,負荷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冬季取暖、工業生產以及自然增長。
  • 1.17億千瓦!江蘇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維修設備 強化調度 江蘇全力...
    受極寒天氣影響,居民取暖負荷激增,與降溫前相比,江蘇用電量增長了近1400萬千瓦,這相當於多出了一個南京城的用電負荷。電力部門加強設備維修,強化調度,全力保障生產生活用電。1月7日19時15分,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超過夏季用電高峰,達1.17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江蘇成為全國冬季用電負荷最高的省份。在大型保障性小區南京蓮花新城,這兩天電力人員正冒著零下5度的低溫連夜施工,新建4條居民專用供電線路。在蘇州太湖上的漫山島,一條全新電纜剛剛敷設完畢,以替代使用20年的老線路,徹底解決島上100多人常年用電的隱患。
  • 北京電網負荷創歷史高 料最大負荷達2300萬千瓦
    原標題:《駐京專電》北京電網負荷創歷史高,料最大負荷達2300萬千瓦   連日來,北京地區低溫天氣持續,電網負荷增長明顯,15日晚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2156.4
  • 今冬河南電網供需整體基本平衡
    「今冬河南省電力供應基本夠用,但豫中東南地區處於相對緊張,局部電網特殊情況下可能存在供電缺口。」隨著氣溫持續走低,河南電網全面進入迎峰度冬時期。針對群眾關心的我省度冬電力供應問題,12月18日,媒體來到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進行了採訪。  今冬受拉尼娜事件發生影響,河南省全省氣溫較常年偏低。
  • 北京電網用電負荷2156.4萬千瓦 再創冬季新高
    【電纜網訊】據北京電網數據顯示,12月15日20時23分,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2156.4萬千瓦,超過前一日的2133.3萬千瓦峰值,再創冬季歷史新高。 據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設備管理部配電處處長王志勇介紹,今年12月13日以來,北京地區低溫寒冷持續,電網負荷持續攀升。
  • 「迎峰度冬」國網南充供電公司:負荷創新高,一線保電忙
    當日20時10分,南充電網負荷達192.1萬千瓦,連續3日創冬季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9%;同時日電量達3371.4萬千瓦時,第4次刷新冬季歷史紀錄,同比增長19.1%。目前電網整體運行平穩。入冬以來,國網南充供電公司根據負荷增長情況,多措並舉,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生產生活用電。開展電網精準負荷預測、提前優化調整電網方式,確保重要斷面、局部網絡安全可靠運行。
  • 【南通早七點】罕見!就在今天,千萬別錯過
    最高法、最高檢等五部委發布通知,非法出租、出售、購買電話卡和銀行卡者應在2021年1月15日前主動投案自首,否則將依法從嚴懲處。看南通我市今年立冬以來最高用電負荷達760.2萬千瓦,同比增長16%。今年冬季預計用電最高負荷在780萬至790萬千瓦之間,較去年同比增長18%以上。到目前為止,全市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市財政局消息,我市不斷擴大農業保險品種,已實現願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