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終於大結局了,胡可飾演的闞太太馮玉華,給了屢次出軌的老公闞文濤一記回馬槍,她搜集證據提出離婚,闞文濤徹底傻眼了,因為渣男闞文濤從來沒有想過要離婚,他想家裡有糟糠之妻,外面有紅袖添香。
當闞文濤變成可憐蟲回頭苦苦哀求妻子復婚,反而被妻子趕出家門,真是太痛快了,渣男的下場就該如此。
當一個女人發現離婚後的日子有多麼愜意,鬼才想復婚。也許有的人會說,為了孩子女人犧牲一點沒關係,快復婚吧。在一場離婚大戰裡往往女人傷害最深,其實免不了傷害的還有無辜的孩子。
在《我是演說家》裡儲殷是一位離婚律師,他曾說過一段話,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了,就不要離婚。咬著牙都要把日子過下去,我雖然長期經營離婚官司,我是個離婚經驗非常豐富的人,雖然自己沒離但幫很多人,如果你有兩個小孩,千萬別離婚,你的痛苦在你孩子的成長面前,一文不值。
是不是為了孩子女人就要一味的隱忍,一味的退讓?其實不然,在單親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大家直觀的印象是,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就連在相親時都會當作否定項。
但最近一項國外研究卻發現:單親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
NatCen Research的研究人員曾調查過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當每個孩子都被問到「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者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也就是說,孩子的幸福與陪伴身邊的監護人息息相關。當媽媽是陪伴最多的人時,因為長期與爸爸冷戰吵架,往往媽媽的情緒會很糟糕,孩子又是十分敏感的。當一個孩子長期處於壓抑的生活環境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奇葩說》裡的馬薇薇曾說起過一個事情,她有好多朋友父母都是離異,只有一個朋友不是父母離異,結果大家都在哀嘆,自己是單親家庭裡的孩子,那個父母沒有離異的說,還不如離了呢,你們不知道,我的父母從小就逼迫我,做各種不喜歡的事情。
這個情況說明了,每個人遇到的事情不同,思考的範圍也不同,當你倍受煎熬的事情,有可能是他人的奢望。你以為為了孩子隱忍不離婚,孩子也有可能不幸福。
有一部印象深刻的泰國動畫片《吵架的父母》,看完後每個人都會被震驚到。
一個普通的夜晚,媽媽正在溫柔地給女兒講故事。而小女兒被精彩的故事情節嚇得縮到媽媽懷裡,看似溫馨,但是爸爸一直都沒有回家。
到了晚上十二點,爸爸回來了。媽媽便讓女兒先睡覺,自己下樓了。
很快,女兒聽到了父母在樓下大聲爭吵,她根本無法入睡,她偷偷地順著樓梯看樓下的情況。忽然,女兒發現爸爸媽媽變成了兩隻怪獸,他們糾纏在一起,拼命地廝打起來。兩隻怪獸互不相讓,即使他們都受了重傷,還是繼續撲上去企圖殺死對方。
女孩被眼前這樣的場景嚇得慌忙跑回樓上,可是怪獸媽媽竟然跑過來咬她。她想要逃出去,房門卻被堵死了……
為什麼怪獸媽媽會最後去咬女兒?因為女人是感性的,當暴怒的情緒無法宣洩,繼而發洩在了毫無反抗力的女兒身上。成年人的生活實屬不易,但是非要把生活帶來的暴戾和不順,全部發洩到最沒法反抗的對象身上,才真的是一種無比軟弱的噁心。
當一段婚姻走入吵架,冷戰,出軌,家暴的地步,父母無需一味為了孩子過度隱忍,知乎上曾經有過類似討論,大多數爭吵家庭裡成長的孩子都不願被父母道德綁架。
有一個網友說自己每每聽到媽媽說「都是為了你」這句話時都會噁心頭暈,這種環境裡的孩子最不願看到,父母一輩子都在爭吵,卻標榜自己無比愛孩子。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讓孩子在童年時期,經常看見父母吵架的情景。
作家蘇岑曾說過: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當婚姻裡遍地荊棘,即時止損好過每個人都遍體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