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張雨綺存在一個刻板印象,認為她在演藝圈是一個長得好看的「花瓶」。然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中,張雨綺對於「業務和人氣」看法的一番話,讓不少網友對她改觀。
在準備第二次公演節目時,由於不滿意自己的舞蹈表現,張雨綺特別失落,一旁的李斯丹妮安慰說,人氣高,不用擔心會被淘汰。
沒想到,張雨綺反駁道:「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業務水平不行的人,只靠人氣是站不住腳的。
網友對此紛紛點讚,大讚張雨綺「人間通透」、「三觀正」、「活得清醒」。
仔細想想張雨綺的這番話,確實很有道理,沒有硬性實力,註定難以在娛樂圈這個大職場上走得長遠,而真正的實力派才是最有價值的人才,他們過硬的實力,就是贏得他人尊重的底牌。
王茜第一次公演後排名第一的人氣,以及藍盈瑩當隊長時,姐姐們爭相選擇加入團隊,就足以見得,一個人的實力在職場上有多重要。
因此,本文將通過成長型思維、戰略思維、工匠思維這3種思維,分析《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姐姐們是如何靠實力「乘風破浪」的。
成長型思維,是相對固定型思維而言。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是固定不變的。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
在第二次舞臺公演,吳昕加入藍盈瑩和黃齡組,一開始她對自身能力沒有自信。他們這一組是聲樂組,以唱為主,藍盈瑩作為隊長,為了突出表演的獨特,建議採用樂器演唱的方式,並希望吳昕能在10天內學會貝斯演奏。
作為團隊中唯一一位不懂樂器的成員,吳昕當時很沮喪,一來自己沒有貝斯經驗,二來要在10天內學會貝斯,幾乎不可能。為此,吳昕陷入了不自信的自我懷疑狀態中。
其實,此時的吳昕就是受固定型思維影響,她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的潛可以被挖掘,認為自己「不行」,不可能通過努力做到。
但好在,吳昕沒有一味沉浸在負面情緒裡,畢竟來參加這個節目的姐姐們,都是奔著突破自我的目標來的。為了不拖累團隊,吳昕收拾好情緒投入練習中,隨著自己作詞的rap被老師認可後,她的狀態漸入佳境。
為了更快地熟練rap部分的說唱,吳昕先是找專業的rap朋友幫忙打個板,然後她就跟著樣板練習:睡前練,敷面膜練,就連化妝時也拿著稿子在練。
就這樣,在明確目標,不斷優化學習方法,以及他人幫助下,吳昕用成長型思維擺脫了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以驚豔四座的舞臺呈現,讓團隊在公演時拿到高分。
沒有人天生就會十八般武藝,總是用消極的眼光看待自身能力,長久如此,就會淪為裹足不前的狀態。想要提升能力,就得直視內心的恐懼,用成長思維迎接挑戰,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改變,每天進步一小步,在時間的沉澱下,逐漸攻克難關,就能實現自我突破。
靠實力取勝,並不是想一出就做一出的,需要前期規劃布局。對整個事件或系統,進行分析、洞察後,根據當時的形勢、問題的態勢,以及自身資源狀況,對「如何解決問題」提出最為有效的辦法。
這就是所謂的戰略思維,通俗來說,它就是站在上帝視角,全局地看問題。
節目中,將戰略思維發揮得最出彩的,當屬鬱可唯。
為了競演舞臺上,最大化地發揮自身的優勢,鬱可唯通過戰略布局升級業務能力,來強化自身的聲樂優勢。
下面我們來看看,她是如何戰略布局的?
首先她充分分析現狀,在組團時,她本想加入王霏霏與孟佳組,但她分析到:王霏霏已經有了主唱萬茜,而孟佳會與同是上海人的金晨和張含韻組隊。不想讓自己的形勢太被動,她主動選擇寧靜組。
從鬱可唯對王霏霏組的分析就能看出,她對自己的定位很準確,就是要做團隊中的主唱。而寧靜組中,雖然寧靜有演唱功底,同時也有歌手鄭希怡加入,但這組缺一個高音成員,而高音是她的強項,因此她的加入正好彌補了團隊的短板。
雖然有高人氣的團隊賦能,但其他組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在這個舞臺上想通過吃老本取勝並不保險,所以,在挑選曲目時,鬱可唯強烈建議寧靜選擇挑戰性極大的rap歌曲。
雖然鬱可唯以前沒唱過rap,但她完全不畏懼挑戰,跟寧靜說「不會可以學」。她這樣做,一是為了搶佔勁歌,畢竟勁歌可以插入舞蹈,現場效果好能拉高分數;二是想通過擴展能力,來強化自身業務水平。
最終,寧靜組以420的高分拿下第二名,所有成員安全進入下一輪競演。這個好成績,離不開鬱可唯的戰略布局。順應環境規律,強化業務水平,才不容易被人趕超。
借用張含韻的一句話:「吃老本,總有吃完的那一天。」時代在發展,如果業務水平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去優化升級,那麼就有可能被別人甩在後面,被時代拋棄。不斷強化核心業務,順勢而為,才能實現持久的健康發展。
所謂工匠思維,就是將工匠精神運用到職場中。擁有工匠思維思維的人,熱愛自己的工作,堅守每天專業的精進,將專業水平做到極致。
節目中,來自韓國女團的王霏霏就是一個具有工匠思維的人。或許一開始你會跟我一樣,認為她出道十年,擁有純熟的唱跳舞臺經驗,參加這個節目不需要過多練習,而實際上,王霏霏一點也沒有鬆懈。
第二次公演,王霏霏組選擇了《Manta》這首歌,歌曲節奏和韻味很難把握,也不容易記憶,因為歌詞中夾雜著中英文,還有很多英文嘻哈的俚語。
即便是有著豐富聲樂經驗的王霏霏,也覺得頗有難度。
為了讓自己更快地記下歌詞,她開啟魔鬼式記歌詞模式,成員還在睡覺,她就早早起床背歌詞,更誇張的是,她連洗頭的時間也不放過。
網上有人說過:「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王霏霏驚豔的舞臺呈現力,離不開她為專業傾盡全力的付出,為了精進自己的能力,她不放棄每一處細節的打磨。
在準備《大碗寬面》公演時,成員回到宿舍都在忙其他事情,只有王霏霏躲在房間裡,看著視頻教學,一點點地摳老師的動作。她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團隊的整體舞蹈效果,呈現更完美的狀態。
對於熱愛工作的人而言,精益求精的標準,是他們堅守的態度,而將工作圓滿完成,就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使命。
能在各領域上做到小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他們對工作的專注與熱愛,靠著一步步地深耕與沉澱,強大並完善技能,讓自己成為領域裡的佼佼者。
時間就是一塊試金石,一個人的實力高低與否,時間能證明。
妄想通過表面的成果掩蓋業務上的懶惰,只會落到德不配位的境地。
想要在社會立足,在職場走得更長遠,就得像《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不斷強化自身實力,以積極心態、有謀略的布局以及匠人精神沉澱核心業務,如此才能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實力派,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