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絕無人身攻擊之意,謹以簡短的文字表達對《中國好聲音》的吐槽。
1.本屆好聲音究竟如何選拔的選手我們不得而知,但似乎不再像起初一樣。
最開始的好聲音,筆者清楚地記得有很多有實力、嗓音獨特的素人能夠通過海選在舞臺上一展歌喉;而非現在成群過氣音樂人、音樂學院學生、網紅扎堆炫技、博人眼球甚至強行蹭節目熱度。
2.不知道何時開始,人們開始喜歡並熱捧甚至模仿「便秘嗓」,屬實讓好聲音舞臺「增色」不少。
筆者主觀上很喜歡中低音的男女聲,但也同時完全不排斥配合中低音。但在今年的好聲音舞臺,這些讓人聽了以後深感便秘的聲音是不是太多了?在我看來,本身的聲音如是,則完全沒有問題。但強行模仿,用表情增加自己的感情,與本不屬於自己的聲音結合出的歌曲,似乎讓人聽了很難受。
3.參加過音樂類節目的歌手也好,網紅也罷,你們出來的目的是什麼?佔用名額幹什麼?
客觀的想一下這個問題,大國在上還缺這幾個唱歌好聽的?或是本人對於這類人戴有有色眼鏡吧!就比如這期,明顯有選手前幾年參加過同臺音樂類節目,唱的究竟是什麼?低音低不下去,高音扯著脖子喊,一口氣上不去又強行喘下一口氣,真是抓心撓肝的難受。
4.鼓勵原創可以,質量呢?
結合這幾期節目,筆者感覺好聲音上的部分原創作品的確存在問題。
首先是歌詞的質量問題。也什麼時候,一首歌的歌詞除去重複的文字以外僅剩20-30字了,這叫歌詞?這叫歌曲?選手的原創更像是臨時發揮,質量差用自己的特點找回舞臺,節目不知是在唬觀眾,還是在騙自己。
其次是感情的抒發。演繹一首歌曲,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感情抒發完全靠「吼」或者「喊」了?說實話,其實筆者第一次聽一些歌的時候覺得這樣的嘶吼感覺還不錯,但反過來再聽的時候,越想越不對,聽了某些選手再開口的時候,發現還是這麼輸出感情。罷了罷了,審美疲勞了。
最後是奇奇怪怪的混合唱腔與表演方式。聽著就很奇怪,一會兒粗一會兒細,銜接?完全沒有銜接。拜託!可能筆者搞不懂,不加贅述。
寫這些不為別的,既希望於好聲音能夠少一些商業化,多產出一些真正的優質歌手和創作、演唱作品;又能讓我們這樣的普通觀眾不再覺得節目越辦越差,毫無看點甚至有些反感。
總之,希望越辦越好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