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球鞋」和手指滑板,他兩個月就收穫了 40 萬粉絲

2020-12-27 騰訊網

#Finger Scooter

#Fingerboard

#Extreme sports

滑板這項運動,在上世紀 50 年代末由衝浪演變而來,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然是街頭文化最重要的象徵之一。而隨著近幾年反覆被時尚界當作靈感或直接展開合作的同時,街頭文化在商業和資本的注入下逐漸走向主流,也使得滑板這一曾經屬於小眾群體的運動開始獲得更多人的青睞。

Via Wifgasindo Dinamika

在這種情況下,如今的年輕群體相比之下更願意接受它,畢竟在他們眼中,滑板已經成了很「酷」的一件事。與此同時,藉助滑板受眾度的提高,它的衍生運動—— Fingerboard 手指滑板,或許也存在著一些潛力呢?

Via QDecks

與滑板成為衝浪的衍生運動一樣,以手指滑板為主的一類手部極限運動同樣是由於應用環境的原因而誕生,據說是一位美國滑板愛好者為了在雨天也能玩上滑板而發明,很明顯它可以擺脫場地的局限性,以手指代替雙腳來控制指板。

當然,滑板原本就是小眾文化範疇,因此手指滑板這類運動就處於更加邊緣化的位置,儘管我相信很多讀者之前都有多多少少接觸過,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它仍然是十分新鮮的一種項目。

Via Manolo Balmelli

比如近一段時間,在國外版抖音 TikTok 上有一個帳戶就藉助手指滑板和手指滑板車受到了不少關注,如今已經擁有超過 40 萬的粉絲。當然除了驚訝於和「現實版」無差的技巧和動作之外,那些「穿」在手指上的迷你球鞋也是吸引眼球的關鍵之處,因此也得到了不少球鞋媒體的轉發,一時間成為了外網上的當紅帳號。

Via @bogrishanov

不過與想像中不同的是,這個帳號的背後卻是個 18 歲的俄羅斯少年,更加幸運的是,我們通過社交平臺聯繫到了他,聊了聊關於極限運動、手指滑板/滑板車以及內容創作和球鞋的故事,之後我才了解到,原來不算是一個 Sneakerhead 的他,把球鞋和手指滑板/滑板車結合在一起的點子只是「無心之舉」…

Bogdan Grishanov

創意視頻博主、極限運動愛好者

「 極限運動所謂的『極限』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 」

Via @bogrishanov

鑑於讀者們對你還不熟悉,在開始之前先來介紹一下自己吧。

我叫 Bogdan Grishanov,今年 18 歲,來自俄羅斯莫斯科,目前還是個學生。

BMX、滑板車、滑板好像你都有涉獵?聊聊你接觸到它們的經歷。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迷上了極限運動,最初是從 BMX 開始的。6 歲時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 BMX 單車並開始學習一些技巧,但那時因為個子小,所以想要完成一些動作還比較難。

後來大概在 10 歲的時候,我和家人在英國度假時,開車經過當地的一個滑板場,當我看到一個男孩騎著一輛滑板車在做一些技巧動作的時候驚呆了,我覺得我找到了自己的愛好,於是當時便下車去詢問他到哪裡可以買到這樣的技巧滑板車,並且立刻就去買了一輛,就是這樣,我的「滑板車之旅 」便開始了。

至於滑板,我幾乎從來沒有認真地練習過,因為它對我來說太難了,但有時我會在滑板場裡借別人的滑板玩一玩,現在基本也可以算是會滑了。

小時候正在練習的 Bogdan | Via @bogrishanov

所以看起來你更專注於滑板車,有參加比賽獲得過成績嗎?

這三種極限運動我都喜歡,但滑板車是我最擅長的運動,因為它很輕,在技巧上相比滑板和 BMX 要更容易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更喜歡它。到現在已經滑了近 10 年了,它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參加過 2、3 次比賽,其中一次得了第 3 名。不過現在已經不想去參加什麼比賽了,只是想把它當作我的愛好,而不是成為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你認為類似於滑板等小眾文化是如何開始走向主流群體的?

我認為這類極限運動,所謂的「極限」本身以及那些令人驚嘆的技巧就足夠吸引人,尤其是對年輕群體來說,這就是很「酷」的一件事。除此之外,一些電影和社交網絡也發揮了相應的作用。

Via @bogrishanov

你又是如何接觸到 Finger Scooter 和 Fingerboard 的,現在玩多長時間了?

實際上我從小也在玩 Fingerboard,大概從 8、9 歲開始。2013 年我買了我的第一個手指滑板車,因為當時在玩真正的滑板車時摔斷了腿,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繼續,所以手指滑板車可以讓我的康復期不那麼無聊。

從你的 Instagram 介紹來看,你已經是一名 Finger Scooter 的職業選手了?

事實上,我是從去年才開始認真對待這個事情的,有一天在一個盒子裡發現了舊的手指滑板車和一些玩具放在一起。那天我得去學校參加數學考試,但是我醒得比較早,空閒時間拍了一些 Finger Scooter 動作。其實原本沒打算發到網絡上,只是為了好玩,但這一天結束的時候我決定發布它,因為很好奇看到這個視頻的人們會如何評價這種類型的內容(原本我以為並不會受到歡迎)。沒想到,第二天我看到了很多積極的評論和觀點,於是我明白應該堅持下去。隨著拍攝更多新的視頻,我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技巧和動作,現在很多人甚至還會說這些技巧動作就和真正的滑板車一樣。

Via @bogrishanov

這類手指技巧的難點是什麼,你第一個學會的高難度動作用了多久?

大部分想學 Fingerboard 的人都太快就放棄了,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做一些難度動作,比如 ollie,這會喪失很多樂趣。但實際上僅僅是入門比較難而已,在你學會一些基本技巧之後,進步會非常有效率。對於我來說,已經不記得花了多長時間才學會那些基礎動作了,可能因為我比較年輕,學得更快一些。

「你的關注者越多,你就會越有創造力和責任感 」

Via @bogrishanov

你玩 TikTok 多久了,現在有多少粉絲?

我在兩個月前創建了一個 TikTok 帳戶,現在已經有 42.1 萬左右的粉絲。也許人們以前沒見過這種類型的內容,這對他們來說還蠻新鮮的,這可能就是我能夠快速「吸粉」的原因吧。

通過這個平臺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同時,心態上有什麼變化?

它讓我變得更自律。因為你的關注者越多,你就會越有創造力和責任感,但對我來說最棒的是,現在我知道我真正喜歡做什麼,什麼能給我帶來好的反饋,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

Via @bogrishanov

生活中你是一名 Sneakerhead 嗎?

如果你指的是現實生活的球鞋愛好者,我並不是。

不過把球鞋和 Finger Scooter 結合在一起是一個很棒的想法,怎麼想到這個點子的?

其實這個想法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只是覺得如果能夠結合一些迷你球鞋,視頻的效果會顯得更好(我甚至都不知道市場上真的有這種球鞋)。所以,我花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在網上搜索這些迷你球鞋。

所以視頻中的那些迷你球鞋是你從網上淘來的?

沒錯,網上有幾家店鋪在賣球鞋鑰匙鏈。它們都是塑料的,通過 3D 印表機製作,有時候用手指「穿」起來會很不舒服,但一切都是為了呈現內容。

Via @bogrishanov

有沒有擔心過會有人模仿你的創意視頻?

我從不擔心這樣的事情,相反如果有人和我有著一樣的想法,也是不錯的,我很高興這是一件可以帶來啟發的事情。但比較讓我煩心的是,當一些粉絲量更大的帳號轉載我的視頻時,收穫了非常多的評論和意見,但並沒有提到作者,幸好那些視頻都有水印。

未來有什麼計劃?做一名職業選手,還是繼續經營自己的 TikTok 帳號?

我現在的主要目標是讓我的 TikTok 帳號能夠被更多人看到,達到 100 萬的粉絲量,我會盡我所能讓它成為現實。另外,我也在考慮把內容發到 YouTube,去創作一些比一分鐘更長的視頻,比如一些有情節的內容,所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隨著 TikTok 這一類軟體的出現,為原本為「草根」的內容創作者們提供了一個更加便捷的創意輸出平臺,如今 Bogdan 的 TikTok 帳號擁有 40 萬+ 的關注者,距離 100 萬的目標,看起來似乎並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願望。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儘管手指滑板/滑板車這類運動一直處於邊緣化的狀態,但與球鞋結合在一起,這無疑是個巧妙的想法,而從他本人平時不怎麼接觸球鞋文化的情況來看,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一品類如今的影響力可能要比我們感受到的還要更強大…

當然,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對滑板等極限運動產生興趣,但畢竟是一項帶有危險性的「技術活」,或許在看過 Bogdan 的視頻之後,Fingerboard 這類衍生的小眾運動也是一種新的嘗試,有空試試看?

WRITERLin

熱門內容

「可持續」是對時尚消費主義發起的一種挑戰嗎?

LACOSTE 如何以優雅的網球基因直面街頭,碰撞與激蕩

這個「惡搞起家」的品牌,現在開始認真做設計了?

相關焦點

  • Bam Margiela:我穿上萬元的球鞋玩滑板,你們根本管不著
    更是讓各大球鞋媒體爭相報導。 Bam Margiela 我也沒有刻意的想要去創造一種形象或者風格,就是我喜歡穿自己喜歡的衣服滑板,然後被我朋友用手機錄下來而已,我朋友 Mike 是我的御用攝影師,他用他的 iPhone 拍我每天穿什麼和我的每一個花樣動作,你可以問他,我從小就這麼穿,他見我第一面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是這片場子裡穿的最誇張的人
  • 轟趴·Sneakers潮薈|球鞋,是文化和藝術的載體
    作者和他的部分藏品。博物館式收藏理念收集球鞋相信很多人,最初都是自然而然被吸引到自己日後熱愛的領域。高考畢業後,我受同城朋友們的影響開始接觸球鞋,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我們可以算是後來DunkBoyz Club的部落雛形。
  • 為拍戲變胖,前3位靠化妝,最後一位太實在,兩個月吃胖40斤
    為拍戲變胖,前4位靠化妝,最後一位太實在,兩個月吃胖40斤娛樂圈的明星拍戲時為了角色需要,忽胖忽瘦都是常有的事,而對於女明星來說,胖對她們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就算是為了角色需要,也只能靠化妝來完成,而她就太實在了,兩個月各異胖了40斤。
  • 西班牙草根組合陽臺演奏音樂,兩月收穫40萬粉絲
    據《法新社》報導,在巴塞隆納的一個陽臺上,克勞斯、拉伊和吉勒姆三位青年本來只是想用一把吉他和一個桶演奏點音樂來點亮西班牙的這塊土地,但就是這種隨便的三人合作卻為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的成功。圖為Stay Homas組合他們將組合命名為Stay Homas,並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創作了27首歌,在Ins上收穫了大約40萬粉絲。
  • 【聚焦】雲南18歲男孩僅手指能動!但在電競世界,他是有38萬粉絲的...
    他身患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從7歲開始便不能正常行走,如今只有手能動,但是他卻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獲得了「4V4佔點精英挑戰賽」冠軍、「猛男杯全明星邀請賽」半決賽個人淘汰榜第一名,「QQ名人賽」冠軍並與楊超越、寧靜等組隊,還是「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的嘉賓解說……如今在直播平臺上,他已擁有38萬粉絲的訂閱量
  • 肖戰微博粉絲破2800萬!後陳情令時代粉絲增加1000萬,他憑什麼
    在全新的一年,隨著肖戰新作品的播出,粉絲將繼續不斷增加。對於肖戰來說,真正迎來大火是靠《陳情令》。從2019年6月27日到2019年8月20日,《陳情令》播出期間,肖戰粉絲從700萬暴增至1700萬,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肖戰粉絲靠著《陳情令》爆紅,收穫千萬粉絲。
  • 明星上腳:王一博呆萌造型,上腳Nike滑板鞋,乃萬多套造型吸睛!
    明星上腳依舊是日常放鬆,本期明星上腳精選就有乃萬多款球鞋和穿搭,能夠讓喜歡乃萬的姐妹們過把癮,當然男粉絲們也比較喜歡看。張雨劍作為90後演員,對球鞋的喜愛也是正常的,本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的精彩上腳吧!
  • 紅花會貝貝直播剁手指後現身婚禮現場,兩個月過去手指仍然沒接上
    而在八月初直播中剁手指的貝貝也身穿西裝現身婚禮現場,有網友在眾人同框的視頻畫面中發現,貝貝此前在直播中剁下來的小指至今也沒有接上,手指很明顯短了一截。從畫面截圖來看,貝貝當天身穿一身灰色條紋西裝,內搭白襯衫,脖子上還繫著領結。在與眾人合影時,貝貝將手隨意地搭在前面的友人肩膀上,露出來的小指很明顯短了一截。
  • Michael Lau:我設計的球鞋就是藝術品 | nice在現場
    在那個時代,對「街頭文化」來講,滑板是一個必經經歷,因為滑板可以給大家更多自由的空間跟想法。Sandy也是那個時候,在Nike SB開創了整個滑板領域的新形態。他對於我和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都具備很大的影響力。N:本次的鞋子到鞋盒,更像是一個成熟的藝術作品,我可以把它直接定義為藝術品嗎?
  • 200910 貼心寶貝王一博更博告知腳傷狀況 以後玩滑板和跳舞都要注意哦
    今日一早,王一博上線更新了社交動態曬了一張滑板和球鞋的照片,配文「終於把腳養好了 我要繼續我的滑板生涯了」!!這條動態看起來是愛動的小男孩迫不及待的想要玩滑板,其實也是貼心寶貝間接的告訴粉絲:我的腳上養好了,不要再擔心了,又是被啵啵的暖心瘋狂戳中淚點的一天!
  • 潮流 | 穿 Sup 踩板玩球鞋,這是一位 40 歲的少女
    ...皇甫惠貞是韓國的一位女演員,曾出演韓國真人秀《我們結婚了》,在節目中爽朗、不做作的形象受到許多粉絲的喜愛,與金賢重搭檔獲得生菜夫妻的稱號。 日 常 與 山 多 拉 吃 喝 和 玩 潮, 活 成 了 大 家 的 女 神 模 樣。常說經常黏在一起的朋友,興趣愛好會越來越像。這句話就印在了山多拉和皇甫惠貞身上,她們日常一起玩潮、一起去美食店打卡。
  • 年度球鞋銷量榜丨常青款匡威和Vans上榜,榜單中僅有兩雙AJ?
    就在近幾日 Business Insider發布了2019年全美十大最暢銷球鞋排名,Nike憑藉著自身產品、Jordan Brand以及Converse佔據前10排行榜裡的7位,Adidas則靠著NMD以及YEEZY 350佔著兩席位,還有一位則是滑板品牌常青藤Vans讓我們來看看詳細的排行情況。
  • 萬妮達最近想入手的球鞋,竟然是這雙?
    不過,在party之前,我們和萬姐聊了天,來了次獨家採訪,沒想到日常靠氣場碾壓全場的紅髮girl,竟然在和大家打招呼的時候就害羞起來,萬姐你也太可愛了️??Q1:Hello,萬妮達~最近在忙什麼呢?萬妮達:在忙新專輯的製作,想能在下年有新音樂帶給我的粉絲們。Q2:聖誕節前就發行了新歌「心願清單」,第一次聽就覺得很甜,少女心滿滿,裡面有什麼特別的創作背景?
  • 和李寧的球鞋設計師聊聊球鞋設計!
    這是一個連續的系列,每次採訪一位年輕人,問一些騷問題,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當然他們也會是明星或網紅,但更多的會是設計師,攝影師,電競選手,媒體人,球鞋收藏家,紋身師,滑板選手,DJ,主理人,模特,插畫師,造型師,策展人,品牌PR以及藝術家等等不同類型的年輕人,只不過我會從更輕鬆和主觀的角度來問問題,儘量把場面話都略過,力求直擊重點。如何定義年輕?
  • 耐克銳步阿迪達斯喬丹範斯鞋,細數七雙改變世界潮流的球鞋
    在新作《終極球鞋指南》(The Ultimate Sneaker Book)中他提到:「我當初的動機十分簡單,就是希望耐克和阿迪達斯能給我寄很多免費的鞋子,最好是能裝滿整輛卡車的那種。然後每個月快遞車都能來一趟,更新我的鞋子收藏。」後來伍迪發現,像他這樣的球鞋狂熱粉不止他一個:有數百人出席了雜誌發布會、登錄論壇來討論鞋子。 他也發現,許多業餘的球鞋迷正在向專業過渡。
  • 「滑板少年」王一博上線,腳傷養好曬滑板照報平安,實在是太暖心
    前不久,「滑板少年」王一博上線,腳傷養好以後,他還在社交平臺上曬滑板照向粉絲報平安,這一舉動實在是太暖心了。他知道粉絲自從他受傷以後一直關心他的恢復情況,為了不讓粉絲過多的關心,他直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自己的腳已經養好了,終於可以繼續玩滑板了,看來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碰滑板了,這段時間也是把他憋壞了,一直看著滑板放在那裡也沒辦法玩。
  • 淘女郎轉型愛奇藝號美食創作者,體重暴增40斤,卻收穫30萬粉絲
    做短視頻不到5個月的時間,這是她獲得的第一個大獎,她說,「我覺得粉絲對我的精神鼓勵和平臺對我的認可,才是真正對我們創作者的激勵。崔大淇chili的愛奇藝號主頁雖涉足短視頻不久,但大淇產出效率極高,不到5個月時間就已製作116期視頻,向觀眾展現了上百種美食,在愛奇藝平臺收穫近30萬粉絲,
  • 建號兩個月「回爐重造」,粉絲從3000漲到8萬!
    建號近兩個月,只積攢了3000多的粉絲,文章也只有幾百的閱讀量。維小維後來總結到,可能是文章的用詞太過深刻,語氣又像個怨婦,讓人感覺是在嚴肅的說教,不大符合現代人輕閱讀的口味。更重要的一點,當時的公眾號名稱叫做「毫無名氣的作家」,頭像用的是真人照片,與內容定位也不相吻合。
  • 設計檔案︱臺灣球鞋買賣平臺啟用新形象;索尼推出可穿戴式空調;Vans影片滑板文化的三部曲;英國陸軍宣傳影片_夜鶯
    ·索尼推出可穿戴式空調·Vans影片滑板文化的三部曲;HUEMON應KNCKFF的創立宗旨,將LOGO的英文字母C,設計成磁鐵的形狀,代表KNCKFF平臺具有獨特的磁性,吸引熱愛球鞋潮流文化的人可以安心購買。標識配色延伸到網頁設計,以黑色代表專業、紅色代表買家的活力與熱情、藍色代表賣家的誠信與責任感。新LOGO不僅提升了KNCKFF的品牌形象,也提高KNCKFF的辨識度度。
  • 他靠一部劇漲了600萬粉絲!
    智利男演員Jorge López在《名校風暴》第二季度播出第一集的時候在Instagram的粉絲量便突破了百萬,如今更是已經突破了六百萬。Jorge López給我的印象就是,膚色很健康,五官秀氣中帶著一抹俊俏,又帥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