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阿甘正傳》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但如果說它能排到影史前三,我並不同意。
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群眾的意見,則體現在國內最權威的豆瓣平臺,《阿甘正傳》以9.5的高分排在第三位,正好是對我狠狠的打臉。
儘管如此,也還是有影迷表示不滿,認為《阿甘正傳》排在《肖申克的救贖》和《霸王別姬》之後,有失公允。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麼多影迷對《阿甘正傳》如此「死心塌地」?
電影很長,142分鐘,通過阿甘曲折離奇的一生,巧妙地反映了美國的那段歷史。所以,豆瓣上的簡介就是一句話:
一部美國近現代史。
當然,《阿甘正傳》圈粉的真正關鍵,並不在於此,也不在於那句有名的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引起我們共鳴的,是阿甘本人。
阿甘的智商很低,是那種走到哪裡都有人嘲笑的「傻子」。
但看完電影,這個「傻子」身上的很多閃光點,讓我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自慚形穢。
在阿甘眼裡,成年人世界的很多「潛規則」,他完全無法理解,更不可能接受。
珍妮問他: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阿甘:我不是要做我自己嗎?
珍妮:比如我想成為一個歌手,成名。
阿甘:為什麼?我只想成為自己啊。
好吧,賺錢、出人頭地這些所謂的理想或目標,對阿甘完全沒意義,他只想成為自己——他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至於哪一種更高明,大家自己揣摩。
除了想成為自己,阿甘只想愛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珍妮。
珍妮並不愛他,多次離開他,到後來更是墮落、濫交、吸毒,成為了一無所有的爛女人。但在阿甘眼裡,珍妮永遠都是他的天使。
他從來沒有拋棄過她。
在阿甘面前,我們這些自以為擁有過愛情的聰明人,真的懂得什麼叫愛情嗎?值得反省三天三夜。
電影中的阿甘傳奇色彩過於濃烈,近乎失真,他是越戰英雄、歷史名人、桌球高手、億萬富翁……這些把他捧得很高很高的頭銜,更像是一則寓言。
但因為細節上的微妙處理,電影並沒有因為這些誇張人設而減分。
比如,阿甘對戰友的感情,不僅絕不拋棄受傷的戰友,後來還把一半公司股份贈給了戰死的巴布的母親。
又比如,某天早上珍妮不告而別,他醒來後,突然產生一種衝動,開始跑步穿越美國,又一次成了名人。
可笑的是,那些跟在他後面跑的人,永遠都無法獲得跟阿甘一樣的體驗。
真實和純淨,是阿甘身上最珍貴的東西,也是現代人身上最匱乏的東西。
所以,我們其實都很羨慕阿甘。
這個動機,讓我們把《阿甘正傳》這部並不算完美的電影,抬到了今天的高度。
湯姆漢克斯也因為這部電影,蟬聯了奧斯卡影帝,但也從此透支了好運,再也沒有拿到第三座獎盃。
最後,你覺得《阿甘正傳》殺進影史前三,是否名副其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