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兒科黃哥黃醫生 ,作者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黃志恆,兒科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兒童進食障礙多學科組員,兒童炎症性腸病多學科組員,多家國際學術期刊審稿專家。

來源:兒科黃哥黃醫生(ID:hg-20141208)

本文專家:黃志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

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我要強調的是基層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需要合理用藥,因為視頻裡醫藥費用清單中的至少有兩個藥物是不應該使用的。

第1個不該用的藥:注射用賴氨匹林

注射用賴氨匹林的主要成份是賴氨匹林,批准的適應症是「不適用於口服給藥的發熱及中度疼痛的治療」。

該藥物說明書「兒童用藥」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

「不良反應」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使用本品可能發生瑞氏症候群。1~2 周內患有水痘或流感樣症狀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應使用本品。如該人群使用本品後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應警惕瑞氏症候群。此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神經系統症狀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

在這裡,我忠告各位家長朋友們,注射用賴氨匹林用於兒童風險大,不建議用於兒童退燒,安全的退燒藥首選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輸液時有賴氨匹林,一定要說不!

第2個不該用的藥:炎琥寧注射液

這個藥早在2009年就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名了。

炎琥寧、穿琥寧注射液和喜炎平的成分類似,炎琥寧/穿琥寧注射劑的主要成分均為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單鉀鹽,多用於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2009年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明確建議:炎琥寧、穿琥寧注射液兒童慎用!

記得我當年做小醫生的時候,因為知識淺薄給一個患兒使用炎琥寧注射液,結果孩子過敏休克大搶救,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後悔不已。

中藥注射製劑是歷史遺留下的產物,中西醫都不認可。中藥注射製劑其原料來自於多種中藥材,而完全分離提純其中的每一種成分非常的困難。有些藥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不會去改進工藝,造成中藥注射劑雜質過高而增加了不良反應率。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我們醫院早幾年就不用中藥注射液了。

而下面的中藥注射液大多是國家藥監局明文兒童禁用或慎用的。

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輸液有以上中藥注射液時,一定要說不!

抗生素的濫用

對於抗生素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合理使用。例如,病毒性感冒不能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腸胃炎不能使用抗生素。

再看本案例中孩子12月6日竟然使用頭孢孟多酯和阿莫西林鈉這兩個抗生素。

頭孢孟多酯注射液,適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膽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以及敗血症、腹腔感染等。

阿莫西林鈉注射液,適用於敏感菌(不產β內醯胺酶菌株)所致下列感染中病情較重需要住院治療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等。

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呼吸道感染,到底感染能多嚴重,需要阿莫西林和頭孢孟多酯兩種抗生素合用?抗生素使用是否符合指徵?有沒有抗生素濫用?這些都需要思考。

孩子發熱、感冒,大多不需要抗生素,每年不知道多少孩子抗生素濫用。

提醒:對於孩子抗生素濫用,我們一定要說不!

過度輸液

靜脈輸液與口服藥物是兩種不同地治療方式。當患者出現口服藥物困難、嚴重脫水、酸中毒、低血糖、嚴重感染時,需要靜脈輸液治療。特別是在兒科患者的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國家也沒有一刀切禁止兒科輸液,但是一直在強調合理輸液。就是說,該輸液時一定要輸液,不該輸液時打死也不能輸。

回過頭來,這個1歲的孩子,是否需要靜脈輸液?輸液的量是否合理?輸液的種類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兒科根據患兒情況決定是否輸液,下面這些情況可以考慮不用輸液: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家長不要過度迷信輸液的效果,兒科醫生也不要縱容過度輸液。

過度輸液有四大害處:

一是花錢多

二是孩子受罪

三是容易出現輸液反應

四是增加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提醒:對於孩子過度輸液,我們一定要說不!

天冷了,發熱、感冒、咳嗽、拉肚子的孩子多了起來,希望孩子們能夠合理用藥,寶爸寶媽和兒科醫生們都要學習、再學習!

文章來自:兒科黃哥黃醫生,ID:hg-20141208,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依依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一定要說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寶寶一生病就輸液?小心釀大禍!
    粉哥導讀:近日,山西一位1歲寶寶打點滴後死亡的新聞引起了大眾對輸液的熱議和反思,這一齣悲劇用血和淚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輸液真的是「好得快、安全沒風險」的最佳治療方法嗎?寶寶一生病就去醫院主動要求醫生輸液,這樣做真的正確嗎?悲劇已然發生,實在令人痛心,請各位家長務必了解輸液風險,引起高度重視,避免慘劇再次上演!
  • 1歲男童在醫院打點滴後死亡,涉事醫院未給出合理解釋
    然而親貝網小編今天告訴你大家,對於孩子大部分病症來說,輸液不僅沒有用,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難以預估的危害。近日,一則讓親貝網小編痛心的新聞登上的微博熱搜,1歲男童在醫院打點滴後死亡,男童母親孫女士稱,事發後醫院一直未出面協商後續問題。有媒體聯繫當事醫生,但電話一直未接通。
  • 1歲男童輸液後死亡,還敢給兒童使用這種藥?!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實至名歸 用者為尚來源:藥評中心12月8日,一篇「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的報導引發熱議——12月4日晚,孫女士發現孩子感冒、咳嗽,一度發燒至38.5℃,吃了布洛芬藥後退了燒。第二天上午,她帶上孩子前往應縣和諧醫院就醫,診斷為感冒引起的支氣管炎,胸片顯示小孩肺部有炎症,打了屁股針並做了兩次霧化。當天回家後,孩子下午發燒到40.5℃,「我給曹醫生打了兩次電話,他說不用來醫院,你把布洛芬藥餵上就行。我問他高燒怎麼反反覆覆,他說這幾天的流感就這樣。」孫女士回憶道。
  • 1歲男童打點滴後身亡!警惕:這種「奪命退燒針」,還是很多人用
    今年12月初,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醫院打點滴之後死亡。該男童出現的症狀是喉嚨沙啞,本是一個普通的感冒,在接受了兩天的打針、霧化、輸液治療之後,不但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導致該兒童死亡。截止今日,引起死亡的具體原因還未公布。兒童家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布了醫院開的處方和報告,引起很大異議。
  • 1歲男童指縫見紅!醫生一看「往後退」 三周後全家染這病
    一歲男嬰指縫見紅!醫生一看「往後退」 三周後全家染這病 照顧新生兒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家長一不注意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小毛病,引起就醫難題。這不,最近有位兒科醫生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一起病例,引起家長得注意。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家長向醫院要說法,但是醫院一直不接電話
    在生活中,一旦我們身體出現任何不適都會選擇去到一些值得信任的醫院裡面進行治療,畢竟大醫院醫生的醫術都是令大家信任的。可就在2020年12月8日當一案,山西朔州縣有一名一歲多的小男孩在一所醫院裡面打完點滴之後就死亡了。
  • 孩子那麼小,為什麼醫生讓他打點滴?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管藥師 吳瑋哲 醫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總會碰到有患兒家屬有這種疑問:「我孩子那沒小,連血管都看不到,為什麼醫生要給他打開點滴?」
  • 1歲娃民營醫院打點滴後嘴唇發紫鼻子流血水身亡,醫院請求做屍檢
    1歲3個月大的兒子在醫院打點滴後不幸死亡,事發3天,山西朔州的王先生夫婦還無法從失子之痛中緩過神來,「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寶貝,我們這兩天一直在醫院抱著孩子,希望醫院給我們一個說法。」1歲3個月大的兒子在醫院打點滴後不幸死亡,王先生夫婦至今不能接受這個事實12月10日,應縣衛健局協調醫患雙方見面,建議家屬同意對患兒做屍檢,通過醫療事故鑑定確定醫院有無責任。
  • 圍城中的兒科醫生
    但兒科醫生往往又是最有耐心、最累的一群人。孩子們的配合度低、總愛用大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這使得診治一名兒童要比一名成人要花費更多精力。他們不僅是兒科醫生,也是安撫孩子的幼師、從蛛絲馬跡中推理病情的偵探。他們面對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那些焦慮的孩子家長——很少有人能在自己親生骨肉患病的情況下保持理智。
  • 寧波人氣兒科醫生盤點!這些專家真的好
    今天,為大家整理一批在寧波比較熱門的兒科醫生名錄。這樣家長們在找醫生的時候,可以有個參考,而不是亂求醫,或者掛錯號。當然,除了這些專家,還是有很多好醫生的,我們要相信醫生的專業,有時候也需要寶寶的配合。
  • 上海一男童被燙傷 父母在醫院花了1萬嫌貴 竟求助江湖醫生致孩子...
    生病就應該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但卻總有部分人,不相信現代醫學等原因,轉向"黑診所"求醫問藥,結果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上海一名男童,雙腿被開水燙傷,在醫院治療一周後,父母覺得醫藥費太貴,竟然求助「江湖醫生」,孩子最終不幸傷口感染身亡。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為什麼「了不起」?
    基於現實問題的情節與困境,貫穿於《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這引發了網友對兒科醫生行業現狀的思考。 這部劇開播的時間不知是製作方特殊的安排還是巧合,剛好在冬季開播,不僅僅是指冬天寒流來襲,真正屬於兒科的冬天即將來臨,無論住院還是門診患兒暴增,工作量滿負荷,還有就是「醫生荒」的時代已經悄然走近,兒科醫生已經捉襟見肘。
  •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丨藥物警告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12月8日,山西應縣一名1歲男童因感冒、發燒,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卻在打點滴後死亡,這件悲劇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原來,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在醫院打針後未見好轉,且有反覆發熱症狀,於是第二天來到醫院輸液,並進行霧化治療。隨後孩子先後出現嘴唇發紫、鼻出血等禁忌症狀,前往當地人民醫院急救,但為時已晚。
  • 女醫生抱孩子進診室,「這要插隊呀」,兒科醫生的問話:大快人心
    兒科醫生的問話大快人心周日的兒科診室,沒有導診臺維持秩序的護士,沒有電子屏顯示就診兒童名字,全靠病曆本家長自己按先後順序排隊,也就有點混亂。這家中醫院,周日兒科看診的只有一位男醫生,而這醫生又心善,基本來了的都給加號。本來看半天,但加號看到中午1、2點是常有的事。
  • 兒科醫生是幹什麼的?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孩子出生前,醫生的選擇...
    審閱者: 王天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這是在孩子出生前你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哪位兒科醫生最適合孩子?開始搜索之前,應花幾分鐘去了解一下兒科醫生到底是做什麼的。
  • 兒科醫生月入1w,為什麼還是沒有人去做?醫生:呵呵!
    兒科醫生月入1w,為什麼還是沒有人去做?醫生:呵呵!在醫院的各大科室,都有著非常忙碌的醫生。他們穿著一身白大褂,在醫院的走廊、病房裡行走。而在醫院,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你走進去可以看到很小朋友在打鬧,但是還有的在父母的懷裡哭泣。這些小朋友們在聚集在這裡看病,這個地方就是兒科。而兒科裡有很多的兒科醫生,他們則是這裡的主人,也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 無錫各大醫院王 牌兒科醫生都在這裡了!孩子生病不再慌亂
    顧曉虹  擅長:兒童咳嗽、呼吸道感染和過敏性疾病、睡眠呼吸障礙等  網友就醫經歷及點評:孩子咳嗽近一個月,之前是肺炎支氣管炎,掛了八天水,肺炎好了,一直有餘咳!掛了顧醫生的號後,經檢查是過敏性咳嗽,配了三種藥,這兩天後咳嗽已有改善!顧醫生很盡責,看過後很放心!孩子生病一直掛她的號!
  • 1歲男童感染身亡
    原創 Lynn 醫學界兒科頻道這操作,豈止是糊塗!孩子被燙傷後,父母求助「江湖醫生」……今年5月,1歲男童小A(化名)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II度燙傷。
  • 兒科醫生夜班12小時:醫生很忙,兒科很「荒」
    冷昊陽 攝後半夜的兒科急診室:凌晨一點患者仍大排長龍對於一名已經工作了12年的急診醫生來講,高強度的夜班急診,早已成為生活中的常態。9日凌晨1點,37歲的兒研所主治醫師呂芳已經工作了5個多小時。她從前一晚7:50坐到這間診室開始,已連續問診了近30名患兒,甚至未曾起身去過洗手間。「寶寶哪裡不舒服呀?」
  • 兩歲小孩發燒退熱後死亡!孩子發熱,這四種藥不要亂用,很危險!
    本文作者:黃志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孩子感冒發熱,尤其高熱不退,家長都會非常著急,很容易病急亂投醫!家長一聽說哪個醫院的哪個醫生有「快速退熱的妙招」,便會趨之若鶩。但如果孩子感冒發熱如果處理不當,後果很嚴重,甚至會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