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來源:騰訊新聞《一線》
眼看就到年關,看看卡裡的餘額,簡直沒臉踏上回鄉列車。
就在這時,一則消息彈出,某公司2018年度繳稅金額高達人民幣21億元,再一看,公司名字很熟,上海達威爾貿易公司,由演員張庭和她的丈夫林瑞陽在2013年創辦。
主營業務包括,以張庭名字命名的保養品牌「TST」(庭秘密)及其相關的電子商務營銷。
不久前,因傳出林瑞陽「出軌」TST公司西南大區負責人阿紫,令這家公司火了一陣子。
吸引大眾眼球的除了後來被闢謠的「出軌」傳聞,還有這家公司的關鍵詞——微商。
放著明星不當,去做連銀行卡餘額三位數的人都不太看得起的微商,還做到了年繳稅21億人民幣。
再想想那些為了獲取更高收益而選擇避稅、逃稅的明星,仿佛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做微商比做明星還賺,如果加入他們,登上人生巔峰簡直指日可待。
於是,通過一篇推文中留下的信息,我們迅速加上了自稱「TST全國總代理」的微信。
對方介紹了成為TST代理人的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掃一下其提供的二維碼,便可免費成為TST的經銷商,之後進行經銷商激活,需輸入申請人的信息以及綁定銀行卡帳戶。
不過,由於這名總代理的抬頭與TST的另外幾位明星股東不太一樣,我對她身份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但對方很快給出了強有力的解釋,她稱,TST有775萬會員,6200萬用戶,2712家公司,該代理人的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為何TST會有2712家公司,代理人通過語音和資料分享進行了解讀,通過對方的分享,可以很清晰地理解公司運營的方式。
TST的代理分為「金卡」和「銀卡」兩個級別,兩個級別的區別見圖:
是不是看起來很複雜?我們來做一個閱讀理解。
簡單說來,銀卡就相當於一個VIP客戶,享受產品折扣,但僅限自用和零售,零售的業績提成為18%,每月最低業績未達到300元,將自動凍結永不發放,並且銀卡不能發卡招代理。
在我認識該代理人的推文中,這樣介紹銀卡和金卡的區別:「銀卡並不屬於我們TST來做事業的人,那我們代理想要真真整整(錯別字,原文複製)做事業的話,一定會升級為金卡,因為只有成為金卡你才可以組建自己的團隊去招代理。然後才能享受我們貼心最好的一個獎金制度。」
至於如何升級成金卡,該代理人介紹說:「你拿到銀卡後,從有業績的那天開始計算,在三十天內只要滿2500元消費就可以去申請為金卡。」
成為金卡之後,業績收入將分為三個部分:個人零售業績提成+差額提成+團隊教育獎金。
分別解釋一下,升級成銀卡之後,個人零售業績的提成將從銀卡時的18%,根據銷售業績提升到20%~28%。
金卡代理收入的第二個部分叫做「差額提成」,這部分收入源自金卡可以發放銀卡組建團隊的特權,也就是團隊的業績的高低去匹配差額的提成收入,算法是用個人業績提成比例減去代理業績提成比例,前提是個人業績必須大於代理。
最後一塊是教育獎金,是代理人重點介紹的部分,對方介紹,「如果靠個人業績,團隊的差額提成,工資呢也不會太高,但算上教育獎金,工資就可能會在五位數甚至六位數了。」
推文中對教育獎金的解釋是:「在成為金卡之後,你指導團隊內的銀卡成為金卡之後她也會去招代理,也就是說,你有這個直屬代理之後也有了孫子輩的代理。那這樣的話他們的業績、你說又銀卡以及包括你所有的金卡代理業績,加上你金卡代理下面的直屬業績,也就是三代業績全部加起來,然後超過了5000以上,那咱們就將收到這個業績的1.5%的提獎。如果你所有的業績加起來超過一萬以上,那咱們這個教育獎金就是提獎比例就是3%。」
為了搞清楚這種模式究竟能不能賺錢,不放心的我翻看了TST董事長林瑞陽於2019年1月7日開售的新書《林瑞陽告別林瑞陽》,書中列舉了不少靠成為代理實現暴富的案例,有微商代表表示,「許多人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現在只要一步(錯別字,原文複製)手機,你就可以實現零門檻、零成本創業。」
比如,此前服務於包頭市某百貨公司的寶媽戴雲,月收入也就2000元,後來從事TST代理工作,取得出色成績,她在加入TST之後的累計收入已經突破2000萬元,據她本人透露,在TST僅僅用了10個月時間,就實現月收入百萬,白手起家從幾人團隊到幾十萬粉絲。1987年生的蔣雪豔也是一位普通寶媽,現在帶領的微商團隊突破50萬粉絲,創造1.36億元的單月最高銷量。2017年,銷售額突破10億;2018年上半年,銷售額已突破6億。
還有一名團隊負責人,曾是寧夏銀川的普通員工,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利用碎片時間兼職經營TST,短短幾個月收入超過日常收入的三倍,在TST累計收入超過700萬,30多歲的年紀就給父母買車買房。
TST一直宣稱「努力就有回報」,啟用的是零囤貨、零資金、零壓力的模式,這也是代理人一直向我強調的:TST是一個分享經濟的平臺,自用省錢、分享賺錢,不需要囤貨,甚至不需要發貨。只要成為代理人,TST官方商城裡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去銷售,不需要任何投資,只要分享就可以賺錢。
接下來,或許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部分了,那些在你朋友圈中刷屏的文圖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以下是詳細教程。
在TST的推文裡,明確寫道:「做微商,打造朋友圈這塊的話很重要,很多新人及新人朋友都會說,我朋友圈也沒多少人,是不是該去把人加到多少多少再去分享朋友圈什麼之類的。其實這是不對的,這個順序是錯誤的,首先,你朋友圈少的話也有幾十個人對不對?所以的話,第一你要先去分享朋友圈,一邊分享一邊加人,堅持分享新內容,這樣新加的人進入到朋友圈就會看到你好像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了,然後信任度也會高一點,記得馬雲說過,如果你發現朋友圈有人長期做一件事,你就觀察,如果她還一直做,你也剛好有需求,你就找她吧,因為如果不好,她早就不會做了,如果是騙子也早都消失了。」
推文還要求「新朋友」在加入TST之後先體驗商品。
甚至為新加入的代理人做好了文案。
感受下TST是如何手把手教你一步步變身朋友圈微商達人。
感覺此處應該加入一段BGM「早晨起來,擁抱太陽……」
在和代理人的溝通中,對方全程專注於介紹TST的銷售模式,而對於產品的介紹幾乎為零,至於TST的產品,此前曾因為質量問題引發大眾關注。
2016年,TST消費者崔小姐發布微博透露,自己在使用了TST旗下的活酵母產品後慘遭「爛臉毀容」,就診後,醫院診斷為皮膚過敏發炎。在和TST方溝通的過程中,對方否認了這與TST的產品有關,將責任歸咎於崔小姐之前使用的化妝品可能含有激素。
在登陸小程序「靈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進行查詢後,發現「庭秘密」被標記了6132次,主要標籤有「發展下線拉人頭」。
看到這裡,不禁有點犯迷糊,TST的化妝品健康安全嗎?銷售模式合理嗎?想到這些,原本激起「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的雄心也被迅速澆滅。
就快過年了,銀行卡裡的餘額至少還夠買張回家的車票,發財什麼的,還是過完年再說吧。